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蜂巢致馬蜂回巢蜇死路人 法院判決:取馬蜂窩者承擔八成責任

2020-12-15 上遊新聞

採摘馬蜂窩泡藥酒,不料馬蜂回巢,將過路的朱某桂蜇傷後送醫不治身亡。近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結該案,判決採摘馬蜂者姚某周賠償受害人親屬損失38萬餘元。

摘馬蜂窩泡酒惹事

姚某周在一網絡視頻平臺看到李某松發布的關於馬蜂窩的視頻後,遂與其加為微信好友,並詳細詢問了馬蜂窩的大小、數量、位置等信息,並表示將前往摘取馬蜂窩泡酒。

去年9月4日,姚某周與其他案外四人一起從湖北來鳳縣驅車來到重慶開州區,與李某松聯繫後,準備前往視頻中的地方摘取馬蜂窩。

在前往目的地途中,姚某周等人途經案外人呂某軒家時,發現路旁的樹上有馬蜂窩,姚某周一行五人自行採取措施將該馬蜂窩取下,取下之後繼續前往原定目的地。

此時,李某松及賴某俊在約定目的地等待姚某周一行。雙方見面後,在李某松、賴某俊的指引下,姚某周等人又摘取了9個馬蜂窩。

第二天,呂某術等人的親屬朱某桂途經呂某軒家路旁時,被馬蜂蜇傷後送醫搶救治療無效後死亡。

同年10月24日,呂某術等人將姚某周、李某松起訴至法院,要求連帶賠償損失51萬餘元。

法庭上,姚某周辯稱,自己之前一直都在採集馬蜂窩,是為了泡酒做藥,每次摘取馬蜂窩後,為了安全,都讓周圍的人2小時以內不要出門。朱某桂的死亡與其摘取馬蜂窩沒有關係。

為查明案情法官專程到事發地調查

一審法院為查明案情,法官專程到事發地現場勘查,發現事發地面上遺留有散碎的馬蜂窩,以及鋸斷的馬蜂扎窩的樹枝。

調查走訪周圍群眾了解到,事發地點屬於公共路段,該地並無俗稱「地骷髏」的馬蜂存在,姚某周摘取馬蜂窩前,沒有發生過馬蜂蜇人,但之後發生了幾起馬蜂蜇傷人的事情。

一審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均不申請追加事發當天與姚某周一起摘取馬蜂窩的其他四人為當事人參與訴訟。

取馬蜂窩者被判承擔八成責任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姚某周等人摘取馬蜂窩後沒有清理完畢殘留的塊狀蜂窩,也沒有對鋸斷的馬蜂扎窩的樹枝進行妥善處理,導致原蜂窩中的馬蜂回巢,姚某周等人的行為增加了路過人員被馬蜂蜇傷的風險。

雖然,事故發生於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後第二天,但是根據一審法院調查走訪了解的情況,事發地點並不存在其他馬蜂。結合馬蜂在蜂巢被破壞後,往往會回巢且群起攻擊蜇人的生活習性,及本案中沒有有效證據證明在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至朱某桂被蜇傷期間,有其他破壞附近馬蜂窩的行為或死者系其他馬蜂(如「地骷髏」)蜇傷致死的依據。依照法律規定,一審法院認定蜇傷朱某桂的馬蜂系姚某周等人摘取馬蜂窩原住馬蜂回巢的可能性最大,故朱某桂死亡與姚某周等人摘取馬蜂窩的行為存在關聯性。故認定姚某周等實際參與摘取馬蜂窩、處理馬蜂的人員存在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姚某周等人採取噴殺藥物等方式摘取案外人呂某軒家路旁大樹上的馬蜂窩,並在摘取後要求周圍群眾2個小時左右不要出門,說明姚某周等人能夠預見馬蜂具有攻擊性,其摘除蜂巢的行為會引發馬蜂攻擊,可以認定姚某周等人對馬蜂具有危險性有清楚的認識。

