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騰訊研究院、騰訊5G生態計劃和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聯合發起的「探元計劃2020」終審會在深圳騰訊濱海大廈圓滿舉辦,聯動產業界、學術界、投資界等各方共同探討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未來新圖景。
經過現場專家的綜合評審,最終共有10家企業成為「探元計劃2020」的入圍案例,分別是深圳市光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悉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稜鏡全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視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嗨翻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達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追一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超參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及奧本未來(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在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探元計劃2020」旨在通過徵集、遴選代表科技文化融合的前沿性案例,集中展現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多元場景和創新成果。並以點窺面,探尋運作機理和內在規律,解鎖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更多未來可能性。經過為期一個月來自104家企業案例的徵集和初複評環節,最終18家代表企業脫穎而出進入終審環節。
本次終審活動榮幸邀請到關注科技和文化融合領域的知名學者、投資機構和騰訊相關業務負責人一同作為評審專家,與入圍終審的企業代表展開深入對話。具體包括: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主任邱澤奇,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錚,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深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巢乃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司若,光明日報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玲,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頭頭是道基金合伙人姚臻,辰海資本合伙人陳悅天,深創投董事總經理曹旭光;以及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騰訊公司生態合作部總經理、青騰大學總經理王蘭,騰訊視頻總編輯,騰訊研究院總顧問楊健,騰訊多媒體實驗室總監李松南,騰訊生態合作部運營商中心總監李強,騰訊研究院副秘書長劉瓊,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周政華。會議由騰訊研究院數字內容中心主任孫怡、騰訊5G生態計劃負責人餘一主持。
當日參與終審會的18家企業來自「賽 博娛樂」、「雲上文旅」、「新硬體」、「交互算法」、「未來IP」五大賽道,涵蓋遊戲、視頻、影視、音樂、文旅等多個行業。本次案例評審,在科技和文化融合的議題下,重點考量案例的創新性、社會文化效益、落地性和潛力性。圍繞以上關注點,與會企業和評審專家進行了精彩發言和深度互動。
會上,騰訊研究院、騰訊5G生態計劃和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作為本次「探元計劃2020」的主辦方,也分享了項目初衷、參會感受和未來期望。
騰訊視頻總編輯,騰訊研究院總顧問楊健認為,科技和文化擴圈和融合的機會是大量存在的。如果我們走出自己思維的舒適區,再往前多走幾步,相互交融做得更好,那麼這些項目的競爭力和想像空間會更大,也會比我們現在單向點的突破更有發展前景。
騰訊公司生態合作部總經理、青騰大學總經理王蘭認為,數字內容接下來的方向一定是拉近距離、打破邊界,線上和線下融合。三個路徑:一是以技術為原點出發,先有技術革新,再反向去尋找場景推動,尋找和文化的結合點。二是從文化行業的痛點出發,思考技術的解決方案。而我最喜歡第三個路徑:創造一種全新的場景。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公司跳出原來的框架,創造全新的公司。
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表示,科技和文化融合,是重要的產學研共振方向。二者的進一步融合,不僅是技術和場景的創新,而且要融入經濟和社會價值中。如何推動不同圈層的跨界交流,釋放科技文化融合的化學反應,同時秉持科技向善的價值理念,這些都是數字社會時代值得研究的話題,也是需要產學研各界一起去推動的方向。
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錚回顧到最初和騰訊研究院、騰訊5G生態計劃探討做「探元計劃」的案例徵集,就是想用榜樣的力量、用同行與朋輩的力量激勵這些在文化科技不斷探索的企業發展,讓這些優秀的案例更加脫穎而出、更加可見,同時也讓企業發展的目標和經濟社會建設大的前景戰略目標更加吻合。
至此,【探元計劃2020】案例徵集活動已經圓滿結束,但騰訊研究院對於科技和文化融合的議題探索仍在持續進行中,後續也將繼續開展關於該領域的研究活動和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