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縣城被譽為「洛陽後花園、洛陽南大門」,擁有多個國家級景區

2020-12-18 寒夜吹笛

欒川因傳說遠古時期鸞鳥群棲於此而得名。位於河南省西部,東與嵩縣毗鄰,西與盧氏接壤,南與西峽抵足,北與洛寧摩肩,素有「洛陽後花園」和「洛陽南大門」的美譽。欒川境內擁有龍峪灣、重渡溝、養子溝、伏牛山滑雪場、抱犢寨等7個國家AAAA級以上旅遊景區和十餘個非A級旅遊景區,初步形成了老君山山水遊、龍峪灣森林遊、雞冠洞溶洞遊、重渡溝農家遊、養子溝休閒遊、九龍山溫泉遊、伏牛山滑雪遊、抱犢寨紅色遊組成的業態多元、體驗豐富、特色各異的全域旅遊格局,是首批中國旅遊強縣,先後獲得「世界十大鄉村度假勝地」、「國際鄉村休閒旅遊目的地」、「2016百佳深呼吸小城」等榮譽。

01老君山

老君山(The Laojun Mountain),「天下無雙聖境,世界第一仙山」。原名景室山,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的欒川縣縣城東南三千米處,八百裡伏牛山脈的主峰,海拔2297米。

老君山景觀區6處、有景點179個,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馬鬃嶺南側有三千餘畝石林景觀對遊人開放,被地質學者稱為「北國石林」。

老君山現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國北方道教信眾拜謁聖地,中原山水文化傑出代表。

老君山景觀區6處、有景點179個、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

北魏至當代毀毀修修,現存的廟宇中頂峰老君廟規模最大。老君山道教文化區沿途廟宇歷史悠久,山頂老君廟有「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君鐵頂」之說,馬鬃嶺南側有三千餘畝的石林景觀對遊人開放,該景觀被地質學者稱為「北國石林」。

老君山金頂道教建築群依託山頂建築,主要包括老君廟、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寶臺、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迴廊等,全部採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築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臺、玉皇頂三座金頂打造,成為老君山道觀群的亮點。

山頂太清觀始建於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 百年來,一直是豫、陝、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聖地。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臺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多達百人。

雲海,是老君山的一大奇觀,而中鼎雲海為老君山雲海之首。雲海出現時,放眼望去,雲遮千裡,霧鎖萬峰。猶如站在碧波萬頃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隱現似動若靜。在上晴下陰的雲海出現時,顯現出「海到天涯天為岸,山至極頂人為峰」的景觀。

過了老龍窩,是一片油松林,旅遊步道穿林而過,給人一種曲徑通幽之感。林下便是珍珠灘。圓乎乎、光溜溜的鵝卵石在水光的映襯下,猶如珍珠散盤。清澈的溪水在珍珠間淺吟低唱。與輕煙似的松韻一起蕩滌著來自喧囂都市遊人心中的煩惱,為遊客憧憬著人生的五彩之夢。

在近千畝的範圍內有大小石峰三千多座,形態各異。在這些奇石奇峰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君悟道峰,在天然石壁的夾縫中仍生長著百年蒼松。

洛陽老君山峰林景觀,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錯,披綠掛紅,雄偉壯觀,多姿多彩。由於老君山花崗巖體與其它花崗巖的不同。

02龍峪灣

龍峪灣,傳說古為蛟龍沐浴之地。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是經林業部批准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洛陽西南160公裡處的欒川縣境內。已開發了12個景區,100多個景點。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是洛陽市的後花園,欒川十大景觀之首。它山巍、水澈、峰奇、石怪、谷狹、洞幽、景壯、泉清。六千六百畝松林山地成蔭。

龍峽灣氣候涼爽,最高溫度不超過21℃,被譽為「自然大空調」是理想的避暑度假勝地。公園內旅遊設施完善,境內道路全程硬化,供電供水設施樣樣具全,有專職導遊服務,集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為一體,日可接待遊客3000人。別有風味的野味餐飲將使您大飽口福,豐富您的假日生活,是避暑、度假、聚會、療養的最佳場所。

