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國內紡織企業「訂單荒」局面依舊延續 7月進口緣何增加?

2020-12-22 卓創資訊

【導語】進入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紡織企業「訂單荒」局面依舊延續,棉花市場需求端表現偏淡。但根據近日海關總署數據,7月份我們棉花進口數量14.83萬噸,環比增長64.3%,為何進口有好轉呢?

下遊排單偏低,壓縮用棉需求

圖1

據卓創資訊監測:作為紡織行業重要風向標的山東地區,6月以來的訂單排單時間一直處於5日以下。尤其7、8月份,受淡季深入、中美關係反覆等因素影響,大部分企業接單數量出現了回落。另外,廣東、江蘇等地紡企因原料棉花價格上漲,紗線利潤進一步壓縮,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原料庫存也隨之壓縮,導致棉花需求難有起色。因此,目前下遊仍處於去產品庫存階段。

7月棉花進口量大增,仍以美棉居多

圖2

圖3

2020年7月,我國棉花進口數量14.83萬噸,環比大幅增長64.3%,同比下降9.4%;其中進口量最大的仍為美棉,本期佔比66.13%。美棉已經連續四個月在進口佔比中居於首位。在主要棉花進口來源國中,只有巴西和烏茲別克斯坦減少,其他均增長。

國內外棉花價差擴大,外棉取得一定競爭優勢

圖4

7-8月份,外棉價格波動較為頻繁。7月底和8月中旬,先是由於中美關係緊張導致外棉急跌,而後8月USDA供需報告利空再次使外棉價格出現下滑,期間受美國乾旱以及颶風等天氣炒作,幾次下跌後又得到快速回升。相比外棉,國內棉價運行相對平穩。由此,國內外棉花價差最大時至700元/噸,最小時甚至倒掛。總體來看,7-8月價差空間遠大於5-6月,且高價差持續時間更長。部分紡企為減輕成本壓力,通過適量增加外棉,減少國產棉來緩解經營壓力,這或是促進外棉進口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今年年初中美籤署貿易協議,中國為繼續執行貿易協議,連續大量採購美棉,也為增加中國進口外棉形成一定支撐。

棉花進口量增,庫存下降緩慢

由於進口數量的大幅增加,而整體需求偏弱局面下,進口棉庫存下降較為緩慢。據卓創資訊監測,6月份我國進口棉庫存曾一度至60萬噸以上,隨著下遊紡企的逐步消耗,近期有下降趨勢,但整體降幅較為狹窄,截至8月底,進口棉庫存仍有近55萬噸。

圖5

隨著金九銀十臨近,市場期待棉花市場需求能快速回升,但目前國外疫情仍未得控制情況下,外銷之路困難重重,因此,部分企業開啟外貿轉內銷模式。所以,後期消費或向內銷市場傾斜,這都將從本源影響我國棉花進口以及國內棉花消費量。建議進口棉企業,及時跟進國內外市場格局變化,調整進口節奏,以避免集中性進口帶來的壓力。(卓創資訊分析師 高飛堂)

(免責聲明:卓創資訊所提供的數據和信息僅供參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任何依據卓創資訊數據和信息而進行的投資、買賣、運營等行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及法律後果均應當自行承擔,與卓創資訊無關。)

