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2020-12-06 魯迅家常事

趙雲,是蜀漢集團中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物。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

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

但是,這是歷史的魅力之一,假如能輔佐諸葛亮一統天下,假如不能戰勝關羽,這樣的歷史,還有什麼魅力呢?雖然趙雲不能再重用,但有一點堪比諸葛亮,就是他也做到了極致,比如兩救幼主,比如慷慨勸諫勸諫劉備徵伐東吳,比如在《三國演義》中,天神一般地在長坂坡上七進七出……

歷史給了趙雲一次機會,卻在《三國演義》的傳奇世界裡,幾乎得到了一切的榮耀與榮耀!再者,趙雲其實在劉備的心目中,一直都佔有重要地位,即使是臨終前,也只有他這句遺言。

現在,大家熟知的劉備託孤,就是對諸葛亮的託孤,創造了一段君臣佳話,同時也被搞成了歷史的迷霧。事實上,就在諸葛亮完成託孤之事之後,劉備也將託孤之事交給了趙雲。

原稿如下:朕和卿在患難中,相從今日起,不願在此分離。卿可以想念朕的故交,早晚看著我的兒子,不要負我的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上面的段落是在《三國演義》中出現的,雖然正史上劉備僅向諸葛亮、李嚴託孤,而趙雲沒能得到這等榮幸,但《三國演義》敢這樣寫,一定有其原因!

一是趙雲不可重用的「冤情」,必使羅貫中感到難以置信,所以要在劉備死前,將趙雲推到他面前,讓他說話,以彌補趙雲的過錯。趙雲身為蜀漢重臣,劉禪的救命之恩,劉備甚至是他家人一生的「保護神」,從邏輯上推論,劉備在死前豈能忽視?可能是上述兩個原因吧,在《三國演義》裡,趙雲出現在劉備的眼前,劉備最終以「羅貫中法」來彌補趙雲。

可是說出的這番話,卻比託孤諸葛亮的那句「君可自取」,更令人吃驚!

劉備在《三國演義》裡對趙雲說:兄弟,在我患難的時候,你一直堅持跟著我,無怨無悔直到今天,現在我就要走了。好兄弟,你其實一直都是我的四弟,還是我兒子劉禪的救命稻草,在我劉備死後,你必須時刻保護劉禪……別忘了我的囑託。

把劉備這句話,翻譯得有點「江湖味」,有點煽情,最貼切原著。歸根結底,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和趙雲的兄弟關係,雖然比不上關羽和張飛,但卻佔據了合適的第三位,也就是說,論兄弟關係,劉備其實有三個,關羽、張飛和趙雲,諸葛亮都不算。

所以不管是原著,還是本譯本,此刻都有一個疑慮,即,劉備說:早晚看看吾子(一直護著劉禪),到底是想要趙雲,又怎麼看顧還是保護劉禪?

從原書中,可以看出當時諸葛亮也在其中,之前劉備已經把整個蜀國都交給了諸葛亮,那麼作為蜀國名義上的頭號人物——劉禪,顯然處於劣勢,因此劉備對趙雲的這句話,堪稱是給予趙雲一種特殊的權力。

也就是說,趙雲雖然不能干涉諸葛亮的治理等,可一旦遇上劉禪的地位(王位)和生命,受到威脅時,便可以自主採取措施,不必向任何人請示,即使牽涉到諸葛亮!那簡直是最後的否決,按原邏輯推論,也只有關羽、張飛和趙雲,配得上。他們三個是劉備的兄弟!

但是,很遺憾,趙雲哭著說:「我願意效仿這條狗!」問題在於趙雲沒有理解劉備遺言的深刻含義,還是把自己放在了臣子的位置,而不是劉備所期望的「四弟」。等閒之輩,沒能得到劉備賦予的這一特殊權力。

諸葛亮明白了沒有?一定會明白的!但是他不敢說,因為會打亂劉備的安排——劉備話裡有話,其實就是要趙雲心領神會。這樣看來,諸葛亮一旦說透了,就等於廢了劉備這番苦心。

從此,趙雲便成了「眾矢之的」,拍馬屁的,想暗害的,會將趙雲圍起來的,你讓趙雲還這麼做?而且諸葛亮的執政,也會有不好的影響。

在史書上,趙雲的人生意義非同小可,如今在《三國演義》裡,終於獲得機會,卻因人品端正,正直無私而放棄。十全十美的將軍,終會留下遺憾,但這何嘗不是十全十美呢?月圓則虧,水滿則溢,趙雲所說的不完美,正如一幅名畫一般,總會有完美的空白……

