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遊戲主機的發展史,揭開背後的原因

2020-12-22 中華網

遊戲主機一直以來都是索尼、微軟和任天堂御三家的天下,但不少國內的遊戲迷希望這個領域能出現中國廠商的身影,可能這是國人的好勝心吧,每一個領域都希望看到祖國強大,事實上確實有國內廠商曾插足這個領域,但無一例外,它們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了。為何國內廠商做遊戲主機很難成功?今天曉邊就通過敘述國產遊戲主機的發展史,揭開背後的原因。

戰斧遊戲主機-曾是國產主機希望的它如今成為笑柄

戰斧遊戲主機全名為戰斧F1遊戲主機,由斧子科技研發,這個產品一開始宣傳時吸引了不少眼球,雖然名義上第一臺國產的遊戲主機是華為研發的TRON,但是華為這臺遊戲主機距離成品還有很遠的距離,僅僅算是一個賣概率的雛形,而且從宣傳到項目流產也太快了。

戰斧F1遊戲主機則不同,它正兒八經和PS4相似的外觀,和XBOX相似的手柄,國內不少玩家覺得它是國產遊戲主機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它得到了光榮的支持,光榮親自為其移植《真三國無雙7》,要知道遊戲才是一個遊戲主機的靈魂。

但是戰斧F1的下場卻無比悽慘,因為創始人與NVIDIA關係比較好,主機確定了使用NVIDIA的Tegra K1晶片,但是這個晶片是NVIDIA 2014年發布的,擁有192個CUDA核心,在當時的移動晶片中圖形性能算是很強大了,但對比真正的遊戲機還是不夠看。而且當時NVIDIA根本不看好這個項目,因此只是批發了2萬顆晶片給斧子科技,但是沒有進行技術指導等適配,這導致戰斧F1的進展越拖越久,直到2016年拖到投資人都沒有信心了,戰斧F1才不得不被迫召開發布會。

2016年戰斧F1的發布會倒不如說是追悼會,遊戲主機的發布會竟然沒有任何一款遊戲的實機演示畫面,在發布會還沒有遊戲能適配好,這對於一款遊戲主機來說意味著什麼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而且到2016年Tegra K1晶片已經非常落後,只是圖形能力比手機的GPU強,但是面對PS4,性能猶如螻蟻。而且Tegra K1是NVIDIA為數不多做出來的CPU集合GPU的SOC,設計問題很大,經常發揮不出理論性能的一半,發布會沒有實機演示的原因就在與此,據說跑《真三國無雙7》會有明顯的掉幀。

而且這臺性能比手機強點的遊戲主機定價策略非常迷惑,當時市場評定公司給的建議遊戲機是定價699~899元,結果產品直接定價899~1499元了(兩個版本),後來又因為賣不了幾臺,為了提高利潤率,乾脆砍了高配版,低配版提價到1499元收割信仰智商稅。

發布會後斧子科技就瀕臨解散了,大批員工知道這個項目沒有前途紛紛離職,京東評價10條,整個生命周期出貨量2500臺(其中1700臺是與企業合作送的)是戰斧F1最後交出的成績單。

最後這款曾被譽為國產遊戲主機希望,但現在只能玩玩手遊和小遊戲的「遊戲主機」,徹底淪為笑柄。

童年回憶小霸王-想東山再起太難

自戰斧F1主機過後兩年,又有一家企業宣稱要做出國產遊戲主機,不過它的名字比較廣為人知,它就是小霸王。

小霸王曾是無數90後80後的童年回憶,許多買不起電腦的家庭都能通過一臺便宜的小霸王享受到玩遊戲的快感,還記得當年曉邊也很喜歡用小霸王玩坦克大戰和魂鬥羅。時過境遷,隨著個人電腦走進千家萬戶,小霸王也算是完成歷史使命,走向了沒落。

借著小霸王的名聲,小霸王Z+遊戲主機在2018年一經公布就吸引了許多目光,也吸引了許多投資者,資金相對充裕的小霸王也沒有那麼束手束腳,它吸取了斧子科技的教訓,直接找到了微軟和索尼遊戲主機的晶片提供者AMD。