相關焦點

  • 11月棉紡織企業調查報告:紡織市場轉淡 庫存略有增加
    據中國棉花預警系統對全國90餘家定點紡織企業調查顯示,本月紡織企業原料庫存略有上升,紡織品產量環比持平,紗線和布庫存輕微上升。   一、紡織品產量環比基本持平   11月市場訂單被提前透支,整體走貨較平淡,紡企利潤下降,但由於成品庫存壓力不大,開機率基本維持。
  • 中國棉花市場月報(2021年1月)
    其中進口美棉佔比58.3%,佔比同比增加43.4%,進口印度棉佔比11.1%,佔比同比增加10.5%;澳棉、巴西棉佔比分別7%和14.6%,佔比同比分別下降26.5%、21.2%。   三、11月棉紗進口量延續4月以來正增長態勢   據海關統計,2020年11月我國進口棉紗17.23萬噸,同比增長7.5%,延續4月以來同比正增長態勢。
  • 紡織市場轉淡 庫存略有增加——棉紡織企業調查報告(2020年11月)
    紡織市場轉淡 庫存略有增加——棉紡織企業調查報告(2020年11月) 出處:中國棉花協會    2020年12月17日 項目承擔:北京棉花展望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調查對象:新疆、山東、河北、
  • ICAC 12月份月報:全球棉花進口需求增加 期末庫存壓力減輕
    根據報告,2020/2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調減至2470萬噸,消費量仍為2430萬噸,但考慮到許多國家進入新一輪封鎖,因此消費量預測仍要根據疫情的變化進行調整。全球棉花進口量調增到940萬噸,期末庫存為2170萬噸,給棉花價格帶來的壓力有所減輕。  從產量來看,巴西棉花產量調減7.87萬噸,為270萬噸,原因是棉花需求減少使棉農轉向其他作物。
  • 每日提示——棉花(1月7日)
    原標題:每日提示——棉花(1月7日)   棉花:  1、基本面:美國禁止新疆建設兵團棉花產品進口美國。國儲因內外價差大於800,暫停收儲。
  • 棉花期貨基本面
    短期內外棉價倒掛明顯,部分紡織企業採購性價比更高的進口棉,收儲暫停。據卓創資訊監測, 12月7日,內外棉價差為2029元/噸,連續三個工作日超800元/噸。
  • 中原期貨:棉花:乘風破浪終有時 只待化鈍為利形成勢
    價格方面:軋花廠及貿易商反映新棉銷售提速,挺價銷售意願增強,下遊紡織市場有所改善,年末臨近紡織企業陸續小批量採購原料,部分紡織廠反映近日春夏訂單下達數量增多,企業對後市普遍持謹慎樂觀態度。近期外紗市場活躍,內外紗競爭態勢不斷加劇。市場樂觀情緒升溫和供需局面偏暖將給予棉價明顯支撐,後期需重點關注國內棉農下年度植棉意向對行情走勢變化的影響。
  • 棉花現貨成交分化 棉企出貨意願增強
    棉花現貨成交分化 棉企出貨意願增強 2020-12-12 08:26:19 來源:中國棉花網 12月以來,新疆大部分籽棉已加工完畢。
  • 市場偏暖氛圍支撐下 棉花期貨震蕩上行
    近期,受國內宏觀經濟不斷向好預期、海外貨幣刺激政策預期,整體市場偏暖的氛圍之下,棉花期貨獲得支撐,震蕩上行,存在長期向好基礎。USDA12月報告中美國和全球產量及期末庫存大幅下降USDA報告中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環比調減390萬包,原因是產量減少和消費量增加。
  • 11月中國棉花形勢月報:新棉集中上市 供給相對充足
    新棉加工進度持續加快,皮棉集中上市,供給相對充裕,商業庫存大幅增加。紡織市場進入淡季,訂單較前期轉弱,企業按需購買原料,棉花需求走弱。受新冠病毒疫苗進展帶動市場樂觀情緒等外圍因素影響,國內外棉價均上漲,外棉漲幅大於國內,內外棉價差有所縮小。  一、棉花採收結束產量保持穩定  2020年新疆棉花面積雖有所下降,但單產水平繼續提高,產量基本穩定。
  • 2020年1-6月我國紡織機械行業運行情況
    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20年1-6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累計總額為32.8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76%。其中:紡織機械進口13.9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43%;出口18.8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03%,基本持平。
  • 全球紡織事(08.24):利空因素交織,國際原油弱勢依舊,本周油價走勢...
