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習近平走新長徵路系列之三:思百姓苦 謀富民策

2021-01-08 央視網
跟著習近平走新長徵路系列之三:思百姓苦 謀富民策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24日 10:3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編者按:二萬五千裡長徵,是人類歷史的奇蹟,更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80年過去了,從長徵路到復興之路,不一樣的長徵,一樣的初心:堅定的信念、向前的腳步、為民的宗旨。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傳承接力,在以實現「兩個一百年」為奮鬥目標的今天,讓我們一起跟著習近平走新長徵路。

  「弘揚偉大長徵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徵路,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鬥。」10月21日在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了一心為民的重要性。

  1936年10月,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和四方面軍會師,標誌著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結束。而80年後的今天,我們正走在新長徵路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徵。

  回首長徵路 軍民魚水情義深

  10年前,習近平在浙江參觀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圖片展時說,「長徵是一部中國革命的百科全書,集中體現了黨和紅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這一點,在長徵路上的紅軍與少數民族的關係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紅軍長徵歷時兩年,途經苗族、瑤族、壯族等10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佔紅軍長徵經過地區一半以上。當時,少數民族由於長期受到封建王朝、地方軍閥和反動政府的欺凌壓迫,對漢族有著很深的隔閡。當紅軍經過少數民族地區時,嚴守紀律、保持良好的作風,提倡民族平等,反對民族壓迫,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最終,贏得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1935年5月,紅軍進入川南地區,總政治部發布《關於爭取少數民族工作的訓令》,明確要求不準對少數民族群眾有任何的騷擾,嚴禁將少數民族中的富裕分子當土豪打;絕對遵從少數民族群眾的宗教、風俗習慣。紅軍先遣部隊進入冕寧縣城後,四處張貼朱德籤署的《中國工農紅軍布告》,號召彝族人民「趕快團結起來,共把軍閥驅逐,設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先遣隊還打開監獄,救出被關押的彝族群眾,並為彝民開倉放糧、送錢送醫送槍枝。紅軍的行動讓果基家族首領果基小葉丹看到了紅軍是和國民黨不一樣的軍隊,是真的借路北上,不傷害彝族人民,於是,決定與劉伯承歃血盟誓,結拜為兄弟,這就是著名的「彝海結盟」。在彝族人民的幫助下,紅軍通過大涼山地區,順利北上趕到了安順場渡口。

  一部紅軍長徵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長徵路上,「魚水相依」佳話遍及途經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在黔東苗族、侗族聚居區,紅軍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不私進民宅,公平交易,救死扶傷,贏得了苗族、侗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在川滇藏族聚居區,紅軍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嚴禁進入寺院,實行現金交易和公平買賣,得到了藏族人民的歡迎和幫助……

  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廣大人民群眾是長徵勝利的力量源泉。長徵的勝利,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性質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必須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克服困難、贏得勝利。

  新長徵路上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

  今年9月,習近平在參觀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圖片展時說,「我們要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徵精神,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繼續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徵路上萬眾一心、頑強拼搏、奮勇前進。」

  首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就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小康的社會不能有貧困人口,然而,中國現在還有數千萬計的貧困人口,這意味著,在未來的4年內,中國將全面消除貧困,不讓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位群眾掉隊。脫貧,是新長徵路上離我們最近的奮鬥目標。

  「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下達的脫貧攻堅決戰令擲地有聲。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從黨內到黨外,全黨全國上下齊動員,大家帶著感情、扛著責任、肩負使命,拿著脫貧攻堅的時間表、作戰圖、責任書和軍令狀,目標、任務、責任明確,具體到點、到人,一場浩大的脫貧攻堅的人民戰爭已經全面打響。

  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群眾的冷暖,始終是習近平心之所系的頭等大事。他說,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習近平一直視「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為榜樣。2014年3月,習近平赴河南蘭考考察調研,在聽取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他特別強調,要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他說,他本人「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和參軍入伍,特別是後來當縣委書記、市委書記,一直有焦裕祿的影子伴隨。」