AMD在做顯卡上可能不如NVIDIA,但在做遊戲主機上的半定製晶片上可謂經驗豐富,而且能做X86處理器的AMD也能做出CPU和GPU性能非常均衡的晶片。小霸王一開始是下了血本,花了幾億向AMD定製設計了一顆fenghuang APU,也寓意著小霸王鳳凰盤涅。

這顆APU使用了最新的Ryzen CPU,4核8線程,3.0GHz,GPU部分也採用當時最新的Vega架構,24組CU,共1536個流處理器,性能與GTX 1050 Ti接近,說實話這次小霸王Z+遊戲機的性能已經很強了,CPU更是吊打PS4和XBOX上羸弱的Jajuar(推土機架構)。

微軟和索尼有強大的遊戲獨佔陣容,能虧錢賣硬體,再通過賣遊戲賺錢,但小霸王顯然做不到,為了不虧錢,產品定價達到了4998元,一個比PS4貴兩倍的價格,自然也就不被市場所看好了。

與其說是遊戲主機,這臺小霸王Z+更像是一臺ITX主機,而且官方宣傳它也能支持Win10系統,但是它又有著遊戲主機的特質-電腦內存和顯存共用8GB GDDR5顯存。眾所周知GDDR顯存高頻帶寬高,但是延遲也高,用來做Win10的內存肯定會有各種卡頓的問題。

顯然小霸王Z+用來做遊戲機太貴,用來做ITX主機又有設計問題,兩邊不討好,兩頭不到岸,失敗也是可以預見的了。

因為前期花了太多錢,後期資金無以為繼,在19年五月小霸王遊戲機項目宣布解散,自此又一個國產遊戲主機陣亡。

國產遊戲主機頻頻猝死,為何?

國產遊戲主機為何頻頻胎死腹中?其實曉邊覺得原因很明顯,下面就聽我娓娓道來。

國人玩遊戲的習慣-PC依然是首選

首先我們大部分的國人,其實玩遊戲呢主要還是在PC電腦上,這就要從歷史發展說起了。遊戲機在國外這麼流行,是因為國外在很久之前已經步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每個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比較充裕,在購買電腦以外還能專門為了玩遊戲購買一臺價格不菲遊戲機用於娛樂。

但是我們國人在90年代或者20世紀初還是不太富裕的,當時每家每戶能有一臺電腦已經很了不起了,這時候再花這麼多錢買一臺專門玩遊戲的遊戲機就太奢侈了。所以遊戲機廠商也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在大陸市場上,也一直沒有正經的行貨代理商來銷售。

而電腦是一個全能的平臺,在家裡它可以給你爸爸工作,可以給你媽媽看劇,也可以給你用來玩遊戲,因此從90年代起我們就養成了用電腦玩遊戲的習慣。

確實,電腦對於每家每戶都是一個必需品,但遊戲機不是,它屬於更高層次,滿足精神需求的消費品。

而且很多國內的玩家相比於3A大作,對網遊,LOL等電競遊戲也是十分熱愛,這時明顯是一臺電腦會更加迎合我們的需求。

所以說本來國內遊戲主機市場就比較小了,那麼國內玩家為什麼會購買遊戲主機呢?大部分硬核玩家是衝著獨佔遊戲去的,這部分玩家本來就是打算購買Play Station或者XBOX,這時候國產遊戲主機想入局,難於上青天。

既然國內遊戲主機市場這麼難進,有沒有可能現進軍海外,再回來國內呢?這個策略更是天方夜譚了,國外的用戶也早已被御三家瓜分完畢,國產遊戲機通過什麼吸引國外用戶呢?這也涉及到第二個難題。

沒有遊戲生態,遊戲主機只是空殼

剛剛也說了,國人為什麼會去購買遊戲主機?很大部分原因是遊戲主機會有PC平臺玩不到的獨佔遊戲,這就是遊戲主機背後強大的遊戲生態,比如Play Station背後有索尼強大的遊戲陣容,戰神系列、最後的生還者等經典遊戲吸引著遊戲玩家,而這些是國產遊戲主機無法做到的。

