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 來自年輕規培生的堅守

2020-12-12 瀟湘晨報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2月18日電(程巖)2020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轟然打響。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日趨嚴峻,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開啟了一場生命的保衛戰。在這場攻堅戰中,數十萬「白衣戰士」不懼危難、勇敢逆行,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精誠大愛和醫者仁心。在可敬的「白衣戰士」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多為90後的他們,有醫學專業碩士納入培訓的研究生,有剛參加工作入培的委培生,也有剛剛畢業即將走上醫療工作崗位的社會生,這群年輕的「準醫生」們積極投身到防疫一線,用堅定的信念和情懷、不屈不畏的淬鍊和成長踐行著一名醫學生「恪守醫德、救死扶傷、不辭艱辛」的誓言,堅守在「抗疫」路上。

召必回 戰必勝 他們時刻準備

大年初一夜,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住培學員接到疫情防控、緊急返崗的通知,家住哈市的學員初二全員到崗,外地學員毫不猶豫,有的甚至剛吃過年夜飯就補票返程,57名學員54人到崗,用實際行動踐行「若有戰,召必回」的決心。19級兒內科住培生張敏傑從大年三十起一直奮戰在ICU病房,隨著疫情的迅速蔓延,急診科、呼吸科、ICU等科室的擔子越來越重,聽聞呼吸科病房緊缺醫護人員,她主動請戰支援呼吸科。19級兒內科學員任蘭和李德財家住外省,春節沒有回家,一直跟隨帶教老師工作在臨床一線。內科學員李明靜、李星霖、唐星亮在感染科承擔著發熱門診及隔離病房的工作,沒有一句怨言。平時當是戰時看,真正在「抗疫」前線上,住培生們緊隨老師,時刻備戰。

「只要醫院需要,我就在這裡!」「我就是醫院的一份子,一名年輕的白衣戰士!」「我們年輕,抵抗力強,我們不上陣誰上陣!」大慶龍南醫院住培辦每天都能收到這樣的電話或微信,感受著醫院培養的收穫和充滿溫度和擔當的感動。「疫情就是命令,『抗疫』責無旁貸,我24小時在線,隨時聽命。」春節期間,大慶龍南醫院麻醉科金哲始終奮戰在臨床一線,面對疫情他放棄與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崗位,參與多臺麻醉。平時文質彬彬滿是書香氣的他此刻果敢應戰。全科學員費冬明春節期間因腎內科醫生支援一線,人員緊張,毫不猶豫返回腎內科投入工作;外科學員李超前往ICU進行支援……

「我想要最大限度的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煩請老師幫我報名,關於出行的一切後果和規章制度,保證遵守和接受,如果能給我這個機會,萬分感謝」「第三批醫療對,我可以去麼,如果前方需要,不計報酬、不計代價,我義不容辭」……疫情爆發以來,全省各規培基地紛紛接到學員請願,申請馳援武漢、請願一線待命。這群剛出校門的年輕醫者,前日還是家長眼中的孩子、老師眼中的學生,大疫面前,已時刻待命,從容應戰。

舍小家 顧大家 他們堅守崗位

「抗擊病毒,搶救生命,我可以!」佳木斯市中心醫院院2018級麻醉專業住培學員孫天琪,大年三十主動請纓,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大年初二,孫天琪與同為醫護人員的妻子將20多個月的孩子送給老人照顧,毅然留在醫院繼續奮戰。每當遇到發熱或肺部CT有改變的危險患者,孫天琪總是毫不畏懼、衝到前線。一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合併突發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預行腦外科手術治療。明知風險大,他卻積極報名,勇敢衝在為患者麻醉的第一線。科裡老師怕他吃不消,囑咐他回去休息,他卻笑著說:「我年輕抵抗力強,越困難越能體現我的價值」。

臘月二十九,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17級急診專業住培生趙博然完成了醫院首個隔離病房的值班工作,並收治兩例疑似新冠肺炎發熱患者。2月5日後,工作任務加重,他舍下家中的父母妻子,留在科室住院值班十四天。急診內科三人三班倒班輪番接力,面對科室危急重患,排查新冠肺炎發熱患者、處理急診危急重患成了他的任務。在與家人的視頻中,笑容靦腆的趙博然言語樸素;「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 2月5日起,齊市一院麻醉專業的住培學員夏英智、王睿迪,陶鈞龍、邱宇佳,作為麻醉科第一醫療梯隊投身南院中心手術室住院值班十四天。從早上換上工作服,帶好口罩、帽子等進入中心手術室,一忙就是一整天,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說話的聲音也沙啞了。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少喝水是為了減少上衛生間的次數、節省時間,更是對一次性防護用品的珍惜。

