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因手被茅草割破發明了鋸,用什麼材料做的?那個年代有鋼嗎?

2020-12-17 小小嬴政

魯班是我國建築業和木工的祖師爺,當今中國建築業的最高獎就叫魯班獎,可見魯班在建築和木工這些行當的巨大影響力。

魯班,姓姬,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習慣上稱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魯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工匠世家,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土木建築工程勞動,熟練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

眾所周知,魯班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這個時候我國的冶煉水平已經比較高了,當時的青銅器主要是各國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饗或婚喪禮儀時所用的青銅禮器和樂器,也包括一些生活用具、車器、馬飾、兵器及工具等。

鐵器的製造使用也開始普遍化,大量的手工業工具和農具都是用鐵器,當時的手工業開始逐漸發達起來,一些手工業工人聚集在城市裡的「肆」中,邊生產邊銷售自己的手工業產品,可以說已經有了一定的商品經濟的雛形。

魯班很可能就是一個在「肆」裡生產銷售一條龍的手工業者,不過魯班是個很傑出的手工業者。在戰亂的春秋和戰國時代,像魯班這樣掌握高深土木建築知識的人才屬於戰略人才,是各個國家競相爭奪的。

於是楚國就請魯班為他們研製開發了攻城利器——雲梯,楚國準備用這件戰略武器進攻宋國,但是被日夜兼程趕來的墨子給阻擋了,墨子現場和魯班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兵棋推演,結果顯示無論魯班用什麼辦法進攻墨子,墨子都可以有效防禦,等魯班的進攻手段用完了,墨子還有一些防禦措施,所以,最終楚國被迫放棄了進攻宋國的戰略計劃。

後來,楚國和越國發生軍事衝突,雙方都是水鄉澤國,於是就用水軍交戰,楚國開始多次被越國打敗。於是,魯班就給楚國設計製造了水戰利器——鉤強。越國水軍進攻的時候,楚國水軍就用鉤強去推越國的戰船,當越國的水軍撤退的時候,楚國水軍就用鉤強鉤住越國戰船進攻。這樣一來,楚國多次打敗越國水軍。

從這些故事可以看出魯班並不是一個普通木匠,而是一個有著科研能力、創新性的科技人才,除了發明兵器之外,人們把很多工具的發明都歸功於魯班,說是鋸子也是魯班發明的,實際上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發明了帶鋸齒的石鐮等工具。

其實,到了魯班的時代,鋸子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鋸」這個字也已經產生了,估計那個時候的鋸子比較簡陋,魯班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和完善,使鋸子的功能更為強大。當時已經有了鐵器,魯班肯定會製造一些鐵鋸子和青銅鋸子。

考古專家在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晚期的墓葬中發掘出一把銅格「鐵劍」,通國金相檢驗,證明是鋼製的,這是迄今為止我們見到的中國最早的鋼製器物,這也說明,在春秋晚期也就是魯班生活的時代,中國人就已經掌握了煉鋼技術,也許魯班就真的製造過鋼製鋸條,經過實踐檢驗發現威力巨大,人們就說鋸子是魯班發明的也未可知。