在目前手遊、網遊比單機遊戲賺錢10倍的環境下,國產大型單機遊戲的研發舉步維艱,留下來的都是有夢想的人才,但夢想終究不能飽腹,如何活下去是國產單機遊戲最大的難題。因此國內龐大的PC玩家群體肯定是國產單機研發團隊最重視的市場,國內遊戲團隊不可能讓國產遊戲主機去獨佔,既然PC都能玩,那麼國產遊戲主機就沒賣點了。

寄望於國外的遊戲團隊更是不可能了,國外的研發團隊肯定以登陸PS等平臺為首選項,而剛剛小霸王的例子我們也能看到,以賣遊戲賺錢的索尼和微軟在定價上有很大的餘地,能虧本賣硬體,這是國產遊戲主機不能承受的。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沒有獨佔遊戲,價格就只能賣得死貴,也不能做到差異化,這怎麼可能成功呢?

結論

沒有孕育單機遊戲的土壤,終究也不可能孕育出遊戲主機,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御三家中索尼、任天堂之所以能成功,日系遊戲功不可沒,而微軟背後就是歐美遊戲在撐腰,歐美遊戲和日系遊戲,其實就是單機遊戲的發展史。因此想要做出國產遊戲主機,還是先讓國產單機遊戲發展起來再說吧~