死者朱某桂作為成年人,經過事發路段時沒有仔細觀察,沒有盡到合理限度內的安全注意義務,也存在一定的過錯,一審法院酌情劃分由姚某周承擔80%的責任,死者朱某桂承擔20%的責任。

因李某松、賴某俊在本案中沒有實施參與摘取事發地點大樹上馬蜂窩的行為,姚某周對該事實予以認可,故二人不承擔本案的責任。因姚某周與其他四人系共同侵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雙方當事人均未申請追加,故姚某周承擔責任後有權向其他應當承擔責任的連帶責任人追償。

綜上,一審法院判決由姚某周賠償呂某術等人因親屬朱某桂死亡產生的各項損失共計38萬餘元。

一審宣判後,姚某周不服提起上訴,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勤 通訊員 向存丹 胡顯春

相關焦點

  • 過路村民被回巢馬蜂怒蜇身亡,頭晚摘走馬蜂窩取蛹吃的4人要擔責嗎?
    2019年10月6日,四川宜賓筠連縣村民王方書被發狂的野蜂蜇傷死亡。在王方書遭遇野蜂圍攻前一晚,四名當地村民趁黑取走了馬蜂窩。慘劇發生後,受害人家屬將四名取馬蜂窩的村民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2019年10月6日下午4時許,武德鄉冒鼓村三組村民王方書去砍柴途中需經過被告黃某波摘取蜂巢附近的道路。在王方書經過距離原蜂巢20米左右的上坡路段時,被馬蜂群蜇成重傷。
  • 以案普法第12期 | 採摘蜂巢泡藥酒 釀出「苦酒」自己喝
    採摘馬蜂窩泡藥酒,不料被其破壞蜂巢的馬蜂回巢,將路人朱某桂蜇傷後送醫不治身亡。雖然,事故發生於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後第二天,但是根據一審法院調查走訪了解的情況,事發地點並不存在其他馬蜂。結合馬蜂在蜂巢被破壞後,往往會回巢且群起攻擊蜇人的生活習性,及本案中沒有有效證據證明在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至朱某桂被蜇傷期間,有其他破壞附近馬蜂窩的行為或死者系其他馬蜂(如「地骷髏」)蜇傷致死的依據。
  • 4人取走馬蜂窩後,一過路人被馬蜂怒蜇身亡
    2019年10月6日,四川宜賓筠連縣村民王方書被發狂的野蜂蜇傷死亡。在王方書遭遇野蜂圍攻前一晚,四名當地村民趁黑取走了馬蜂窩。慘劇發生後,受害人家屬將四名取馬蜂窩的村民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2019年10月6日下午4時許,武德鄉冒鼓村三組村民王方書去砍柴途中需經過被告黃某波摘取蜂巢附近的道路。在王方書經過距離原蜂巢20米左右的上坡路段時,被馬蜂群蜇成重傷。
  • 【案件播報】蜂巢被摘蜂群蟄死路人,摘蜂巢者需擔責
    【案件播報】蜂巢被摘蜂群蟄死路人,摘蜂巢者需擔責 2020-12-11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遵義有人去捅馬蜂窩,招來大群馬蜂圍攻,導致一人死亡
    近日,正安縣法院中觀法庭就審理了一起因捅摘馬蜂窩致人死亡的民事賠償案件,人家不但招惹馬蜂,還摘走了馬蜂窩。9月9日11時許,三人在班竹鎮高原村界牌窩組路坎下的樹上又發現一個馬蜂窩,隨即由伍某某穿上防蜂服,利用貓爪攀爬上樹,用手鋸鋸斷蜂窩附著的樹枝放到樹下,何某某、蘭某某用殺蟲噴霧劑驅散蜂群後將蜂窩取走,返回長順縣後,三人將蜂窩出賣或食用,並分得了錢款。這是三人此行取走近十個蜂窩中其中的一個,而恰恰就是這個蜂窩出事了。
  • 滅蜂記|義工隊8年捅馬蜂窩近萬個,舟山的馬蜂為啥這麼瘋?