相關焦點

  • 魯班因手被茅草割破發明了鋸,那個時代沒有鋼,他用什麼做鋸條?
    其中最出名的發明就是鋸了,因為這背後還流傳著一個故事:魯班上山用斧子砍樹,在休息時卻被一根不起眼的草葉割破了手指,看著長滿厚繭的手指被一根小小的草葉給割破,魯班不禁仔細觀察起草葉來,原來這草的葉片邊緣長著像鋸齒的突出物。魯班回家後借著草葉鋸齒的形狀磨礪許久發明了鋸。不過有很多人對魯班造鋸的故事表示懷疑,因為那個時代哪裡來的鋼去做鋸呢?
  • 魯班因為被草割傷發明了鋸,他用什麼材料做呢?當時可還沒有鋼
    傳說,魯班在一次上山找木料的時候,發生一點小意外,緊急時候抓了一把草救命,但是沒想到這草竟然把他的手給割破了,這讓他非常驚訝,小小的草能夠這麼鋒利,是怎麼做到的,他頓時來了興趣,對這草觀察之後發現,應該是因為這種草的邊緣不齊,而是有一排有小齒的原因,所以他回去就模仿這種草的形狀,造出了類似的鋸子,從那之後,人們伐木就變得更加省力了。
  • 魯班真的發明了鋸嗎?那時候的鋸條是用什麼做成的?
    我們先來看看「魯班造鋸」是個怎樣的故事,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很厲害的工匠名叫魯班,他在上山砍伐樹木的時候,走到一個很陡峭的地方,結果腳下一滑,人就跟著往下滑,關鍵時刻,魯班抓住了身邊的茅草,結果這茅草極為鋒利,將魯班的手都劃破了,血很快流了出來,還伴隨著疼痛,這是魯班始料未及的。
  • 魯班發明鋸子時還沒有鋼,那他是用的什麼材料做的鋸條?
    有一個成語叫做「班門弄斧」,意思是在魯班門前操弄斧子,比喻為不自量力。提起魯班,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能工巧匠。不僅如此,魯班更是被稱為木匠的「始祖」。據傳,魯班一生發明創造出了許多東西。例如,鋸子也是由他創造出來的,可那個時候並沒有鋼,他是靠什麼來做成鋸條的呢?圖片:能工巧匠魯班劇照在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曾聽說過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講的是他有一次在山坡上,被茅草割破了手。細看之下,魯班發現這茅草邊緣是鋸齒狀的,非常尖銳。受此啟發,魯班回去之後就發明出了鋸子。
  • 魯班因為手被芒草割破發明了「鋸」,他用什麼東西做的鋸條?
    ,防盜所用的鎖子,遮雨用的雨傘,都是魯班發明。從這把石鋸的形制來看,是在一塊薄片條形的石塊上,加工出一排鋸齒,跟今天的鋼鋸的樣子已經沒有多大區別。唯一不同的是,這把石鋸的手柄和鋸齒是一體的,並不像現在的鋼鋸有特製的手柄,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 據說魯班上山因手被茅草割破,所以發明了「鋸」俗稱:魯班造鋸
    魯班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傑出的專家,很多建築還有木工方面的工匠,都認魯班為祖師爺,魯班是春秋時期人,他又叫公輸班,只不過因為他是魯國人,所以按照習慣上叫他魯班。 話說魯班在山中行走的時候,曾經被一個草給割傷過手。而他當時被割傷之後,仔細觀察了草的形狀,發起了草呈鋸齒狀。
  • 鋸子是誰發明的?魯班家人都發明了什麼?
    那天,魯班到一座險峻的高山上去物色用做重要的主梁木料,在爬山的時候,他感到腳下不穩,就本能的急忙伸手抓住了面前的的一叢茅草。他瞬間感到手掌一陣劇痛,不覺哎呀驚叫一聲,原來手被茅草劃破了,滲出許多的血來。魯班望著手掌上劃開的幾道血口子,心想小小的茅草怎麼會有這麼鋒利。魯班忘記了傷口的疼痛,好奇的扯起來一把茅草細細端詳起來,他發現小草葉子邊緣長著許許多多鋒利的小齒。
  • 魯班發明鋸子是千年訛傳嗎?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魯班有很多發明,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且說有一年夏天,魯班家鄉魯國國王要魯班監工營造一座宮殿,期限為3年。但是建造這座宮殿光所需的木料,魯班和工匠們砍上3年也砍不完。
  • 《魯班造鋸》的故事騙了多少人?
    很多人都聽說過《魯班造鋸》的故事,傳說魯班一天上山去視察伐木的進度,不小心抓住一把茅草被割破了手指,他拿起茅草發現邊緣上長著又密又鋒利的細齒,於是他從中獲得靈感,發明了鋸子。以此告訴人們擅於細心觀察就會有收穫。
  • 相傳魯班被草割到發明鋸子,但當時沒發明鋼,那鋸條是用什麼做的
    原來魯班在勞動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木頭,只是當時人們在處理木頭的時候,往往還是採取刀劈斧砍的方式,既費時耗力,而且效果還不是特別好,他一直都在思考有什麼更加先進的工具,可以讓人們更加有效地處理這些木頭,為此冥思苦想了很久。