遊戲主機市場早已是紅海,御三家的地位不可撼動,其實個人認為國內企業想要進入這個市場,完全沒必要,祖國確實在快速發展,但是也不可能做到各行各業都被我們佔領,這是個不現實也沒必要的奢望,大家也不必強求能出現能獨當一面的國產遊戲主機。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為何國內做遊戲主機頻頻翻車?其實我們和微軟索尼只差在這裡!
    除了遊戲機出國行版,不少國內的遊戲迷還希望遊戲主機這個領域能出現中國廠商的身影,可能這是國人的好勝心吧,每一個領域都希望看到祖國強大,事實上確實有國內廠商曾插足這個領域,但無一例外,它們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了。  為何國內廠商做遊戲主機很難成功,甚至國外的遊戲主機出國行版也會翻車?今天曉邊就通過敘述國產遊戲主機的發展史,揭開背後的原因。
  • 我們記憶中的家用遊戲主機發展史
    隨著PS5的上市(雖然都搶不到)小編突然想起了在幼兒園時哭著喊著讓父母給買的第一臺遊戲主機任天堂,不知不覺家用主機在中國也已經發展了30多年,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回憶一下家用遊戲主機的發展史。任天堂FC(小霸王)相信大多80甚至90後的童年最有印象的就是任天堂主機再早的由於國情原因基本都沒有接觸過,任天堂風靡了一個時代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超級瑪麗,冒險島,雪人,影子傳說等經典遊戲都是出自任天堂,只不過那個年代基本買不到正版卡帶甚至連主機都有小霸王盜版導致很多年輕小夥伴對這個主機可能並不了解
  • 國產遊戲機發展始末:和PS相比我們還差什麼?
    [PConline 雜談]遊戲主機一直以來都是索尼、微軟和任天堂御三家的天下,但不少國內的遊戲迷希望這個領域能出現中國廠商的身影,可能這是國人的好勝心吧,每一個領域都希望看到祖國強大,事實上確實有國內廠商曾插足這個領域,但無一例外,它們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了。為何國內廠商做遊戲主機很難成功?今天曉邊就通過敘述國產遊戲主機的發展史,揭開背後的原因。
  • 最強國產遊戲主機?獨角獸Unicorn家用娛樂主機首發圖賞
    遊戲機的解禁,讓國內眾多遊戲廠商將目光移向遊戲主機這一片空白領域,而隨著索尼PS4與微軟Xbox One的入華,各種安卓遊戲主機層出不窮。如今,一款號稱國產最強遊戲主機也即將出現,電科技作為首發評測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這款由蘿拉遊戲提供的非安卓系統的獨角獸Unicorn家用娛樂主機。
  • 國產遊戲主機擁抱安卓 是捷徑也是壁壘
    但在各異的外形設計和不同的硬體參數背後,這些國產遊戲卻都有著相同的基礎——安卓。在遊戲開發層面,從模擬器、移植遊戲到原生開發的遊戲大作,像傳統遊戲主機一樣拿起手柄體驗安卓遊戲也不再是一件難以實現的任務,配合與時下智慧型手機相同的成熟硬體體系,以及以適配工作為主的所謂「遊戲平臺化」修改,藉助安卓平臺的成功經驗研發一臺「看起來是那麼回事」的遊戲主機談不上多大難度。
  • 小霸王遊戲業務潰敗,國產遊戲主機為何屢戰屢敗?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陳彬,編輯石燦,原標題:《小霸王遊戲業務潰敗,國產遊戲主機為何屢戰屢敗?親歷者講述了背後原因》,36氪經授權發布。從微軟 Xbox 入華,到第一臺國產遊戲主機戰斧 F1,再到如今的小霸王Z+遊戲電腦,每一次失敗都有他的身影。可他仍認為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我幾乎經歷了所有跟中國相關的遊戲主機項目。
  • 國產主機遊戲是否將迎來新發展
    國內的主機遊戲發展一直受到限制,之前由於遊戲禁令的原因主機遊戲一度遭到封殺;隨著主機遊戲的不斷發展,伴隨著現在市場上主機遊戲的快速發展,國內的主機遊戲市場似乎迎來了一些轉機。但是隨著近些年遊戲行業的快速發展,很有大型的遊戲廠商也將注意到主機遊戲的市場,主機遊戲也有勢頭在未來的國內市場佔據更大空間,發展前景上也相對明朗。我們在微軟旗下X box Series X的支持廠商名單中,也可以看到騰訊、完美世界、巨人網絡的身影,這也在側面說明中國這些遊戲大廠也在將主機遊戲市場看得越來越重。
  • 《賽博朋克2077》狂歡下,是國產主機遊戲市場的悲哀
    文 | 翟菜花專欄可能很多非主機遊戲玩家最近都不能理解,為何最近你的朋友在看到一張黃色打底,黑色字樣的圖片能激動的無以言表?為何企業員工在12月10日這一天集體病倒、受傷,紛紛請假?為何「一起去燒不夜城」這樣的話術成為他們的接頭暗號?原因就在於《賽博朋克2077》,它來了。
  • 新一代主機大戰一觸即發,帶你回顧遊戲主機發展史——混沌初開
