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風流成性,他百無禁忌,他才華橫溢,他嗜酒如命,他一身俠氣,他只是一個普通男人。
他就是「香江四大才子」之一黃霑。
有人說,江湖只能在三個地方尋見,一是金庸的小說,二是徐克的電影,三是黃霑的歌曲。
三人相互映襯,相互詮釋,相輔相成。如果說金庸描繪了整個江湖,那麼徐克則是將江湖中最精彩的部分呈現給了我們,而黃霑更是將江湖的「靈魂」寫了出來。
3人除了絕世無雙的成就以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風流。
其中,黃霑最為突出。曾經有人評價他:「好色、好酒、好財」,黃霑聽到了,重新評價自己是:「好色無膽,好酒無量,好錢無能」。
回首黃霑六十載人生,也盡如他自嘲的12個字一般。
01
1949年,一個名叫黃湛森8歲男孩跟隨父親的腳步來到了香港,和大批湧入香港的難民一樣,他們把家安在了「深水埗」。
小學時期,黃湛森就讀於喇沙書院(香港著名的男子天主教中學),當時一起讀書的還有自己的表弟。
一天,黃湛森表弟被打了。受父親的影響,黃湛森自小就有一顆俠肝義膽,當時二話沒說,帶著表弟找到了那位同學。雖然精神是好的,但畢竟實力擺在那。瘦小的黃湛森被同學一頓「胖揍」。
可能是英雄惺惺相惜,不打不相識的黃湛森與那位同學成了莫逆之交。那位同學名叫李小龍。
一直到後來長大,黃霑每每見人都會炫耀一番,當年和李小龍單挑過。只是每次談起神情總有些落寞。
中學時期,一檔業餘歌唱比賽火了起來。「熱站高崗」的黃湛森自然不能落下。
但當時高手如雲,黃湛森怕輸掉比賽太丟人,於是給自己取了一個藝名「黃霑」。成績自然不是太理想,所以當時黃霑這個名字,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1960年,19歲的黃霑考入了香港大學中文系。
大學期間的黃霑漸漸展露了自己的文字天賦。沒多久,李香蘭的《一夜風流》開拍,黃霑被邀請參與配音。
沒成想,黃霑的風流人生也隨著《一夜風流》開始了。
02
1965年,中文系畢業的大才子,一頭扎入了廣告行業。天賦異稟,語出驚人的黃霑,總是能以簡短的一句話,牢牢抓住消費者們的心。
其中,最讓人拍案叫絕的還是那一句:「人頭馬一開,好運自然來」。甚至一度成為了當時香港街頭小巷的流行語。絲毫不亞於如今的:「我太難了」。
黃霑一生涉獵甚廣,卻能憑藉自己紮實的中文功底,把每一行都做到遊刃有餘。
而其中最值一提的還是音樂與主持。
我記得在「某乎」上看過一則對黃霑的評價:「你也許不知道黃霑這個人,但你看到他的作品一定會撲通跪下。」
黃霑的浪蕩不羈,將「江湖」二字體現的淋漓盡致。
1980年,周潤發、趙雅芝因一部劇火遍了大江南北。這部劇便是《上海灘》,相比較於男女主的人盡皆知。其中黃霑創作的主題曲更是歷經40載經久不衰。而提起這首歌的創作,黃霑僅僅用了20分鐘。
當時顧嘉輝給了黃霑7天的時間,而貪玩的黃霑卻遲遲沒有動筆,直到臨交稿之時,顧嘉輝打來電話,黃霑才想起來有事沒做。沒辦法,黃霑無奈之下只能用正在「如廁」來打發顧嘉輝。然後走進了廁所找靈感。
廁所裡,黃霑思如泉湧,僅用十分鐘完成整篇填詞,卻卡在了是該用「浪流還是浪湧」上面,思前想後,黃霑也是推敲不定。終於,黃霑在起身衝馬桶時,來了靈感,「浪湧」再過浮誇,太過於驚濤駭浪。而「浪流」更能體現江湖兒女的愛情,於是立馬敲定,就用「浪流」了!
其實,就連黃霑都沒想到,這首「風流不羈,玩世不恭」的歌會成為永恆不滅的經典,即使放到現在依舊能耳熟能詳,即使不懂粵語的人都會哼唱幾句。
1983,TVB進軍武俠系列,拍攝了經典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拍攝完成後,卻因為沒有合適的主題曲,一直遲遲未上映。直到黃霑的《世間始終你好》出現。
這首絕代雙驕的曲子,簡直就是郭靖與黃蓉的愛情寫照,窮其一生在演繹那一句:在我心,此山你最高!。導演王天林聽到後,高興的直拍大腿,這不就是我們要找的「江湖」,要的「風流」味嘛~!
