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會曲·伏羲山
作者/靳鴻儒
中嶽擺龍脈,始祖敞麟襟。乾坤一畫,文明華夏萬年春。杆影求得時序,針灸拯贖夭枉,蠶繭紡絲衾。女媧補天裂,捏土造真人。
峰千嶂,壑萬籟,自然循。去除瘟疫,五指嶺簇二花神。素有雞鳴五縣,早就玉冠四海,橡粟可活民。今日風光地,更是客如雲。
筆者乃河南新密人氏,來都市綠城幫兒女接送孩子上學。有一天,在等孩子放學期間,與同是接學生的一位家長閒聊,得知其是書畫家,更進一步了解到他也是新密人,名字叫錢瑞鋒,出生在新密市超化鎮的河西村,已離開家鄉在外工作多年,現已退休,也是幫子女接送孩子上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兩人一下子更親近了,有了更多的話可說。
我說,我來都市好幾年了,在接送孩子的閒暇寫了發表了許多詩詞作品。他告訴我,他在媒體上也發表有一些書法作品。當時我把手機打開,把他的名字放進百度裡一搜,還真是的,網絡裡有很多有關他的個人信息。
人道,詩畫是一家。此刻都市遇老鄉,詩與畫相撞,自是火花四揚。激動之時,我當機提出讓他幫我創作書寫一篇我寫的新密地方文化詩詞作品《元會曲·伏羲山》。他爽快就答應了下來,並連聲說,沒問題、沒問題,能為自己家鄉做點事,是一種榮幸。
沒想到,第二天在接送孩子遇到他時,他非常熱情地把已書寫好的作品交到了我的手中。我說,哇,這麼快呀!我手裡拿著書法作品,很不好意思地對他說:我這篇詩詞作品是宣傳家鄉地方文化的,是公益性社會活動,沒有人給我一分錢,您這書法作品我可就不給潤筆費了哦!只見老人急忙連連擺手說,要什麼潤筆費呀,不要、不要,這是應該做的,是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高興都還來不及呢!
手裡拿著老鄉書寫的書法作品回到家,把作品打開一看,龍飛鳳舞,揮灑自如,太美妙了!同時我看到他還附帶著送我一幅他書寫的他自己的作品,那應該是一首「自題詩」。品賞著書法作品,我突然萌生出一個設想,何不把我所創作的家鄉地方文化作品收集在一塊,分別找幾位書法家把她們一一都用書法形式創作出來呢。不同的人,不同的書寫風格、字體,把它們集中在一塊,在媒體上統一推出(發表),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有了這個想法後,我就開始了行動。
#原創詩詞#
感謝瀏覽,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