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愛的人 把日子過成詩,再嫁後竟遭虐待,還被霸佔財產

2020-12-08 有趣的故事講給你

李清照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她的詩詞很多人也都是耳熟能詳,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她呢,今天就拋開課本上的李清照,看一看更加真實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生。

這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才女李清照如果用幾句話去總結的話,那就是她才華橫溢,她追求愛情,她喜歡喝酒,她愛好賭博,她還喜歡開車,沒錯就是搞顏色的開車,她的故事還要從齊州章丘,也就現在的山東章丘說起。

1084年李清照在章丘出生,李清照的家庭是真正的書香門第的家庭,她的父親不僅當朝命官,還是蘇軾的學生,她的母親則是狀元之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李清照從小就對詩詞有著強烈的興趣,當別人家的女孩還在外面瘋狂玩耍的時候李清照已經開始寫自己的詩詞了,不止詩詞,琴棋書畫也是李清照的一大愛好,由於父親與蘇軾的師生關係她非常仰慕蘇軾詩詞和才華。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著時代的局限性,在當時舞文弄墨被認為是男子才做的事情,不是一個女子應該做的事情,好在她的父親非常的開明,在舞文弄墨上給予了李清照最好的教育環境,經過時間沉澱年僅18歲的李清照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如夢令》,就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如夢令》,這時候的李清照可謂是春花秋月無所不行,只要是她所看所感皆能成詩詞,很快李清照就有了才女的名聲,不過讓她出名的除了一首《如夢令》還有她的美豔,李清照在當時是難得一見的美女,用一個成語形容那就是才色雙全。

也就在李清照18歲那年,她遇到了趙明誠,也是她的第一段且最好的一段婚姻,她把兩人第一次相遇的場景寫成了一首著名的詞《點絳唇》,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她和小夥伴玩耍的時候進來了一個客人,於是慌張的顧不上穿鞋,穿著襪子害羞的就跑走了,頭上的金釵都掉了,倚靠著門扉回頭看,卻聞到了一陣青梅花香,是不是像極了現在上學時一個小女生對一個小男生情竇初開臉紅心跳的樣子。

這個讓李清照嬌羞的男子叫趙明誠,趙明誠是當朝一位大官的第三個兒子,但其實兩人的戀愛過程相對比較自由,並沒有濃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色彩,有點一見鍾情的味道,隨著時間的相處,兩人在彼此父母的默許和自己的意願的情況下結了婚,兩個人算得上是在那個年代少見的偏自由的戀愛。

兩人的新婚生活還算美滿,處於新婚甜蜜時期的李清照所寫出來的詞普遍有一種甜美之感,和後期李清照所寫出來的帶有悽慘色彩的詩詞完全是兩種味道,在這一時間段,兩人經常逛街淘寶,遊山玩水欣賞詩詞,不過生活雖然幸福美滿,但是她的丈夫趙明誠是個木頭,從一些李清照在此期間寫出來的詩詞便能夠看出來,說到這裡需要為李清照正個名。

眾所周知在古代女性地位非常低下,女性經常是處於被歧視和貶低的地位,後來之所以有人說李清照晚節不保生活荒淫無恥無非是因為李清照在丈夫趙明誠病逝一段時間後再次嫁人,也就是改嫁,在古代女子如果在丈夫去世後再嫁,就會被認為不守婦道,但是有一說一,每個人生來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丈夫去世了總不能強迫守活寡吧,所以李清照雖然喜歡搞顏色,但是無論從生活作風還是作為人妻她其實並不荒淫無恥。

那她怎麼搞顏色呢,前面說到她的丈夫趙明誠是個木頭,雖然有些小才華但是痴迷於古玩字畫,所以在經歷一段的甜蜜期之後李清照經常獨守空閨,給大家附上李清照曾經給趙明誠寫過一首詩詞《浪淘沙》。