  1974年,延安梁家河村,天寒地凍,時任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帶領社員去打壩,帶頭下到涼水裡搬冰碴。他起早貪黑,帶領社員們給村裡打了幾十個土壩,治理了好幾條爛溝。1982年春,習近平放棄在中央軍委的機關工作,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的基層鍛鍊。今年年初,習近平到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幹部群眾,在貧困戶張成德家,他進廚房、看臥室,詢問生產生活情況……張成德老伴拉著他的手說:「感謝您來看我們,您可是國家的當家人啊!」習近平接過話茬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幫你們跑事的。」樸實話語彰顯了堅定的為民愛民情懷。

  不一樣的長徵 一樣的力量源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當選總書記後的首次公開講話,鮮明地宣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為民的決心。

  習近平強調,全黨必須牢記,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習近平明確指出:「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這既重申了我們黨的一貫主張,又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說出了新形勢下共產黨人所必須堅守的政治本色——為人民服務。心中沒有「公僕情結」、喪失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那麼黨員幹部的作為就成了無源之水,沒有了依附,更沒有了意義。因此,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僕,時刻將人民群眾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

  我們要團結帶領全體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與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徵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

  從紅軍長徵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新長徵,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接力賽,我們已經在路上。(文/楊靜 錢景童 霍筠霞 張莉)

