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的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兩年中,紅軍長徵轉戰14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唱響了戰略轉移的凱歌,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裡長徵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為了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就出現了重走長徵路的旅行熱潮。每當我們讀到長徵這段歷史,是不是也有重走長徵路的想法?在當年紅軍走過的長徵路上,重要的地點和節點都建立了紀念館,紀念園,紀念碑,紀念地等,成為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今天的我們走過這些地方,一是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先烈意志;二是體驗紅軍之苦,憶苦思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是鍛鍊我們意志,堅定我們立場,為國家而奮鬥。
我一直在想,我們用哪種方式重走長徵路呢?徒步、騎行、自駕、公共運輸,各種方式都有利弊,左思右想,舉棋不定。我們知道紅軍在轉移的時候,為了躲避敵人的圍追堵截,走的線路都是都是極其惡劣的,甚至是人跡罕至的地方。現在雖然交通條件好了,真要是實地走一遭,也是極具挑戰性的。跋山涉水,路線曲折,補給有限……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間,翻越高原雪山,走過茫茫草地……你有膽量試一試嗎?
當然,今天走在這條路上,景色也是非常優美。美麗的江河在我們腳下,巍峨的高山在我們腳下,皚皚的雪山在我們腳下,碧綠的溼地草原在我們腳下。我們馳騁雲貴川的美景中,馳騁在陝甘寧黃土高原上,馳騁在江河之上,馳騁在雪域高原之上……
徒步長徵路,像紅軍當年一步一步從瑞金走到陝北。這種方式可以深度體驗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經歷其之經歷,吃其之苦,走遍長徵路上每一個景點。一點一點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這種方式重走長徵路,需要很多時間,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
騎行長徵路,比徒步節省了很多時間,也可以基本按照紅軍長徵線路走。缺點是長徵路上,要翻越高山峻岭,騎行難度是非常大的;不能體驗紅軍翻越雪山的情景;山路騎行,上下坡都很多,路面也很窄,對於非專業騎行者,安全隱患較多。
乘坐公共運輸重走長徵路,自己每天應計劃好行走路線,只能到一些縣城、紀念地等。有好多紅軍紀念景點,還不通公共運輸,得自己包車,這樣費用會增加不少,遊玩起來極其不便。
自駕紅軍長徵路,對於這個漫長的旅途,自駕優勢明顯,可以十幾天就能走完。能一一遊覽紅軍長徵留下的足跡。缺點:不是每個人都會開車,再者,一路都是山路,不是每個司機都能駕馭這種山路,尤其是一些老人。
找專業的旅行社包車,找個資深的司機,自己和旅行社一起制定好線路,行車、吃住都交給旅行社,自己只負責遊玩,這的確是一種好方式。不過,這得多人一起,以減輕旅遊費用,當然土豪隨便了。
至於哪種方式適合你 ,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身體、經濟、時間等,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