素約小腰身,不奈傷春。疏梅影下晚妝新。嫋嫋娉娉何樣似,一縷輕雲。

歌巧動朱唇,字字嬌嗔。桃花深徑一通津。悵望瑤臺清夜月,還照歸輪。

這首《浪淘沙》大家可以自己細細品,從這首浪淘沙不難看出,趙明誠對於古玩字畫已經沉迷到不可自拔,不過李清照非一般女子,她非常理解她的丈夫,並且她丈夫此時正值風華正茂和事業發展階段,不過即便她理解丈夫也無法控制對丈夫的思念,於是就有了人比黃花瘦的《醉花陰》,但是前面說到趙明誠是個木頭,當她看到這首《醉花陰》的時候第一時間想的是該不會是我妻子跑我這秀文採來了吧,於是趙明誠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一段時間並在此期間寫了50首詩,他把妻子的這首詩混在了自己寫的詩裡面,然後把詩拿給詩友看,他的好友對他詩詞的評價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你這寫的都不咋地只有三句寫得非常好,這三句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經過他好的評價趙明誠「自閉」了,李清照就更比黃花瘦了,也正是在這之後,由於李清照更加的獨守空閨便迷戀上了賭博,別人是黃賭毒沾上任何一樣輕則傾家蕩產,重則家破人亡甚至是牢獄之災,但是李清照她不一樣,她很會賭博而且還能靠賭沒事賺點生活費,根據《宋史》記載李清照一生精通幾十種賭術而且一輩子沒有賭輸過,就這樣丈夫在外忙碌,李清照在家沒事喝點酒,賺點小錢,生活過得也有些意思,但是就在這樣的日子持續一段時間後,意外出現了。

當時的北宋黨爭尚未完全平息,李清照父親因反對新政被逐出京城淪為庶民,李清照也未能倖免,緊接著趙明誠父親也被朝中之人害死,他自己也被遣返青州,本就佛系的趙明誠這下更加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古玩事業當中,在青州的時間李清照幾乎是無條件的支持趙明誠,並且發揮自己才女的優勢幫助趙明誠撰寫考古學的鴻篇巨製《金石錄》,隨後定居下來後將居住之地改名為歸來堂,取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自號易安居士。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清貧之後,朝廷又重新啟用了趙明誠,兩人在經歷一小段風雨後終於再次迎來了彩虹,但是命運又再次敲來了當頭一棒,1127年東京(今開封)失守北宋滅亡,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匆匆繼位,建立南宋,同年趙明誠母親病逝,趙明誠以奔喪為由將文物轉運至江寧,李清照留在青州繼續照看丈夫留下來的文物,這些不僅是夫妻二人的半生心血,也是他們的身家性命,但是沒過多久青州淪陷,古玩文物被燒毀了一大半化為灰燼,李清照沒辦法只能冒著死亡的危險在金軍鐵蹄下搶救出了一部分的古玩文物,由於北方全面淪陷,李清照帶著搶救出來的東西被迫南遷,然而就在她南遷的過程中丈夫在叛亂爆發時當了逃兵。

不僅如此,此時的李清照相信著自己的祖國,相信總有一天會收復失地,自己會回到家鄉,但是自己的祖國卻辜負了李清照的信任,南宋放棄收復失地,和金國和談了,李清照雖是女子但頗有幾分男兒心性,得知此消息的李清照是又急又怒,寫下了著名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與其說為丈夫的行為感到羞愧,不如說是對國家的質問,問君問臣問整個朝廷整個南宋,字字擲地有聲字字珠璣,難道這偌大的宋國,這宋國千千萬萬的男子難道還不如我一個女子有氣節嗎,這簡簡單單的20個字在民間贏得了一片好評,也正是這一首《夏日絕句》讓李清照成為了真正的文壇大家。

不久之後李清照找到了自己的丈夫,此時趙明誠瘦如乾柴,兩個月後趙明誠病逝,臨死前趙明誠依舊在強調他半生的心血,此時的李清照年近半百,身無立身之地,心無安身之所,更不用說夫妻二人半生的心血,緊接著更大的危機撲面而來,趙明誠將文物賣給金人是個叛國賊的謠言流傳開來,為了證明清白李清照決定將文物上交,她孤身一人踏上了尋找天子的路程,由於在途中屢次遭遇變故,僅存的文物再次毀掉大半,但是命運並沒有照顧李清照。

