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山泥傾瀉露出魚化石,專家疑屬侏羅紀或白堊紀時期
四川宜賓近日連日暴雨,多地發生山泥傾瀉。當地一名劉姓女子的屋後山坡上日前發生山泥傾瀉,發現一塊有紋路的大石,紋路形狀似魚,遂拍攝照片上傳網絡。有專家推測,該石頭可能是屬於侏羅紀時代或白堊紀時代的化石,距今約2.5億年至6500萬年前。劉某表示,十分震驚,原以為是普通石頭。
-
【誰不說俺家鄉好】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誰不說俺家鄉好】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2020-12-20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侏羅紀世界》裡大部分恐龍不屬於侏羅紀
專家:《侏羅紀世界》裡大部分恐龍不屬於侏羅紀 2015-06-21 19:13:54來源:重慶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很多觀眾看完影片後表示意猶未盡,紛紛感慨,好想將自己置身於侏羅紀公園之中。其實在遠古的重慶,我們腳下的大地就有恐龍出沒,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曾經就是「侏羅紀公園」!昨日,重慶晚報記者採訪了重慶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研究員陳偉,他告訴記者,電影裡出現的有些恐龍種類在重慶多有發現。
-
重慶嘉陵江鵝卵石驚現罕見動物肋骨化石 專家推測或來自蛇頸龍
自2007年起,他發現自己對五顏六色的石頭非常感興趣,於是此後便留心發現各種奇珍異石的美。今年59歲的伍定金是中國觀賞石協會會員,這些年交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收藏了不少造型別致的鵝卵石,他在徒步路上可以說是收穫累累。不僅發現不少藏在鵝卵石中的珊瑚、貝殼、海百合化石,還曾發現過蟲跡化石、恐龍化石、遠古滅絕植物新蘆木化石等。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8日電(記者王建)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
-
四川一男子遛彎偶遇恐龍化石,專家:距今大約1.6億年
資料圖 和冠心 攝 圖文無關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根據化石的肢骨判斷,恐龍體型較大。「化石的長度還是很長的,約有1.1米左右。」據李先生介紹,當時在路邊發現疑似恐龍腿骨化石時,自己興奮不已。他連忙走近仔細查看後,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推測。
-
這個地方,隨處可撿到恐龍蛋化石,是侏羅紀時代恐龍樂園!
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體型巨大的恐龍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一個未解之謎,所以一提到恐龍,就覺得印象模糊而遙遠,似乎只是傳說中出現的生物。在這次河源之行中,我參觀了國家級「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恐龍蛋博物館」。
-
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巴中市通江縣毛浴鎮一個小山坡的石板上發現了疑似恐龍腳印,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
-
萬綠湖畔發現菊石化石群,屬於早侏羅紀時期,其殼徑在粵港澳地區最大
牟林和河源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黃華樂、溫豫粵、黃志青和河源恐龍化石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溫志軍等人在雙江鎮的萬綠湖畔先後發現了大量的菊石化石。據悉,此前河源已發現直徑達40釐米的「菊石」,其殼徑目前在粵港澳地區是最大的一種。發現現場明顯的菊花圖形。現場還發現其他門類古生物化石。現場發現的菊石化石。
-
【國慶研學】 穿越侏羅紀,重返白堊紀, 尋找藍寶石,奇妙地心之旅
國慶期間由山東商報小記者團、濰坊日報小記者團、威海晚報小記者團、黃河口晚刊小記者團聯合策劃推出的【國慶研學3天2夜活動】,在考古專家的帶領下,穿越到侏羅紀時代,重返白堊紀,發現自然,了解歷史的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主題在遠古的白堊紀, 恐龍,曾是地球的王者。
-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屬於恐龍時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作為中生代的兩個紀元,儘管在某種意義上都屬於恐龍時代,但是侏羅紀和白堊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侏羅紀是距今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是介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中間的一個時期。而白堊紀則是從侏羅紀結束之後一直持續到了6600萬年前,也就是距今1.45億年前至0.66億年前。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加拿大出土神秘恐龍化石,疑似霸王龍家族成員,專家取名死神龍
中科院專家認為,若無意外的話,預計5月份,這顆小行星將會與地球擦肩而過,屆時天空可能會出現異象。對此,網友依然表示十分擔憂:這顆小行星會不會撞上地球?眾所周知,地球雖然處於宜居帶,近有月球、遠有木星保駕護航,但是依然會有個別小行星狡猾地穿過重重保護,直衝地球而來。2018年中秋節夜晚,就在大家吃完月餅、賞完月球、享受天倫之樂之後,都回房沉沉入睡。
-
古生物學家發現「遠古巨獸」,屬於全新物種,體長達40米!