中原第一峰——雞角尖,海拔2219米,壁削刀仞,雲霧繚繞,旁有百畝千年太白杜鵑園,每年5月競相綻放,花冠如拳,壯似鍾鈴,七色花朵飄逸著醉人花香。原始森林古木盤根,遮天蔽 龍浴灣雞角山日。

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可春踏芳草,夏棲綠蔭,秋觀紅葉,冬賞白雪,四時風光不同,各有佳趣妙境,三伏天如初春仲秋,是理想的度假避暑,尋覓山林野趣,回歸大自然的最理想去處。

遊國家森林公園——龍峪灣,品原始生態,吸萬畝氧吧,休閒健身,心曠神怡,飄然如仙境;登中原雄奇首峰雞角尖,觀雲海日出,賞千年杜鵑,飽攬風光,回歸自然,神秘與奇觀。

黑龍潭傳說有黑龍在此沐浴而得名。黑龍潭連跌兩幢,形成兩潭,上潭為「龍宮」,下潭為「龍泉」,幢上噴珠吐玉,潭中綠水迴旋。潭上瀑布奔瀉,高數十丈,寬十餘米,凌空飛下,水聲轟鳴,25米長鋼索吊橋橫跨潭上,令人嘆為觀止。譚邊有黑龍王廟,為清道光六年七月嵩縣明白川人士所建,是附近鄉民祈禱求雨的地方。

護萱石景區因漢光武帝劉秀之母曾葬於此而得名。傳說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追殺劉秀於此,劉秀母親見情勢危急,讓劉秀先走,自己留下欲用劉、王兩家外戚之情規勸王莽,不料規勸不成,自己於 龍浴灣被氣死,遂葬於此。劉秀稱帝登基後,將母親遷葬孟津,在此僅留下母親衣冠冢,用天、地、人三塊巨石做墓,寄寓對母親的懷念之情。天石上還存有記述母親恩德的銘文。

在落葉松林地,發現10餘處旱蓮,總面積250畝。由於生長在高寒地區,且葉大如蓮,固名「旱蓮」,屬千裡光屬植物。近年來由於地球環境惡化,旱蓮在黃河中上遊地區已近絕跡。旱蓮在每年的8—10月開花,花呈黃色,總狀花序,花香襲人,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可醫治頭痛,高血壓等病症。

這個縣城有「華東第一泉」,「江北小九華」,是國家園林縣城

慶雲縣的兩座禪寺,是全國著名寺院、文化旅遊勝地

結語:

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創作路上我會繼續加油的!