1132年李清照抵達杭州,她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生病了,這一場病差點奪走了她的生命,此時一個名叫張汝舟的人進入了她的生活,他對李清照可謂是無微不至,本就嚮往愛情的李清照加上張汝舟對她的照顧,很快她就再婚了,放在現代這在平常不過,但是在古代這一行為直接讓她背上了晚節不保生活荒淫無恥的罵名,而且張汝舟他並不是因為真的喜歡李清照,而是貪圖她和亡夫珍藏的文物,在發現她其實並無多少財寶時,便暴露出了他的本性,為了奪得李清照所保護的她和亡夫二人的半生心血,對李清照進行了一些列家暴,拳腳相加還不夠,沒日沒夜惡魔般的折磨和虐待,李清照的隱忍和忍讓並沒有換來一絲的安寧,而且她差點就死在張汝舟手上,但是她並不傻,她做了在當時一個驚人的決定,離婚。

在當時的社會,女子提出離婚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如果女子控告丈夫的罪名即便坐實了,女方也要遭受牢獄之災,這是赤裸裸的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但是這並能阻止她要換回自己尊嚴的決心。

一代才女再婚的消息本就是個重磅消息,再婚之後控告自己的丈夫更是驚為天人,這一舉動直接驚動了天子,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張汝舟不僅不是個好人,而且還劣跡斑斑,生平造假,這在當時是欺君之罪,李清照雖然被獲準了離婚,但是緊著著就是牢獄之災,在經過親友的努力之下,九天之後她獲釋了。

回到家之後的李清照身心憔悴,幾乎是閉門謝客,此時由於南宋愈發的軟弱,這一時期的她寫下了許多報國詩詞,諸如《上樞密韓肖胄詩二首》等,不過最出名的當屬「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的《題八詠樓》,但是這些終究石沉大海,她改變不了自己,也改變不了國家,也無法拯救自己的國家,無奈之下她翻開了亡夫留下的書。

當她翻到她和亡夫曾經一起撰寫的《金石錄》時,什麼都無法改變的她決定將《金石錄》校對和整理起來,如果江山留不住,那唯有給後人留下文化,帶著這樣的信念她開始了她人生中最後一個旅途。

在她夜以繼日的努力下,1143年亡夫的遺作《金石錄》的完稿被呈交於朝廷,此時的她終於再無遺憾,在整理完《金石錄》後和一位朋友見面時,她發現這位朋友的孫女和她小時候有幾分相像,她想收這個小女孩做她的門生,但是被拒絕了,她以為是她沒有亮明身份,但是當她表明身份後依然被拒絕,當她詢問小女孩原因時,小女孩的一句話徹底擊碎了李清照內心最後的一絲驕傲,小女孩說:「才藻非女子事也」,直白一點翻譯過來就是舞文弄墨那是男子該做的事,正經女子誰會去舞文弄墨,那根本就不是女子該幹的事。

才藻非女子事也,字字扎心,那麼才華橫溢,一生詩詞無數,愛好琴棋書畫,成為眾人所知的文壇大家的李清照她又算什麼呢,她的內心這樣想著,簡簡單單的七個字成為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12年後的1155年,李清照對故去親人的思念和收復故土的失望中,在無盡的孤獨和悽涼中離開人世,享年73歲。

李清照的一生都透露著悽慘兩個字,她一生波折無數,嘗盡酸甜苦辣,也體會過顛沛流離,好不容易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文壇大家,並且還在生命走到盡頭之前完成了《金石錄》的完稿,給後人留下了無價之寶,她以為她是世間萬千女子的榜樣,而她也確實是榜樣,甚至從詩詞來看她都可以說是男子榜樣,可是呢,她萬萬沒想到到了暮年換來的卻是七個字的扎心評價,更是在離世後的幾百年裡被人評價晚節不保生活荒淫無恥。

似乎這麼多說的都是她的悲慘和絕望,但是反觀她在孤獨悲慘的境況中所寫出來的詞,「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哪一句不是充滿著決心和希望,她在還活著的時候就曾替亡夫替自己背負過罵名,她一直都在被時代推著走,可她從來了沒在乎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老娘做老娘的事關你什麼事你愛罵就罵唄,她有著自己堅持的東西和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在自己的堅持與社會普遍思想的聲音相悖時,她沒有放棄,生活的苦難也從不曾將她擊垮,也正是如此她才能在孤獨和絕望中寫出充滿氣勢和希望的詩詞,他不反抗時代洪流但是她也從不屈服於時代洪流,這難道不是相比於與她的詩詞她本人最大的閃光點嗎,我們既然學不了她的才華,但是我們難道不可以學習她的人生精神嗎,這難道不是我們最值得學習體會和感悟的嗎?

