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唯物辯證法分析問題——重溫毛澤東《學習和時局》

2020-12-04 環球網

本文轉自【學習時報】;

唯物辯證法是我們觀察世界、判斷形勢、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1941年至1944年期間,為了徹底清算過去的錯誤路線,進一步提高黨的幹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中央政治局多次組織黨內高級領導幹部對黨的重大歷史問題展開討論。這場討論歷時4年之久,覆蓋黨中央領導機關和高級幹部,為1945年黨的七大的順利召開做了重要的思想準備。《學習和時局》是毛澤東於1944年4月12日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和5月20日在中央黨校第一部關於黨的歷史討論時所作的講演。今天,我們重溫這篇重要著作,學習領悟其中蘊含的辯證法思想,對於黨員領導幹部堅持用辯證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

科學認識黨內矛盾和鬥爭。毛澤東在《學習和時局》中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反對陳獨秀錯誤路線和李立三錯誤路線的大鬥爭,這些鬥爭是完全應該的。」毛澤東的這一觀點實際上是延續了《矛盾論》的基本認識,「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鬥爭,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矛盾的普遍性意味著矛盾不僅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之中,還存在於人們的思維領域。我們黨就是在矛盾運動中產生、發展和前進的,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鬥爭,黨的生命力和戰鬥力在某種程度上就會受到削弱。在實踐中,正確思想與錯誤思想、先進思想與落後思想的矛盾是經常發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科學認識黨內矛盾和鬥爭問題,是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的重要前提。不承認這種矛盾或者迴避這種矛盾,都不利於黨的團結和統一。

正確處理黨內矛盾和鬥爭。毛澤東認為,雖然這些鬥爭是合理的,但是在鬥爭方法上卻存在著明顯的缺點:其一,沒有使幹部徹底弄清思想;其二,沒能團結更多的人共同工作。毛澤東指出:「應著重於當時環境的分析,當時錯誤的內容,當時錯誤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實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同時,「對於人的處理問題取慎重態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損害同志,這是我們的黨興旺發達的標誌之一」。面對黨內存在的矛盾與鬥爭,既要徹底了解我們黨的歷史經驗,避免重犯錯誤,又要團結一切同志,共同工作,運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長期以來,「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已經成為我們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唯一途徑,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

「對於任何問題應取分析態度,不要否定一切」

對黨的歷史應採取分析態度。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期間,「左」傾冒險主義在黨內實行了長期的統治,使中國革命遭受到嚴重挫折。毛澤東提出要用分析的態度看待這一問題,既要看到那個時期中央領導機關在政治策略、軍事策略、幹部策略的錯誤,又要看到這些同志在反對國民黨、主張土地革命和紅軍鬥爭等基本問題上是和大家一致的。對於黨的六大所確定的路線,也不能一味否定:一方面,它在主要方面和路線上是正確的,「確定了現時革命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確定了當時形勢是處在兩個革命高潮之間,批判了機會主義和盲動主義,發布了十大綱領等」;另一方面,它也是有缺點的,「沒有指出中國革命的極大的長期性和農村根據地在中國革命中的極大的重要性」。1945年4月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能夠以科學的態度去評判歷史,就是根據毛澤東「不要否定一切」的要求作出的。

對具體工作應採取分析態度。「我們許多同志缺乏分析的頭腦,對於複雜事物,不願作反覆深入的分析研究,而愛作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簡單結論。」毛澤東主張對於任何問題都要採取科學的、分析的態度,既不要絕對肯定也不要絕對否定。客觀地、科學地分析問題,不是憑主觀臆想而是建立在對客觀情況的具體調查了解的基礎之上。可以看出,毛澤東的辯證法思想始終貫穿著實事求是的理念。陳毅讀完《學習和時局》後深刻剖析自己:「我個人說來多年含茹於經驗主義的原野之上,今後多從打開腦筋重新認識自己去著手,由己及人,變更過去及人而不由己的辦法。」當工作已經取得成績、處於進步狀態的時候,要善於發現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當事業不斷取得勝利、正在上升發展的時候,要能夠發現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以爭取新的勝利。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我們停滯不前的理由,否則,爭取新的勝利將成為不可能。

學會「放下包袱」和「開動機器」

1944年正值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時期,為了爭取新的勝利,毛澤東提倡黨的幹部要去掉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學會「放下包袱」和「開動機器」。

「放下包袱」,即解除我們的精神負擔。「有許多的東西,只要我們對它們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覺性,就可能成為我們的包袱,成為我們的負擔。」什麼東西會成為我們的包袱和負擔呢?毛澤東深刻揭示了種種行為表現,比如,犯過錯誤的、工作無成績的、鬥爭歷史短的,都可以使人悲觀喪氣;相反,未犯過錯誤的、工作有成績的、鬥爭歷史長的,都可以使人趾高氣揚。當時,一些同志對即將取得的勝利表現得過於樂觀,甚至出現了驕傲自滿的心態。毛澤東認為這種心態是極其錯誤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因驕傲而導致革命力量遭受巨大損失的教訓,並警告全黨「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毛澤東號召人們放下自己背上的包袱,使自己的精神獲得解放。