相關焦點

  • 在這個場合,習近平一連問了三個問題
    5月20日,在江西於都中央紅軍出發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紅軍後代和革命烈士家屬代表。次日,在推動中部崛起工作座談會上,他一連問了三個問題:「長徵中能活下來的有多少人?紅軍戰士靠的是什麼?圖的是什麼呢?」這三問,每一問都直逼人心、發人深省。
  • 黨員幹部務必攜帶「信心行」,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近日,市委書記李強在市委中心組的學習會上強調: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必須回望來時的路,看清腳下的路,堅定前行的路。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鐵、信心如磐。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努力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
  • 學思踐悟十九大:生逢新時代 奉獻正當時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偉大的新時代呼喚堪當大任的新青年。我們站在西部壯美的紅色沃土上有幸聆聽黨的聲音,見證歷史時刻,以釘釘子精神努力擔當起兩袖清風教書匠、學生成長引路人、時代精神傳播者。這際遇何其寶貴,這使命何其光榮,這責任何其重大。我們會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辱使命、不負重託。
  • 企業家穿越長徵路主題系列活動組委會于都縣線路選點考察
    12月21日,以「弘揚長徵精神、追憶百年夢想、振興老區經濟、踐行綠色發展」為主題的「企業家穿越長徵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5周年主題系列活動」組委會秘書長龐波、常務副秘書長陳曦一行,到江西省于都縣就主題系列活動走進於都的時間安排
  •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荊楚大地「紅色基因」代代傳
    4支參加長徵的紅軍隊伍,3支誕生在湖北,另一支隊伍——紅一方面軍的兩大主力之一紅三軍團也誕生在湖北;20萬長徵紅軍,6萬來自湖北;16萬紅軍英烈中,4萬是湖北籍。  在長徵這首恢宏的壯歌中,湖北旋律慷慨激昂。
  • 三個關鍵詞看習近平湖南之行
    原標題:堅守人民情懷,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習近平在湖南考察並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紀實湖湘大地,孕育了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兼收並蓄的精神特質,譜寫過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他指出,我們即將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要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站穩人民立場,不忘初心使命,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 樂跑森林將啟動企業家穿越長徵路主題系列活動
    近日,記者從穿越長徵路主題系列活動組委會獲息,由樂跑森林等發起,以「弘揚長徵精神追憶百年夢想振興老區經濟踐行綠色發展」為主題的「企業家穿越長徵路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5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將於2021年1月1日在北京正式啟動。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浴血延壽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健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斌 唐亞新 顏石敦 6月下旬,我們跟隨「記者再走長徵路」採訪團,來到了汝城縣延壽瑤族鄉官亨村。 陽光下,鬱鬱蔥蔥的青石寨傲岸矗立,與山下的「紅軍長徵突破第二道封鎖線紀念碑」遙遙相望。二者之間的稻田畔,一座微隆的土墳上立著一塊青石碑,碑上「紅軍墓」三個字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 習近平的思政觀_鳳凰網財經_鳳凰網
    基於講話梳理和闡釋習近平思政觀的內涵特點和意義價值,不僅是新時代思政課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題中之義。習近平思政觀的基本內涵綜觀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基於「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辦好思政課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認識,從「為什麼」「是什麼」和「怎麼樣」三個角度,回答了三個問題:一是為什麼重視思政課,二是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思政課教師,三是如何才能成為合格的思政課教師。
  • 守之以本源 踐之以初心
    初心可以很小,小到小時候期盼的一顆糖果;初心也可以很大,大到長大後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鬥目標的集中體現,激勵著我們黨永遠堅守,砥礪著我們黨堅毅前行。」
  • 開國中將掌管紅軍糧草,卻餓得走不動路,首長特命一個排抬著他走
    廉潔奉公的開國將帥不少,即使是在建國後,身居高位,他們也不願利用特權,為自己謀福利,依舊過著樸實無華的生活。但這一位將軍,他將律己做到了極致,在長徵途中,他曾經掌管著紅軍的糧草,卻寧願餓到走不動路,也不願吃公糧,實在是令人敬佩。他就是開國中將鄺任農將軍。
  • 元朝張養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白楊橋
    元朝張養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文/白楊橋悅讀提示:公元2013年的這個初秋,捧一捧生命深處的文字,在家鄉濟南的烈日天空下,風塵僕僕,站著我們,兩個讀書的痴女子,一曰寒香,一曰白楊橋。(張養浩畫像)《一》認識他,最早是在語文課本上。記得當時是古詩詞欣賞。
  • 有的放矢: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指明了堅定理想信念對於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鬥目標的集中體現,激勵著我們黨永遠堅守,砥礪著我們黨堅毅前行。」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一經成立就肩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勝利,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
  • 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有的放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指明了堅定理想信念對於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重要意義。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引導廣大青年用初心砥礪信仰、用理論堅定信念、用實踐增強信心,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用初心砥礪信仰。
  • 長徵精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當年革命十分艱難,也可能不成功,但人們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就一定會前赴後繼,哪怕當時不成功,將來也必然成功!」2019年5月20日,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外,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理想信念之火照亮了漫漫徵途,理想信念之火點燃了無窮鬥志。
  • 重走紅軍長徵路用哪種旅行方式比較好呢?徒步、騎行、自駕、包車
    二萬五千裡長徵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為了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就出現了重走長徵路的旅行熱潮。每當我們讀到長徵這段歷史,是不是也有重走長徵路的想法?在當年紅軍走過的長徵路上,重要的地點和節點都建立了紀念館,紀念園,紀念碑,紀念地等,成為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 河北科技大學:「雲走長徵路」成全校思政大課
    重溫入團誓詞,是河北科技大學新近推出的「雲走長徵路」活動的規定動作之一,「雲走長徵路」活動由全校17個學院的上萬名學生線上接力完成。文法學院負責江西瑞金這一站,參與活動的同學再次舉起右拳,重溫了入團誓詞,認真聆聽了長徵過程中發生在瑞金的相關故事,共唱那首旋律優美流暢、歌詞情真意切的《十送紅軍》,同學們還發揮學院特色優勢,推出「長徵吧,少年」、詩詞飛花令、快板等多種活動,在娛樂競賽中重回紅色年代,緬懷歷史先烈,感受使命擔當。
  • 沿著她的足跡走好新時代長徵路——電影《秀美人生》在我市廣大...
    黃文秀在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熱血奉獻,用青春芳華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動人故事引發大家強烈共鳴。大家紛紛表示,要努力向黃文秀同志學習,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作出新的貢獻,共同匯聚起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影片裡,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當百坭村群眾種植的柑橘遭遇病蟲害,又不知道到哪裡找專家的時候,黃文秀斬釘截鐵地說『我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