在任何時代裡面對時代的浪潮個體永遠都是無能為力的,李清照明白這一點,所以她沒有抗爭,但是她也沒有沉淪和低頭,她確實是人生愁苦的寫照但是她也懷揣著希望,懷揣著堅持,她可以是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她可以是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戚戚;但她更可以是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如果讓我用一段話來總結她的特點那麼我覺得《天命風流》中的一段歌詞最適合不過:人世多愁,自在幾人能夠,獨倚高樓,總有人高歌相侯,狂性難收,我自定我去留,笑他不懂,貪嗔痴不需看透。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出對聯擇夫再嫁,一聯難倒天下人
    這則上聯,難倒江南才子無數,直到李清照去世也沒人能對的出來,李清照因此也得以安靜地過完了後半生。不過,故事並沒有完。李清照去世後,一名船夫偶然看到上聯,心有所動,對出了一個下聯,「流淌清溪沙混泥」。上面第一則故事說李清照再嫁了,第二則卻說李清照沒有再嫁,到底再嫁與否,就史學研究來說,至今還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南宋時人多有記載李清照再嫁,如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記載:「易安再適張汝舟,未幾反目。」《碧雞漫志》也謂李清照「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
  • 李清照再嫁是為了什麼?為什麼這麼多人打著好奇之心看熱鬧?
    李清照的離婚事件,一時轟動了當時的士大夫圈子。很多人在嘲諷李清照晚節不保的同時,又有一些能維護李清照清白來掩耳盜鈴說李清照根本就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無論是嘲諷李清照的a還是維護李清照的,他們都站在社會風氣的思想上,來評價李清照的所作所為。
  • 李清照看到丈夫膽小怕事,一氣之下寫了首詩,如今還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不是花木蘭,樊梨花,穆桂英一樣的武力值強大的女人。李清照只不過是一個文人雅士。憑藉自己的一點點微薄之力,體現她自己是多麼的愛自己的國家,甚至是巾幗不讓鬚眉。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 李清照寫來向丈夫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不愧是「千古才女」
    「雨霖鈴」、「念奴嬌」、「江城子」、「青玉案」、「一剪梅」…各具風情,都美得讓人沉醉。那楊柳岸的曉風,被夜雨打落一地的碎紅,陰晴有律的明月,小橋送別的離人。其中的場景和情感,即使隔了千年,仍讓人有心有靈犀。宋詞之中,李清照絕對是最耀眼的詞人之一。
  • 李清照:雖然我愛喝酒,愛賭博,但我是個文化人
    提起李清照,有人會說她是個「懟人小天才」她的《詞論》將一眾大佬評論的一無是處。「蘇軾不協音律,柳永言語塵下」。但當李清照褪去一身光芒後,她其實和普通人一樣。李清照愛喝酒、晚年生活孤寂依然手不離杯。她愛賭博,曾說自己難遇對手,也曾自創賭博新規則。
  • 李清照在逃亡途中,憤怒之餘寫下一首詩,氣勢和意境蓋過蘇東坡
    平心而論,眾多詩人和詞人中,李清照筆下的愁緒,最讓人難忘,直擊靈魂深處,且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滿腹愁苦,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整個人比黃花還要瘦,是何等的憂愁。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和辛棄疾並稱「濟南二怪」,有「古今第一才女」之稱。由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娶為人婦後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這一段文字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到她人生的悲嘆。
  • 李清照目睹丈夫貪生怕死,後寫下一首最霸氣的詩,至今讓人熱血沸騰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也是一位才女,她名叫李清照。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詞人,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據史料記載,李清照因曾經在詞作中三次用過「瘦「字,因此江湖人稱「李三瘦」。第一處是《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二處是《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三處是《鳳凰臺上憶吹簫》:「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從她一貫的詞作中,我們也可以窺見她的才氣及柔情。
  • 李清照埋怨丈夫「無能」,寫詩諷刺,這首詩卻成經典流傳至今
