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2020廣州文交會·越秀國際會議中心系列活動正式落下帷幕。從22日至25日為期4日的系列活動中,廣州文交會聚焦文旅新經濟、突出文化新業態,打造了一屆立足廣州、面向大灣區、輻射國內、在國際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文化產業交易盛會。
今年是廣州文交會走過的「第四個年頭」。自2017年起,廣州文交會升格舉辦,2017-2019年實現直接成交額分別為20億元、22億元、25億元,協約籤約額分別為80億元、126億元、301億元。
受疫情影響,今年協約籤約額略有下滑,但仍有多達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在2020廣州文交會開幕式上現場籤約,合同金額達182億元。項目主要包括銀行助推文藝事業、電影項目落戶廣州、產城融合式新型綜合體、超高清視頻文創基地、銀行參與文投基金等。因交易成果豐碩,廣州文交會也被人稱為文化界的「廣交會」。
有人問,廣州文交會為何成績單喜人?
「因為開放是文化創新最好的土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講席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為,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廣州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其凝聚和體現著廣州開放、包容、務實和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
數字賦能激活文化產業創新活力
本屆廣州文交會期間,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文化大師工作室落戶廣州、兄弟友好城市推介、文化企業和園區推介、10大板塊25場系列活動、13場高端論壇分別在1個主會場(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和8個分會場(廣州大劇院、廣州圖書館、星海音樂廳、廣州國際會議中心、保利世貿博覽館等)同步舉辦。其中,沉浸式旅遊體驗、5G、VR、電競比賽、動漫設計……本屆廣州文交會期間,廣州文旅新業態多點突圍,成果顯著。
「藉助本屆廣州文交會,我們看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在文旅融合、業態創新方面大有可為。」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光南認為,廣州文交會是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區域聯動的縮影,對實現文旅融合、文創和資本結合、產品與服務融合提供了新的方向。
從11月18日至29日,一道雷射從近600米的廣州塔頂射向花城廣場南廣場的C位作品《時空·共生》,作為2020廣州文交會系列活動之一的廣州國際燈光節如約而至。伴隨著珠江躍動的水流波紋,在音樂的律動下,光影變幻的燈光霓虹夜景展示著廣州時尚、年輕的城市活力。
在廣州文化企業30強推介發布會上,廣州市銳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監梁志介紹,廣州作為全國照明行業基地,廣州國際燈光節應運而生。在燈光節的品牌帶動下,2018年,廣州全市旅遊接待總人數2.23億人次,同比增長9.23%;旅遊業總收入4008.19億元,同比增長10.9%,城市文化、旅遊、服務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作為本屆文交會開幕式的重點項目之一,囊括廣州文旅新業態、新科技的最新發展成果的2020廣州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會於11月22日下午至25日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一樓展覽大廳舉辦。涵蓋了騰訊集團、網易集團、長隆集團、融創文旅集團、廣州新華集團、玖的數碼科技、奧飛娛樂、漫友文化、天聞角川等24家文旅新業態代表性企業。重點展示廣州數字文化、文化創意、文化旅遊雲服務、文旅消費、非遺文創等文旅新業態最新成果。
展示會現場,長隆集團展現全新主題區域、巡遊路線等一系列沉浸式體驗旅遊項目產品;騰訊集團以「好看廣州」為主題,發布總部位於廣州的微信平臺,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到12.025億的最新成果;網易集團公布大型遊戲娛樂直播平臺——CC直播間的發展項目資料;玖的數碼科技展示跨界創新融合文旅智能產品——VBOX,以及5G VR雲旅遊平臺。此外,一批夜間旅遊消費新模式,智慧旅遊雲平臺及非遺文創等新文旅產品吸引了過往遊客的目光。
「廣州發展文化新業態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數字賦能。」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徐偉新說,「當下是數位化的時代,數位技術、信息技術、網際網路技術連接了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空間海洋與星球,一批數字賦能的文化新產品正在形成。」她舉例,在廣州從化的生態設計小鎮,洋溢著文化發展的活力,把數位技術、虛擬技術與文化結合,以創新型發展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徐偉新看來,廣州正在積極打造新型的文化業態群落、數字文化技術支撐、數字文化服務平臺,一個三位一體的數字文化發展體系正在形成,給文化發展插上了新的翅膀。
聚焦電競新興產業發展
