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境外全年一次性獎金和股權激勵如何稅收抵免

2020-12-22 中國稅務網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 年第3 號)(以下簡稱「3 號公告」),對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的稅收抵免規則進行了明確,但對取得來源於境外的全年一次性獎金、股權激勵等所得未單獨規定,需結合相關政策進行統籌考慮。本文結合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的計算原理,以案例形式分析居民個人取得境外全年一次性獎金、股權激勵等所得如何進行稅收抵免。

一、分析居民個人外派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如何抵免

案例1:居民個人李某被境內某單位外派到E 國公司任職,李某2019 年度取得所得以及享受扣除情況如下:

(1)2019年在境外工作期間,境內單位按月支付工資薪金所得1 萬元,全年累計支付工資薪金所得12 萬元;

(2)境內單位2019 年就其境內所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按規定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780 元;

(3)李某2019 年在境外工作期間,取得E 國公司支付的工資及派遣津貼折合人民幣共計96 萬元,其在E 國已繳納個人所得稅折合人民幣14 萬元;

(4)李某2019 年在境外工作期間,境內單位根據任職情況向其發放2019 年的全年一次性獎金21.7萬元, 境內單位已按規定預扣預繳該筆獎金個人所得稅4.199 萬元;

(5)李某每年可以扣除基本減除費用6 萬元,專項扣除2.4 萬元,專項附加扣除1 萬元。

李某在2020 年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時應如何處理?(假設只考慮綜合所得基本扣除、預繳因素、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不考慮稅收協定因素)

分析

1. 計算2019 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額。

根據3 號公告規定,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按勞務發生地原則來劃分境內、境外所得。已經預扣預繳的稅款在居民個人申報境外所得並辦理稅收抵免時,和其境內取得的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稅款一併計算。

對居民個人外派取得境外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在按照3 號公告第三條規定計算綜合所得應納稅額時,本著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邏輯,應先按照稅法規定單獨計算出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應納稅額,再與需合併計稅的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相加,得出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應納稅額。

對於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的計算,《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 號)有相關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相關條件的,在2021 年12 月31 日前,可以選擇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 個月得到的數額,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 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 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計算綜合所得(正常工薪)應納稅額。

李某綜合所得收入額= 120000+960000=1080000(元);

綜合所得應納稅額= 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李某綜合所得應納稅額=(1080000-60000- 24000-10000)×45%- 181920=261780(元)。

(2)計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假定李某選擇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

李某來源於境外由境內支付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額=217000 元;

李某全年獎金應納稅額=217000×20%-1410= 41990(元)。

2. 計算2019 年度境外所得抵免限額。

一國(地區)綜合所得的抵免限額= 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應納稅額× 來源於該國(地區)的綜合所得收入額÷ 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收入額合計

李某來源於E 國綜合所得的抵免限額=(261780+41990)×(1080000+217000)÷(1080000 +217000)= 303770(元)。

3. 計算2019 年度境外所得實際抵免稅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以及3號公告第三條、第六條等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的境外所得實際抵免稅額按照抵免限額和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稅稅額孰低原則確定。由於李某已在E 國繳納個人所得稅140000 元,小於抵免限額303770 元,按照孰低原則,李某2019 年度在E 國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可全額抵免,本期實際抵免稅額為140000 元。

4. 計算2019 年度彙算應補退稅額。

李某2019年度彙算應補稅額= 2019 年度綜合所得(正常工薪)應納稅額+ 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2019 年境內已預繳稅額-2019 年境外所得已納所得稅抵免額=261780+41990-(780+41990)-140000 = 121000(元)。

二、分析居民個人外派取得股權激勵所得如何抵免

案例2:境內甲公司為上市公司,採用授予員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在境內有住所的居民個人張先生2019 年被甲公司派到D 國公司工作,張先生同時有來源於境內和D 國的所得,其取得所得情況如下:

(1)張先生2019 年度取得來源於境內工作期間由境內支付的工資薪金收入40 萬元,取得來源於D國工作期間由境內企業支付的工資薪金收入40 萬元,張先生可以扣除基本減除費用6 萬元、專項扣除3 萬元、專項附加扣除2.4 萬元,境內企業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154180 元;

(2)張先生取得來源於D 國工作期間由境外企業支付的工資薪金折合人民幣40 萬元;

(3)張先生2017 年1 月1 日以50 元/ 股的價格被甲公司授予一筆涵蓋境內和境外工作期間的限制性股票5000 股,授予日價格為100 元/ 股,2019 年12 月31 日該限制性股票由甲公司全部解禁,解禁日價格為240 元/ 股,其中歸屬於境內工作期間的限制性股票金額為40 萬元。境內企業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68080 元;

