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音樂榜(hiyinyue)
提起音樂人與電影導演的黃金搭檔,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是宮崎駿和久石讓。其實,大家何必捨近求遠,把眼光放到中國,音樂大師黃霑為徐克打造的電影音樂,水平之高,也足以令人嘆服。
相愛相殺 20 年,徐黃二人聯手,締造了無數餘音繞梁的光影傳奇。
01
上海之夜
徐黃緣起,始於 1984 年的《上海之夜》,這是徐克電影工作室的開山之作。
當時,能寫、能唱又會導演的鬼才黃霑,早已名震香江,一曲《獅子山下》街知巷聞。而徐克本人,則非常欣賞他為電影《舊夢不須記》創作的同名主題曲。
《舊夢不須記》是粵語中民族古典樂器與現代樂器結合的典範,而歌詞以豁達的態度看待過去的戀情與未來的緣分,療愈感十足。所以,一經發布就大火,拿下當時的商臺榜單九周冠軍。
於是,徐克就請來黃霑為《上海之夜》創作,黃霑給了十二個主題旋律讓徐克挑:
先彈《秋的懷念》,再彈《夜來香》。
雖然沒去過上海,但黃霑卻深知那個時代的旋律是怎樣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氣韻,就這麼在他手上氳出,因此有了葉倩文演唱的《晚風》。
02
刀馬旦
1986年,徐克的又一部電影《刀馬旦》,描繪動蕩時代下的兒女情,又請來黃霑作一曲《又是戲一場》,將音樂、戲曲與大時代完美交融,堪稱佳作。
03
英雄本色
由吳宇森執導、徐克監製的《英雄本色》,堪稱香港黑幫電影的頂尖之作,不僅票房大賣,周潤發帥氣的「小馬哥」形象也影響了無數人。
黃霑為前兩部《英雄本色》寫的《當年情》和《奔向未來的日子》,全部由張國榮演唱,在當時斬獲不少音樂獎項,風靡至今。
《當年情》這首歌是黃霑為紀念他和吳宇森之間的友情,免費給電影配的主題曲。放到影片裡,恰如其分地體現出三位男主人公的兄弟義氣和手足之情。
隨著一陣略顯蒼涼的口琴聲飄過,張國榮傾訴一般的歌聲堅定地緩緩飄出,讓人體會到一份溫暖與感動交織的內心交集。
在《英雄本色2》中,《奔向未來日子》也是影片的催淚利器。
片中最感人的一幕,莫過於小馬哥開車載著中槍的傑仔去醫院時的場景,歌聲響起,愛情、親情、兄弟情,千愁萬緒,一股腦湧上心頭。
04
倩女幽魂
1987 年,徐克製片、程小東擔任導演,拍出了 20 多年後仍令無數人難以忘懷的經典大作《倩女幽魂》。
一開始,程小東已經為電影找好了寫歌的人,所以並沒有打算找黃霑做配樂。
但黃霑本人,也是個影迷+樂痴。
當年,他看過李翰祥的《倩女幽魂》,便被裡面的音樂所打動,立誓要做出這樣的好音樂。於是,他纏了徐克好幾回,一定要為《倩女幽魂》寫歌。
後來,程小東找的人寫出來的歌,徐克怎麼聽都不太滿意。於是乎,又把黃霑找來。
黃霑完全不在乎有沒有錢,洋洋灑灑寫了一堆的歌:
《道》《人生路》《人間道》《倩女幽魂》《黎明不要來》……如此誠心,使得《倩女》三部曲,電影與配樂,皆成經典。
05
笑傲江湖
不過,雖然徐克和黃霑經過好幾回合作,已經成為至交好友,「徐老怪」卻並沒有放鬆對黃霑的要求。
每一段音樂,他都要求精益求精,甚至不惜打回重做,讓黃霑對他又愛又恨。
1990 年,徐克邀黃霑為《笑傲江湖》譜曲,一共把黃霑的稿子退回六次之多。
黃霑一邊翻書,一邊苦思冥想:究竟怎樣寫一首講三個高手一起,其中老的兩個金盆洗手的曲子。後來,他思索出兩個可能。一個是難到全世界沒人懂得彈奏的,只他們三個高手懂得;一個是簡單得像兒歌那樣,但沒有那技術就彈得不好。
可是,難與易之間如何取捨呢?黃霑為此想了很長時間。
有一夜,看了黃友棣教授的《中國音樂史》,內有引述《宋書·樂志》的四個字,說「大樂必易」——偉大的音樂必定是容易的。
黃霑突然醒悟:最容易的就是中國音樂的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
於是黃霑便反其道而行,「羽徵角商宮」,用鋼琴一彈——哇,好好聽!