    隨著6月12日索尼官方召開PS5發布會,預示著最新一代次世代主機的大戰一觸即發。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從雅達利的跌落神壇,到世嘉的黯然離場;從任天堂的劍走偏鋒,到索尼的意氣風發。在主機的戰場裡,輸掉輕則整個世代被壓一頭,重則徹底退出,再無入場的可能。
  • 國產動漫發展史!
    國產動漫發展史!1.3國產動漫的發展史漫畫——西洋文化的產物,流傳於中國的歷史比其他姊妹藝術為短,中國漢代的流民圖等,雖然也包含著諷刺意味,與漫畫的性質相似,然而不能普及而適應於大眾的需要,輾轉流傳,經過了幾個艱苦的歷程,到近代便漸漸成熟起來了。
  • 主機發展史,從雅達利一家獨大到三足鼎立的這些年
    大家新年快樂,今天來給大家說一下主機的發展史。雅達利一家獨大之前也有跟大家說過雅達利這家公司,而雅達利可以說是第一個著手主機行業的大公司,當時的雅達利瞄準主機市場真的就是很有眼光的,偏偏這麼一家公司還有著技術,曾經19歲的史蒂芬·賈伯斯就是在這家公司就職的。
  • 帶你了解不知道的街機遊戲發展史之卡普空發展史
    上一篇給大家介紹了SNK的發展史,那麼作為SNK的死對頭卡普空的發展史如何,是否比SNK發展順利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卡普空的發展經歷吧。CAPCOM是日本電視遊戲軟體公司,成立於1979年。臺灣登記名為「卡普空」,香港登記為「嘉富康」,中國大陸登記為「喀普康」,另在部分遊戲中曾經用日文漢字寫作「加富根」。
  • 單機主機知多少:帶你了解不知道的街機遊戲發展史之IGS鈊象電子
    前面兩期文章說道的街機遊戲發展史,那都是日本公司。今天來說說為數不多的華人街機遊戲公司--臺灣鈊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遊戲logo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公司的名字很陌生,但是如果我說出這公司出品的遊戲,那麼大家一定會很熟悉,一定有玩過。鈊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縮寫是IGS。
  • 2020年共有30款主機遊戲過審!NS遊戲增長16倍
    2020年共有30款主機遊戲過審!NS遊戲增長16倍
  • 從三分天下到黯然離場,淺談世嘉遊戲主機發展史
    更豐富的遊戲生態、更新穎的遊戲載體,PS主機大獲成功,還頗有幾分後來居上的勢頭。 至此,世嘉、索尼、任天堂實現了遊戲主機市場的三足鼎立! 因此,在1995年,世嘉降低了土星遊戲主機的售價希望提高銷量,而索尼也緊隨其後推出PS普及版(低配PS遊戲主機),雙方價格戰就此展開,卻最終不了了之。 價格戰沒有明顯成果後,世嘉決定開發新的次時代主機,通過硬實力打敗索尼和任天堂。
  • 霸王終別「機」,為什麼國產遊戲機很難站起來?
    小霸王經典機型 圖片來自:蘇寧易購「國產遊戲主機」是偽命題嗎?自小霸王誕生之日起,一直到三番五次地自救時,它始終想把遊戲業務作為自己的核心產業。尤其是 2016 年、2017 年在遊戲主機上的動作,也能看出它的欲望與野心,即從家用遊戲機向遊戲主機求變。
  • 「VG晚報」國產遊戲《波西亞時光》登陸主機平臺
    「VG晚報」是一個整合當天遊戲圈瑣事、大事的欄目,每個工作日下午更新,致力於為玩家帶來最有料的消息。※Switch 8.0.0系統上線今天清晨任天堂為Switch推送了全新的8.0.0系統更新。新系統有以下幾個主要變化——
  • 從「群雄並起」到「三足鼎立」 歷代遊戲主機大盤點
    在那電腦尚未普及的年代,家用電視遊戲機一直佔據著家用遊戲市場的主導地位。80後更是對紅白機記憶猶新。家用遊戲機已經發展了30多年,目前更是形成了任天堂、索尼和微軟遊戲機「三足鼎立」之局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顧家用遊戲機發展史,總有一款你玩過。
  • 小霸王雖然或許沒「死」,但國產遊戲機氣數已盡
    然而靠著破產傳聞才能上熱搜的事實,也揭開了一個極為殘酷的事實,這家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遊戲行業呼風喚雨,年產值曾超過10億元人民幣,並且一度佔據國內遊戲主機市場80%份額的企業,已經只能活在大家的記憶中了。
  • 霸王終別"機",小霸王被申請破產,為什麼國產遊戲機很難站起來?
    至於辭職的原因,外界猜測是因為對小霸王背後」金主「益華集團商業策略的不滿,以及產權糾紛等問題。段永平渴望做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希望將小霸王辦成中國的松下,但在益華集團的掣肘下,這個夢想似乎很難實現。《新京報》援引小霸王遊戲機業務某中高層的言論稱"大概是 2017 年前後,我們和 KONAMI(科樂美)等公司合作,準備做遊戲主機和遊戲內容平臺,這些都很燒錢,當時拉了一個風投,準備借這個項目運作上市,這樣可以再集資,把真正的國產遊戲主機做起來。後來風投撤了,資金鍊跟不上,我們自己燒錢就燒了十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