人民解放軍962醫院成立發熱門診及隔離病房,住培生韓梓昊毅然加入,在N95、隔離衣、眼罩、手套武裝數小時的缺氧狀態下,克服困難,完成診療和排查工作。期間,在帶教老師和導師向院內申請替班時他婉言相拒,「您們教導我三年醫技醫德,這次總該讓我回報社會,如果年輕人都退縮,那麼如果有一天您們幹不動了,那該怎麼辦。」醫師規範化培訓傳承的不只是醫技,更多的是醫德醫風和不辭艱辛、勇於獻身的大醫精神。

我們年輕的「白衣戰士」們在「抗疫」之戰中勇衝一線,無畏無懼,看似鋼鐵之軀,卻也不過是穿上防護服的普通人。大疫當前,在帶教老師們的帶領下,年輕的準醫生們正在頑強和堅守中迅速成長、逆向而飛!

疫情就是命令 他們勇敢逆行

大年初三,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危重症專科基地的專科醫師劉文,主動請戰,與呼吸專科基地專科醫師吳榮祥一起,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黑龍江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工作隊的專列。科裡了解,劉文父親前幾年患病去世,母親身體不太好,家裡兩個孩子,小女兒才18個月。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劉文感慨:「目前前線非常需要重症醫學科人才,作為重症醫學科的一員,國家有難,在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責無旁貸,這是我們醫生的責任和使命,當我把我這個決定告訴家人的時候,他們雖然擔心,但是給予了更多的理解與支持」。二年級的兒子已經懂事了,在爸爸臨行前特意對他說「爸爸,你放心去吧,去幫助更多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治病,我會幫你照顧好奶奶、媽媽和妹妹,你自己注意身體,等你回家!」一個小學孩子的話讓所有人感動至極。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趙博賢第一時間上交請戰書,他說:「我是一名年輕醫生,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沒有家庭負擔,隨時準備衝到『抗疫』最前線,自願參加各項支援活動,不計生死,不計報酬」。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他堅守崗位,一直戰鬥在神經外科急診急救綠色通道,參與救治了多個神經外科急危重症患者。

「我們年輕,還是男生,讓我們來吧。」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董文韜、徐龍海和王明洋三名90後住院醫師在疫情爆發後主動請纓,投身到疫情防治的前沿陣地,在急診科開啟三天一個「白加黑」的值班模式,以科室為家,隨時備崗,隨喚隨到,休息時間還到醫院加班,運送患者,協助上級出門診,問病史、寫病歷、測血壓,肩負起全科所有下級醫生的任務。

牡丹江二院接診並收治了我省首例確診的新冠肺炎病患,期間,急診科專業住培生楊翌彤、放射科專業住培生趙庚、呂東林直接參與該病患的接診和治療工作,被實施隔離。隔離解除後,他們主動申請重返工作一線。2018、2019級放射、超聲、麻醉、內科專業的十餘名住培生從2020年1月13日醫院確診第一例病人開始至今,始終堅守工作崗位,從未動搖彷徨……

2020年的初春,在這場「抗疫」之戰中,我們經歷了太多困苦、艱難,同時也經歷了太多的感動和震撼。疾風知勁草,危難顯擔當!年輕的規培學員們勇衝一線,傾注著自己的青春活力和熱血滿腔,他們逐步離開帶教老師的羽翼獨立擔當,已然是頑強的白衣戰士,馳騁戰場。這個春天,我們看到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也看到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強勁後力和無盡希望。「抗疫」路上,讓我們共克時艱、並肩前行,早日透過霾霧,迎接曙光!

