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就是在農村生活的基本保障,不管是耕地還是宅基地,這些都讓農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通過種地可以自給自足,而有了宅基地之後則可以建設自己的新房子,伴隨著新農村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農村土地,確保土地與農民之間的權益更加明確,我國還在農村開展了土地確權工作,隨著土地確權工作相繼結束之後,還出臺一些有關土地方面的新規。
然而,有一個問題很多農民朋友都比較模糊,就是繼承父輩宅基地問題,以前農村宅基地基本都是世代相傳,也就是說子孫可以世世代代繼承父輩的宅基地,而這種情況所導致的問題則是「一戶多宅」現象比較多,而隨著「一戶一宅」政策開展之後,加上目前土地確權,今後想要繼承父輩的宅基地,首先就要符合「一戶一宅」的政策,其實對於農村老人去世之後宅基地如何處理確實有了很多新的變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1、符合條件可以繼承宅基地使用權
目前農村宅基地監管力度越來越大,不再像之前那樣可以直接繼承父輩的宅基地,宅基地確權之後,因為宅基地的使用權可能登記是老人的名字,在老人去世之後,子孫想要繼承父輩的宅基地,首先名下沒有宅基地,並且戶口在本村,現在有些子女戶口在城市裡,而老人戶口則在農村,那麼這種情況自然是不可以繼承老人的宅基地,因為非本村村集體成員是沒有宅基地使用權,即便目前有「地隨房走」的原則但可以繼承父輩的房屋,這期間不能翻建和新建,只能進行加固,直到房屋倒塌之後,宅基地由村集體收回。
2、外嫁女也有宅基地繼承權
農村一直有這樣一個鄉規民約,那就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只要女兒嫁出去了,娘家的一切財產都與其無關,都是由兒子來繼承,而為了更好保護婦女相關權益,相關法規中明確了,外嫁女也有權可以繼承父輩的宅基地的權益,不過這裡也有條件,首先外嫁的戶口沒有遷出,還留在娘家的戶口上面,並且要符合一戶一宅的政策,如果外嫁女戶口已經遷出,那麼是不可以繼承的,即便家中只有一個女兒也不符合相關規定。
3、五保戶或者以地養老的宅基地處理
隨著土地確權之後,土地的價值越來越高了,我們可以注意到,今後宅基地不光可以進行村集體內轉讓,另外也可以以地養老,有些孤寡老人年邁之後,無兒無女,生活上也比較困難,一直受到國家的救助度日,而這部分人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可以選擇以地養老或者以房養老,這也改變了此前一些宅基地出現的分歧,比如,一些五保戶他們雖然無兒無女,但村裡有親友,而以前這些五保戶去世之後,這些所謂的親友就會馬上把老人的宅基地佔為己有,像這樣的情況當然令人厭惡,不光沒有好好的照顧老人,還要霸佔宅基地,而今後這樣的情況也將被打破。
4、對空閒宅基地收回加以利用
現在農村有些老人去世後,宅基地一直是空閒狀態,而根據目前相關規定宅基地閒置超過兩年村集體有權收回,收回後可以通過入市或者整合加以利用,這也是為了避免宅基地資源出現浪費。
總的來說,以前農村老人去世之後基本都是由他們的子女來繼承,但今後想要直接繼承父輩的宅基地越來越難,首先要符合「一戶一宅」,另外繼承宅基地就是需要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想要得到使用權,那麼就必須是本村村集體成員,可能有些農民朋友不能理解,覺得以前都是世代相傳的宅基地,為何現在不能繼承了呢?其實除了上述這些因素,另外有些子女可能本身就有自己的宅基地,而再去繼承父輩的宅基地那麼就等於是「一戶多宅」,「一戶多宅」不光會導致宅基地資源過度浪費,另外也是對於其他人不公平,有些人可能家庭人口比較多居住條件比較擁擠,所以想要繼承父輩的宅基地首先要符合當前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