    馬蜂尤其多。在舟山,有這樣的民間俗語:毒蜂賽虎,三隻毒蜂能咬死一頭牛。毒蜂,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馬蜂,它的學名叫作胡蜂,也叫作大黃蜂。馬蜂資料圖片。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海島舟山上的捅蜂窩的故事。
  • 馬蜂繁殖忙 多人被蜇傷 遇馬蜂攻擊 請原地蹲下
    昨日,記者聯繫專業人士了解到,目前正是馬蜂築巢繁殖期,因此傷人事件較多。現在學生大多放暑假在家,家長務必對孩子做出警示教育。 【案例】 工人修剪綠化帶驚擾馬蜂 被蜇後呼吸困難 7月7日上午9時許,一名工人正在修剪綠化帶,不慎驚擾了馬蜂,蜂群迅速向他撲來,他臉部、手部等裸露的部位都被馬蜂蜇傷。
  • 父親被蟄身亡 女子質疑不是意外 如果沒人摘馬蜂窩馬蜂怎會蜇人
    汪女士住在杭州千島湖畔的一個村子裡,他們家在附近的山上種了枇杷和板慄,去年八九月份,她發現一棵板慄樹上掛著一個馬蜂窩。去年十月份,隔壁村的蔣師傅向她打聽馬蜂窩的位置,她開始是沒有答應的,畢竟馬蜂太危險了,對方說沒關係的,他是專業做這個的,並且有防護服,要等晚上馬蜂進巢之後才摘,也能多賣一點錢。汪女士說,找到馬蜂窩後,蔣師傅去了她家,看起來十分高興。第二天一大早80多歲的老父親上山去看看情況,看看馬蜂窩摘掉沒有,順便撿點板慄,結果出事了。
  • 路邊發現一個馬蜂窩 村民:馬蜂除了會蜇人還是個「建築師」
    8月9日,我們前往石家莊靈壽縣五嶽寨,途中停車欣賞沿路風景,發現在路邊一棟民房的屋簷下掛著一個馬蜂窩。細細觀察這個馬蜂窩,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層層疊疊好幾個出口,工蜂忙忙碌碌出出進進。外觀充滿科幻風格。據悉,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
  • 一家人摘板慄遭馬蜂襲擊 一旦被蜇該怎麼辦?
    這裡甜食類生活垃圾多,馬蜂不愁吃喝,所以到了夏秋繁殖期馬蜂便會急劇增加;二是居民住宅的陽臺、屋簷裝有雨篷,內側通風透氣,遮光擋雨,十分適宜馬蜂居住和繁殖,所以樓房的陽臺、屋簷就成了它們築巢的首選目標。馬蜂為何會襲擊附近居民?
  • 杭州一女子的父親,被馬蜂蜇傷去世,她說這不是意外,可以避免?
    父親被馬蜂蜇傷去世,不是一場意外?杭州女子表示原本悲劇可以避免!馬蜂窩這個東西,對於城裡的人來說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說就非常的熟悉了,這個東西一般人真的不敢去動,弄不好就被蜇傷,嚴重的甚至喪命。
  • 被馬蜂蜇傷後搶救18天,醫生說: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殺人蜂」其實是馬蜂(也叫胡蜂、黃蜂),馬蜂的毒性強,尤其是被大型馬蜂蜇後可能有生命危險。古諺語「10隻馬蜂蜇死一頭牛」,可見其危險性之大。想必看到這裡,大家心裡會有些許疑惑,馬蜂蟄傷真的那麼危害嗎?以至於危及生命?
  • @東營人 秋季馬蜂活動頻繁 發現蜂窩後切勿自行摘除
    「我們樓道有個馬蜂窩就在一樓窗戶邊上,自己不敢去摘,麻煩你們來看看吧。」9月15日上午,東城街道安寧社區第十八號網格員李琳、第十九號網格員趙淑傑在小區巡查時收到居民反映,窗戶上有馬蜂窩,馬蜂亂飛,有居民被蜇傷,希望網格員能幫忙解決。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遠望倒吊的蜂窩,就令人頭皮發麻,這種馬蜂男人都怕,不要說女人了。「葫蘆包」,又稱為「螞蜂」或「黃蜂」,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 農村常見的馬蜂窩,1斤能賣上百元,卻很少有村民採摘
