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違法犯罪無孔不入
潛伏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詐騙手段更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
如何提高自身防範意識
防止掉入陷阱?
一、網貸類詐騙
常見詐騙方式:
1、在各大網站、手機遊戲、應用APP、手機簡訊當中發布「釣魚廣告」,以「不看徵信、無需擔保、低利息高額度」等話術吸引關注,誘導受害人主動「找上門」。
2、通過手機簡訊、社交軟體群等途徑,鋪天蓋地大量發布含有仿冒正規金融公司貸款APP連結的信息,等待受害人點擊。
3、通過各類灰黑產渠道,花錢購買個別金融公司註冊用戶信息,精準找到有資金需求者。
防範要點:
1、如果確有貸款需求一定要去正規的金融機構辦理。
2、任何不需要籤訂合同的貸款都是不可能的。
3、不要盲目相信不具備貸款資質的機構或個人,凡是網絡貸款前需要繳納費用的都是詐騙陷阱!
二、代辦信用卡類詐騙
常見詐騙方式:
1、假冒「銀行簡訊」、「銀行電話」,邀請持卡人提額,誘導持卡人按照他們的要求操作,騙取用戶信息。
2、騙子通過微信群、QQ群等媒介群發可以提升信用卡額度、信用卡套現、辦理大額低息貸款等信息。
3、發布信用卡套現廣告,騙取信用卡密碼後,透支卡內資金。
防範要點:
1、通過正規渠道辦理信用卡,不要輕信所謂的「信用卡代辦機構或人員」。
2、不要告訴他人動態驗證碼、銀行卡卡號、有效期、卡背面上簽名欄末三位效驗碼等關鍵銀行卡信息。
三、冒充「黑社會」敲詐類詐騙
常見詐騙方式:
騙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受害人的姓名、聯繫電話等信息,以手機簡訊或打電話的方式向受害人謊稱其是黑社會,準確說出受害人的家庭住址、車牌號、家庭成員等信息,告知受害人得罪了人,結了仇怨,仇家已經買兇尋仇,要加害於受害人及其家人,對受害人進行恐嚇,給受害人造成心理恐懼,讓受害人「出錢消災」,誘使受害人將錢款匯入其指定的銀行帳戶,以此騙取錢款。
詐騙特點:
與其他簡訊或電話詐騙相比,這種以黑社會名義實施詐騙的犯罪方式,直接威脅群眾的生命安全,已由普通詐騙升級到了敲詐勒索,其性質更加惡劣,危害更大。一方面,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不願惹事的心理施加壓力;另一方面,犯罪分子實施詐騙前已獲取受害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詳細信息,抓住了受害人的弱點。
防範要點:
1、在接到此類恐嚇電話時,我們首先要做到保持冷靜,不輕易相信對方的恐嚇理由,不要聽信犯罪分子編造的騙局。
2、若對方以綁架家人為理由進行勒索,務必不要驚慌,第一時間打電話聯繫親友核實,當電話不通時不要著急,可稍後再核實,即便綁架為真也需向警方報案。
3、遇到此類詐騙可向當地公安機關進行報案,或直接撥打110報警。
4、此類詐騙犯罪,騙子最終要通過銀行轉帳達到騙錢的目的,所以無論騙子如何花言巧語、危言恐嚇,一定要記住「不聽、不信、不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