(4)張先生已按D 國稅法規定就其來源於D 國所得在D 國繳納個人所得稅折合人民幣12 萬元。

張先生在2020 年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時應如何處理?(假設只考慮綜合所得基本扣除和預扣預繳、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因素,不考慮稅收協定因素)

分析: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票增值權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 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激勵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461 號)等規定,對個人因任職、受僱取得的限制性股票所得,由上市公司或其境內機構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和股票期權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依法扣繳其個人所得稅。

1. 計算2019 年度綜合所得(正常工薪)應納稅額。

張先生來源於境外的綜合所得(正常工薪)應納稅所得額=400000+ 400000=800000( 元) ;

張先生來源於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正常工薪)應納稅所得額=400000+800000=1200000( 元) ;

張先生全年綜合所得(正常工薪)應納稅額=(1200000-60000-30000-24000) ×45%-181920= 306780( 元)。

2. 計算2019 年股權激勵所得應納稅額。

對於居民個人外派取得股權激勵所得的,我們認為,在按照3 號公告第三條規定計算綜合所得應納稅額時,本著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邏輯,應先按照稅法規定單獨計算出股權激勵所得的應納稅額,再與需合併計稅的綜合所得依法計算出的應納稅額相加,得出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應納稅額。這與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政策百問百答》第九十六問解答的口徑是一致的。

在計算股權激勵應納稅所得額時,可根據國稅函〔2009〕461 號文件第三條規定的公式計算:限制性股票應納稅所得額=(股票登記日股票市價+ 本批次解禁股票當日市價)÷2× 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被激勵對象實際支付的資金總額×(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 被激勵對象獲取的限制性股票總份數)

根據財稅〔2018〕164 號文件規定,居民個人取得股權激勵所得,符合相關條件的,在2021 年12 月31 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股權激勵收入×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張先生限制性股票應納稅所得額= (100+240)÷2×5000-(50×5000)×(5000÷5000)=600000( 元) ;

張先生股權激勵所得應納稅額=股權激勵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600000×30% -52920=127080( 元) ;

張先生歸屬於境內期間限制性股票應納稅所得額=400000( 元) ;

張先生歸屬於境外期間限制性股票應納稅所得額=600000-400000=200000( 元)。

3. 計算2019 年境外所得抵免限額。

來源於一國(地區)綜合所得的抵免限額= 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應納稅額× 來源於該國(地區)的綜合所得收入額÷ 境內和境外綜合所得收入額合計

張先生來源於D 國綜合所得的抵免限額=(306780+127080)×(800000+200000)÷(1200000 +600000)=241033.33( 元)。

4. 計算2019 年境外所得實際抵免稅額。

由於張先生在D 國已繳納個人所得稅120000 元,小於當年其可以抵免的境外所得抵免限額241033.33 元,按照抵免限額和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稅稅額孰低原則,可全額抵免,張先生當年實際抵免稅額為120000 元。

5. 計算2019 年度應補(退)稅額。

張先生2019 年度彙算應補稅額=2019 年度綜合所得(正常工薪)應納稅額+ 股權激勵所得應納稅額-2019 年境內已預繳稅額-2019 年境外所得已納所得稅抵免額=306780+127080-(154180+68080)- 120000=91600( 元)。