相關焦點

  • 「國際慢城、江南聖地」,這個地方被譽為南京的後花園和南大門
    高淳區位於南京市南端,是國家重要的特色現代都市農業基地,國家東部地區重要休閒旅遊目的地,華東地區製造業服務樞紐和高端製造業配套基地,被譽為南京的後花園和南大門。高淳區是世界慢城聯盟授予的中國首個「國際慢城」、國際慢城聯盟中國總部所在地,被譽為「江南聖地」,素有「日出鬥金、日落鬥銀」的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坐擁先天的山湖資源,具有江南典型的生態特徵。高淳區是江蘇省商貿十強縣(市)、建築強縣、中國建築之鄉,造船水運業享有「中華民間造船水運第一縣」的美稱,以造船水運業著稱的武家嘴村則被譽為「中國民間造船水運第一村」。
  • 被忽視的小縣城河南省實際上是洛陽境內的級鄉村旅遊勝地
    「洛陽下雪」的話題引起了全網的關注,在新浪微博上閱讀了2.9億。這是繼央視晚會播出後,洛陽再次引起全國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在文章-《洛陽,火了》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洛陽的文章,稱央視晚會在洛陽舉行,這讓全國上下對古老的城市進行了回顧。在文章中,還介紹了龍門石窟、丁丁門、洋河朱櫻,天堂明堂,洛陽古城,洛邑古城,白馬寺,老君山的歷史。
  • 洛陽人的「後花園」,不僅有洛陽八小景,還有多位知名人物來訪
    河南省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原地區,雖然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總體上不很強,但是說到歷史古蹟,這裡就是一個「寶地」,河南的古都我們也很熟悉,無論是洛陽還是開封,知名度都非常高,洛陽與西安同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可遊玩的地方很多,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洛陽人的「後花園」萬安山
  • 千年帝都話洛陽,一起看看洛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吧!
    遊客進入關林大門後,步行沿著中軸線向前遊覽依次可以看到關林廟的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祠廟部分在祠廟的後面,就是埋葬著關羽首級的墓冢(地)當你來到關林廟除了拜祭武聖人關二爺之外
  • 洛陽必打卡5大旅遊勝地在哪裡?
    洛陽龍門石窟景區等級:AAAAA級景區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門票價格:100-190元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開放時間:18:30-21:00第二名:洛陽老君山旅遊景區洛陽老君山位於河南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裡處,距離距洛陽市區150公裡。
  • 這一次央視中秋晚會,憑什麼是洛陽?
    一踏入景區大門,厚重的歷史感便撲面而來。雖英雄不在,但氣勢猶存。憑什麼是洛陽?就憑如果哪個城市會因為一朵花驚豔世界,那這個城市一定是洛陽,那朵花一定是牡丹。走進中國國花園,墜入牡丹花海。姚黃閣前,花王姚黃,氣質高潔;魏紫亭下,花後魏紫,端莊典雅。
  • 河南人「家門口」的5A景區,景色優美門票親民,洛陽又一好去處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景區都備受關注,總有一些景點默默無聞,雖然景色佳麗,但就是因為宣傳造勢不足,鮮為人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的就是河南的一座景區。 在洛陽的新安縣,有一座國家級的5A級景區,是經過複雜的地質運動所形成的峽谷景觀,被譽為人間少有的奇觀,這座景區就是「龍潭大峽谷」。
  • 河南看起來很一般的縣城,日接待人數卻達3萬多人,知道是哪嗎?
    河南看起來很一般的縣城,日接待人數卻達3萬多人,知道是哪嗎?說到河南,我相信夥伴們不熟悉,這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隨著近年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河南省也同樣憑藉自己的優勢吸引了許多國內外遊客,所謂河南史的一半華夏冊,從這句話中也能感受到來自河南省的魅力、鄭州、洛陽,或者是開封之類的,雖然不讓人們抱有憧憬,但實際上河南有看起來很普通的縣城,在日本的接待人數達到了三萬人以上,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小編。
  • 2020年,洛陽的網紅景點,不是老君山,不是龍門石窟
    說起洛陽的旅遊景點,大家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是龍門石窟,其次會想到白馬寺,再者會想到老君山,但是在2020年洛陽最火的景區卻不是以上幾個,而是一個叫洛邑古城的地方。洛邑古城被譽為「中原渡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
  • 洛陽值得逛的景點有哪些?龍門石窟不能錯過
    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個很有底蘊的城市,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不過現在的洛陽在發現過程中很多歷史的東西弄丟了,成為了一個工業化城市,但仍有一些景點很不錯。1、賞牡丹洛陽以牡丹聞名,所以逛洛陽要選擇牡丹花開的時節,也就是4月份,一般在4月中旬之後。洛陽賞牡丹的地方有中國國花園、王城公園、西苑公園、牡丹公園、神州牡丹園、什錦牡丹園等。2、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洛陽最著名的景點,火車站就有公交直達。
