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死前說的那句話,諸葛亮:也就我聽懂了

2020-12-15 騰訊網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死前說的那句話,諸葛亮:也就我聽懂了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歷史事故,為人們所熟知。此書大力宣傳漢室的正統性和褒揚仁義和忠誠,因此以尊劉貶曹為全書主旨,重點塑造了劉備陣營的文臣武將,龐統字士元,荊州襄陽人。年幼時,曾與諸葛亮一起求學於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

諸葛臥龍和鳳雛龐統可以說是師出同門,二人早年都受到過東漢名士龐德公的教誨與指導,就連令二人名聲大噪的臥龍鳳雛稱號都是龐公德所起。諸葛亮和龐統的謀略與見識其實是不相上下的,二人雖然齊名,但命運卻是天差地別的。諸葛亮是劉皇叔三次親臨草屋苦苦請出山來協助自己的,諸葛亮決定跟隨劉備,助他奠定了蜀漢王朝的基業。

龐統雖然有才能,但是卻命短,在龐統臨死之前,龐統給劉備指了3條路,結果劉備選擇的那一條正好被埋伏了,龐統也中箭身死,臨死前大喊一句話:「今日吾死,是乃天命」!這能聽出龐統滿滿的遺憾,他還沒有做出什麼大事業,就在這期間損落了,這句話劉備並沒有聽懂,而諸葛亮卻聽懂了

死之前說了一句話:「今日吾死,是乃天命。」但是他這句話,劉備聽了卻沒啥反應,因為他根本沒聽懂,沒有理解到龐統這句話背後的深意。然而諸葛亮卻聽懂了,而且還有點心灰意冷了,他甚至都有了想歸隱的心思,因為他害怕自己也跟龐統一樣,壯志未酬身先死,沒有實現理想就死去了

