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和市場上都風頭正勁的特斯拉,近日遇到了一點小麻煩。事情的起因是財經自媒體品玩發布了《特斯拉中國亂象揭蠱》的長文,披露了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種種所謂亂象。文章發布後引發輿論關注,特斯拉中國區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發微博予以回應,其主要意思是指責品玩的文章有悖於事實,並表示時間將會證明一切。但是,正如外界反饋和品玩後續發表的聲明所言,特斯拉並沒有就消費者關切的質量管控等問題進行澄清回應,還是讓人們留下了諸多疑問。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遭遇負面輿論。做為汽車行業中特立獨行的異類,特斯拉本身並不缺乏媒體關注,但是,也正是因為產品和品牌的獨特性,特斯拉從公關層面一向的態度都是將媒體的詰問簡單化,要麼不回應,要麼簡單應付,那麼這一次,特斯拉中國高層齊刷刷親自下場回懟品玩,很顯然是文章的內容觸及了特斯拉的敏感神經,那就是糟糕的不能更糟糕的質量管控,比如品玩對特斯拉使用不合格零部件的指控。
那麼,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評價,特斯拉的產品質量到底如何呢?
作為國內領先的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臺,車質網受理的投訴數據顯示,國產後的特斯拉的質量表現在初期無疑是不錯的,特斯拉高層也曾轉發過車質網上的投訴銷量比數據,以證明自己的產品表現優異。但是,正如很多新車問題暴露需要時間一樣,國產特斯拉Model3的產品質量口碑惡化很可能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這是因為,第一,特斯拉在中國的供應和生產鏈條長時間將處於磨合狀態;第二,現有的投訴信息顯露出了比較清晰的徵兆,Model3剛剛國產交付不久便有投訴故障問題出現,後續隨著保有量逐步提升,更多的故障問題浮出水面,涉及的問題五花八門,這似乎表明了特斯拉雜亂無章的質量管控能力,完全不像一個成熟的企業。除車門異響、門窗異響等與製造工藝相關的問題外,甚至還包括了電動機故障、剎車失靈等嚴重的故障問題。
有山東的車主向車質網反饋,其駕駛剛剛購買不足60天的國產特斯拉Model3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左右的速度行駛過程中,車輛突然報警並失去動力,無法正常駕駛,從車輛報警到完全停止工作只有十秒左右,所幸未造成重大事故。來自浙江的壽先生同樣在駕駛國產特斯拉Model3時遭遇了驚魂時刻。據他向車質網反饋,在駕駛購買剛40多天的國產特斯拉Model3上路行駛時,突然發現能量回收不起作用,車輛屏幕提示車輛制動故障,當時他立刻踩剎車,但發現剎車踏板被鎖根本踩不動剎車,以至於差點與前車追尾。
此外,進口車型ModelS以及ModelX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品控問題,其中特斯拉ModelS中控屏幕出現漏液的問題作為共性問題出現多次,而ModelX也存在下擺臂斷裂、剎車突然失靈、空調水管脫落等問題,這些數據足以證明特斯拉的質量問題由來已久。
回顧2020年,幾乎每個月都會爆出有關特斯拉事故的報導。去年二、三季度,杭州、南昌、上海、溫州、四川、北京、深圳分別爆出了Model3突然加速導致剎車、方向盤失靈的事故,其中在溫州和四川的兩起剎車失靈事故分別造成了車主重傷、行人2死6傷的嚴重後果。實際上,特斯拉突然加速的問題早在去年1月便在美國爆出,並交由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調查,而國產特斯拉在一年之內先後發生的幾起嚴重的突然加速事故,雖然均被特斯拉指稱是由於駕駛員操作錯誤導致,但疑問從來都沒有消除。
除了突然加速的問題,去年特斯拉還被爆出通過官方App可以實現非本人車輛解鎖以及遠程操控等功能,針對事故的具體原因,特斯拉方面表示是維修工作人員在更換電腦時錯誤地輸入了相近車輛的識別號,導致信息錯配,儘管事故並未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但是網友們對工作人員通過輸入汽車識別號便可控制別人的車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