  • 2018洛陽牡丹花會10大賞花地,最完整攻略送給你
    中國國花園位於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南面,途徑洛陽立交橋。包括南園、北園兩個牡丹觀賞園,栽植牡丹100萬餘株、品種1200個,是洛陽擁有牡丹單株最高、花朵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觀賞園。洛陽鬱金香花園位於機場路和小浪底專線交叉處,園內種植牡丹300餘畝,有九大色系近500個品種;種植鬱金香80多個品種100萬株。
  • 洛陽師範學院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洛陽師範學院旅遊管理、學前教育2個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等6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洛陽師範學院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 神都洛陽西大門,手機拍攝麗景門東西大街
    攝影:木子 麗景門最早始建於隋代,是洛陽古城的西大門。它由城門樓、甕城、箭樓、城牆和麗景橋(古時為吊橋),護城河等部分組成,是洛陽古城的象徵。 踏上麗景橋,橋柱上的漢白玉古獅形態各異,扶攬憑弔,河水輕輕在橋下流淌。
  • 洛陽西工區兩個大型城市公園介紹
    韶樂臺的底部東、西、南三面牆上鑲嵌的黑色線刻畫反映了從公元前七七零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間發生地與洛陽有關的三十餘個歷史事件。稱為故事牆,韶樂臺上部為周代紀念性建築「四阿重屋」。室內陳設編鐘,編磬等樂器,定時演奏韶樂。整個建築巍峨壯觀,具有濃厚先秦風韻。「樂台鐘聲」是王城公園經典景觀之一。
  • 好消息,洛陽旅遊年票新增3個景區
    8月2日從洛陽市文旅局獲悉,洛陽旅遊年票新增汝陽恐龍地質公園、新安縣黃河神仙灣、萬安山七彩大峽谷3個景區,景區總數從原來的42家增至45家。自8月2日起,持洛陽旅遊年票的市民憑年票即可免門票進入以上3個景區遊玩。
  • 除了龍門石窟、白馬寺,有一個景區,如果你沒去,等於沒到過洛陽
    洛陽,又稱神都,旅遊資源豐富。去洛陽,除了龍門石窟和白馬寺,有一個景區如果你沒去過,等於沒到過洛陽,這個景區就是麗景門景區。「不登麗景門,枉到洛陽城」,這是對麗景門地位的肯定。麗景門一共分為四層,佔地一萬八千餘平米,是洛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有洛陽第一樓,中原第一門之稱。麗景門不僅在現代是標誌性建築,在古代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古代的麗景門,是洛陽的西大門,從夏商周三代把九鼎放在天地之中的洛陽後,洛陽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也成了王權的象徵。歷史上,洛陽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前後共有105黃帝在這裡布政天下。
  • 遊記:在麗景門,吃洛陽水席
    麗景門最早始建於隋代,據《唐兩京城坊考》記載,東都皇城西面有兩門,南曰麗景門,北曰宣輝門。是洛陽古城的西大門。整個麗景門景區由城門樓、甕城、箭樓、城牆和麗景橋古時為吊橋,護城河等部分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闊,重門疊關,上幹浮雲,氣勢磅礴,成為洛陽深受外地人喜愛的打卡聖地,古城歷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標誌,是為中原第一樓,古都第一門。麗景門也被評為洛陽市新八大景。
  • 洛陽未來最吃香的區縣,不是新安也不是汝陽,而是這個地方
    在2020年一季度,洛陽以1100.56億元的GDP總量,處於全國第43,不愧為河南省第二大城市。把時間往前推千年,洛陽曾做過十三個王朝的都城,望後看,洛陽是河南的省域副中心,這樣的洛陽未來勢必吃香。如果說,洛陽未來整體吃香,那麼其下轄的區縣中,未來哪個最吃香呢?未來洛陽最吃香的區縣,不是新安縣也不是汝陽縣,而是嵩縣。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首先就來了解一下它。
  • 2020洛陽旅遊-洛陽麗景門一日遊
    上午我帶著我的父母去了洛陽麗景門。洛陽俗話說「不到麗景門,枉來洛陽城」,站在景區門口,看到高高的城樓和林立的錦旗,感覺自己好像瞬間像穿越了到了古代。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看到古香古色的城樓,走進城門就看到洛陽唐三彩,洛陽牡丹畫,租賣唐裝,洛陽不翻湯,司馬水席,牡丹酥,牡丹餅,牡丹香水等等。東西很多,有吃的,玩的,還有各種旅遊紀念品。這是洛陽地方人都喜歡逛的地方。聽當地人說:這個地方是人氣最旺的地方,不僅外地遊客來這裡,就連外地遊客也很喜歡的地方。
  • 洛陽又一老街要火,明清科舉考試的考場就在這兒
    洛陽的農校街也不例外。農校街位於老城區西南隅,東至南大街,西和仙果市街相接,長221米、寬6米。據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特聘撰稿人李健虎介紹,農校街在清代時,因為河南府察院設在此地而名察院街,民國時又因為察院被改為農校而改名為農校東、西街,新中國成立後統稱農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