那音階存在了千百年,從沒有人想過這樣子可以做旋律。
黃霑寫了三句旋律,填了詞,告訴徐克:「這是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然後傳真給他:「要便要,你不要,請另聘高明。」
徐克聽完這首歌,喜歡得要命!
果然啊,這首《滄海一聲笑》,後來成為了黃霑寫給徐克的電影配樂裡,影響最大的一首。
06
黃飛鴻
黃霑為《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創作的主題曲《男兒當自強》,改編自古曲《將軍令》,把一首老歌翻出花來寫,譜出華語武俠電影中最強的正能量之音,一經推出,大獲成功。
黃霑自己也說:「男兒當自強全國都在唱,香港唱、臺灣唱、大陸也唱。非常好,我一定要多寫這種歌。因為這種歌其實是把舊的中國傳統現代化。」
不過,這首歌也來之不易。
由於古曲難填詞,黃霑足足寫了兩個多月,從五百多個小節縮減到一百多個,才把《男兒當自強》的詞填好。
他還請來全港最貴的音樂家黃安源拉二胡(一小時要價是普通人的三倍),結果徐克聽完,嫌人家二胡聲不夠低音,自己花一千多找了個合成器,隨便填了一下就放進去。
這歌徐克當時只給了黃霑二十萬塊,黃霑講義氣,花了二十五萬八千去做,結果徐克這麼一搞,黃霑氣得半死,又拗不過他,只好在電影裡用了那個低音的版本——還好後面黃霑自己做唱片,把徐克的那個音去掉了。
唱片沾了《黃飛鴻》的光大賣,黃霑拿了四十幾萬,要分給徐克,徐克一毛錢都不肯收。
就是這麼個徐老怪,執拗也執拗得很,大氣也大氣得很,讓黃霑又愛又恨。
07
青蛇
徐克拍《青蛇》時,為了安排一場青蛇與白蛇赤條條降落人間的戲,又給黃霑出了一個大難題——寫出一首帶有中國古典風味的佛教梵音。
這段曲子到底該是什麼樣,有著豐富經驗的黃霑也絲毫沒底。
經過幾番折騰,他終於寫出了一首帶有印巴地區的異域風味而又符合國人審美口味的插曲,就是辛曉琪演唱的這首《莫呼洛迦》。
銀幕上,當青蛇跟著白蛇來到人間,看著歌舞中縱情享樂的人群,情不自禁地扭動起身軀時,這首《莫呼洛迦》隨之出現,妖嬈卻不失時尚感的電音旋律配上銀幕上張曼玉勾魂攝魄的嫵媚眼神,絲絲入扣地勾勒出主人公神秘的氣質。
標題中的莫呼洛迦,是佛教八部天龍中的一位,其真身正是一條大蟒蛇,學識但凡淺一點,都無法完成這極有技術難度和知識門檻的活兒,黃霑作為文人的淵博學識,在這首《莫呼洛迦》中有著上佳的示範。
和往常一樣,黃霑還是一個人分別完成了這首《莫呼洛迦》的普通話和廣東話兩版歌詞,為了保證最佳的效果,黃霑要在聽完助手用正規的普通話念出歌詞後再逐字修改。
08
梁祝
李碧華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蚋、蒼蠅、金龜子……就是化不成蝶。並無想像中之美麗。」
《梁祝》的故事,千年來感動了無數人,既是徐克要拍梁祝,黃霑當然得來摻一腳。這首《梁祝》悽美得很。也被人認為是黃霑最後一首有影響力的作品。
丨E.N.D丨
無須追問是徐克成就了黃霑,還是黃霑成就了徐克——這一對鬼才,相愛相殺多年,才成就了如此之多的經典電影與音樂。
黃霑曾經如此形容過徐克對他音樂事業的影響:「我人生中所有最好的、最流行的作品,全是被徐克逼出來的。」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肺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在香港沙田仁安醫院去世,享年63歲。
高山流水,弦斷知音。黃霑去世後,徐克的作品少了那些美輪美奐、大氣磅礴的好音樂,似乎也不那麼夠味了。
不過,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們曾留下多麼大氣、綺麗到令人眩暈的作品。
責編:謝小真
審校:娜拉
歡迎訂閱2020年《作家文摘·合訂本》
歷史真相揭秘
政治人物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