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滅亡時為什麼會膨脹?原理是什麼?看看專家怎麼說

2020-12-22 三體君科學論

太陽在這麼多年來一直給我們帶來光和溫暖,科學家稱太陽已經活了45.7億歲,現在正值中年期,預計再過50億年就會滅亡了。而在太陽在滅亡之際先會變成紅巨星,再會變成白矮星,當太陽膨脹的同時會發生氦閃,那時的地球會被吞噬,人類也會不復存在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太陽滅亡時會發生膨脹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歡迎收看本期的三體世界學。

雖然這個問題有些遙遠了,但是咱們現在還是可以解釋一下。在上個世界的時候,天文學家們認為太陽是一個大煤球,所以它才有源源不斷的火焰噴流而出,但是後來經過計算發現,如果太陽是個大煤球的話,1億年就燒完了,也不會燃燒到現在,後來啊英國有個名叫Arthur Stanley Eddington的物理學家在1920年的時候提出了一個理論,太陽的燃燒和煤沒有半點關係,它實際上是是核聚變反應。那麼太陽剩下的壽命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太陽的構造分為太陽核、輻射層、對流層、色球層、光球層和日冕,當然整個太陽並不是都在核聚變,實際上只有不到整個體積25%的核心在燃燒。太陽核由於每時每刻都在向外釋放能量,所以在產生了輻射壓,輻射層、日球層等其他地方的氫無法到達太陽核進行重複利用,這導致了太陽無法燃燒更長的時間。科學家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計算了大量的數據後認為,太陽只能再活50年。

咱們都知道核武器和太陽一樣都是核聚變反應,但它釋放能量時幾乎是轉瞬即逝的,那為什麼太陽可以平平穩穩的燃燒,而不會一下炸了呢?因為太陽的質量高有著強大的引力,這個引力和輻射壓剛好處於平衡狀態,所以可以慢慢的釋放能量。等到50億年後氫元素用完了,在核心處就沒有什麼能量向外釋放,這時太陽自身強大的引力就會導致自己向內坍塌,在坍塌的同時太陽核的溫度和密度會急劇升高,當到達了一定溫度的時候,就會逐漸由內而外的點燃輻射層、對流層等其他地方的氫,發生氫核聚變反應,這個反應會使太陽外層物質像被風吹了一樣發生膨脹,當太陽表面到達地球軌道附近的時候,就把地球吞噬掉了。膨脹的太陽叫做紅巨星,科學家計算稱它膨脹了之後,個頭能生長到之前200倍以上,雖然它的體積大,但是密度會縮小很多,表面的溫度也不會很高。如果幸運的話,太陽「吃」掉地球後,地球核心不會被毀滅,而地殼和地幔會被剝離,不過那時候對於人類以及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來說,都是十分致命的。

話說回來剛才說的氦閃又是什麼呢?當太陽快要結束紅巨星的狀態時,它的核心密度極其之大,這時的氦因為密度大,進入到了簡併狀態,所謂的簡併態物質就是的密度相當高的狀態,在進入這個狀態的過程中氦原子核會發生劇烈的活動發生爆炸,溫度急劇提升到一億攝氏度,所以氦閃就是氦元素發生爆炸的過程,這個過程釋放的能量可以高達太陽平時釋放能量的幾十萬倍以上。

當氦閃結束之後太陽的溫度就降低下來,最外層的物質變成星雲,緻密核心變成白矮星,等到若干年後白矮星的能量消散,就變成了黑矮星。說到這肯定有人會覺得,畢竟50億年之後的事情,現在咱們不用擔心,因為人類在這麼多年的時間內肯定能進行星際移民,在太陽死亡之前逃離這裡,事實上真的會這樣嗎?其實不然,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並沒有那麼多,在最近的幾億年中地球還會按照現在的軌道圍繞太陽旋轉,當過了10億年之後,太陽的光度預計會增加到現在的110%,那時候太陽系的宜居帶將向外偏移,地球不再處在舒適區,反而火星的位置所接受的溫度正適合生命生存,那個時候進行大規模的火星移民,就可以續存人類文明。

當然,火星的環境還是需要加以改造的,比如擁有和地球一樣的大氣供人們呼吸,有著江河湖海這些豐富的水資源供人們飲用,還要有著人造磁場來為人們抵禦輻射,不過有個難以改變的事實就是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長期在這裡生活會骨質流失,不過相信在遙遠的未來,人類一定能克服這一困難的。好了本期的三體世界學就到這裡,想看更多有趣的科普知識,就評論留言吧再見。