  • 我們都以為鋸是魯班發明的,其實不然,魯班造鋸的真實性有待考究
    公輸班,也就是傳說的魯班,可謂是中國很多工匠人心目中的祖師爺。在傳說中,魯班發明了很多實用至今的東西,什麼曲尺、墨斗、傘等等,其中還有一個在木匠眼中的神器,鋸。鋸的發明使得木料開發得到極大的發展,可以說中國木質建築結構的優秀遠遠離不開鋸子的作用。
  • 祖師爺魯班發明無數工具,這些東西一直用到現代。
    《續文獻通考·樂考·度量衡》中:「魯班尺即今木匠所用曲尺,蓋自魯班傳至於唐,由唐至今用之。」《魯班經》中:「須當湊時魯班尺。」據傳說魯班有一次受託建造一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材, 他就要徒弟去山上砍樹,當時沒有鋸子用斧頭砍,效率很低,木材根本供應不上。他很著急,就親自上山去看,山路陡峭,上山的途中他一隻手拉著絲茅草借力,結果一下就把手劃破了。
  • 他就是魯班鋸業的鏡子,讓我們少走彎路!
    在滕州的土壤,曾經誕生了許多的大賢,如造車祖師奚仲,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典故的主角毛遂,科聖墨子,百工聖祖魯班等人。 我們從小聽到魯班的故事,他在上山伐木的路上,偶然的原因滑到,被鋸齒形的草刮傷了手,受到啟發發明了鋸子。
  • 魯班鎖究竟是誰發明的?
    你小時候玩過魯班鎖嗎?一種木質結構,從外觀上來看是嚴絲合縫的十字立方體。拆掉它很容易,想拼上它卻很難,需要仔細觀察內部構造,是很好的益智玩具,鍛鍊手指靈活性。2019-19《魯班》(2-1)T孜孜學藝其實魯班鎖也叫孔明鎖、八卦鎖,是中國古代民族土木建築的固定結合器,緣起於中國古代的榫桙結構。相傳,魯班鎖的製造者可能有兩位,從魯班鎖的這幾個名字中也能推測出,一位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字孔明),另一位則是中國木匠鼻祖魯班。
  • 好電影《血戰鋼鋸嶺》
    我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口碑比較很好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血戰鋼鋸嶺》是主要講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衝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電影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本的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成千上萬的美國大兵被派往衝繩島,任務是解放衝繩,打敗敵人,但是等待他們的是敵軍重兵防守,非常兇險的鋼鋸嶺。這時候的主人公卻是個不願意拿起武器,只想當個軍醫,他就就是道斯。
  • 魯班的時代還沒有鋼,他用什麼做的鋸條呢?
    魯班,不但是著名的能工巧匠,還是偉大的「百工聖祖」。他的一生,發明過許許多多東西。比如說,查《墨子·天志上》可知,「規矩」中的「矩」就是魯班發明的,其由尺柄和尺翼構成,相互垂直,以及量度直角、平面,長短甚至平衡線。現在,矩又被稱為曲尺,但更多的人喜歡稱它為「魯班尺」,用以紀念魯班。《墨子·天志上》還記,魯班還發明有墨斗。
  • 工具百科:木工鋸
    ,一次偶爾被草葉邊劃破了手指,他拿著草葉反覆琢磨,根據草葉邊緣的鋸齒形狀發明了木工鋸。1、手鋸構造手鋸由鋸弓和鋸條構成。鋸弓是用來安裝鋸條的,它有可調式和固定式兩種。2、鋸條的正確選用,鋸條根據鋸齒的牙距的大小,有細齒(1.1mm),中齒(1.4mm),粗齒(1.8mm)。使用時應根據所鋸材料的軟硬、厚薄來選用。鋸割軟材料(如紫銅、青銅等)且較厚的材料時應選用粗齒鋸條;鋸割硬材料或薄的材料(如工具鋼、合金鋼等)時應選用細齒鋸條。一般地說,對鋸割薄材料,在鋸割截面上至少應有三個齒輪能同時參加鋸割,這樣才能避免鋸齒被鉤住和崩裂。
  • 魯班不是鋸子的發明者,小學教材之所以這麼寫,其實另有原因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魯班造鋸」的故事,老師意在通過魯班的事跡,啟發孩子們善於觀察,發明創造的能力。然而,根據史料記載,魯班所在的春秋時期尚無大量鐵器,而且也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魯班是鋸子的發明者,難道小學教材出現重大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