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黑龍江新聞2月18日電(程巖)2020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轟然打響。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日趨嚴峻,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開啟了一場生命的保衛戰。在這場攻堅戰中,數十萬「白衣戰士」不懼危難、勇敢逆行,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精誠大愛和醫者仁心。在可敬的「白衣戰士」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多為90後的他們,有醫學專業碩士納入培訓的研究生,有剛參加工作入培的委培生,也有剛剛畢業即將走上醫療工作崗位的社會生,這群年輕的「準醫生」們積極投身到防疫一線,用堅定的信念和情懷、不屈不畏的淬鍊和成長踐行著一名醫學生「恪守醫德、救死扶傷、不辭艱辛」的誓言,堅守在「抗疫」路上。
召必回 戰必勝 他們時刻準備
大年初一夜,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住培學員接到疫情防控、緊急返崗的通知,家住哈市的學員初二全員到崗,外地學員毫不猶豫,有的甚至剛吃過年夜飯就補票返程,57名學員54人到崗,用實際行動踐行「若有戰,召必回」的決心。19級兒內科住培生張敏傑從大年三十起一直奮戰在ICU病房,隨著疫情的迅速蔓延,急診科、呼吸科、ICU等科室的擔子越來越重,聽聞呼吸科病房緊缺醫護人員,她主動請戰支援呼吸科。19級兒內科學員任蘭和李德財家住外省,春節沒有回家,一直跟隨帶教老師工作在臨床一線。內科學員李明靜、李星霖、唐星亮在感染科承擔著發熱門診及隔離病房的工作,沒有一句怨言。平時當是戰時看,真正在「抗疫」前線上,住培生們緊隨老師,時刻備戰。
「只要醫院需要,我就在這裡!」「我就是醫院的一份子,一名年輕的白衣戰士!」「我們年輕,抵抗力強,我們不上陣誰上陣!」大慶龍南醫院住培辦每天都能收到這樣的電話或微信,感受著醫院培養的收穫和充滿溫度和擔當的感動。「疫情就是命令,『抗疫』責無旁貸,我24小時在線,隨時聽命。」春節期間,大慶龍南醫院麻醉科金哲始終奮戰在臨床一線,面對疫情他放棄與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崗位,參與多臺麻醉。平時文質彬彬滿是書香氣的他此刻果敢應戰。全科學員費冬明春節期間因腎內科醫生支援一線,人員緊張,毫不猶豫返回腎內科投入工作;外科學員李超前往ICU進行支援……
「我想要最大限度的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煩請老師幫我報名,關於出行的一切後果和規章制度,保證遵守和接受,如果能給我這個機會,萬分感謝」「第三批醫療對,我可以去麼,如果前方需要,不計報酬、不計代價,我義不容辭」……疫情爆發以來,全省各規培基地紛紛接到學員請願,申請馳援武漢、請願一線待命。這群剛出校門的年輕醫者,前日還是家長眼中的孩子、老師眼中的學生,大疫面前,已時刻待命,從容應戰。
舍小家 顧大家 他們堅守崗位
「抗擊病毒,搶救生命,我可以!」佳木斯市中心醫院院2018級麻醉專業住培學員孫天琪,大年三十主動請纓,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大年初二,孫天琪與同為醫護人員的妻子將20多個月的孩子送給老人照顧,毅然留在醫院繼續奮戰。每當遇到發熱或肺部CT有改變的危險患者,孫天琪總是毫不畏懼、衝到前線。一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合併突發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預行腦外科手術治療。明知風險大,他卻積極報名,勇敢衝在為患者麻醉的第一線。科裡老師怕他吃不消,囑咐他回去休息,他卻笑著說:「我年輕抵抗力強,越困難越能體現我的價值」。
臘月二十九,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17級急診專業住培生趙博然完成了醫院首個隔離病房的值班工作,並收治兩例疑似新冠肺炎發熱患者。2月5日後,工作任務加重,他舍下家中的父母妻子,留在科室住院值班十四天。急診內科三人三班倒班輪番接力,面對科室危急重患,排查新冠肺炎發熱患者、處理急診危急重患成了他的任務。在與家人的視頻中,笑容靦腆的趙博然言語樸素;「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 2月5日起,齊市一院麻醉專業的住培學員夏英智、王睿迪,陶鈞龍、邱宇佳,作為麻醉科第一醫療梯隊投身南院中心手術室住院值班十四天。從早上換上工作服,帶好口罩、帽子等進入中心手術室,一忙就是一整天,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說話的聲音也沙啞了。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少喝水是為了減少上衛生間的次數、節省時間,更是對一次性防護用品的珍惜。
