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神秘的文字——鳥蟲篆

2020-12-12 牧心印社

究竟什麼是鳥蟲篆?

鳥蟲篆,篆體之一,又稱「鳥蟲書」,其筆畫屈曲如蟲,畫首或飾以鳥狀而得名。鳥蟲篆是中國的古文字藝術,起源於商周時期,是由圖騰文、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的一種特殊文字藝術。是與甲骨文同時代的一種文字,甲骨文是用來記述歷史事件的,使用面廣,大家比較了解。鳥蟲篆與甲骨文不同,這種文字當時是王朝皇族專用的文字,普通人不能用是一種書法藝術,特別美麗。

得大自在

它從商代開始,是秦代八種官方使用文字,漢代六種官方使用文字之一。屬於金文裡的一種特殊美術字體,鳥書與蟲書都是以 篆書為基礎演變而成的一種美術字體。其是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吳、越、楚、蔡、宋等南方諸國的一種特殊文字。鳥蟲篆常以錯金形式出現,高貴而華麗,富有裝飾效果,變化莫測、辨識頗難。

名山藏

鳥蟲篆是盛行於春秋戰國,都應用在什麼地方?

根據出土文物和史料記載,鳥蟲篆廣泛應用於青銅器上,是青銅文明的象徵。鳥蟲篆的應用範圍大體有六類:書寫符節、書寫幡信、國王衛隊用的儀仗、國王用的禮器上、生活用具上、宮殿用的建築構件上。如越王勾踐劍銘、越王州勾劍銘。多見於兵器,少數見於容器、 璽印,至漢代禮器、漢印,乃至唐代碑額上仍可見。

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出土: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號楚王墓

年代:春秋晚期

鳥蟲篆是什麼時候消失?

魏晉以後,篆書不在使用,留在宮廷中使用,一直到清朝鹹豐皇帝。隨著清政府的敗落,清宮廷也不再使用,幾近消失了,大家知道的不多。它從原始的符號刻劃中生根,從商鼎周彝的圖騰中走出,從夏商的甲骨中脫變,演繹為青銅時代的輝煌,秦漢時期的時尚,經過唐宋元明清的淬化,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標識之一。

逍遙
和其光

鳥蟲篆是皇族的專用,歷代皇帝對其頗為喜愛

鳥蟲篆起源於商代。古代帝王對鳥蟲篆寵愛有加。從商王王亥到春秋十二國諸侯。按照歷史朝代排列,歷代都有喜歡鳥蟲篆的皇帝。從秦始皇開始,到清鹹豐帝止,形成了帝王的傳承連結。(秦始皇→漢靈帝漢獻帝→曹操、曹丕、曹睿→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齊高帝→宋太祖、宋徽宗→元文帝→明嘉靖、萬曆、崇禎→清鹹豐

白雲抱幽石
開卷有益

秦始皇非常喜愛鳥蟲篆,就連他的傳國玉璽都刻的鳥蟲篆。秦始皇掃平六國,先滅了六國文字,燒了六國古書,卻偏偏保留了盛行的鳥蟲篆。《說文解字敘》記載:秦代有八種官方使用文字,鳥蟲篆是其中之一。政府行文用小篆,民間記事是草隸,而璽章、旗幟用鳥蟲篆,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用鳥蟲篆書寫,由玉工孫壽刻了《傳國玉璽》,據記載,傳國玉璽是在宋代的陝西發現,當時有一個農民,他在刨地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秦始皇的官印,上面寫了八個字,就是鳥蟲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當時發現寶貝都要交上去,後來就交到了皇宮,被宋徽宗所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吃茶去
清風拂明月
為大於其細
坐看雲起時
致虛極
鯨落
嘉氣始降
眾妙之門
超以象外
無事小神仙
子非魚
溫其如玉
萬物生