【來源:中國青年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年輕醫師規培生堅守「抗疫」路 24小時在線隨時聽命
    隨著疫情的迅速蔓延,急診科、呼吸科、ICU等科室的擔子越來越重,聽聞呼吸科病房緊缺醫護人員,她主動請戰支援呼吸科;2019級兒內科學員任蘭和李德財家住外省,春節沒有回家,一直跟隨帶教老師工作在臨床一線;內科學員李明靜、李星霖、唐星亮在感染科承擔著發熱門診及隔離病房的工作,沒有一句怨言……在「抗疫」前線上,住培生們緊隨老師,一直奮戰。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們紛紛請戰。
  • 上海抗疫英雄還在武漢堅守,來自金山的「愛心發射」源源不斷
    如今,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形勢向好,已經有部分醫療隊員先期從武漢撤離、回到申城,而金山區亭林醫院的鄭永華、陸賢、胡娜娜還堅守在武漢疫情救治的中心——金銀潭醫院的隔離病房。鄭永華(左)與同事胡娜娜(右)在金銀潭醫院。令人感動的是,就在醫護勇士們還在一線堅持站好最後幾班崗時,來自金山區社會各界的愛心發射也在源源不斷湧來。
  • 東湖評論:平凡人的善良,是抗疫路上最可貴的光
    本網評論員 伍佳佳近日,武漢一群環衛工人被網友怒贊:「平凡的人做了偉大的事」「平凡的工作確是有大愛的人」「抗疫一線任何職業都是英雄」「為默默無聞的奉獻者點讚」......這群環衛工人因為之前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保潔,出來必須要隔離14天。
  • 肯德基攜手抖音,勞動節致敬抗疫中每一份堅守
    人們紛紛重新回到崗位上,發揮自身所長的同時也以實際行動豎起復工後的抗疫防線。而事實上,在疫情頻發的日子裡,也有許多人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工作崗位,以非凡的毅力堅守,展現平凡勞動者的不凡。致敬勞動者,肯德基在抖音講述疫情堅守故事為迎接這個特別的五一勞動節,抖音聯合幾大權威媒體共同發布「這是我的堅守,沒有撤退可言」正能量勵志活動。
  • 抗疫進行時:29天的堅守
    醫療隊於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拂曉出徵,隊員們在武漢抗疫前線已堅守了29天。作為第一批奔赴前線的「探路者」,他們在尚不知道前方條件有多艱苦,情況有多複雜,後果有多嚴重的時候,義無反顧地來到疫情最險處,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用勇敢和堅守詮釋省立人的擔當。
  • 新凡人歌·同心抗疫|老父親去世,她強忍悲痛堅守社區抗疫第一線
    父親去世,給普陀區石泉路街道管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應玉珍帶來巨大悲痛,但在抗疫的關鍵時刻,應玉珍強忍哀傷,毅然堅守工作崗位,帶領居委會幹部和黨員骨幹穿行在小區的2個進出口,為小區居民健康築牢安全防線。圖說:應玉珍在作戰圖上核對排查情況。
  • 秦安縣人民醫院召開2019年度規培生工作述職匯報會
    1月11日,秦安縣人民醫院組織召開2019年度規培生工作述職匯報會,13名規培生進行了述職匯報。院領導、職能科室、各科室主任、護士長及醫護人員參加了匯報會。
  • 超市人——抗「疫」路上的堅守者
    在這場抗疫的戰鬥中,為了維持大家在疫情間的正常生活,一批超市人舍小家成大愛,義無反顧地選擇堅守崗位,保證縣城區內各大超市門店正常營業。  當好顧客健康「守門人」,確保防控零疏忽  「這位大姐,請過來測量下體溫啊。」「大媽,您這口罩戴的不規範,鼻子要捂住。」「大哥,這裡登記一下信息,留個電話號碼哈。」
  • 高考作文輔導82:平凡人的善良,是抗疫路上最可貴的光
    平凡人的善良,是抗疫路上最可貴的光伍佳佳近日,武漢一群環衛工人被網友怒贊:「平凡的人做了偉大的事」「平凡的工作確是有大愛的人」「抗疫一線任何職業都是英雄」「為默默無聞的奉獻者點讚」……這群環衛工人因為之前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保潔
  • 謝謝你們「疫」路堅守 歡迎抗疫勇士凱旋!
    在全民抗疫過程中,我見證了黨中央的科學決策,人民至上,見證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奮鬥精神,中華民族固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在此次疫情中得到了完美詮釋。作為共產黨員,從2月28日正式上崗工作到現在,將近100個日日夜夜,有市裡、區裡、市院和我院領導的關心慰問,有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有社區居民的信任,我們順利完成了下沉社區的工作。
