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4%企業使用的雲計算服務,未來前景還有多大?

2020-12-14 界面新聞

文 | 財聯社

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營收已經連續3季度超過100億美元,亞馬遜雲計算業務CEO近期表示,仍只有少量公司使用雲計算服務,佔比僅為4%。疫情帶來危機,同時也讓更多企業意識到向雲計算轉型的必要性。

雲計算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從而將巨大的數據技術,按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並將其得到的結果反饋給用戶。通俗的理解為: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作業。流水線上的每一位員工,都在做著不同的工作,但他們最後的成果,最後的產品確實同一個東西。這都是一個集體的力量!

現階段所說的雲服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分布式計算,而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並行計算、網絡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擬化等計算機技術混合演進並躍升的結果。

從全社會的角度看,雲計算可以減少伺服器的閒置率,提升計算資源的使用效率。因為在傳統的IT架構下,每家企業需要自己採購伺服器、存儲器和交換機等設備,僱傭IT團隊進行IT系統運維。這導致全社會的計算資源的使用效率低下,閒置率很高,特別是,在全球數據量爆發,計算資源需求量激增的情況下,這種低效性會更加顯著。

另外企業能夠有效節約成本,採購雲服務可以節省IT設備成本和縮減IT團隊規模,讓整個團隊變得輕量化,給業務創新帶來了明顯的效率提升。

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

2019年,全球雲計算滲透率超10%,而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1334.5億元,同比增長38.6%,滲透率為5.2%(5.2%為2018年數據)。

那麼,中期來看,如果假設我國2023年雲計算滲透率提升至20%,之後和全球同步增長,則2019-2023年滲透率增速為32%。長期來看,當滲透率達20%時,雲計算的滲透率將進一步加速(從IT產業發展規律來看,滲透率20%是S型曲線的臨界點),所以,長期假設全球雲計算滲透率超過60%,那麼,雲計算滲透率將保持13%左右的複合增長。另外,IaaS的發展,依賴於伺服器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張,所以,國內IaaS行業的發展,是由幾大網際網路巨頭推動的,首先從電商、遊戲、視頻等賽道切入,往後,才能再逐漸滲透到傳統產業中去。

綜合全球和國內市場來看,雲計算屬於一個具有馬太效應的市場,強者恆強。東吳證券認為,形成行業馬太效應的原因主要包括三部分,技術壁壘、規模效應、生態豐富度。

A)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三方面:技術複雜度——核心技術範圍廣,涵蓋計算虛擬化、軟體定義網絡、軟體定義存儲、超融合架構、容器、資料庫、微服務、DevOps、雲安全等眾多領域,而且技術難度 較高,對產品性能影響大。

技術更新快——創新技術層出不窮,企業需要持續技術投入把握技術發展趨勢。服務專業化——不同行業用戶對雲計算產品存在個性化需求,廠商需要根據客戶要求快速進行針對性的研發並不斷提升產品發布於2020年12月11日財務分析和財務建模領域專業研究機構質量水平,這對於對企業產品更新速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綜合來看,在雲計算落地過程中,只有行業先行者和大型雲服務商,才有能力研發底層技術,進行全產品線布局(全面技術儲備),提供穩定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B)規模效應:IaaS具有基礎設施屬性,技術壁壘高導致企業需要持續且海量的資源投入,回收周期很長。所以該領域擁有較強的資金壁壘,新進入者在發展初期可能需要大規模的資本投入,並面臨長時間的虧損。另外,隨著用戶規模的提高,可攤薄前期基礎設施的投入,並提高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顯著降低平均成本,從而使雲服務商有能力進一步降低報價吸引更多客戶,形成良性循環。比如,過去十年亞馬遜AWS降價超過50次。因此,該行業規模效應極強,導致頭部雲服務商才能獲得充足的資源配置(資本市場支持),保證長期運營和持續的研發投入。

C)生態豐富程度:如果將IaaS比喻為河流的幹流,水量大決定了走的遠,那麼,雲計算企業在各大細分場景下的生態布局,就是這條河的支流。生態場景覆蓋場景越豐富,由幹流主導的這片水域覆蓋的生態區域就越廣闊。比如,亞馬遜河雖然不如尼羅河長,但由於支流覆蓋面極廣,所以亞馬遜河對區域生態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尼羅河。