大約41億年之前,地球上就孕育出了生命,一直到20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漫長的時間長河裡,地球上生物更新迭代的速度驚人,特別是在經歷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更是不斷刷新著地球的生物史,前段時間,在考古的過程中,古生物學家就發現了一種「遠古巨獸」,它的存在再次刷新了古生物學家們的認知。
-
世界罕見!南康等地重大發現一批恐龍化石!
>這是距今約7000萬年的化石化石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等在世界上罕見贛州市博物館研究員 張嗣介:它揭示了整個贛南的這種古生物環境,它恰恰說明了我們這贛南的這種古生物環境它當時的恐龍狀態是非常多的,增進了大家對贛州的了解,對贛州古生物時代的生物情況,地質情況都有了解
-
白堊紀海洋霸主再次現身為了什麼?
尼斯湖水怪是生活在英國蘇格蘭尼斯湖的一種存在爭議的生物,為什麼說存在爭議呢?水怪這種生物本來就是神秘的,見到它真面目的人很少。科學家們幾次來這裡探尋,也沒有找到水怪的蹤影,但有一些人堅持說自己親眼看到了,所以目前究竟存不存在還是個謎。根據看到過的人的描述,水怪是一種蛇頸龍的形象。
-
穿越侏羅紀,重返白堊紀,尋找藍寶石!黃金周,跟隨小記者團開啟「地心之旅」
小記者們將在考古專家的帶領下,穿越到侏羅紀時代,重返白堊紀,發現自然、了解歷史!想親手解開這些疑惑嗎,增長自然知識嗎?恐龍博物館、暴龍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遠古火山口、175米深古礦井……在3天2夜研學活動中,小記者們將撥開層層迷霧,尋找蛛絲馬跡,親手解開自然奧秘!參加「地心之旅」活動,孩子們將真實地觸摸歷史,探尋恐龍等遠古生命留下的點點滴滴。下坑挖掘出的真實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將為孩子們開啟一個更為開闊而深邃的世界大門。
-
這裡是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四川新聞網消息 (記者 徐昭磊 攝影報導)12月21日,自貢市民李先生在大山鋪一處在建工地散步時,發現包裹在路邊巖石裡的一塊疑似恐龍化石(本網曾作報導)。22日,經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鑑定為侏羅紀中晚期大型蜥腳類恐龍肢骨化石,確定該處為全市第161個恐龍化石點,目前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無意中發現恐龍化石的李先生名叫李飛,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專業,曾連續15年從事古生物研究工作。據李飛回憶,當時他發現巖壁下端有一個條狀的輪廓,非常像一根恐龍骨頭的化石。湊近一看,他頓時興奮起來。
-
岡底斯山發現謎一樣化石,專家經過研究,竟不知道它是什麼生物的
在地球上,很多山脈中都保存有古老的動植物化石,它們不僅是科學家們研究古生物的標本,也更是我們認識地球的絕佳方式。然而在無數古生物化石中,也有很多是科學家們無法解釋的,比如專家們在岡底斯山脈發現的一種奇怪化石,直到現在都不知道什麼動物。究竟是什麼樣的化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