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2020年,三位科學家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的研究表明,相對論理論有力預測了黑洞的形成;賴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Ghez)則發現,一個隱形且極重的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而超大質量黑洞則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現場。圖源:央視新聞

所有已知規律均在其中失效

一個超重的怪物,會捕獲進入其「狩獵範圍」的所有物體,沒有什麼可以逃脫,甚至光也不行,這就是黑洞。在許多文學形式中,黑洞一詞都有了其更深的含義,但對於物理學家,黑洞始終是巨型恆星自然耗盡死亡後的產物。

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顛覆了之前所有有關時空的概念,引力塑造了宇宙的最大範圍,而相對論為理解引力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基礎。20世紀30年代末,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計算出了一顆大質量恆星的劇烈坍塌。(奧本海默後來領導了「曼哈頓計劃」,該計劃成功製造了首顆原子彈)。當質量為許多倍的大質量恆星耗盡燃料時,它們首先爆炸成超新星,然後坍縮成密度極高的殘骸,其引力之大能將一切都拉進內部。

但這些,一直被認為是純粹的理論推測,直到羅傑·彭羅斯,首先成功地為所有坍縮物質找到了一個現實的解,其利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表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預測結果,儘管愛因斯坦本人並不相信黑洞確實存在。

在愛因斯坦去世十年後的1965年1月,羅傑·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對其進行了詳細描述,黑洞隱藏著不能被人理解的奇異之處,所有已知的自然規律在其中都失效了。自愛因斯坦以來,羅傑·彭羅斯的開創性論文,被視為對廣義相對論的最重要貢獻。

圖說:光錐展示光線在時間上向前和向後的路徑。當物質坍縮並形成黑洞時,穿過黑洞事件視界的光錐將向內轉向奇點。

答案只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賴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蓋茲各自領導著一組天文學家,自1990年代初以來,他們一直專注於銀河系中心的一個區域。

隨著精確度的提高,他們成功繪製了離銀河系中心最近的最亮恆星的軌道。這兩組測量結果都發現:有一種看不見、卻非常重的物體,使得這些恆星在其周圍以驚人的速度旋轉。

賴因哈德·根澤爾得知自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個看不見的物質,在不超過我們太陽系的範圍裡,竟然有400萬個太陽質量那麼重。這是什麼?根據當前的引力理論,可能的解釋只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賴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蓋茲使用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開發出了方法,可以通過巨型星際氣體和塵埃雲看到銀河系的中心。他們擴展了技術極限,完善了新技術,補償了地球大氣層造成的扭曲,製造出的獨特儀器可被用於長期研究。他們的開創性工作,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如果有什麼是永恆的?那就是未知

羅傑·彭羅斯的研究告訴我們,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但在無限大的奇異性引力中,該理論不再適用。科學家正在理論物理學領域中進行大量工作,以創建新的量子引力理論。這必須將物理學的兩個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二者結合在一起,而它們,將在黑洞的極端內部相遇。

同時,賴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蓋茲開創性工作為廣義相對論及其預測進行了精確檢驗,很可能還將為新的理論見解提供線索。

