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貿易造成嚴重衝擊,但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措施的實施,前三季度,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31151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長三角地區亦頂住壓力,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均由負轉正,且快於全國平均水平。
長三角外貿回暖
數據來源:各地海關 制表整理:魏來
下半年以來,上海市外貿回穩向好,好於預期。前三季度,上海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5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其中,出口總額1.01萬億元,增長1.0%;進口總額1.52萬億元,由上半年下降1.7%轉為增長2.1%。值得一提的是,歐盟成為上海市最大貿易夥伴。前三季度,上海市對最大貿易夥伴歐盟進出口4879.5億元,增長0.5%,佔同期上海市進出口總值的19.3%
前三季度,江蘇省完成貨物進出口總額32250.4億元,同比增長0.8%,上半年為下降2.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其中,出口總額19651.9億元,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8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2598.5億元,增長5.2%,增速回升3.3個百分點。
浙江進出口全面增長,佔全國份額進一步提升。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進出口24422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18136億元,增長7.5%;進口6286億元,增長12.1%。
前三季度,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59.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1%,增速位居全國第四,規模保持中部第一。其中,出口2317.8億元,增長12.8%;進口1641.4億元,增長13.4%。
「外貿增速轉正一方面得益於我國率先實現復產復工。這不僅為外貿訂單履行等提供了有力支撐,也有效彌補了全球供應缺口。」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另一方面,前期一系列超常規政策的效果逐漸顯現,也有效推動了我國外貿回暖復甦。」
值得關注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蘇浙皖進出口回暖的拉動作用進一步顯現。
前三季度,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5993億元,增長4.4%,佔33.0%。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大幅增長34.5%,拉動整體增長10.6個百分點。
江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7819.1億元,同比增長0.8%,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4.2%,與上年同期持平。
安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進出口950.4億元,增長了11%。其中,新加坡、泰國和俄羅斯進出口增速分別位列前三甲。
「長三角本來就是我國的製造中心和外貿中心。上海有強大的國際商務能力、江蘇有很強的製造能力、浙江有強制造加創新能力,所以長三角進出口數據明顯高於全國,形勢總體非常不錯,尤其浙江省和安徽省。」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趙浩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趙浩興分析稱,浙江總量盤子大,前三季度進出口也得到了8.6%的增長,這主要因為浙江省有很強的貿易創新能力、商業模式創新能力,特別是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同時,江蘇企業也體現了較強的創新能力,機電設備、高新技術產品佔了很大的出口比例。安徽雖然進出口總量不大,但異軍突起,增長在長三角最快,不容小覷。
風險和挑戰並存
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實屬不易,在全球疫情形勢還不明朗的背景下,外貿還有望繼續回暖麼?
廣州農商銀行首席研究員朱民武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0月新出口訂單PMI繼續向上,預計四季度外貿形勢進一步向好,全年出口累計增速基本能實現正增長。若新冠肺炎疫苗能夠儘快順利推出,國外疫情將得以有效控制,外需將逐步回暖,明年外貿形勢有望進一步向好。
在正視成績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外貿發展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龐超然認為,下一步應該從三方面來穩住外貿基本盤。
第一,要繼續關注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勢。「疫情反覆帶來的不確定性將對全球生產和需求帶來不利衝擊,進而會影響我國外貿發展。對此,應繼續加強國際抗疫合作,分享疫情防控經驗,共享醫療研發成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勢頭,促進世界經濟企穩回升。」龐超然稱。
第二,要高度重視疫情導致的保護主義抬頭問題。龐超然指出,應高度重視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與挑戰,繼續推動與主要國家的協商合作力度,為我國外貿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第三,要注重保護外貿主體。「要穩住外貿產業生產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龐超然說,應對外貿主體提供必要的財稅金融支持措施,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引導外貿產品出口轉內銷,支持企業在困境中求生存、尋商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於外貿產業的影響,加快形成「雙循環」的發展格局。
朱民武建議,有關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加大出口企業退稅力度,加大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幫助企業拓寬國際市場,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等,進而穩住外貿基本盤。
「要提升自身製造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化構建品牌出海體系,並進一步強化跨境電商創新模式的應用。目前,全國自貿區越來越多,長三角也實現了自貿區全覆蓋,創新對外貿的驅動力越來越強,要危中找機,不僅要『穩外貿』,還要推動外貿更快地發展。」趙浩興表示。
記者:魏來
編輯:潘晟
排版:潘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