    導讀:農村常見的蟲巢,1斤能賣上百元,奇怪的是很少有村民採摘農村的野外,物產是相當的豐富,其中有很多貌不起眼的東西,卻價值不菲。馬蜂窩很喜歡搭建在房屋的角落以及一些樹木之上,每天馬蜂會匆匆忙忙的外出覓食,蜂蛹孵化的時候,馬蜂窩外面更是有很多馬蜂在此看護。感覺到威脅之後,馬蜂就會群起而攻之。不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的動物,馬蜂都會義無反顧的把帶毒的尾針扎進去。馬蜂窩是一味傳統的中藥,而且價格不菲,一斤能賣到上百元。雖然馬蜂窩確實值錢,而且農村很多見,卻很少有村民去採摘馬蜂窩,這又是為什麼呢?
  • 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 市民到醫院看病卻被馬蜂蜇了一口
    他到中山醫院看病,在走廊等待叫號的時候,突然感覺後頸一陣刺痛,伸手一拍才發現是一隻馬蜂,趕緊到急診室處理傷口,敷藥後有所好轉。  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消防部門提醒,市民遇到馬蜂時,不能奔跑,要蹲或趴在地上,用衣服遮住裸露部位,靜候馬蜂散去。家裡如有馬蜂窩,可撥打119讓消防官兵處理,不要自己動手招惹。
  • 78歲大爺被馬蜂蜇了下,怒火中燒大戰蜂巢,結果崩潰了!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成都臺看度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馬蜂因其毒性大且愛攻擊人畜,所以一提起馬蜂,大多數人都會避而遠之,不敢去驚擾。事情發生在前兩天的一個下午,78歲的胡大爺當時在院子裡溜達散步,不料遭遇馬蜂襲擊,手臂被蜇傷。胡大爺頓生怒火,一番尋找後,發現蜂巢在屋頂,他沒有選擇避讓,而是搭著梯子上房揭瓦,戴著手套直奔蜂巢,結果可想而知。當消防員趕到時,胡大爺已經從自家屋頂敗退下來,大爺的頭部、嘴唇和手臂等多處被馬蜂蜇傷。
  • 大馬蜂蜇人 消防果斷「拿下」
    一說到馬蜂人人都是聞「蜂」色變馬蜂有毒被蜇後嚴重的會造成人體器官衰竭!11月18日下午,紅塔區春和街道馬井5組的張奶奶就被馬蜂蜇了,在她家屋頂上還發現了一個馬蜂窩!張奶奶趕忙向玉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求助。
  • 喪禮爆竹驚動馬蜂,抬棺老人被蟄死,賠償怎麼算?
    ,之所以摘取馬蜂窩的呼聲這麼高,都是因為在國慶節期間,一位60多歲的老人被馬蜂蜇傷後,因腦出血搶救無效死亡,還有10多位村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身亡者是一位60歲的李姓村民,是出殯時的一名抬棺者。據分析,這名李姓村民之所以受傷最重,原因可能是因為「正在抬棺」的緣故。在一些地方,出殯時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說,抬棺時可以換肩,但卻不能讓棺材落地。
  • 旅行途中一泡尿招來馬蜂攻擊 這不是天方夜譚
    昨日,西南醫院急救部發布提醒:馬蜂傷人高發季到來,該院本月以來已接收21名蜇傷患者住院進行血漿換置治療,其中3人為踢到路邊馬蜂窩。他們大多出現嚴重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狀。下山時,走在後面的章先生一不小心踢到路邊草叢裡的馬蜂窩,全身起了五十幾個包,頭頂成了馬蜂密集進攻處。家人立刻把他送到醫院。由於送得及時,他已康復。無言以對 客戶踢到蜂窩他遭殃急救部232床的王先生傷得更為嚴重,他正在接受血漿置換治療。王先生是潼南的養牛專業戶,前幾天有個介紹人帶著客戶找他去看牛,走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