相關焦點

  • 看看專家怎麼說
    看看專家怎麼說 關於投影儀是否傷眼的說法眾多,有說傷眼、千萬不要用的!也有說投影儀比起智能電視更能保護眼睛,尤其適用於寶寶的。所以,到底誰的說法是正確的呢?空口無憑,拿事實和數據說話才是真理,一起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 Okex:一個動畫看懂膨脹螺栓原理,膨脹螺栓在牆體內是什麼樣的?
    膨脹螺栓在工程和家庭中都是很常見的一種固定零件,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膨脹螺栓能夠緊緊的固定在牆體內?膨脹螺栓在牆體內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對於金屬膨脹螺栓來說,一般都是由螺栓、套管、墊片和螺母組成。
  • 當太陽最終變成紅巨星時,地球會被太陽吞噬?
    當太陽開始膨脹成為一個紅巨星時,它幾乎肯定會吞下水星,然後吞下金星,但地球的命運還遠未確定。再過40到50億年後,太陽將膨脹成一個紅巨星,進入其演化的下一階段。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水星和金星肯定會被吞噬,但地球呢?地球會僅僅是在太陽的外殼內運行,還是會被太陽吞噬?
  • 如果人類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人存原理說的是啥?
    人存原理認為,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如果它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科學工作和其它一切活動如果脫離了人的存在,就不會有任何意義可言。人存原理告訴我們,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和描述,都帶有我們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
  • 為什麼宇宙一直在膨脹?是什麼原因
    我們都知道,宇宙於137億年前,從一聲爆炸開始,起初一切都是熱的、稠密的、膨脹的。大爆炸餘輝的溫度曾經超過10^30度,現在下降到2.7開爾文,僅略高於絕對零度。宇宙過去的密度比太陽的中心還要大。但是,儘管如此,宇宙仍然在膨脹。令人驚奇的是,儘管所有的因素都可能導致膨脹,但膨脹率只取決於一個因素。知道是什麼嗎?宇宙的能量密度。或者,換句話說,整個宇宙中物質、輻射、中微子和所有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總量除以宇宙的體積。而能量密度是唯一決定宇宙膨脹速度的因素。那麼是什麼原因?首先,宇宙可能以三種方式之一存在。
  • 螺口插口哪個容易漏氣 膨脹螺絲原理是什麼
    膨脹螺絲原理是什麼?螺口插口哪個容易漏氣一般都是螺母的,裡面有個鎖母,螺母擰上,索姆就收緊了,就不會漏氣了,而且一般都不會動它。漏氣出現後,要及時解決,否則容易延誤最佳時機。膨脹螺絲原理是什麼1、膨脹螺絲由螺杆和膨脹管等部件組成,螺杆尾部為圓錐狀,圓錐的內徑大於膨脹管內徑。當螺母擰緊的時候,螺杆向外移動,通過螺紋的軸向移動使圓錐部分移動,進而在膨脹管的外周面形成很大的正壓力,加之圓錐的角度很小,從而使牆體、膨脹管及圓錐間形成摩擦自鎖,進而達到固定作用。
  • 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來看看專家們怎麼說。所有關於恐龍的話題總能引起公眾的熱議,因為這種遠古生物身上存在著許多吸引人類好奇心的地方。人類最早發現恐龍化石應該是在18世紀,在發現恐龍化石之前人們都不知道曾經地球上存在這樣的生物。而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人起初也沒有意識到這是另一種龐然大物,而認為已發現的巨型殘骸應該是某種大型蜥蜴的化石。
  • 宇宙萬物最終會走向哪裡?恐龍可以滅亡,人類為何不可以?
    在你感慨時光匆匆如流水一般,人生何其短暫的時候,你是否想過很久很久以後,這個地球,乃至整個宇宙,最終會走向哪裡?恐龍可以滅亡,人類為什麼不可以?甚至說,這個宇宙,也終將會走向滅亡的那一天。
  • 地球離太陽這麼遠,若是靠近10釐米會發生什麼?聽聽專家怎麼說
    從小我們就知道,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這句話幾乎都被我們當成歌來唱了,在太陽系中,太陽對地球的作用舉重若輕,沒有了太陽,地球也將不復存在,這是毫無疑問的,長久以來,地球和太陽就一直保持著某種平衡的關係。
  • 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它的結局是什麼?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它的結局是什麼?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宇宙還在不斷地膨脹,而且膨脹的速度非常快,那麼宇宙會這樣一直膨脹下去嗎?根據霍金的觀點,認為黑洞並不是只進不出的,黑洞吞噬的物質會以另一種方式釋放出來,這也就是霍金輻射,這種輻射實際上就是消耗了一部分黑洞的能量,從而導致黑洞發生緩慢的蒸發,當宇宙沒有任何物質提供黑洞吞噬的時候,最終所有的黑洞都會蒸發,然後宇宙變得一無所有,還有一種命運就是大擠壓,科學家認為宇宙現在在不斷地膨脹,可能宇宙膨脹到一定的階段之後,就會開始收縮,到時候恆星和行星距離都是拉近,到時候所有的物質都被擠成一個點
