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機場歡迎甘肅員工「回家」。(百路達公司供圖)
重慶市秀山縣返崗專車抵達同安。(廈門夢貝比兒童用品有限公司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羅子泓 通訊員 楊心亮 餘雪燕)「疫情當前,線下面試不可行。用什麼方法能精準招聘理想員工?」「我在外地,很想返崗,但又怕交通不便,怎麼辦?」為解決外地員工困難,助力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同安區想出好方法——用線上交流的方式取代線下面試;用「三包(包車、包機、包列)」的方式幫助外地員工返回同安……
連日來,在同安區人社局、同安區總工會及企業等各方努力下,同安區企業員工返崗率逐步提高,為產能恢復打下堅實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同安區共有54家企業、數百名員工通過同安區總工會省內拼車、包車的形式返廈,2000餘名企業員工提交「平安返廈」項目申請。
復工提速
老員工帶五位新員工返崗
「蘭州今天最低溫-13℃,回到廈門的感覺真是溫暖如春!」22日下午,百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員工麻芳平乘坐返廈復工包機從甘肅蘭州出發,順利抵達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麻芳平已在百路達工作了一年多。此次返崗,作為老員工的她不僅積極響應,還從臨夏老家帶了五個姐妹到公司應聘。出發前,她們的薪資待遇都已基本談妥,經過培訓,很快就可以上崗。
搭乘這趟包機返廈的員工大多來自廈門市對口幫扶的甘肅省臨夏州,其中還有不少來自同安區對口幫扶的康樂縣。
在百路達人力資源部經理吳碧鶯看來,同安區的「三包」活動猶如春風送暖。得知消息後,百路達立即開展員工聯繫、信息發布和政府事務對接等一系列跟蹤服務工作。如今,企業員工返崗率已從開工第一天的不到三成恢復至73%左右。「隨著員工、企業和政府間的交流不斷增強,企業返崗率和產能將繼續穩步提升。」吳碧鶯說。
其實,早在員工返崗前,百路達就已做好了周全準備:企業組建開工小組,實時跟蹤每位員工健康狀況、所在地區疫情、家人情況;詢問外地員工返崗有無困難,加速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迎接甘肅員工當天,企業還拉起「廈門歡迎您」的橫幅,送上熱騰騰的清真食品,發放防疫物資,安排員工入住集中住宿點……
目前,已有數百名來自甘肅、貴州、雲南、成都等地的員工通過「三包」方式回到百路達。吳碧鶯說,接下來,企業還將做好疫情防控、生產安全等培訓,並從工作、生活等方面給予外來員工必要的關懷和幫助。
員工點讚
跨省包車送到廠門口
「本打算過完年就回同安上班,但一直沒能走成,也沒有收入。多虧了同安政府給力,直接包車將我們送到工廠門口,安全有保障!」廈門夢貝比兒童用品有限公司工人湯蓮蓉豎起大拇指。日前,她搭乘的重慶市秀山縣農民工返崗專車抵達同安,和她一同返廈的共有26人。
原來,上周同安區總工會發布消息,對企業自行包車運送職工返回同安的,補助70%的費用,對乘坐高鐵、火車、大巴等公共運輸工具的根據區域予以部分報銷。聽聞消息,夢貝比立即組織行政部門分地區統計未返崗員工,並號召各地區老員工帶新員工返崗,對於達到包車條件的地區立即開展與當地政府對接、與運輸公司聯絡及返崗後住宿安排等一系列工作。
「為確保工人安全健康,車輛進行嚴格消毒,還配備口罩、酒精等物資。同時,將客座率控制在50%以下,乘客分散就座,並設置了隔離觀察區。」夢貝比總經理楊建波告訴記者,在同安區政府的幫助下,公司還第一時間安排返崗員工免費做核酸檢測,保證員工能及時、健康返崗。
「未到崗員工有90%都來自重慶、雲南和貴州,雲南和貴州的車輛也即將發車。」楊建波說,這次包車活動不僅召回老員工,還帶來不少新員工,大大緩解了企業用工的燃眉之急。此外,在政府補助的基礎上,夢貝比也加大力度,對自駕返廈、乘機返廈的員工給予補貼。據介紹,預計本月底夢貝比的返崗率可達85%,3月10日企業生產將全面步入正軌。
保障民生
本土米業提升產能保供應
「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初三正式復工,初七開始生產。」廈門儲備糧集團好年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全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產能已恢復到100%。
疫情面前,更要守好百姓的「米袋子」,開源節流,保障民生供應。
開源,最重要的是增加產能。「所有行政管理人員,包括司機等在培訓後全部投入一線生產,提高效率增加產能,充實庫存商品。」王志全說。多源拓展供應渠道也是一大手段。從初五開始,好年東便積極聯繫外省供應商,加大進貨力度,確保市民用米能夠快速供應。
節流,即將每一粒米供應在最需要的地方。公司婉拒外地經銷商的大量採購單,優先保障本地市場供應;初三起全面供應超市、線上購物平臺;要求業務員提醒消費者理性購買,不要盲目囤積。
「現在市場需要多少,我們就能供應多少。」王志全表示,當前倉庫的市級應急成品糧儲備多品類、多檔次,可滿足市民不同層次的需求。
除保障「米袋子」供應不斷檔,穩定價格工作也尤為重要。身為民生企業,好年東在每噸運費平均上漲400元的壓力下,堅持不漲價。穩價更要重質,王志全說,企業始終向消費者承諾把好重金屬、農殘安全關,保證「舌尖上的安全」。
幕後
對口幫扶臨夏康樂 包機助力員工返崗
對口幫扶勞務協作是同安區助力對口幫扶臨夏州康樂縣脫貧致富的措施之一。但這段時間以來,當地居民有疫情和交通方面的顧慮——在與康樂縣勞務部門的交流中,同安區人社局工作人員了解到癥結所在。
員工有求職返崗意願,同安轄區企業復產又面臨缺工瓶頸,何不主動出擊,搭建橋梁呢?於是,同安區人社局積極對接市區兩級工會和其他相關部門,助推甘肅臨夏州返廈復工包機的順利成行。
「對方擔心疫情,我們就用電話、微信的方式介紹同安疫情防控情況。員工和企業無法直接面對面,我們就指導雙方通過網絡發布招聘信息、投遞簡歷和面試。」同安區人社局二級調研員曾志剛告訴記者。
此外,同安區還從衣食住行著眼照顧員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清真餐廳,滿足部分員工飲食需求,目前同安區企業已建起6家清真餐廳;聯動鎮街、國有企業等,解決員工居住問題,給他們打造「第二個家」。
曾志剛說,當前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為進一步緩解企業招工用工壓力,精準對接員工需求,推動轄區企業快速復工復產,同安區人社局將繼續鼓勵企業以「雲端」交流的方式進行招聘。同時,區人社局還將爭取國內各地人社部門的幫助,不斷推送崗位信息、吸引外地員工來廈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