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收拾家中的時候,有一個大難題,寶寶一箱玩具怎麼處置,能放進去的玩具還好收拾,但是巷子已經裝滿了放不進去了,跟寶寶商量能不能不玩的那些不要了,寶寶卻表示一個也不要少。家長無奈了,在寶寶很久沒有玩玩具的時候,悄悄處置了。但是一旦寶寶突然有一天想起來,自己放好的玩具不見了,就會開始哭鬧,這樣就伴隨著家長要給寶寶買玩具補回來。
有的家長認為,寶寶玩具多一點沒關係,讓寶寶自己選擇要玩的玩具。玩玩具也可以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益智玩具還能開發寶寶的大腦,刺激大腦發育。所以玩具不要怕多,要讓寶寶多玩。
但是其實寶寶玩具太多不一定是好的,可能會背離家長的初心。
寶寶玩具太多的危害
1、 分散寶寶注意力
家長認為玩具多,可以選擇的也就多了,所以寶寶在選擇的時候就會選自己想要的,玩膩了就丟一旁。玩具多了寶寶就不會珍惜,開始亂丟亂扔,不愛惜。
玩具多了,寶寶選擇的也就多了,拿起一個玩不到幾下,就覺得沒有意思,要去換下一個。久了寶寶就覺得什麼玩具都不好玩。其實這樣的寶寶就是被分散的注意力。一旦寶寶擁有的玩具少了,就會一直玩,甚至發現玩具不一樣的玩法。寶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思考,探索出不同的方式,而不是玩具看起來很好玩,這才是玩玩具的意義。
2、 寶寶沒有玩玩具的快樂
寶寶玩具太多,就會想著今天要玩什麼,玩哪個好一點,就像老人常說的「吃著碗裡瞧著鍋裡」,玩具對他們來說就像收集一樣,這樣就沒了玩玩具的快樂了。
玩具沒有那麼多的寶寶,他們善於把身邊的物品變成玩具,一張紙、一個瓶子都能成為玩耍的玩具,他們享受玩玩具時的快樂,玩玩具很投入。
3、 限制寶寶思考能力
就像我們上面說的,玩具不多的寶寶會思考怎麼把一個玩具玩出花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他們動腦筋思考了,鍛鍊了動腦思考的能力。
但是玩具較多的寶寶,他們做得更多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帶有很強的主觀意識,挑自己喜歡的玩具。就顯示被限制住空間的青蛙一樣,看到的只有井底的對著的天空,不知道外面有多麼的好。長大可能對於外界的接受度不高,不知道怎麼和人打交道。
家長應該怎麼給寶寶買玩具
1、 參考寶寶的喜好
家長在給寶寶買玩具的時候,要想想這個玩具是不是適合寶寶,寶寶會不會喜歡這個玩具。如果寶寶喜歡玩樂高,家長卻堅持給寶寶買洋娃娃,寶寶會願意接受嗎。買來的玩具寶寶看都不看,家長不要覺得玩具貴多麼好,抱抱首先就沒有辦法接受這個玩具,更不可能會去玩耍了。
2、 家長可以陪伴寶寶一起玩耍的玩具
寶寶在玩玩具過程,儘量讓家長參與到,但是寶寶的玩具大多都是只能讓寶寶一起玩。這時候選擇可以互動的玩具就很重要了,寶寶在這個過程中能和家長互動,增進親子關係,家長也能發現寶寶有哪些不足之處。
家長因為疼寶寶才買很多玩具,但是玩具過多對寶寶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家長要注意寶寶的玩具要少而精,才能發揮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