  • 為什麼在沙漠中迷路的人,餓死也走不出去?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為什麼在沙漠中迷路的人,餓死也走不出去?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說到沙漠,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望無際,風沙飛揚,大漠蒼涼。因為其多變的自然景觀和神秘莫測的生物,一直吸引著眾多好奇的人們前往探究涉足。那麼為什麼在沙漠中迷路就相當於陷入絕境走不出去呢?怎樣進入沙漠才是最安全的呢?小編諮詢了專家後得知了答案,接下來小編帶領大家一起探究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大家都知道沙漠面積十分廣大,一眼望不到邊,而且沙漠中沒有什麼建築物,由於惡劣的環境導致許多植物也難以生存。那走進沙漠的人依靠什麼獲取方向呢?可能就會有人問了,不是有指南針嗎?
  •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太陽,為什麼還要再造一個?
    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那麼,究竟什麼是「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實現了哪些技術突破和自主創新?中國之聲獨家專訪了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副所長鍾武律。
  • 宇宙會一直存在嗎?還是會有滅亡的一天?
    除非未來有一種理論認為宇宙會重新坍縮成奇點重啟,除此之外,宇宙的終極就是滅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重啟其實就是死亡的另一個版本!所以無論從那個模型來看,宇宙都會死亡......唯一的差別是死法有點大同小異!!
  • 為什麼沒人能繪製出,實際比例的太陽系模型呢?聽聽專家怎麼說!
    為什麼沒人能繪製出,實際比例的太陽系模型呢?聽聽專家怎麼說!人類在這個星球生存了幾十萬年的時間,已經有一套自己的文明體系,並且依靠著這套文明體系,我們成為了這個星球上的「霸主」。雖然我們掌握了很多先進的知識,但依舊有很多未解的謎團困擾著我們人類,遲遲無法解開。
  • 太陽變成一顆彈珠大小落在地面上時,地球會發生什麼?
    小小的彈珠大家都玩過,那麼當它包含了整個太陽質量時地球還能承受嗎?會像《衛斯理》中找到的中子星物質落入地心還是會反過來將整個地球吞噬,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將太陽壓縮成彈珠大小會變成什麼天體?球坐標和史瓦西半徑其實史瓦西半徑的原理很簡單,即當天體的半徑坍縮到環繞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為光速時,就是史瓦西半徑,根據太陽直徑計算,太陽的史瓦西半徑大約為:R=2GM/C^2=2952.37175米也就是說,當太陽的質量保持不變
  • 每天喝一兩白酒,一年後身體會發生什麼,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但是如果讓我們的身體攝入大量的酒精,那麼對於身體是會產生很大的傷害的,其中最為受傷的就是我們的肝臟,很容易誘發酒精肝、脂肪肝甚至是肝癌。無論自身壓力多大,我們都應該空自己飲酒的量,這是保障我們身體健康的第一步。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飲酒都是有害的,適當的飲酒還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益處的。
  • 從為什麼會有黑夜,到宇宙的死亡
    為什麼夜晚的天空是黑色的?這個問題很奇怪,咋一聽會覺得這算是問題麼?晚上沒了太陽,空中只有星星和月亮,能不黑麼?但是再想一下,夜晚的那些星星可都是恆星,都是和太陽同一個等級的存在。雖然因為距離的原因,導致亮度趕不上太陽,但是隨著距離的增加,恆星的數量也在增加呀,這個宇宙這麼大,恆星的數量足夠多的話,夜晚終究也會鋪滿恆星。這時候這些恆星照在地球上的效果,就像無數個太陽照射地球一樣,夜晚怎麼會是黑色的呢?
  • 當我們到達宇宙的盡頭時會是什麼樣?
    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宇宙的邊界將越來越遠。我們是如何將整個宇宙歷史整合在一起的,從宇宙大爆炸的起因到今天,這是一件令人驚嘆的事情。但是,這也引出了人類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最終的命運是什麼?當我們到達宇宙的盡頭時,會是什麼樣子?經過無數代的探索,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答案。
  • 地球大小黑子正在太陽表面形成,提前看看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太陽黑子與地球 根據太陽的周期性電磁活動規律,平均11年會有一個強弱變化,而這是最新11年電磁活動周期中新產生的一個黑子,全球的太陽研究專家都在密切的關注這個黑子的變化
  • 為什麼麵粉和粉塵會爆炸?是什麼科學原理?
    爆炸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想要知道為什麼會爆炸,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爆炸。爆炸是一種極為迅速的物理或化學的能量釋放過程。物理爆炸就比如給輪胎充氣時由於氣壓太大而爆破,化學爆炸則是因為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導致體積迅速膨脹從而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