來源:《中國稅務》2020年第7期 作者:楊昌睿 丁 晶 吳巧伶

相關焦點

  • 2020全年一次性獎金個稅計算器公式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一、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  全年一次性獎金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參照《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注意: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 2020全年一次性獎金稅率表 年終獎扣稅案例解析
    一、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以選擇以下兩種方式之一計算應納稅款:方式一: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 老虎證券ESOP:獨角獸都在做股權激勵,CEO們如何做好第一責任人?
    股權激勵作為員工收益的一部分,根據規定,也是要繳稅的,這部分應該如何實施?員工是直接持股還是授予期權?等等。  一系列問題,牽涉多個部門,都需要CEO總覽全責。  同時,根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案例可以看出,股權激勵往往伴隨著公司股份的變動,有的需要經過股東大會的批准,有的需要董事會的決定。股權激勵不僅是公司內部的管理問題,也是各位股東之間利益協調的問題。
  • 王建軍:激活股權激勵制度 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股權激勵的「內核」,是為了綁定骨幹員工,讓「人才」從被動的「執行者」變成公司價值創造的「經營者」,獲得更充分的歸屬感和獲得感,以此實現更高的價值。自2005年國內資本市場推出股權激勵制度後,上市公司踴躍跟進。截至目前,已有超過半數的深市公司推出過股權激勵方案,累計超過2000家,涉及激勵股份總數達260餘億股。
  • 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收入」包括全年一次性獎金嗎?
    這主要是非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時按月或按次計徵個人所得稅,適用的稅率和扣除項目與居民個人的預扣率和扣除項目不同,兩者計算的稅款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辦理年度彙算,如果您當年離境且預計年度內不再入境,也可以選擇在離境之前辦理年度彙算。問題 3:非居民個人需要年度彙算麼?
  • ...十六期丨深交所理事長王建軍:激活股權激勵制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良好的股權激勵有利於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在股權激勵「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下,企業和員工共同做大蛋糕,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將為社會帶來更高的整體財富效應。當然,稅負問題在股權激勵被終止的時候更加突出。按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在終止股權激勵時需按可加速行權一次性確認激勵方案涉及的剩餘費用,但因激勵對象並未獲得股份,不符合真實發生的納稅原則要求,對應費用就不能用於稅前抵扣。
  • 全球資產配置時代,移民愛爾蘭,如何讓你省千萬稅收?
    02 稅務居民境外收入不匯入愛爾蘭則不徵稅 基於匯款的獨特納稅體系,是愛爾蘭另一極具吸引力的稅務優勢。即來自愛爾蘭境外的收入和所得,如未匯入愛爾蘭,則不徵稅。且移居愛爾蘭之前的收入和所得可免稅帶入愛爾蘭。
  • 老虎證券ESOP:公司如何設置股權激勵方案?
    (原標題:老虎證券ESOP:公司如何設置股權激勵方案?)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讓很多高管一夜之間身價過億。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設置股權,才能同時平衡公司和個人的利益,讓高管持股起到真正的有價值的效力呢?在這節課中,我們就來看一下如何設計員工持股激勵計劃。一個完整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方案的四個重要元素,分別是期權總量、員工個人授予量、行權價和退出機制。
  • 州政府政策改變,美國的製片激勵政策將走向何方?
    如去年阿拉斯加州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下降,迫使其政府重新考慮預算。在其他州,政治家們似乎在猶豫是否要撥款給這個受歡迎的政策。10年前該政策使佛羅裡達州取得美國第三大活躍影視中心的排位,但是這個夏天,政府拒絕為該政策提供資金。分析人士說,激勵政策無關黨派問題,反對提供製片激勵,跟民主黨偏好社會福利政策而共和黨反對政府過度支出是一回事。
  • 又雙叒叕到年底了,年終獎金髮了嗎?怎麼發個稅更低?
    根據《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文件: 一、關於全年一次性獎金、中央企業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的政策 (一)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
  • 中德集團全面推行的股權激勵引反響
    中德集團全面推行的股權激勵政策,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中國各大門戶網站——網易、搜狐、中華網、鳳凰網、大眾網、新訊網、資訊中國及省市區各大媒體紛紛進行了報導。公司將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作用,作為企業的一項戰略任務,引進「財務諮詢」和「股權激勵」兩大諮詢公司,將「目標合一」、「利益合一」、「人企合一」作為企業宗旨的重要核心,並完善和制定相應的股權頂層設計,從制度層面,保障所有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家人都能夠從中獲益。通過在集團全面推行股權激勵制度,極大地提升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使得中德品牌越叫越響。
  • 世界上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美國經濟學家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 中國正式加入了以美國為代表的"不論住在世界哪裡,都要「繳稅」的全球徵稅國家的行列。 影響誰
  • 詳細解讀和案例來了
    市稅務局說,年終獎可按全年一次性獎金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什麼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全年一次性獎金又該如何計算?來看解讀↓什麼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僱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僱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 聚焦股權激勵現狀,富途安逸、獵聘、靈動未來發布「2020年股權激勵...
    同時,股權激勵不僅與激烈的人才競爭息息相關,又涉及到公司股份,事關企業經營的根本,貫穿企業從初創期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是一個複雜、動態、專業的問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企業會遇到許多阻礙,比如員工無法感知到激勵的價值,將激勵協議視為一張「畫餅」的白紙。就「如何有效激勵人才」 的問題,Ryan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 國資委進一步明確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踐規範
    《指引》對股權激勵計劃中的激勵方式、激勵對象範圍、權益授予數量、授予價格、時間安排、激勵收益等的內涵要義、政策規定、操作規範進行詳細闡釋;從強化公司業績考核、健全激勵對象績效考核評價、科創板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考核等方面明確出資人的導向和要求,引導企業注重價值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將規範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等方面的要求和規定進行了梳理明確。
  • 詳細解讀和案例來了,趕緊收藏→
    據市稅務局消息,年終獎可按全年一次性獎金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什麼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全年一次性獎金又該如何計算?來看解讀↓什麼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僱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僱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 境外投資名稱解釋,什麼是CRS、經濟實質法案、雙重徵稅?
    投資者在境外進行投資過程中經常會聽到一些專業的名稱,都知道這些詞代表什麼意思嗎?如什麼是CRS?什麼是經濟實質法案?雙重徵稅又是如何理解?下面瑞豐德永就這些名稱給大家做個詳細的解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