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稱為四大天王之一實力的確有些欠缺,當時為了商業營銷是把黎明死拼硬湊上去的,其實黎明的最大優勢就是帥,唱歌和演戲實力都一般,經典電影也不多,其中得過獎的那部「甜蜜蜜」算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一部。但當初黎明參演徐克執導的「七劍下天山」時就被眾多演員質疑過演技!
而因為當時香港娛樂圈的確想找個歌壇影壇都比較有紅的第四人選的確還沒有太合適的,總不可能湊個三大天王吧?
不過90年代還有幾位候選人也比較有實力,只是因為種種原因,還是沒選上,比如譚校長唱歌演戲都很不錯,不過譚校長屬於是前輩了,四大天王主打的是推新,所以譚校長再紅也不符合條件了!
還有就是張國榮,但是只不過張國榮出道也比四大天王早一些,然後90年代初張國榮就宣布退出歌壇了,專心演戲,但是說是退出歌壇其實是不出新歌了而已,演唱會還是經常會開的!
再有一位成為天王潛質就是李克勤,可惜李克勤沒怎麼涉及到影視方面,雖然他的唱功和張學友不相上下,但是四大天王要求的是在影壇和歌壇都要有成就的才行,再加上李克勤歌曲主攻粵語歌,幾乎沒有國語歌,所以他也當不了四大天王!
還有一位就是鄭中基,但是鄭中基出道時剛好已經都錯過了四大天王選送時期,鄭中基的唱功很不錯,演戲呢主打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風格,所以很有局限性,再加上他的長相普通沒有偶像氣質,所以也即便是時機遇對了,也不一定能選上!
最後還有一位就是王傑,當時王傑在歌壇的地位可以說實力比四大天王厲害,但是王傑在影視方面要差點,還有更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王傑屬於是臺灣出道臺灣人,後期才去香港發展的,所以如果把王傑劃分到香港四大天王有點不合理!
因此最後黎明就遇到了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勉強被趕鴨子上架湊齊了四大天王,就人氣來說當時在四大天王裡也是最靠後的,05年以後黎明就很少再有影視作品和金曲再現了,而其他三位,劉,張,郭都在各自優勢領域繼續活躍著,地位依然非常高,而反觀黎明基本退居幕後了,但是黎明地位也不比其他幾位低,自己當起了娛樂公司的老闆!
當人以上的見解屬於個人的看法,也許也有人有不同看法,總之這個問題只是供大家討論而已,沒有貶低誰,沒有小看誰的意思,歡迎大家提出不同見解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