簡 介

李桂培
篆刻|藝 術|生 活

著名篆刻家崔志強先生蒞臨牧心印社

每個中國人,都渴望有一個蘇東坡陪著自己

「藝術即生活」|鏡堂宋明二十四節氣作品

相關焦點

  • 書魂永作鳥蟲遊——書法家謝雲先生行狀
    「中華民族的文字是驚才絕豔的發明,也是全世界內蘊最豐富的文字,在人類文明的金字塔頂端熠熠閃光。」在謝雲先生看來,行楷草隸,每一種字體各得其妙,他都孜孜矻矻用心揣摩,尤為著力於鳥蟲篆,並於爬羅剔抉、刮垢磨光中,逐漸領悟到書海中的自然妙道與無窮樂趣。 屈指流光,八十餘載習字生涯倏然而過,回顧過往,謝雲先生如是說:「此生願為丹青客,書魂永作鳥蟲遊。」
  • 鳥蟲書的藝術魅力
    也可能因為這類美術字中裝飾的最廣泛、最優美,而且最富有代表性的是鳥圖案,因此,從新莽時代起,人們又把它稱為鳥蟲書。《說文解字.敘》雲:"及亡新居攝,時有六書,其六曰鳥蟲書。"除此之外,也有稱其為鳥書的。其實在這些不同的叫法中,鳥蟲書的名稱比較貼切,理由是所有這類美術字的圖案紋飾,多以鳥與蛇蟲的結合,即具體的鳥形圖案與迴環盤曲的蛇蟲形文飾組成。
  • 「有鳳來儀」——譚振飛鳥蟲書全國巡展首站寧波開幕
    鳥蟲書亦稱「蟲書」「鳥蟲篆」,簡單地說,鳥蟲書是指在文字構形中改造原有的筆畫使之盤旋彎曲如鳥蟲形,或者加以鳥形、蟲形等紋飾的美術字體,在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吳、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諸國。這種書體常以錯金形式出現,高貴而華麗,富有裝飾效果,變化莫測,頗難辨識。
  • 劉春聲:《正倉院鳥毛文字屏風印徵唐代花體篆書》
    圖1、東京國立博物館御即位紀念特別展《正倉院の世界》海報圖2、熱情的觀眾在展館前排起數百米的長龍這次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參觀正倉院展,除一睹諸多珍寶級寶物的風採外,還意外地看到鳥毛篆書屏風,這讓我大喜過望,因為,屏風上的漢字篆書,正是在我國失傳了近千年的花體篆書
  • 龔鵬程|我以雲篆呼應空海
    與星辰而等煥,隨橐籥而具隆」這一大段,說明空海的文字觀完全吸收了漢魏南北朝道教的「真文」說。他是佛教「真言宗」,卻致力於文字書法,成為書法一代宗師,緣故正在於此。入唐前他已嫻悉道門文字教,歸國後又作《文鏡秘府論》,備詳文學文字之奧秘。靈寶真文之說,遂發揮殆盡。
  • 鳥蟲書,九疊文等難的一見的字體-《廿體千字文》
    而後來的孫丕顯編《廿體千字文》」包括鳥蟲類文字、九折文字等。字體有楷體1款、小篆1款、異體古體12款(含鳥蟲體)、九疊文1款、隸書2款、草書3款。不是所有的字都是20體。其中許多不到20體。最少只有6體。《廿體千字文》孫丕賢,字含光,號海嶽。明代萬曆年貢生。官至光祿寺署丞。生於1580年,死於1641年4月29日。
  • 人常說:「雕蟲小技,不足掛齒。」古人雕的是什麼「蟲」?
    「雕蟲」最早則指的是書法。原來,雕蟲之「蟲」,並不是某一種具體的蟲子,而是秦朝時「秦書八體」之一的蟲書。據《說文解字》記載,八體為「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和隸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鳥蟲書,所以書幡信(符節之類)也。」
  • 漫畫:什麼是「千年蟲」問題?
    這場危機既不是地震,也不是海嘯,更不是瘟疫大流行,而是電子計算機帶來的「千年蟲」問題。千年蟲問題這兩大隱患,都是到了2000年才會爆發出來,所以這個問題被稱為「千年蟲」問題,英文縮寫為Y2K。
  • 道教的符咒法篆的濫觴
    上位教徒的喜好更加使道教徒們重法術,少義理,這點和佛教差別極大,佛教徒把法術符篆之類視之為「妄」、「外道」,是直接要排除掉,科儀齋醮活動也是以宣通佛法為主。這頁顯示道教作為一個民族宗教的不成熟,至少是其道教徒的不成熟。
  • 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
    古代造字對蝙蝠使用了蟲字旁最初是對不同生物的分類識別,蟲字旁的蟲與昆蟲的蟲最初指的都是蟲子嗎?當然不是,蟲字旁的蟲不一定全指昆蟲,它們文字演變中有著不同的樣式與解釋。
  • 老農意外撿到一石頭,上面記載一些文字,發現消失千年的神秘王國
    其實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很多大大小小的國家,只不過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慢慢的湮滅,留下的歷史記載也比較的少,而且畢竟是存在於千年前的時代中,所以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也是很難看到他們的全貌的,也只有在一些巧合的情況下,這些古代王國的一直被發現,我們才知道了這些鮮為人知的神秘古國。
  • 漢代錯金銀鳥篆文壺
    漢代銅器製造業規模很大,銅製品的數量和種類很多,其造型已擺脫商周銅器神秘、厚重、古拙的風格,顯得顯得更加輕便靈巧,更適合實際生活的需要。銅器上的紋飾雖然依舊簡素,但漢代已經普遍在銅器上鎏金、鎏銀,或者用玻璃、寶石鑲嵌花紋,工藝非常發達。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代表漢代工藝水平的錯金銀鳥篆文壺。
  • 中國最詭譎神秘的「文字」,曾懸賞百萬,至今無人能解
    在貴州安順關嶺縣境內,有一處「神秘」的景觀,之所以說是「神秘」,完全是因為一些似字如畫,非雕非鑿,如篆如隸,結構奇特,氣勢古樸,詭譎神秘的文字。其實說它們是「文字」尚不嚴謹,因為至今還沒有人破解其中的意思,甚至還不能肯定是不是文字,但它們卻有一個與文字有關的名字,叫「紅崖天書」。
  • 他用傳承千年罕見的裝幀工藝再造出一部32篆金剛經,將歷史復活
    之所以出現龍鱗裝,是因為當時的捲軸裝若想要承載大量文字,手卷就會相應變長,給閱讀者帶來諸多不便。若用龍鱗裝的裝幀形式,將頁片鱗次相錯的黏貼在一起,大大縮短了手卷長度,同時便於檢索。從實用功能,閱讀方式,節約紙張等方面,都有長足進步,進而推動了書籍的改革。龍鱗裝之後出現的裝幀形式是經折裝,它源於寺院。
  • 煙雨江湖符篆繪製規律 符篆作用介紹
    剛剛小編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關於符篆的一些基礎內容,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的看看關於符篆的作用,以及繪製過程中都會有什麼樣的收益,哪些符篆比較難畫,以及我們要怎麼化的內容吧。 在經過玩家的試驗分享之後,我們可以得到也給結論,那就是每一種符篆熟練度達到300或者600的時候,會大概率出現一次兩符,最大的可能是一個高級一個低級,當然運好的話也可能兩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