發布於2020年12月11日財務分析和財務建模領域專業研究機構,東吳證券認為,國內幾家IaaS企業的長期競爭壁壘,在於各大細分領域的生態建設,生態建設的越好,相關場景下客戶粘性就越強,基礎設施層面的IaaS服務才會更具備擴張性。

根據國泰君安的產業調研顯示,某頭部公有雲廠商客戶結構中,前五大客戶主要來自於其戰略投資企業,佔比達到10%-20%。其中,SaaS是相關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典型的SaaS應用包括:辦公套件(office)、團隊協作工具、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人力資源管理系統(HRM)等。比如,國內的兩大巨頭阿里和騰訊,都投資了大量細分場景下的SaaS生態公司,而且一部分已經成長為頭部大公司(比如釘釘、企業微信、微盟等)。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

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如今,幾乎每個企業計劃或正在使用雲計算,但不是每個企業都使用相同類型的雲模式。實際上有三種不同的雲模式,其中包括公共雲,私有雲和混合雲。如果按客戶部署方式分類,雲計算可分為公有雲、私有雲及混合雲三類:

公有雲——公有雲則為大眾所建立的,所有入住到公有雲平臺上的用戶都被稱之為租戶,整個平臺上不僅同時擁有很多租戶,一個租戶離開,它的資源能夠立刻釋放給其他租戶,達到資源的充分利用。公有雲是最徹底的社會分工,能夠在大範圍內實現資源優化,因此,代表了未來的方向。不過你應該看出來了,這個公有雲尤其是底層公有雲,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另外,很多敏感行業、大型企業會有數據洩密的擔心,也因此就會有混合雲的需求。

私有雲——私有雲可以理解成是單純為某一個特定用戶或機構建立的,只能夠實現小範圍內的資源優化,但資源獨佔,安全性更高。

混合雲——混合雲則可以被看做是將私有雲服務和公有雲服務的二者結合體,將雲平臺的計算與存儲性能更好地結合起來,混合雲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平滑過渡方式。

2018年,我國公有雲市場為523億元(佔比45%),私有雲和混合雲市場為638億元(佔比55%)。(國外未找到公有雲、私有雲佔比數據)。

IaaS、PaaS和SaaS

如果按服務對象和層次劃分,可分為IaaS、PaaS和SaaS三個層次: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用戶使用「基礎計算資源」,比如處理能力、存儲空間、網絡組件或中間件。用戶能掌控作業系統、存儲空間、已部署的應用程式及網絡組件,但並不掌控雲基礎架構。

PaaS(平臺即服務)——用戶使用主機操作應用程式。用戶掌控運作應用程式的環境(也擁有主機部分掌控權),但並不掌控作業系統、硬體或運作的網絡基礎架構。平臺通常是應用程式基礎架構。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IaaS服務商會在PaaS層面投入大量資源,很少有企業只經營PaaS業務。

SaaS(軟體即服務)——是一種軟體交付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軟體僅需透過網際網路,無須經過傳統的安裝步驟即可使用,軟體及其相關數據集中託管於雲端服務。用戶一般通過網頁瀏覽器即可訪問軟體。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雲計算仍然以IaaS為主,IaaS佔比約為68%,而國外的雲計算以SaaS為主,SaaS佔雲計算的比重為60%以上。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為:SaaS生態環境不同(主要是投資環境,USA發布於2020年12月11日財務分析和財務建模領域專業研究機構以風險資本為主,而我國以網際網路巨頭生態投資為主)、信息化程度和產業化階段不同、客戶群體結構不同(美國大型跨國公司較多,在產業鏈中話語權強)、企業決策機制以及用戶習慣不同。

雲計算產業鏈

上遊——上遊企業提供底層硬體設備及基礎設施,包括數據中心(IDC)以及伺服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設備,同時也涉及光纖、光模塊等關鍵元器件,電源、機架、空調等周邊輔助設備,代表企業包括浪潮信息、萬國數據、微軟等。

中遊——雲計算廠商。中遊企業提供軟體基礎設施、平臺及應用相關服務,即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體即服務)。IaaS代表公司有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金山雲、中國電信天翼雲、亞馬遜AWS、優刻得等,SaaS代表公司有廣聯達、用友、Adobe、Salesforce等。

