典型的主將配軍師,珠聯璧合,如虎添翼。
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崔槿汐是甄嬛身邊第一得力的心腹加軍師,相當於華妃身邊的曹琴默。如果說曹琴默是華妃這頭猛虎的利爪,可以讓她傷人傷的更深;那崔槿汐就是甄嬛這隻雄鷹的翅膀,可以讓她飛的更高,看的更遠,升的更快。
但是像崔槿汐和甄嬛那麼謹慎的人,到底是怎麼一步步的磨合起來,成為一對所向披靡的黃金搭檔的呢?
今天這篇會具體分析崔槿汐是怎麼一步步成為甄嬛的心腹的?
崔槿汐第一次向甄嬛展示她的能力,是華妃派周寧海來送甄嬛禮物。
崔槿汐就很慎重地對甄嬛說:華妃與皇后分庭抗禮,小主千萬不能怠慢。
注意此時崔槿汐的眼神,甚至是有些凌厲而嚴肅的。
這不是掌事姑姑的眼神,這是軍師和參謀的眼神。
但是對於崔槿汐的提醒,甄嬛並沒有太大的反應,為什麼?
因為不能怠慢華妃這件事,芳若姑姑已經再三提醒過甄嬛,所以崔槿汐雖然提供的信息是真實的,但是滯後了,甄嬛早已知道華妃在宮中的地位,根本不會去得罪她。
所以甄嬛對於這次提醒,頗有無可無不可的感覺:你說的對,但是我早已經知道了。
第二次是甄嬛主動向崔槿汐徵集信息。
倚梅園除夕祈福之後,甄嬛猜測那個說要把「整個倚梅園翻過來找她」的男人就是皇上,但是又不好直接問,所以婉轉的問團龍密紋是什麼樣的人穿的?
而崔槿汐也憑著她的經驗回答:這是上用的紋樣,如果不是皇上,就是重要的親王。
注意,這裡崔槿汐的語氣和神情,比上次提建議柔婉溫和很多,像甄嬛的大姐姐。
因為她已經意識到,甄嬛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涉世未深,從小在溫室裡長大的少女,如果直接用謀士的姿態向她進言,她可能會牴觸,但是如果從情感處找手,成為她的知心大姐姐,甄嬛就沒有那麼警惕性強。
可以說,一開始甄嬛和崔槿汐的接觸,是崔槿汐掌握主動權。
甄嬛真正發現崔槿汐的獨特性和重要性的時候,是她未侍寢就被封為貴人,一鳴驚人,連華妃都要送個小點心意思意思的時候。
其實一開始,甄嬛是華妃和皇后都想要招攬的人才,只要她不那麼清高自傲,不好控制。
但是甄嬛可是覺得她才是皇上的靈魂伴侶的人,所以根本不屑附庸別人。
對於華妃的「示好」,甄嬛一是不以為然(太清高),而是不太喜歡華妃的殘暴,所以根本不會投靠。
但是甄嬛要保持獨立性,既不投靠皇后,又不投靠華妃,就代表著她會成為華妃和皇后的共同敵人,而這對於她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甄嬛現在還沉浸在美好的愛情中,還根本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所以崔槿汐以過來人的身份,對她提醒了四點:
第一、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在宮裡,恩寵是最重要的,有了恩寵就要牢牢抓住不放手,靠著皇上的寵愛來抵抗別人的惡意。
第二、 你自己不投靠別人,你與眉莊和安陵容的交好就會被視為「利益同盟」,所以這個同盟一定會被人從最薄弱處攻擊(安陵容)。
第三、後宮的恩寵和母家的榮耀息息相關,但是如果你在後宮失寵,也會牽連母家。
第四、沒有嬪妃有資格要求皇上「一心一意」,皇上也不可能對某個嬪妃「一心一意」,不要對皇上的愛情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他肯為你用心你就要燒高香了。
可以說,崔槿汐對於甄嬛的四點建議,都在後來得到驗證。
第一、甄嬛流失第一個孩子之後自暴自棄,連皇上的寵愛都不要了,被齊妃和富察貴人當街羞辱(恩寵最重要)。
第二、甄嬛與眉莊安陵容被視為一黨,華妃暫時沒有辦法攻擊甄嬛和眉莊,就找安陵容下手,導致心理脆弱的安陵容跳反(友情和利益沒有分割清楚)。
第三、華妃因為年家倒臺而失寵,甄嬛因為失寵而母家被牽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第四、非要皇上「一心一意」,中了皇后的離間計,純元故衣之後心如死灰(替身梗)。
可以說,甄嬛出宮之前的遭遇都被崔槿汐說中了,你說崔槿汐有多厲害。
雖然這時候的甄嬛還沒有把崔槿汐當心腹,但是她已經很明顯的感受到,崔槿汐和浣碧流朱不一樣。
浣碧和流朱是陪伴加朋友,而崔槿汐是軍事加智囊。
閨閣小姐只需要朋友就可以,但是寵妃需要智囊,因為後宮是戰場。
從此以後,甄嬛漸漸讓崔槿汐介入到她的宮鬥之中,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安排人手,組織行動(開始拿她當心腹了)。
小允子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崔槿汐是有些見識在身上的。
甄嬛是有些眼力在身上的。
所以這三人才構成「宮鬥鐵三角」,來共同抵禦甄嬛遇到的第一波攻擊。
而此時浣碧和流朱倒退居二線,只管甄嬛的生活起居了。
而後來餘答應的死,也來自於崔槿汐的一時動心起意起殺機。
崔槿汐一早就問過甄嬛,倚梅園是否有人「魚目混珠」。
因為那日甄嬛正好去過倚梅園,後來餘答應就得寵了,哪有那麼巧?
甄嬛本就不屑和餘答應這種人去爭,所以也沒有戳穿,但是崔槿汐悄悄把這件事記在心裡。
後來餘答應下毒害甄嬛,崔槿汐就動了殺機。
她現在和甄嬛是利益共同體,又怎麼會容許餘答應這種宵小去害自己的同盟?
以崔槿汐對後宮規則的了解,餘答應毒害甄嬛,但是甄嬛沒事,皇上念著舊情,不可能會殺餘答應。但是如果是餘答應騙了皇上,頂替了甄嬛的恩寵,那就是欺君之罪,罪無可恕。
所以說,餘答應是死在崔槿汐的提醒之下。
如果不是她點出關竅,甄嬛也不會想到要借刀殺人。
然後甄嬛就派崔槿汐去養心殿報告這件事。
而崔槿汐也出色的完成了這次任務。
不僅要說甄嬛被害,而且要說的委屈婉轉,讓皇上心生愛憐,好為後來甄嬛的借刀殺人做鋪墊。
崔槿汐更有優勢的是,她竟然和皇上身邊的首領太監蘇培盛還是「老相好」。
崔槿汐匯報工作,蘇培盛還能事後幫忙敲敲邊鼓,保證任務永不落空。
這可是誰都沒有的核心競爭力。
這時候,憑藉自己的過人膽識和智謀,和獨一無二的裙帶關係(大霧),崔槿汐已經成為甄嬛身邊的第一人,好比皇后身邊的剪秋,華妃身邊的頌芝,流朱浣碧都要往後靠。
職場小貼士:
作為一名管理者,正確的利用員工的力量,充分的相信自己的員工,給予他充分的創造條件,讓員工感覺到領導對他的信任,才是放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