    在我們民族千年歷史中,文化層面能夠脫穎而出的很少,其中李清照算是一個典型,作為宋朝著名的女詞人,也是「千古才女」,她的人生經歷和詩詞從來都不拘一格,就和大才子蘇東坡一樣,能看到豪邁義氣的一面,能看到哀傷悲戚的一面,可以說李清照的古詩詞就跟她自身一樣,表露了那個時代生活的動蕩,家庭關係的矛盾,哪怕到了現在也依然被人喜歡。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張耒畫像年僅十九歲的李清照在得知蔡京再次用事後,通過和張耒《讀中興頌碑》詩的方式來表達對時局的看法和觀點。詩人們一般都會用過去歷史上發生的事件來闡明對當代政治的看法,李清照的這兩首詩也一樣。詩人在詩中將後期腐化昏聵的唐玄宗和諸般諂媚誤國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撻的同時,總結歷史的教訓,影射當下朝政的腐敗,爾虞我詐的臣僚。
  • 「李清照,你能矜持一點嗎?」李清照果斷的回覆:「不能!」
    是不是讓人想起詩仙李白,可在封建時代,李白那樣叫灑脫,李清照那叫特立獨行。她還嗜賭,並且不是一般的賭徒,她根據自己的經驗還寫了一本賭博經驗《打馬圖序》。在賭桌上的她幾乎逢賭必贏,經常贏錢贏到手抽筋,人送外號「北宋女賭神」。
  • 李清照究竟是什麼神仙女子,懟人,喝酒,賭博,還是讓人稱奇
    對於李清照,凡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中華寶寶對這個女人都是十分熟悉了,對李清照,也是又愛又恨,恨是恨她寫下眾多詩詞,比如《醉花陰》《如夢令》《聲聲慢》等許多詩詞需要背誦作考,而愛,則也是愛她筆下的詩詞,婉約清新,讓人沉醉。李清照作為「千古第一才女」,自然不只是因為她的詩寫得好,她的另外一些事,也足以稱奇。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詞國皇后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李清照畫像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公元1084年,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藏書甚豐。
  • 李清照受丈夫冷落,寫了一首詩抱怨,沒想到一語成讖
    李清照作詞獨闢蹊徑,以俚俗之語成清麗之句,典雅婉約,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成就了兩宋詞壇婉約派的巔峰。其傳世的詞雖只有四十多首,但每一首都是傳唱千古的精品。《聲聲慢》、《醉花陰》、《一剪梅》、《如夢令》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作。正是這些詞作讓李清照成為名副其實的婉約派一代詞宗,博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 新婚燕爾,李清照、蘇軾各寫下一首「洞房詩」,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雖然說這首詩引用的都不是名人名句,但是蘇軾卻將它組成了千古絕唱!把自己描述成了沉浸於溫柔鄉的才子!然後我們再來看看李清照,李清照性格裡就帶著調皮和傲氣,我想她不會像小女人一般小鳥依人,而是活潑動人,像一隻迷人的精靈。
  • 新婚燕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銷魂詩」,把丈夫羞得滿臉通紅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而身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更是婉約詞派的代表。她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在詞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大多數人只記得李清照她深藏在文字世界裡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卻少有人知她也能夠玩轉個性豪放的詩詞。
  • 李清照一首「懶」詩,一個「花」字用了17次,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詞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的詩寫得也很不錯,有一首詩便是李清照的隨筆之作,卻被世人稱之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詩僅僅只有54個字,單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沒成想卻成為了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了千古絕唱。
  • 蘇軾愛徒寫首詩,十幾歲的李清照隨手和兩首,讓一堆男詞人沒面子
    二:小才女李清照也來唱和一首 李清照的爹李格非,本也是蘇軾門生,張耒的這首詩李清照大概是從父親那裡讀到了於是當時才17歲(一說19歲)的李清照,也隨手唱和了兩首。就憑這兩首詩,她就讓張耒、黃庭堅、潘大臨等一堆高手沒面子,因為它讓大家見識了什麼是真正的詠史高手,我們來看看李清照的詩:
  • 三杯兩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酒人生!
    有23首都是關於喝酒的從比例上來說比詩仙李白還多李清照是中國古代女詩人的魁首而其愛酒之深,亦可與李白、蘇軾等同列在李清照筆下,酒與她的詩詞一樣隨著她人生經歷的跌宕起伏而變化>在父母的薰陶和培育下,李清照很早就表現出過人的才華工詩文,擅書畫,通音律,聲名廣播於仕林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