  • 堅守戰「疫」一線的鐵路人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鎮江南站發出成立疫情防控突擊隊倡議,幹部職工積極響應,17名黨員率先加入突擊隊,帶頭衝鋒,年輕的張雨陽就是其中一員。一天,G129次列車送下來一名發熱旅客,張雨陽冒著被感染的可能,一邊為旅客做好登記、辦理退票,一邊陪在旅客身邊疏導、勸解,直到送診車輛到來。
  • 上海抗疫百日報告:馳援與堅守,平實而有力
    上海抗疫,至今已過百日,醫護人員匯聚戰「疫」力量,防控之道築就「上海堡壘」……而這一切,又化為復工復產的底氣與信心。這句話來自上海仁濟醫院的醫生餘躍天。在武漢三院重症病區,他跪地為患者進行胸腔引流,衣衫被汗水浸透。餘躍天跪著為患者進行胸腔引流。
  • 抗疫一線的年輕護士:給人驚喜的孩子們
    閆靜(左一)和同事的合影。受訪者供圖受訪者供圖  閆靜的微信名字是「三歲」,頭像是卡通人物蠟筆小新,這位出生於1995年的年輕人像很多同齡人一樣有些「二次元」。閆靜也是北京佑安醫院新冠肺炎ICU病房裡最年輕的護士。
  • 第四看守所:閆卓的抗疫戰鬥
    第四看守所:閆卓的抗疫戰鬥 2020-03-29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浠水舉辦「抗疫同心 聲韻傳情」抗疫家書朗誦比賽
    浠水舉辦「抗疫同心 聲韻傳情」抗疫家書朗誦比賽 2020-12-11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路上 與書同行
    抗疫路上 與書同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2.22 星期六 助力抗疫,邀讀者與書同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讀本》免費讀    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需要科學知識的支撐和公眾的廣泛參與。    近日,青島出版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城市傳媒在時間緊、要求高、專業性強的情況下,組織專業人員編寫並出版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讀本》。
  • 婦聯創作的抗疫歌曲《因為有你》收到了來自《爭奇鬥豔...
    夏縣婦聯創作的抗疫歌曲《因為有你》收到了來自《爭奇鬥豔》節目組的「邀請函」。sale景廣雲2020年初,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襲來。從武漢到湖北,進而影響全國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家庭的心。多地陸續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無數人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使命感,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用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用堅守體現責任與擔當。他們中,有剪短頭髮奮戰在最前線的女護士,有獨自在家帶孩子支援疫情的醫生妻子,有天天為幾十戶家庭買菜送藥的社區大媽,有帶領幹部群眾衝在一線的基層婦女幹部。
  • 抗疫路上,市衛監所下沉黨員幹部說……
    他們展現了市級下沉執法人員過硬的綜合素質,他們把初心寫在哈爾濱新區抗疫戰場上,他們身處險境不眠不休、累到疲憊虛弱卻屹立不倒,他們用堅毅的精神、偉大的情懷、實幹擔當譜寫了一首首戰「疫」徵程上動人的凱歌。 趙勳洋 疫情就是命令,黨員就是先鋒!
  • ...館原創抗疫歌曲《春天在路上》榮獲「2020首屆長三角流行歌曲...
    徐匯區文化館原創抗疫歌曲《春天在路上》榮獲「2020首屆長三角流行歌曲大賽」金獎!今年2月,徐匯區文化館原創的抗疫歌曲《春天在路上》一經推出,獲得強烈反響,並參加了上海市群文「抗擊疫情主題創作」優秀作品展演。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裡,文化館創作團隊又對這支作品不斷進行修改和打磨,力臻呈現最完美的效果。
  • 加拿大短片《華人抗疫記》走紅,品勝3C EASY店主堅守崗位令人動容
    近日,加拿大知名華人自媒體《多倫多生活》拍攝的華人抗疫短片在社交平臺走紅,記錄了在疫情期間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的六個行業的平凡英雄的真實故事。知名手機配件品牌品勝在海外的手機維修品牌3C EASY的一位店主Edward就是其中一位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