相關焦點

  • 劉備臨死前說:趙雲不可重用,諸葛亮一臉懵圈,趙雲眼角帶淚
    劉備說走就走,一點都沒耽擱,只不過在劉備去世之前說了一句話,把諸葛亮給整蒙圈了。大家也都知道劉備白帝城託孤,把阿鬥交付給了諸葛亮,再交付給諸葛亮之後,劉備還多了一個心眼兒。但是沒有想到,劉備折騰來折騰去,反倒讓諸葛亮佔了便宜,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之後沒多久就成為了整個朝中的老大哥。關於劉備的這一點安排,諸葛亮知道,但是他不願意把這件事情揭破,看破不說破,咱們還能當朋友。
  • 黃忠臨死前,說了7個字揭開劉備真面目,可惜趙雲沒聽懂
    ——諸葛亮黃忠臨死前,說了7個字揭開劉備真面目,可惜趙雲沒聽懂前言:黃忠在三國時期可以說也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他屬於大器晚成的類型,他的前半生是追隨劉表,但是劉表並沒有對他施以重任,只給了他一個地中郎的小職位,這個職位只夠黃忠生活開支,也並不能讓他發光發熱,後來劉備讓關羽去打長沙,也告訴關羽不要傷了黃忠。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死前說的那句話,諸葛亮:也就我聽懂了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死前說的那句話,諸葛亮:也就我聽懂了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歷史事故,為人們所熟知。此書大力宣傳漢室的正統性和褒揚仁義和忠誠,因此以尊劉貶曹為全書主旨,重點塑造了劉備陣營的文臣武將,龐統字士元,荊州襄陽人。
  • 劉備臨死前為何說趙雲不可重用。是什麼原因呢?這裡告訴你答案
    千古傷心舊事,一場談笑春風  殘篇斷簡記英雄,總為功名引動  古今多少風雲,盡在博覽眾史  也許劉備臨死前沒說這話
  • 為何劉備不敢重用趙雲?公孫瓚臨終前到底和劉備說了些什麼?
    趙雲作為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為劉備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即救下了蜀國的後主劉阿鬥,更是成為了他的個人標籤。但是趙雲卻因為公孫瓚的一句話,導致劉備至死都不敢重用趙雲。
  • 趙雲一輩子沒有被重用,劉備臨死前對他說了一句話,讓人明白原因
    相信在這部劇中大家各有各喜歡的角色,但是今天就想帶領大家去了解一下其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趙雲。趙雲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國時期劉備手下著名的將領,經常陪伴劉備左右,可以說是劉備的貼身保鏢。曾經趙雲在公孫瓚的手下做事,但是公孫瓚和劉備是同學,劉備經常來找公孫瓚聊天,因此認識了趙雲,兩人在思想上比較一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但是當時皇帝下令要劉備回京,於是兩人便只好告別。
  • 趙雲比劉備大2歲,劉備不願和趙雲結拜,諸葛亮不願帶趙雲北伐
    諸葛亮上了《出師表》,在緊鑼密鼓的籌劃北伐的時候,發現蜀漢集團無將可用了。蜀漢開創時的將領。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只有趙雲依然健在。此時的趙雲,雖然不服老,但是確實老了。諸葛亮不放心,不敢讓趙雲領兵去衝鋒陷陣。趙雲,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到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趙雲到底有多老呢?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對筆者來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自己的啟蒙讀物了,粗略算下來,少說也來回翻閱了八九十遍了。無論是魏武揮鞭,豪氣凌雲的曹孟德,還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是筆者喜愛的人物。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時間,英雄輩出,然而同時也有著許多人才英年早逝,令人無限惋惜。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直沒重用趙雲,到了臨死才告訴趙云為何
    都說「時勢造英雄」,不管在哪一個朝代,都曾湧現出了不少英雄人物,他們的生平經歷一直都備受人們關注。記得《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句話「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得不說亂世真的是英雄名將的井噴期。歷史上的三國時期造就了非常多的歷史名家名將,他們共同書畫了那一段歲月。
  • 諸葛亮北伐,為何不願派趙云為先鋒?
