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山,土家族傳說中的聖女山,位於龍山縣南部裡耶鎮,平均海拔1200餘米,以其峻險奇特的秀美風景和濃厚的土家風情而聞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醉美之地,多年來,竟然「養在深閨人未知」。
今年6月以來,通過湘西自治州紀委監委的有力監督,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各方形成合力,八面山旅遊實現提質升級,呈現『井噴』式發展,形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共識。
一次督查、一場約談找出旅遊發展「病根
八面山景旅遊發展滯後的問題也引起了紀檢監察機關的高度關注。今年5月,州紀委監委來到八面山上的雲頂村開展入村督查。督查人員一上八面山,頓時被八面山的秀美風景所折服,不禁發出感慨:「湘西有這麼美的地方,放眼全省乃至全國,它的美都是首屈一指。」
然而,通過督查發現,八面山之所以常年「養在深閨中」,表面上是財力不足、基礎建設落後等原因,更深層次還是景區管理者思想認識、擔當作為等方面出現了問題。
「空中草原」八面山全貌
裡耶管委會副主任向小輝對此也深有感觸:「2014年,縣委政府就對景區進行了規劃編制,但苦於外部大交通環境未改善,加上財力不足、投入不夠,進入景區公路坑坑窪窪,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十分落後,加之管理不善,遊客來得非常少。」
「我要更加突出監督的質量和治理效能,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落地落細。」湘西州紀委監委負責人說。
督查之後,州紀委監委約談了龍山縣委縣政府,將督查發現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反饋,並提出「小步快走、大膽作為」的意見建議。
這一約談和建議,與湘西州委州政府、龍山縣委政府近期全力推進全域旅遊,重點打造八面山景區的決策思路和部署不謀而合,只是苦於思想認識、歷史遺留等方面的問題,旅遊產業發展一時難以找到突破口。
「紀委督查發現的問題,與我們推進全域旅遊的決策部署高度契合,不僅幫我們找到了『病根』,讓我們有的放矢,而且打開我們的思路,找到了方法,激發了內生動力。」龍山縣委副書記、縣長時榮芬說。
及時督促 迅速推進
癥結已找到,思路已打開,號角已吹響。當地黨委政府迅速行動,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八面山景區旅遊開發領導小組,常務副縣長具體主抓,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合力推進景區建設。
縣發改、住建、國土等部門在合規合法的情況,在工程許可、評審、審批等環節開闢綠色通道,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裡耶管理區管委會狠抓落實,制定建設任務、運營管理、環境維護、資金保障等清單,並按照時間節點和要求穩定推進。
州縣紀委監委及時跟進監督,在全州、全縣啟動了旅遊產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重點圍繞旅遊產業中認識不到位、工作不深入、部門不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開展整治,著力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怕作為等突出問題。通過實地察看、清單式監督、回訪式督查等方式,深入相關職能部門、景區景點開展監督檢查,督促相關單位及責任人履職盡責。
投入1800多萬元,奮戰50天,完成了裡耶鎮通往八面山景區28公裡公路的改造,坑坑窪窪景區公路成為歷史。投入2000多萬,奮戰60天,實施了「星雲居.睡美人」「八面山居」「雲頂之巔」三大工程建設,修建了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星空帳篷、懸崖客棧、羊廄酒吧,完成了16棟民宿改造、1000畝草甸改良、遊步道、1.6公裡跑馬道等建設,並於8月25日實現了景區開門迎客。
隨著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完善,初步完成了八面山旅遊開發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破繭』歷程。
築巢引鳳,老百姓開始富起來
11月10日,來自貴州銅仁的楊先生一家4口,在八面山景區住帳篷、看日出、吃烤全羊……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都是通過抖音看到八面山的帳篷節、登山賽,看到上面的民宿、星空帳篷十分有特色,一家人就開車過來玩,這裡的風景確實美。」楊先生興奮地說。
在景區的停車場,來自廣東、貴州、重慶以及長沙等省內外和湘西州各縣市的車輛,停得滿滿當當。
如今的八面山遊人如織,名氣越來越大
「現在八面山的名氣越來越大,我們的民宿一到雙休日就是一房難求,生意比剛開業時翻了好幾番。」八面山景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向乾說,從8月25日運營至今,已接待遊客19萬人次,遊客由過去以本地遊客為主逐漸向外地、外省遊客為主轉變;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僅景區公司營業收入達60多萬元,並呈現出逐月遞增的趨勢。
築巢引鳳,引來遊客如織。中午11時許,八面山羊廄酒吧裡「嘎西茬」(很好吃)烤全羊店已是人聲鼎沸。「現在八面山的旅遊搞起來了,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上午就烤了6隻羊!」老闆向本初高興地說。
八面山上共有雲頂、自生橋等4個行政村,人口3332人。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有353戶1427人實現脫貧,貧困率由原來43.66%下降至0.84%。
過去村民以種植玉米、土豆、烤菸和反季節蔬菜為主,如今,村民又多一條增收的道路,依靠旅遊業帶動各種產業發展,促進村民可持續增收。
雲頂村村民彭世榮依靠養豬實現了脫貧。「我養的都是純生態黑豬,現在交通好了,前來收豬的絡繹不絕,根本不愁銷路,今年養了30多頭黑豬,預計收入有10多萬元。」 說完,彭世榮露出幸福的笑容。最近,他又在後山上平整了一塊地,準備修豬舍,擴大養殖規模。
今年5月,易地扶貧搬遷戶彭香麗準備外出打工時,看到八面山旅遊一天一個樣,便與丈夫唐建華商量後留下了來。彭香麗應聘到景區民俗公司當領班,每月工資2400元;唐建華在景區建設工地做功夫,200元一天,同時還養殖了1畝多蚯蚓,年產值3萬多元。
如今,旅遊開發後,八面山上產業越來越多,有養雞、養牛、養羊的,還有開農家樂的……像彭香麗夫妻一樣回村發展的也越來越多,一幅幅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醉美畫卷在八面山上已徐徐展開……
來源:瀟湘晨報綜合三湘風紀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