下遊——下遊客戶則包括政府、企業及個人用戶,其中企業用戶仍以網際網路廠商為主。

相關焦點

  • AWS重塑雲計算未來,加速企業上雲及數字創新
    AWS Monitron構建基於物聯網的智能防禦式運維數位化平臺,組合傳感、網管、人工智慧服務,提高工業網際網路生產及物流運輸的全程智能監控和運維能力。reinvent,雲計算重塑未來AWS成功的秘密,實際上就是reinvent——用雲技術對IT進行重塑或者說再創造。
  • 未來已來|雲計算「彎道超車」,中國還缺什麼?
    雲計算是一種社會化的計算資源和能力的部署形式,它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使用者。用戶不需要去購買專利,只要按需使用雲端算力。假設我們要設計一個智能導航,路線是從辦公室到天安門。在沒有雲計算的時候,企業自身得擁有所有的算力,需要用攝像頭採集數據、購買伺服器、計算智能路徑等。當雲計算出現後,你只要從手機上發出指令,雲端會運行所有運算,並直接以結果的形式反饋給你。
  • AWS re:Invent:雲計算重塑企業未來
    2020年肆虐全球的疫情,讓無數企業切身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然而在一片寒風蕭瑟中,不少人卻驚訝地發現,那些早早開始了數位化轉型的企業,大多在這場疫情中都有著出眾的表現,也比其他企業更快實現復工復產。這個發現,使得許多原本還在為是否上雲猶豫不決的企業,立刻將上雲提上了自己的日程。
  • 匯量科技雲計算事業部負責人蔡超:站在雲原生的風口看未來
    匯量科技連接全球廣告主和移動應用媒體,為移動應用開發者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的移動廣告服務和數據統計分析服務,以助力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增長。 日前,匯量科技將雲計算相關業務升級為與程序化廣告業務並行的核心業務,並進行架構調整,成立雲計算及基礎架構業務中心(雲事業部),由技術副總裁及首席工程架構師蔡超負責,直接向聯合創始人及總裁曹曉歡匯報。
  • 雲計算和大數據哪個就業前景好
    打開APP 雲計算和大數據哪個就業前景好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0 16:26:38   雲計算和大數據概念   雲計算是基於網際網路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 12月14日:全球IT總支出的雲服務佔比僅有4%;華為5G全球市場份額仍...
    ·趨勢洞察亞馬遜雲計算業務CEO:目前全球IT總支出的雲服務佔比僅有4%而從亞馬遜雲計算業務CEO安迪·賈西(Andy Jassy)近期的表態來看,目前仍只有少量公司使用雲計算服務,雲計算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安迪·賈西表示,目前全球IT總支出的雲服務佔比僅有4%,疫情正在加速大企業轉向採用雲計算服務。在疫情加速企業轉向雲計算方面,安迪·賈西認為疫情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導致部分企業破產,員工失業,大企業在謀求轉變,希望他們的應用能在雲端運行。
  • 成都-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正式運營 提供雲計算服務
    當天,位於中國-歐洲中心的成都-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未來,創新中心將為入駐的高科技創新企業提供AWS雲技術相關的科技增值服務。依託雲計算技術 助力科創企業發展Amazon Web Services (AWS)是亞馬遜公司旗下的雲計算技術服務平臺,也是全球先進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
  • 無伺服器資料庫競技,哪家雲服務落伍了?|雲計算|資料庫|無服務|...
    那麼,雲計算技術的下一個發展趨勢是什麼?專家認為,應該是無伺服器技術——Serverless技術。Serverless技術讓雲計算真正像使用水、電一樣,接上水管或者插上插座就可以使用。現在,雲計算涉及的服務越來越多,不僅有計算、存儲、網絡,還有資料庫、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諸多領域,這些新服務歷來都是行業的風向標,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 2021雲計算「奇點」將迎二次爆發,五大新趨勢凸顯
    2020年,全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掀開了嶄新一幕,整個世界由於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進入到新常態之下,這一年可以被看作是雲計算大爆發的「奇點之年」。面對黑天鵝帶來的衝擊,企業開始加速朝著雲化和智能方向轉型升級,從過去的小心翼翼布局到如今的快速規劃,很多企業僅用數月時間,就完成了若干年才能實現的數位化轉型。
  • 金山雲CEO王育林:「雲計算」在中國至少還有15年高速增長期