人民解放軍962醫院成立發熱門診及隔離病房,住培生韓梓昊毅然加入,在N95、隔離衣、眼罩、手套武裝數小時的缺氧狀態下,克服困難,完成診療和排查工作。期間,在帶教老師和導師向院內申請替班時他婉言相拒,「您們教導我三年醫技醫德,這次總該讓我回報社會,如果年輕人都退縮,那麼如果有一天您們幹不動了,那該怎麼辦。」醫師規範化培訓傳承的不只是醫技,更多的是醫德醫風和不辭艱辛、勇於獻身的大醫精神。
我們年輕的「白衣戰士」們在「抗疫」之戰中勇衝一線,無畏無懼,看似鋼鐵之軀,卻也不過是穿上防護服的普通人。大疫當前,在帶教老師們的帶領下,年輕的準醫生們正在頑強和堅守中迅速成長、逆向而飛!
疫情就是命令 他們勇敢逆行
大年初三,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危重症專科基地的專科醫師劉文,主動請戰,與呼吸專科基地專科醫師吳榮祥一起,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黑龍江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工作隊的專列。科裡了解,劉文父親前幾年患病去世,母親身體不太好,家裡兩個孩子,小女兒才18個月。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劉文感慨:「目前前線非常需要重症醫學科人才,作為重症醫學科的一員,國家有難,在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責無旁貸,這是我們醫生的責任和使命,當我把我這個決定告訴家人的時候,他們雖然擔心,但是給予了更多的理解與支持」。二年級的兒子已經懂事了,在爸爸臨行前特意對他說「爸爸,你放心去吧,去幫助更多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治病,我會幫你照顧好奶奶、媽媽和妹妹,你自己注意身體,等你回家!」一個小學孩子的話讓所有人感動至極。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趙博賢第一時間上交請戰書,他說:「我是一名年輕醫生,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沒有家庭負擔,隨時準備衝到『抗疫』最前線,自願參加各項支援活動,不計生死,不計報酬」。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他堅守崗位,一直戰鬥在神經外科急診急救綠色通道,參與救治了多個神經外科急危重症患者。
「我們年輕,還是男生,讓我們來吧。」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董文韜、徐龍海和王明洋三名90後住院醫師在疫情爆發後主動請纓,投身到疫情防治的前沿陣地,在急診科開啟三天一個「白加黑」的值班模式,以科室為家,隨時備崗,隨喚隨到,休息時間還到醫院加班,運送患者,協助上級出門診,問病史、寫病歷、測血壓,肩負起全科所有下級醫生的任務。
牡丹江二院接診並收治了我省首例確診的新冠肺炎病患,期間,急診科專業住培生楊翌彤、放射科專業住培生趙庚、呂東林直接參與該病患的接診和治療工作,被實施隔離。隔離解除後,他們主動申請重返工作一線。2018、2019級放射、超聲、麻醉、內科專業的十餘名住培生從2020年1月13日醫院確診第一例病人開始至今,始終堅守工作崗位,從未動搖彷徨……
2020年的初春,在這場「抗疫」之戰中,我們經歷了太多困苦、艱難,同時也經歷了太多的感動和震撼。疾風知勁草,危難顯擔當!年輕的規培學員們勇衝一線,傾注著自己的青春活力和熱血滿腔,他們逐步離開帶教老師的羽翼獨立擔當,已然是頑強的白衣戰士,馳騁戰場。這個春天,我們看到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也看到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強勁後力和無盡希望。「抗疫」路上,讓我們共克時艱、並肩前行,早日透過霾霧,迎接曙光!
【來源:中國青年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