相關焦點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文/阿聞標題: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對筆者來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自己的啟蒙讀物了,粗略算下來,少說也來回翻閱了八九十遍了。無論是魏武揮鞭,豪氣凌雲的曹孟德,還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是筆者喜愛的人物。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時間,英雄輩出,然而同時也有著許多人才英年早逝,令人無限惋惜。
  • 龐統臨死前長嘆一聲!揭穿劉備最大的秘密,諸葛亮心知肚明不敢說
    龐統,這個在三國中只有短短一幕的人物,他和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鳳雛,傳言得到此二人者便可得到天下,無奈造化弄人,龐統正值立功建業時卻殞命在落鳳坡。當時劉備進軍漢中,駐守漢中的是劉表,因為劉備以仁義道德為重,沒有任何理由去攻打劉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掉不下臉面。
  • 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為何不推薦司馬懿?
    水鏡先生淡淡地告訴劉備:"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剛開始劉備還不知道臥龍鳳雛是誰,直到他在荊州的人脈慢慢擴大,終於知道這兩人是諸葛亮和龐統,也才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而龐統則是赤壁之戰結束後自己加盟劉備,後來還親自為劉備制定攻略益州上中下三策,是劉備吞併益州的首功。儒生俗士,豈識時務?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
  • 龐統去世前喊出8個字,劉備聽後不知所措,諸葛亮卻想回臥龍崗
    也就是說,南州所有的士人,都無法與龐統相比,因而龐統也因此得名。之後,劉備投靠劉表,駐紮在新野,他早聞司馬徽聲名,特地前來探望。諸葛亮的雄心壯志是明白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天下,自然就談人才一事了。在劉備問及司馬徽誰能稱得上俊傑時,司馬徽的回答是臥龍,鳳雛。諸葛亮和龐統就是這兩個人,而徐庶早些年就推薦了這兩個人。
  • 龐統被吹得神乎其神,為何這麼容易死在落鳳坡?你看真正原因
    三國之中,水鏡先生送給起兵不順的劉備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水鏡先生希望劉備能找到自己的賢能謀士,一起共商天下大事。可是這句話卻被世人斷章取義,奉為經典,這是為何?水鏡先生為劉備推薦了四位賢能異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劉巴、法正四人,這四人治國治軍的謀略可以說是天下絕倫。
  • 龐統指出諸葛亮的致命錯誤,劉備為何不當回事,關羽死後才後悔?
    諸葛亮所制定的隆中對戰略,是蜀漢後來發展的基本思路,依靠著諸葛亮的幫助,劉備順利奪取了一部分天下,也終於能開國稱帝。但是這個戰略並不能算是徹底成功了,因為劉備真正希望能顛覆曹操等勢力,恢復原來漢朝的疆域。
  • 為何鳳雛龐統成就不如諸葛亮?
    臥龍鳳雛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說的當然不是下面這兩位,而是正兒八經三國裡的人物。前兩天我問朋友你知道三國裡臥龍鳳雛不,他說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周瑜。也有人以為臥龍鳳雛這兩個名頭是水鏡先生取得。我……行吧,這期寫作素材~其實臥龍鳳雛並不是水鏡先生取得,而是龐德公,包括水鏡先生這個屬於司馬微的名頭,也是龐德公取的。龐德公是何人呢?他是龐統的伯父,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這關係能看出個所以然了吧。
  • 劉備死前將兵權交給李嚴,卻不給諸葛亮,其實他早就看穿了孔明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相信很多人看過《出師表》,從這篇文章我們就能看出諸葛亮對於蜀國真的操碎了心,蜀國夷陵慘敗,劉備一病不起,臨終之前託孤於諸葛亮,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是劉備對諸葛亮說的話,從這就能看出兩人的君臣關係,真的不一般。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卻還是敗了?他忘了後面兩句
    而令一位「鳳雛」則也是諸葛亮身邊的同時,龐統是也。但由此問題就來了,看過《三國演義》的應該都知道水鏡先生的名言「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了,而這臥龍以及鳳雛都在劉備手下,為何劉備最終還是敗了呢?自孔明出山助力劉備,一直到蜀國的滅亡。
  • 得臥龍鳳雛可得天下,劉備為何卻敗了?水鏡先生的下半句大有玄機
    ▲電視劇中水鏡先生就在那時候三國中有的一位很著名的隱士說出了一段話,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水鏡先生,當時劉備還在荊州的時候遇見了這個水鏡先生,他告訴劉備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者便可安天下01後半句才是關鍵所在大家熟知的只有關於臥龍和鳳雛的前半句的內容,實際上這句話沒說全面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上)諸葛亮痛哭龐統
    龐統以賓客之禮款待他,問彭羕從哪裡來。彭羕說:「我特地趕來救你數萬人性命,見到劉將軍才能說。」法正忙去報告劉備,劉備親自謁見,向彭羕請教。彭羕說:「將軍有多少人馬在前寨?」劉備說:「魏延、黃忠在那裡。」彭羕說:「為將之道,怎麼能不知道地理?前寨緊靠涪江,如果決江,前後用兵堵住,那人就要死光,」劉備大悟。彭羕說:「罡星在西方,太白降臨此地,應該有不吉之事要發生,一定要謹慎。」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諸葛亮龐統未進前三,榜首當之無愧
    不論在什麼朝代想要奪取天下,必定要有勇猛的將領和老謀深算的謀士。將領以武力開疆擴土,謀士以計謀安天下。在三國時期謀士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遠遠要勝過優秀將領的,他們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扭轉戰局。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三國十大謀士。 第十名:陳宮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敗亡,難道水鏡先生說錯了?因在劉備
    在水鏡先生司馬徽口中「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即可安天下」的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都加入了劉備的陣營,那為什麼劉備還是沒有奪得天下呢?劉備在荊州的境遇則更是讓人可惜可嘆,荊州牧劉表十分看重劉備,在病重時更是對劉備直言:「我兒不才,荊州諸將又相繼凋零。我死之後,就由你來攝政荊州。」劉備聽罷斷然拒絕了劉表給予的這個機遇,沒有接管荊州,讓劉表的次子劉琮接管了荊州的基業。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
  • 追隨過周瑜的龐統 在《九州劫》中也對劉備入主西川有大用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三國時諸葛亮對於劉備陣營的意義重大是旁人都替代不了的,諸葛亮不僅在劉備尚處顛沛流離時期時,就幫助其確立了如何立足天下的方針,還在劉備死後竭力輔助劉禪治理蜀國,並且多次北上完成既定的北伐中原匡扶漢室的理想
  •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知己知彼」,不但是兵家所倡導,依然也是為人之所必修。如何能看透一個人?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有的人奮鬥數年,事業可以風生水起!然而有的人窮盡一生,仍然是在打醬油!為什麼?自己沒看透,沒有讀懂合作團隊,或者是老闆,亦或者是上司!
  • 水鏡先生司馬徽,引薦了諸葛亮,為何不願意親自輔佐劉備
    ,得救了以後,劉備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好在這時劉備遇到了一個小孩,才得知自己竟然到了水鏡莊,這才見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水鏡先生告訴劉備,雖然在天下闖蕩,卻依然沒有作為,是因為手下沒有有能力的人,關羽、張飛和趙雲只是武將而已,並不會兵法,更別說怎樣排兵布陣與觀大局,並告訴劉備,伏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需要劉備去拜訪一人,之後劉備遇到了徐庶,不僅連連得勝,攻下了樊城,還帶領關羽張飛二人,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