    除了視頻、遊戲等優勢業務基礎之外,金山雲還在公共服務、醫療、金融、AIoT等垂直領域發力。在金山雲CEO王育林看來,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成熟度,中國雲計算產業至少還有15年的高速增長期。2014年,金山軟體董事長雷軍宣布了All in Cloud戰略,從此拉開金山雲在雲計算市場快速發展的序幕。
  • 未來家裝行業趨勢和前景怎樣
    未來家裝行業趨勢和前景怎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房屋裝修品味要求也越來越高,量也越來越多。從滿足基本居住需求到體現主人的個性和品位,個性化和品質化需求日益旺盛,使人們對家裝已經不僅僅只是滿足美觀的需求,家裝也變得千篇一律。那未來家裝行業趨勢和前景怎樣呢?
  • 企業數位化轉型陣痛,專有雲真是那枚萬能解藥嗎?一文看懂雲計算
    這朵雲仍在擴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年)》,2019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883億美元,增速20.86%,預計未來幾年的平均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8%左右。同年度,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為1334億元,增速38.6%。
  •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混合雲市場藍海價值被逐步認知
    (二)不同雲計算商業模式對比及主流混合雲廠商的前景推演公有雲與私有雲/混合雲商業模式對比:從收費模式來看,公有雲廠商是彈性、按需 付費,即按照實際使用的算力、存儲、網絡的容量計費,量大從優。AWS、Azure等未來的戰略重點仍將是公有雲業務,其將在保證一 致性使用體驗的框架內推廣自有混合雲產品(同構混合雲)。2.基礎軟體廠商。VMware與Red Hat等基礎軟體廠商將持續加大底層核心技術研發 與生態建設力度,以確保自身在雲計算浪潮下的馬太效應。
  • 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品高軟體科創板上市...
    數據層到SaaS軟體層的全棧企業級雲和信息化服務。 經過多年的研發,公司目前擁有以雲計算為核心的基礎產品BingoCloudOS、BingoFuse、BingoInsight和BingoLink等,產品和服務類型包括雲產品銷售、雲租賃服務、雲解決方案和行業信息化服務。
  • EMCM官網:蘋果強勢入局雲計算
    EMCM官網據外媒爆料,蘋果正在向各大平臺「挖角」EMCM官網一批雲計算服務領域人才,有意搭建雲基礎設施,未來可能開發新的iCloud 產品和服務。
  • 如何確保安全可靠的SD-WAN連接到雲計算服務
    如何確保安全可靠的SD-WAN連接到雲計算服務 企業網D1Net 發表於 2020-03-15 08:50:00 隨著多雲世界的出現,軟體定義廣域網(SD-WAN)
  • 蔡凱龍:下一個10年不可錯過的機會——雲服務
    雲服務是什麼;2. 有關美國和中國的雲服務市場差異;3. 雲服務的未來機會。作 者丨蔡凱龍,凱龍的後浪財經創始人云服務是什麼?未來方向在哪?|後浪財經專題雲計算以及延伸的雲服務行業已經成為如今IT行業的主流。儘管近年來國家對雲計算行業高度重視,中國的雲服務才剛剛起步,和美國的雲服務還有很大的差距。
  • 世紀浪人:大數據時代,萬億級產業,群雄逐鹿雲計算領域
    也就是說,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商品,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流通,雲計算不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技術,而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應用概念,雲計算的核心概念就是以網際網路為中心,在網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雲計算服務與數據存儲,讓每一個使用網際網路的人都可以使用網絡上的龐大計算資源與數據中心。
  • 一文了解雲計算,全世界一臺計算機
    簡單的理解,雲計算就是把過去的企業IT,包括服務、存儲、網絡以及資料庫、中間件、開發工具再加上CRM、ERP、HRM等應用軟體,都通過網際網路以網絡服務的方式交付給企業用戶使用。以前,企業需要自建多個數據中心,再購買相應的軟硬體搭建起企業IT及企業IT服務,再通過內部網絡服務於企業內部的各個業務部門,整個IT和IT資產全部都由企業自行投資、負擔和運維。
  • 雲計算市場規模 - CSDN
    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在2015年已經達到156.2億元,預計2016年全年市場規模達到228.6億元,同比增長46.3%。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仍然僅佔整體雲計算市場規模的8%,主要是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依然以硬體投資為主,雲計算服務市場還未起到主導作用,公有雲服務的市場培育之路依然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