    看後期利空因素交織,OPEC+希望通過在本月和下月額外減產來彌補5-7月期間的超額供應、歐元區經濟復甦放緩、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表示可能重啟石油出口、印度原油進口量下降、美國安全和環境執法局預計墨西哥灣區原油生產關停近6成,並日產量減少約106.56萬桶、預計短期內國際原油行情弱勢依舊。
  • 前10個月中國是越南機械設備和紡織服裝原料的最大進口市場
    越《海關報》11月20日報導,越南海關總局日前公布,截至10月底,越南進口總額達2103億美元,同比微增0.3%,相當於淨增6.61億美元。前10個月,進口額較大的商品有:電子零件、服務生產紡織服裝和鞋類的原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等。其中,電子產品和零件進口額達512.7億美元,同比增20.2%,相當於淨增86.1億美元。
  • 河南紡織協會與鄭州棉花交易市場籤約《合作協議》
    11月20日下午,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常務會長袁建龍與鄭州棉花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服務對象,以政策為指引,以市場為導向,以精準化、貼心化的管家式服務,緊緊圍繞企業需求,致力於為紡織企業提供紗線購銷、融資、物流、行業政策
  • 乾貨:了解下棉花現貨市場特點
    棉花主要用於紡織工業,替代品有滌綸化纖等品種,因此研究棉花需求主要是紡織工業需求。  世界上棉花期貨推出已具有較長的歷史。為了轉移現貨風險1870年紐約棉花交易所應運而生,並在當年推出了棉花期貨。國內,鄭州商品交易所(簡稱鄭商所)於2004年6月推出棉花期貨合約,經過近8年的摸索和探索,鄭商所棉花期貨市場逐步成熟,持倉量和成交量穩步增長。
  • 18600元每噸的棉花目標價格三年不變 鄭棉今天開盤怎麼走?
    圓機方面,平均開機率50.69%,環比下降1.87個百分點,因成品庫存滯銷使資金壓力不斷加大,後期降負、放假現象或有增加。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的不斷擴散與蔓延,我國服裝出口等外貿型企業或行業遇到了較多問題。在山東、江蘇與浙江等紡織企業集中的地區調研,隨處可以聽到訂單取消、訂單暫停等各種不利企業經營的消息。
  • 棉花價格不具備大行情特徵 還能繼續上漲麼?
    最近多數大宗商品上漲,少數如橡膠油脂等還很強,化工在去庫的歡呼聲中也在上漲,棉花也跟隨上漲,下遊似乎走貨也在加快,棉花價格還能繼續上漲麼?供需大格局是怎樣的?另外一個是美棉,因為中美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中國對美棉的採購可能會讓國內去庫存節奏變慢,但是會對美棉起到支撐,相當於國內基差可能變弱,但是期貨價格會處於一個緩慢爬升的趨勢。9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2020年發放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40萬噸,全部為非國營貿易配額,且限定用於加工貿易方式進口。 接下來進口棉將會不斷,美棉會成為期貨盤面的一個風向標。
  • 供應壓力逐漸下降 棉花長期消費可期
    據據中國棉花信息網對全國棉花交易市場18個省市的154家棉花交割和監管倉庫、社會倉庫、保稅區庫存和加工企業庫存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末,我國棉花商業庫存量為457.07萬噸,環比增加137.8萬噸,增幅43.19%,同比增加7.4萬噸,其中新疆庫存359.66萬噸,內地庫存73.61萬噸,保稅區庫存23.8萬噸。
  • 全球紡織事(12.18):外貿人需警惕人民幣升值,年內漲幅9.15%;新疆...
    全球紡織事(12.18):外貿人需警惕人民幣升值,年內漲幅9.15%;新疆棉花再次面臨歐盟進口禁令風險 2020-12-18 11:07:44 來源:全球紡織網
  • 產能超170萬錠還擁有亞洲最大氣流紡基地,新野紡織去年營收57億
    來源:第一紡織網坐擁國內最大的轉杯紡生產線和亞洲最大的氣流紡生產基地的中國棉紡行業企業競爭力20強——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野紡織」)近日披露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57.32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