    要知道,這個時期的魏蜀吳已沒有人是趙雲的對手了,可以這麼說:此時的趙雲就是天下最強的猛將。這次北伐行動,諸葛亮要帶了趙雲去就多了幾分贏曹魏的把握。可是諸葛亮卻以「老將軍年事已高」為理由不願意讓趙雲北伐。其實這不過是諸葛亮的敷衍藉口而已,並不是他的內心真實想法。就按《三國演義》來說,這個時候的趙雲也不過才70歲。
  • 劉備不愧是一代梟雄,一生不重用趙雲,臨死前才告訴趙雲真相
    《三國演義》裡的劉備,關羽和張飛都是所有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劉備是蜀國的開國皇帝,無論是開始的桃源三結義,還是後來的劉備放下身段三顧茅廬,人們都會對他有不同的看法。而趙雲可以說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他的實力不亞於呂布,而且他的策略能力也很出色,但是他為何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真相說給趙雲
    其中蜀國的主公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而在劉備崛起的過程中,出現了關羽張飛以及黃忠和諸葛亮等等聞名百世的英雄人物。不過除了這些人以外,在五虎上將之中還有一位深受世人喜愛的武將,五虎上將趙雲。趙雲從劉備落魄的時候起就跟著劉備,但是劉備到死都沒有重用過趙雲,那麼身為五虎上將的趙云為什麼就是得不到劉備重用呢?
  • 劉備不愧是一代梟雄,一生沒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緣由說給趙雲
    而在劉備身邊,我們也總是能夠看到趙雲的身影,那麼劉備為什麼一生都沒有重用趙雲呢?他一直到臨死才告訴趙雲真相,不得不說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 很多人都說劉備沒有重用趙雲,雖說趙雲當時確實沒有擔任什麼高等官職,始終隨侍在劉備身旁,用現在的話說就相當是貼身保鏢,但這其實恰好能夠體現出來劉備對趙雲的信任以及重視。
  • 劉備過江迎娶孫尚香,為何只帶著趙雲?諸葛亮這一手成就了劉備
    戰後,孫權本來是想拿下荊州,但還是被諸葛亮搶了先。這樣的結果讓孫權很不滿意,於是想出了用嫁妹妹的方式讓劉備過江迎親,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拿住劉備。然而,諸葛亮怎會看不透東吳的招式,直接派了趙雲跟著,最終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
  • 白帝城託孤暗藏殺機,謠傳劉備死前不可重用趙雲是假的
    在「第85回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劉備臨終前主要是防止諸葛亮日後有異心。他走三步: 第一步,名為重託,實則測試諸葛亮。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可不是傻子,一聽這話,立刻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叩頭流血。
  • 三國志戰略版趙雲怎麼玩 趙雲諸葛亮張飛搭配
    三國志戰略版趙雲值得培養嗎?三國志戰略版趙雲怎麼玩?三國志戰略版趙雲陣容如何搭配?我們都知道趙雲是遊戲最全開荒武將,很多玩家在拿到趙雲這個武將後都不知道戰法和陣容的最強搭配!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諸葛亮愛用趙雲,但為什麼一直不重用趙雲,因為諸葛亮有一個缺點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49,閱讀約2分鐘筆者在前文中寫道,長坂坡一戰是趙雲一生中最光榮的一戰。趙雲最終能夠逃脫,與曹操下令活捉他有很大關係。
  • 趙雲武力無雙,為何一生始終不被重用?
    這是趙雲在《三國演義》中出現時的描述,剛出現時威嚴。趙雲,字子龍,三國時期蜀國名將,有「百戰百勝將軍」、「虎威將軍」之美稱。他與黃忠、關羽、張飛、馬超合稱「五虎上將」。劉備曾誇讚他說「子龍見義勇為。」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劉禪和甘夫人。後來跟著劉備到處打仗,攻佔了益州。他也跟著劉備去了東吳。可以說他是劉備的左膀右臂。
  • 趙雲死前大呼四個字,諸葛亮聽到臉色大變,劉禪無地自容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在三國所有武將中,趙雲或許不是武功最高的,但是他卻是最受人喜歡和尊敬的,一句「吾乃常山趙子龍」吸引了無數的三國粉絲。而劉備也親切地稱趙雲是忠肝義膽的最佳代表。
  • 為什麼劉備遲遲不重用馬超和趙雲?
    馬超來降,遠在荊州的關羽表達了不放心的意思,「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回書「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翼德並駕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你看看,因為「舊非故人」,遠在荊州的劉備集團高級幹部關二哥都坐不住,高度懷疑其投誠的可靠性,和諸葛亮開始討論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