「廣州對於新興產業的關注向來是全國的排頭兵。」在廣州文化企業30強推介發布會上,網易優秀公共事務副總經理胥柏波表示,早在2019年,廣州市率先出臺《廣州市促進電競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1)》,提出建設「全國電競產業中心」。今年6月,印發了《廣州加快數字互動娛樂產業創新規劃發展工作方案》,廣州把電競產業作為疫情後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撐,推動數字互動娛樂產業創新發展。
炫酷的舞臺和燈光、精彩生動的賽況解說、指尖在手機屏幕上飛舞的參賽者……作為本屆廣州文交會的看點之一,開幕式當天,一場王者榮耀的粵港澳電競明星邀請賽在會展大廳主舞臺上展開激烈比拼。來自暨南大學的JNU戰隊最終贏得冠軍,並在現場與廣州市內唯一一支擁有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下稱KPL)席位的戰隊——廣州TTG的青訓戰隊,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明星表演賽,為這場交易會增添了熱血動感的氣氛。
「依託本土濃厚的體育競技氛圍、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廣州具備電子競技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優勢。」趣丸網絡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可以通過將電競、旅遊、文化、信息消費等相關產業聯動方式,逐步完善電競產業生態鏈,打造「最廣州」「最體育」的電競俱樂部名片,推動地區電競 產業發展。
廣東省電競協會秘書長羅覺慧告訴記者,近年來,作為數字文化經濟產業新業態——電競產業市場不斷被開拓,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已成為拉動新消費、帶活新經濟的數字創意產業之一。2019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市場規模達1130.5億元,用戶規模達到4.59億人。而根據最新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僅2020上半年中國電競收入就已高達719.36億元,同比增長54.69%。
廣州本土企業如何乘上電競產業的東風?趣丸網絡副總裁、TT電競合伙人劉一非認為,電競行業在構建生態的進程中,從「線上」走向「線下」是必然趨勢。「只有以實體化活動為依託,才能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擴大品牌影響力,通過長尾效應推動商業化進程。」劉一非說。
發力打造中國電影「第三極」
作為本屆文交會重要亮點之一,系列活動對電影產業進行了集中展示。
從22日開幕式上啟動了以「聲動光影,童感世界」為主題的第十四屆國際兒童電影展,到23日晚成功舉辦了以「人文灣區·光影築夢」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再到25日晚第十七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正式開幕……廣州電影產業動作頻頻,發力打造中國電影發展「第三極」,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發展助力。
早在11月22日,博納、華誼兩大電影巨頭「掌舵人」於東和王中軍共同亮相廣州文交會開幕式,並現場發布電影產業項目重磅信息。博納影業集團攜三大電影項目正式落戶南沙,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廣東博納影業傳媒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廣州空港經濟區設立大灣區總部。
為何電影行業「大咖」紛紛向廣州拋出繡球?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中軍認為,廣州具有良好的電影行業的業態發展環境。
王中軍介紹,目前影視行業的頭部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電影產業具有自己的優勢。其不僅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將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支柱。同時,廣東宜人的氣候環境亦將成為電影創作的一大優勢。「廣州文交會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對於電影行業發展也將起到積極作用。」王中軍說。
值得關注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活動中發布的「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將通過創作實踐,摸索與建立中國新人文電影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中國新人文電影的行業標準,重塑文學與電影的天然聯繫,促進電影行業注重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良好生態,最終提高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計劃自2021年始,3年內孵化製作首批10部中國新人文電影全新作品;定期舉辦中國新人文電影展映與研討會活動,搭建中國新人文電影遴選推介平臺。
中國影協副主席、博納影業總裁於冬表示,藉助大灣區文化建設、人文建設的契機,廣州電影產業發展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對人才集聚起到積極作用。
【記者】李文軒 黃楚璇
【見習記者】王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