「開動機器」,即善於用腦筋思考問題。「心之官則思」,毛澤東說,「腦筋這個機器的作用,是專門思想的」。他把不善於思索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包袱的」,因為背上了包袱,所以不肯使用腦筋;另一種是「沒有包袱的」,因為不願意多想問題,結果也一事無成。毛澤東指出:「要去掉我們黨內濃厚的盲目性,必須提倡思索,學會分析事物的方法,養成分析的習慣。」這就要求不僅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實際相結合,還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具體的時間、地點、條件相結合,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善於思索、敢想敢幹、多想苦想。1978年,鄧小平在談到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改造企業時就強調要學習毛澤東開動機器的方法,他說,「大大小小的幹部都要開動機器,不要當懶漢,頭腦僵化」。在毛澤東看來,解除精神負擔和善於運用思想器官,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既能放下包袱,又懂得開動機器,那便「既是輕裝,又會思索,那我們就會勝利」。放下包袱是前提,包袱沒有放下就去開動機器,必然會束手束腳、僵化禁錮;若只是放下了包袱,卻遲遲不能開動機器,必然會走向彎路、走向歧路。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唯物辯證法的學習和運用。2013年,他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看幹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2015年,他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上指出:「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事業愈是向縱深發展,社會利益關係愈是複雜多變,就愈加迫切需要廣大黨員領導幹部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勝利。