黑洞想像圖。圖源:視覺中國

無論如何,宇宙還有許多秘密和驚喜尚待發現。

「不僅是關於它們的內部結構的問題,而且還有關於如何在黑洞緊鄰的極端條件下,測試我們的引力理論的問題。」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表示。他認為,正是今年獲獎者的發現,為研究緊湊和超大質量天體開闢了新天地,但是這些奇特的物體仍然向人類提出許多問題,激發著人們通過未來的研究給出答案。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發現「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關注黑洞
    其中一半獎勵給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則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 ,因為他們「在銀河系的中心發現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獲獎者們發現了「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 長文讀懂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科學家因為他們對宇宙中最奇特現象之一——黑洞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oger Penrose發明了巧妙的數學方法,來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的研究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這些時空和空間的怪物會捕獲一切進入其中的東西。
  • ...獎系列講壇」第二場開講——探索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新華網上海11月17日電(王卉雯)15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新華科普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科協大講壇承辦的解讀2020年科學類諾貝爾獎系列講壇活動第二場「解讀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探索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在滬開講。
  • 「最黑暗」的秘密? 不要對黑洞和銀河系說「最」
    2020年,三位科學家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所有已知規律在其中失效       一個超重的怪物,會捕獲進入其「狩獵範圍」的所有物體,連光也不能逃脫。這就是黑洞。
  • 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是什麼?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3位科學家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因為他們揭露了「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兩名獲獎者,根澤爾與格茲提供了迄今為止證明黑洞存在的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上世紀90年代起,根澤爾與格茲二人專注於研究銀河系中心的區域。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且看不見的物體,這個物體大約有4百萬個太陽那麼大,而且能夠擾亂恆星。
  • 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是什麼?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3位科學家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因為他們揭露了「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獲獎人選。
  • 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揭開銀河系中心最黑暗的秘密
    在之前,大眾通過彭羅斯親筆撰寫的文章,了解了他在黑洞理論領域的工作。如果說彭羅斯的工作為我們認識黑洞提供了理論基礎,那麼另外兩位獲獎者根策爾和蓋茲則是直接觀測到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這很可能是一顆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但通過其巨大的引力,我們可以間接感知這種神秘天體的存在。根策爾和蓋茲就領導獨立的研究團隊,分別對銀河系中心進行了探索。
  • 2020諾獎|黑洞和銀河系中心的秘密
    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分享了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通過廣義相對論證明了黑洞的形成,獲得一半獎金。萊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則因為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高質量高密度物質共享另一半獎金。而對於這個超高質量高密度物質,超大質量黑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解釋。獲獎者之一的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了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來源:新浪科技專題:2020年諾貝爾獎長文讀懂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黑洞的形成」;另一半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
  • 你知道銀河系中有多少宜居行星和黑洞嗎?相關的數據已經出來了!
    當我們在夜晚仰望星空時,會想到這滿天的星鬥中會有多少像地球這樣的行星,人們能直接觀察到的恆星大約在2000億顆左右,事實上整個銀河系中的有接近4000億顆恆星,近些年來科學家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許多與地球類似的行星,雖然這些類地行星的距離都十分遙遠,但科學家從數據中分析得出大多數恆星周圍都有類地行星
  • 諾獎解析|愛因斯坦不信的廣義相對論黑暗面,就在銀河系中心
    其中,彭羅斯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擁有一半貢獻,根澤爾和格茲則因「發現我們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分享另一半。諾獎官網新聞稿用「黑洞和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來形容今年的獲獎成果。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大衛·哈維蘭(David Haviland)表示:「今年獲獎者們的發現為緻密和超大質量天體的研究開闢了新天地。
  • 銀河系最裡邊那個亮點是什麼東西?與黑洞有關嗎?
    銀河系最裡面是一個黑洞,而在這個黑洞周圍,圍繞著密密麻的恆星,這些恆星以非常高的速度圍繞著這顆黑洞運轉,這也就是我們所看到銀河系中心的一個非常亮的區域,這個區域也被叫做銀心。
  • 關於銀河系你不知道的7個有趣事實,了解銀河系就能了解宇宙嗎?
    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銀河系中至少有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發現銀河系的邊緣正在吞噬另一個較小規模的矮星系,可以說銀河系一直在不斷地成長變大,人類對宇宙了解的一切都在這個直徑十萬光年的星系中,下面來看看關於銀河系的幾個有趣的事實。
  •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今年的物理學獎一半被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被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圖片來源:諾貝爾獎社交媒體帳號截圖。
  • 科學家觀測到蛇夫座黑洞大噴發,這是銀河系在打噴嚏?
    人類自通過望遠鏡觀測宇宙以來,看到了許多此前從未見過的廣闊世界,也看到了在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然而人類觀測到的宇宙依然非常有限,宇宙中許多事件依然還只是理論中存在,直到去年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首次證明了這個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真實存在,近日天文學家觀測到距離地球3.9億光年的銀河系中心的蛇夫座發生了一起罕見的宇宙事件——黑洞大爆炸
  • 銀河系中間最亮的地方都是什麼?銀河系大漩渦的中心點是什麼?
    夜晚,我們在地球上仰望天空,看到銀河系中間最亮的地方就是銀心,大漩渦中心點又是什麼?讓我們去詳細了解一下吧。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棒旋星系,是由無數顆星星聚集所形成的,也是漩渦星系的一種,它像是橢圓形的大盤子,總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5萬億倍,銀河系看上去有四條旋臂,它們之間的距離差不多4500光年,太陽在銀河的一個支臂本地臂上,到銀心大約要2.6萬光年,太陽繞銀心一圈大約要2.5億年。
  • 銀河系中間最亮的地方是什麼?銀河系大漩渦的中心點是什麼?
    太陽距離銀河系的中心有25000至28000光年,就像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樣,太陽繞著銀河公轉一圈大約需要2.5億年的時間。銀河系的最中心是銀河系的自轉軸與銀道面的交點,我們可以用赤經和赤緯來表示。
  • 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在「眨眼睛」,科學家給出了三種解釋!
    在宇宙中大多數的星系中心都存在一個大質量的超級黑洞,我們的銀河系也同樣有一顆質量超過太陽430萬倍的黑洞——人馬座A*,天文學家在這顆大質量黑洞附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觀察人馬座
  • 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竟然不是黑洞?科學家:類星體了解一下!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面,黑洞無疑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天體!毫無疑問,黑洞是非常恐怖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離,只能在其表面不斷遊走,所以我們無法用肉眼觀察到黑洞,它也因此而得名。但如果說到最恐怖的天體,恐怕輪不到黑洞。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此次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研究黑洞,有助於人類了解宇宙的演變,並最終了解人類自身的起源。因此,這項重要發現,無疑也再次激發了人們對於黑洞,這個宇宙中最神秘天體的強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