而在《笑傲江湖》這部劇中,黃霑連寫數十稿都沒有得到徐克的滿意。無奈之下,黃霑翻閱古書,終於看到了「大道易簡」4個字,如醍醐灌頂一般。只用了用宮、商、角、徵、羽五個古音譜成終稿。
並且,為了「回報」徐克的多次退稿,黃霑還在樂譜上面畫了一隻「男性生殖器」,並寫下:「最後一稿,如果再不行,老子不寫了」。
徐克看到後嘆為觀止,直言:「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於是便有了90版笑傲江湖的腥風血雨,有了風流倜儻的令狐衝,有了千古絕唱《滄海一聲笑》。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黃霑的詞裡既充滿著濤浪滾滾、豪情萬丈,又不乏市井煙火氣與小人物的放蕩灑脫。
記得曾有人評價黃霑:「他的身上有著傳統文人的心境,但同時又有幾分江湖氣」
不管怎麼說,黃霑用一支筆寫出了自己的「一份俗、一份野、一份狂、一份真」。
03
黃霑與倪匡、蔡瀾並稱「香港三大名嘴」,其中最為出名便是他們三個老友主持的《今夜不設防》。
說起這檔節目的誕生,還是源自這三位才子的「風流」。
起初黃霑經常拉著倪匡和蔡瀾去夜總會,由於夜總會的小姐姐長相「參差不齊」,而且稍微有點姿色的都被TVB和亞視等等一些娛樂公司給拉走了。
所以寂寞的三人常常在夜總會喝完酒後,什麼也不幹就給小姐們講「葷段子」,時常逗得她們開懷大笑。
這樣的日子持續沒多久,倪匡反應過來了:「我們花著錢去給人講笑話,關鍵連美女都沒有,說出去多難看啊」。
於是三人一商量,這樣還不如自己開一檔節目,請些美女嘉賓過來,有美女看,有酒喝,還有錢拿。於是一檔尺度大到「太平洋」這麼大的節目誕生了。
節目經常邀請當時風華絕代的美女,如關之琳,趙雅芝,林青霞等等都是他們的座上賓。節目裡三個老色鬼暢所欲言,天馬行空,上到浩瀚星空千年歷史,下到穿衣打扮內褲顏色。就沒有他們不聊的,就沒有他們忌諱的。
而且黃霑的酒量並不是太好,時常節目還在錄製,他卻倒在了沙發上睡著了。可以說是最風流任性的主持人了。
2001年,黃霑患上了癌症,由於經常做化療導致頭髮日漸稀疏,他乾脆大手一揮直接剃光。剃光後不但沒有不好意思,反而邀請了麥嘉、羅家英開辦起了節目《三個光頭佬》。
電視上,我們根本看不出一個病人該有的悲傷落寞。能看出的也只有他的愈發豁達與灑脫。
人活一世,三九為期。誰敢說非得「按部就班」才是生活?至少我在黃霑的身上沒看出來。
04
「一見燕妮誤終生。」
才子佳人的故事每每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但是如果黃霑沒有老婆,沒有當上3個孩子的父親,或許就沒有那一句「我是全世界最壞的男人」。
1975年,黃霑第一次見到了林燕妮,頓時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而林燕妮卻對這個滿口髒話的男人沒有什麼好感,甚至不願多接觸。
不過林燕妮還是小看了「一生風流」的黃霑,在猛烈的追求下,林燕妮的這顆芳心也終於被撬動了。
1989年的第一天,在金庸的見證下,兩人訂下一紙婚書,上面寫著:
「黃鳥棲燕巢與子偕老,林花沾朝雨功君永年。」
記得黃霑後來形容與林燕妮的這場關係,直言自己當時就像一隻猴子,而拴住自己的鏈子卻握在了林燕妮的手中。她輕輕一拉,我就乖乖回去。
可惜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兩人的關係就宣告了破裂。同年,黃霑電影投資失敗,欠下千萬巨債。
情場事業雙失利,鐵打的黃霑也終於扛不住了,幾度燃起自殺的念頭。
滿腹經綸卻逃不過「情」這個字。再風流的黃霑骨子裡的那份深情還是不能磨滅。我想如果非要「不正經一輩子」的黃霑說一件後悔的事情,那大抵就是無法擁有林燕妮吧。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我想,當我們無法在做到擁有時,最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忘記。
05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病逝世。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追悼會上,那首久久迴響的《楚留香》便是這位「香江才子」一生的寫照。
黃霑的逝世,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他的一生正是見證了香港「江湖」的興衰。
江山代有才人出,後世能不能還有黃霑這樣的風流才子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黃霑的名字依舊會流傳,江湖依舊會有他的傳說......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