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
文丨安小辰
二次元的漫迷們,有一半以上都是看著宮崎駿的動畫長片長大的,這位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
當你看到宮崎駿聽完久石讓的演奏時,從演奏廳的角落,手捧鮮花,緩緩走向自己的摯友,雙手遞上自己的心意時,你有沒有淚目?他們無疑是2棵常青藤。
有人說,如果將宮崎駿比作是造夢大師,那麼久石讓,就是給夢想鍍金的「造船人」。
正是久石讓的付出和添枝加葉,才讓宮崎駿的動畫長片,獲得更高層次的殊榮,兩個人既是合作的夥伴,也是一生的摯友,感情純真,沒有一丁點雜質。
宮崎駿和久石讓的關係,我不知道還要不要給漫迷們再重複一遍,可能前者的名氣更大,你沒有聽說過久石讓,可是如果我提起《天空之城》這個名字,你一定知道,有一部經典的動畫叫它,還有一曲「繞梁三日」的經典之音,也叫這個名字。
久石讓為宮崎駿創作的動畫譜曲、演奏,甚至成為了他的「私人」音樂監督。
01久石讓將宮崎駿的動畫長片,賦予了生命
一生難求知音,尤其是志同道合的夥伴,你為我作詩,我給你彈琴,高山流水的典故,想必漫迷們都有所耳聞。
媒體曾經這樣報導過:
如果讓久石讓在你面前彈奏一首曲子,不給你說它的名字,你只用靜靜地坐下,閉上雙眼,就能在腦海中浮現出動畫長片的場景,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宮崎駿的動畫,像《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等等,每一部都是一個童話,只是宮崎駿更聰明,他懂得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單單使用富有意境的畫面是遠遠不夠的,其次,就是音樂。
久石讓的演奏,讓動畫長片,賦予了生命,這就是為什麼舞臺劇、啞劇等喜劇,更難打動觀眾的原因。
前不久,網絡上流行了一段自製動畫短片,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黑豹扮演者,內容只有25秒,如果不是配上了《See You Again》的音樂,誰能淚流滿面,哭出聲?
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宮崎駿緩緩上前,雙手獻上鮮花,這花,不只是花,是對老夥計的感謝。
宮崎駿是一個有個性的人,他不拘一格,甚至敢直面「政Z」,面對歷史遺留的問題,他當面提出過,也「進諫」過,只是不被高層注意,那麼,他就換一種表達方式——將自己的心理活動,融入到動畫中,隱晦表達。
即便如此,還是得罪了不少人,或許我們這種90後、00後的孩子,沒法理解,不能深層次解讀他的作品,可是久石讓卻是他為數不多的知音。
像《魔道祖師》中的魏無羨和藍忘機,比如古代的伯牙、鍾子期,兩者之間的一個小小眼神,就能將腦海中的思路「輻射」出去,很奇怪,人們又不能發射電磁波,他們兩個是如何做到的呢?
宮崎駿從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到2013年10月宣布引退,這50年時光,他奉獻給了動漫事業,哪怕到了最後的落幕,也是由久石讓的演奏,給他的動畫長片生涯「送行」!
年邁已高的老人,收到了一束鮮花,就當著媒體大眾的面,淚流滿面,這不是作勢,而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久石讓為宮崎駿的付出,得到了對方的肯定和回報,哪怕只有簡簡單單的一束鮮花而已,這足夠了。
久石讓、宮崎駿,是兩棵不老的常青藤,也正是他們之間的友誼,捕獲了漫迷們的心,不知道為什麼,我想起來了《老人與海》,宮崎駿就是那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