當然,特斯拉不斷出現質量問題,其面臨召回也是遲早的事。去年,由於特斯拉頻發「斷軸」、「脫軸」事故,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對特斯拉的調查,壓力之下,特斯拉承認了設計缺陷並宣布召回3萬輛汽車,這是特斯拉迄今為止在中國進行的最大規模召回。
然而,召回並沒有讓特斯拉吸取教訓,反而特斯拉還對外宣稱在華召回並非自願,並將事故責任歸咎於中國車主,指責車主使用不當,引起了諸多車主的不滿。
比較諷刺的是,在特斯拉將事故責任歸咎到車主身上沒多久,2020年11月,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便展開了對特斯拉前懸架缺陷的調查,而調查的起因正是因為接到了幾十餘起有關特斯拉前懸架故障的投訴。
不僅如此,據國外媒體1月份的最新報導,2021款特斯拉Model3被爆出現車門玻璃無故破碎的事件。事實上,這並不特斯拉第一次出現此類問題,2020年3月和10月,國外媒體就曾報導過特斯拉Model3和ModelY出現玻璃無故破碎的問題。無獨有偶,車質網曾在2020年11月受理過國產特斯拉車主的類似投訴,這位車主的車前擋風玻璃出現無故開裂的情況。據外媒推測,出現玻璃無故破碎的問題大概率是和玻璃本身質量無關,問題應該是車門框架裝配錯誤所導致。但無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經過了這麼時間,特斯拉一直未對此類隱患問題進行優化,導致問題再次出現。由此也不難發現,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特斯拉對於品控方面的漠視態度做到了一脈相承。
而如果一些事實正如品玩文章披露的那樣,比如,針對部分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S出現的前球頭螺栓突出的問題,特斯拉大中華區售後服務總監薛鈞成在某次周例會中表示,不能召回,發現車主的車有問題之後,可以在車主來做保養時偷偷地更換。那麼,完全可以說,特斯拉,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總部,想法和手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利用特斯拉在產品上建立起來的技術優勢,不計任何代價、急功近利的薅羊毛。這種理念主導下的質量管控毫無疑問會出現問題,而對於在安全問題上絲毫不能大意的汽車產品而言,生產企業這樣做無疑是在玩火。
外界普遍認為,特斯拉是汽車市場的新物種,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來自資本層面的壓力和據說特斯拉與上海市有關方面存在的「對賭」協議,都決定了特斯拉必須把市場銷售放在首位,一切對產能拖後腿的規則都必須讓步。但是消費者完全不計後果的追捧給了特斯拉足夠的底氣,時間也許將會證明,特斯拉和消費者可能會陷入雙輸的局面。
我們當然希望特斯拉能夠在法律上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真的起訴品玩的話),但就目前而言,面對特斯拉不斷下調的價格,國內消費者其實應該保持一份清醒,早享受固然是一種樂趣,但糟糕的品質可能會隨時打斷這一切,比如訂單空前爆裂的ModelY,國產後很有可能會蘿蔔(快)了不洗泥,真的要作小白鼠麼;對於特斯拉而言,必須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透支消費者的信任對於特斯拉在中國的未來將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對於市場監管部門而言,也許更應該本著高度負責任的態度,用無情的規則作為督導,來幫助特斯拉承擔起更多質量主體責任。
特斯拉是汽車產業的一條鯰魚,它驅動了汽車產業的革命,對人類的汽車消費進化做出了突出貢獻,人們希望它加快成熟完善,而不是相反。時間會證明一切,但前提是方向正確,目前看,特斯拉更像是莽撞的少年,青春逼人,魅力無敵,披荊斬棘的路上一些過錯在所難免,但願特斯拉自己儘快能看到問題所在,這也將是所有特斯拉用戶和擁躉們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