相關焦點

  • 居安思危,重溫毛澤東的三次「對談」
    圖為戰士們在進行整風學習。 新華社發1944年4月12日,毛澤東在《學習和時局》的講演中說道: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第一次是在1927年上半年。那時北伐軍到了武漢,一些同志驕傲起來,自以為了不得,忘記了國民黨將要襲擊我們。結果犯了陳獨秀路線的錯誤,使這次革命歸於失敗。第二次是在1930年。
  • 學習毛澤東的「辦報思想」
    在長期革命生涯中,毛澤東更加重視報刊在「擴大政治影響,爭取廣大群眾」中的重要作用,並多次撰寫、審閱和修改《解放日報》、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重要社論,撰寫了若干關於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論述,集中體現了毛澤東的辦報思想。報紙是指導工作教育群眾的武器強調報刊是服務黨的事業的重要武器,是毛澤東辦報思想的重要內容。
  • 毛澤東九到板倉
    (資料照片)通訊員 攝    柏強    歷史上的長沙縣1933年市縣分治是毛澤東成長的大舞臺,在這裡,毛澤東就讀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發起成立新民學會、主編《湘江評論》、發起成立文化書社、組織長沙共產主義小組、創辦湖南自修大學、領導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工作……在這裡,毛澤東曾與同伴「中流擊水
  • 「學習黨史」陳晉:毛澤東與「西學」
    比如,如何解決反對封建主義的任務問題,如何解決農民土地問題,革命總是從弱到強的問題,等等。美國記者白修德在《不可磨滅的印象》一文中說,毛澤東在延安同他談話時,「精確地論述西歐的土地佔有情況和封建主義」。「他又進而把我在延安所看到的中國情況同一位外國記者在瓦利福奇會晤華盛頓所看到的美國革命情況相比較。
  • 毛澤東1920年冬萍鄉城郊之行探秘!
    為調養身體,總結經驗、教訓,回復友人信件,思考中國未來的走向與指導思想,並編輯《新民學會會員通信集》,他獨自一人來到了萍鄉,並找到了一個清靜的地方——地處萍鄉城郊的鰲洲書院(儲才實業社)。毛澤東來萍鄉本意是休息幾天,「近因積倦,遊覽到萍。」但在萍鄉期間,他對時局和社會前進的方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 瞬間與長河:讀羅胸懷的《毛澤東歷史瞬間》
    歷史巨人毛澤東我們並不陌生,然而,若是將他非凡的人生置於瞬間與長河的歷史畫卷之中,我們似乎又感到格外新奇了。這種格外新奇感就緣於羅胸懷所著《毛澤東歷史瞬間》一書。 例如,毛澤東第一次離家去東山學堂學習的情景,那是一段歷史,但又是一個瞬間。當是一個瞬間,我們可以通過一首詩去感受其人生的內涵:「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 歷史轉折重要關頭,毛澤東一席話指明戰後中國前進方向
    重新研讀中共七大文獻,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在歷史轉折的重要關頭,毛澤東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把「準備應付大事變」作為基本方針,科學回答了戰後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並運籌帷幄,周密做好了迎接各種困難和挑戰的準備,以高度的戰略思維,引領形成七大正確的路線、綱領、策略,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 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的緣起
    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毛澤東始終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了解社會、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礎,為我們黨克服教條主義錯誤、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毛澤東如此重視調查研究並把調查研究的方法用得如此爐火純青,從總體上看既是他善於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結果,同時也是傳統文化、個人思維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 青年毛澤東這樣辦「最有分量」報紙
    湖南學生聯合會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決定創辦《湘江評論》。毛澤東是湖南學生聯合會文牘股幹事,深得大家信任,被一致推舉擔任主編。   毛澤東出任《湘江評論》主編,既是眾望所歸,也是欣然受命,青年毛澤東既有辦報的熱情、能力,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公眾影響力。   從辦報意願和熱情來看,毛澤東渴望創辦一個刊物以團結有志之士共同奮鬥的想法由來已久。
  • 毛澤東倡導黨員幹部「做老實人」
    (《毛澤東在抗大講話記錄稿介紹》,《黨史研究資料》1989年第11期。) 毛澤東所倡導的老實人,是尊重科學的人,也就是克服了主觀主義、具有馬克思主義態度的人。這種人能夠應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周圍環境作實事求是的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用一副對聯形象描繪了沒有科學態度、不老實的人:「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 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先導預告:熱血青年毛澤東
    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公開了先導預告,本作根據真實歷史改編,展現青年毛澤東學生時代熱血人生。片尾顯示本作為「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獻禮片」,更多情報將於B站國創動畫發布會上公開。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先導預告:《恰同學少年》講述了1913年,毛澤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湖南第一師範。
  • 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先導預告:熱血青年毛澤東!
    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公開了先導預告,本作根據真實歷史改編,展現青年毛澤東學生時代熱血人生。片尾顯示本作為「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獻禮片」,更多情報將於B站國創動畫發布會上公開。
  • 毛澤東如何解讀《反對本本主義》
    [⑤]正因為一長一短兩篇文章主題一致、「內容基本一樣」,相互交叉,毛澤東在找不到那篇原題《反對本本主義》短文的情況下,在強調全黨開展調查研究,「一九六一年成為一個調查年」[⑥]的時候,用《關於調查工作》一題印發黨內學習; 在調查研究工作有所改觀,全黨全國工作需要開創新局面、重點放在反對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時候,1964年則改為《反對本本主義》一題付印。
  • 【延安記憶】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
    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在交談(1939年攝)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攝影師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了他無數的精彩瞬間。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或意義非凡,或感人有趣。其中有一張《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的照片更是令人過目不忘,因為定格在鏡頭中的是毛澤東平易近人、與八路軍小戰士親密無間的動人形象。這張照片的拍攝者是中國著名攝影家石少華。1964年,毛澤東在家中設宴招待石少華,在談到他的攝影作品時,毛澤東說:「你為我拍的照片都很好。」他又特意指著《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這張照片和另外一張《毛澤東在楊家嶺與農民親切談話》的照片說:「這是我最喜歡的兩幅。」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理論座談會發言摘要
    編者按今天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為深切緬懷毛澤東同志的豐功偉績和精神風範,深化對毛澤東生平及其思想的認識和研究,茲刊發我省「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理論座談會」7位專家的發言摘要,供大家學習參考。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99年前,對蔡和森信中的這個建議,毛澤東說「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
    「改造中國與世界」,努力尋找革命真理,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成了旅歐黨團組織工作的主旨。巴黎小組成立後,共產主義研究會旋即建立,並開展了一場頗具聲勢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運動。如饑似渴的學習者,當首推蔡和森。蔡到巴黎後,以驚人的毅力,僅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法文,又用五六個月的時間「猛看猛譯」幾十種革命書刊,廣泛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
  • 黃公略:毛澤東三驍將之一,33歲壯烈犧牲,建國後妻女被接進京
    於是黃公略就和彭德懷一起考進了湖南陸軍講武堂,次年畢業後又回到湘軍,不過這是在回到湘軍則做了副連長。學習是無止境的,黃公略為了更好的救國救民,於是又於1927年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三期的高級班。後來時局變幻莫測,他所在的湘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 毛澤東為什麼在八屆二中全會上講酸菜和蘋果的故事?
    重溫毛澤東關於艱苦奮鬥的一系列深刻論述,對於我們在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凝聚和增強攻堅克難的精神力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毛澤東住在簡陋的窯洞裡,穿的是打了補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飯和辣椒土豆絲;周恩來睡在土炕上;彭德懷穿的背心是用繳獲敵人的降落傘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線繩繫著斷了一隻腿的眼鏡;紅軍大學學員把敵人的傳單翻過來當作課堂筆記本使用……所見所聞,讓他得出這樣的結論:「讀者可以約略窺知使他們成為不可徵服的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欲望,那種熱情。
  • ...毛澤東去世 讓她 文革 王光美 釣魚臺 第一夫人 毛澤東主席...
    但是在上海演藝圈裡刻苦學習,懂得文學。有文化修養。她跟毛澤東的共同愛好是京劇。她當時在延安演《打漁殺家》中的蕭桂英。深得毛澤東喜歡。江青的字也寫得不錯。當年她在青島大學圖書館當管理員。要用楷體字在卡片上登錄圖書。所以她能寫一手漂亮的正楷。在空閒的時候。江青會跟毛澤東一起打撲克牌。江青洗牌很快。分牌也很快。出牌也很刁。毛澤東常常玩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