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臨死前長嘆一聲!揭穿劉備最大的秘密,諸葛亮心知肚明不敢說

2020-12-14 顛覆歷史

龐統,這個在三國中只有短短一幕的人物,他和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鳳雛,傳言得到此二人者便可得到天下,無奈造化弄人,龐統正值立功建業時卻殞命在落鳳坡。當時劉備進軍漢中,駐守漢中的是劉表,因為劉備以仁義道德為重,沒有任何理由去攻打劉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掉不下臉面。龐統當然知曉劉備心中所想,他給劉備獻出一計:便是犧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來換一個理由去攻打劉表。

但事實確實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龐統在臨死前長嘆一聲,揭穿了劉備最大的秘密,諸葛亮知道卻不敢言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龐統他作為一個謀士,很多人求賢若渴,而他也是經過諸葛亮的邀請,才選擇了劉備這個主公。

但是大家都知道,龐統他面貌醜陋,劉備見了他之後,並沒有對他委以重任,而是賜給了一個小官,這也是龐統沒想到的,他沒想到的是劉備竟然是這樣一個「明主」,劉備實則就是有點以貌取人的含義。

雖然得到的是這樣的待遇,但是龐統仍然盡全力去輔助劉備,在雒城之戰中,他給劉備獻下課上、中、下三策,而也正因為這三策,也讓龐統最終認識了劉備所謂的仁義道德。而他也是對劉備徹底失望之後,在落鳳坡前中箭身亡,彌留之際,大喊道:吾死,乃天命也!龐統的一生也到此結束。

從龐統的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劉備被世人所傳呼的明君明主,只不過是他吸引人才的一個手段擺了。龐統也是在和劉備身邊逐漸明白了劉備的為人。諸葛亮在得知龐統的死訊後,知曉其中的來龍去脈,可是故人已去,此時再說出來已沒有意義,因此他選擇了沉默。

相關焦點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對筆者來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自己的啟蒙讀物了,粗略算下來,少說也來回翻閱了八九十遍了。無論是魏武揮鞭,豪氣凌雲的曹孟德,還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是筆者喜愛的人物。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時間,英雄輩出,然而同時也有著許多人才英年早逝,令人無限惋惜。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死前說的那句話,諸葛亮:也就我聽懂了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死前說的那句話,諸葛亮:也就我聽懂了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歷史事故,為人們所熟知。此書大力宣傳漢室的正統性和褒揚仁義和忠誠,因此以尊劉貶曹為全書主旨,重點塑造了劉備陣營的文臣武將,龐統字士元,荊州襄陽人。
  •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知己知彼」,不但是兵家所倡導,依然也是為人之所必修。如何能看透一個人?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有的人奮鬥數年,事業可以風生水起!然而有的人窮盡一生,仍然是在打醬油!為什麼?自己沒看透,沒有讀懂合作團隊,或者是老闆,亦或者是上司!
  • 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為何不推薦司馬懿?
    水鏡先生淡淡地告訴劉備:"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剛開始劉備還不知道臥龍鳳雛是誰,直到他在荊州的人脈慢慢擴大,終於知道這兩人是諸葛亮和龐統,也才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而龐統則是赤壁之戰結束後自己加盟劉備,後來還親自為劉備制定攻略益州上中下三策,是劉備吞併益州的首功。儒生俗士,豈識時務?
  • 龐統去世前喊出8個字,劉備聽後不知所措,諸葛亮卻想回臥龍崗
    在龐統年輕時,從外貌上看,他其實並不聰明,顯得很單純。以司馬徽著稱的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清雅,而且善於識人。就這樣二十歲的時候,龐統便前去拜見,大抵也是為了求好名聲。其結果二人還真是一見如故,一直聊到深夜,司馬徽十分驚訝。一貫識人竟說:統當南州士之冠。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上)諸葛亮痛哭龐統
    龐統以賓客之禮款待他,問彭羕從哪裡來。彭羕說:「我特地趕來救你數萬人性命,見到劉將軍才能說。」法正忙去報告劉備,劉備親自謁見,向彭羕請教。彭羕說:「將軍有多少人馬在前寨?」劉備說:「魏延、黃忠在那裡。」彭羕說:「為將之道,怎麼能不知道地理?前寨緊靠涪江,如果決江,前後用兵堵住,那人就要死光,」劉備大悟。彭羕說:「罡星在西方,太白降臨此地,應該有不吉之事要發生,一定要謹慎。」
  • 三國演義 為何劉備死後,諸葛亮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真相!
    想必大家對這種現象都很驚詫,諸葛亮不管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幾乎是被神話的一個人,可見他是多麼的組織多謀,那麼這樣一個傳奇的人在劉備死後為何從沒贏過呢?首先就是雖然在前期諸葛亮和劉備發了很多勝仗,導致蜀國內部就有很多問題雖然諸葛亮最終採取一系列的舉措漸漸修補了這些問題,但是畢竟需要時間。
  • 龐統指出諸葛亮的致命錯誤,劉備為何不當回事,關羽死後才後悔?
    因此,有關他當初的隆中對戰略,也就引發了一定的爭議,很多人認為這個戰略有問題,龐統就認為這個戰略存在著一個致命的失誤,那就是不應該把荊州作為戰略的重心之一,諸葛亮是設想以荊州和益州為重心,最終雙面出擊進攻曹魏。
  • 為何鳳雛龐統成就不如諸葛亮?
    臥龍鳳雛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說的當然不是下面這兩位,而是正兒八經三國裡的人物。前兩天我問朋友你知道三國裡臥龍鳳雛不,他說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周瑜。也有人以為臥龍鳳雛這兩個名頭是水鏡先生取得。他是龐統的伯父,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這關係能看出個所以然了吧。龐德公之所以給這兩人宣傳,除了沾親帶故的關係外,自然也是因為這倆人本身也有本事,不然光做宣傳了,別人了解後發現臥龍鳳雛不過如此,那還不當場大罵龐德公。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諸葛亮龐統未進前三,榜首當之無愧
    諸葛亮就是徐庶向劉備推薦的,他有才卻一生沒有發揮其光亮。在徐庶被曹操所擒後,無奈辭別劉備。他走前承諾不給曹操獻一計,後來確實如此。 諸葛亮是歷史上有名的忠誠,除此之外他也是出色的軍事家。
  • 打下涪城後,龐統看透了劉備,來不及提醒孔明就犧牲了!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既然是小說,那就一定會帶有作者的主觀想法,三國演義就是這樣。所以說一定要從正史中來了解劉備。正史中的劉備和三國演義中的並不一樣,其中龐統對劉備這個人看的就非常透徹。
  • 劉備託孤諸葛亮,可他臨死前為何叫來趙雲,命令他保護劉禪?
    劉備託孤諸葛亮,可他臨死前為何叫來趙雲,命令他保護劉禪?三國時期的勢力分布是非常特殊的,那個時代大家都非常敬重有才能的人,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可以登上皇帝的位置。對於百姓來講,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血統的純正,因此,除了劉備之外其他的人在百姓眼裡都是謀逆的臣子。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
  • 劉備一生中看錯三人:其中一人武力三國第一,一人謀略比肩諸葛亮
    劉備祖上是中山靖王算得上是漢朝皇族血統,但經過幾百年實際上已經不被承認。劉備成年後一直想恢復祖上榮光,黃巾起義爆發後參加官軍殺敵,戰後成為一個縣令。適逢天下大亂,劉備跟著上司公孫瓚一起參加反董聯軍,因為表現優異得到各路諸侯賞識,徐州牧陶謙臨終前將徐州託付給劉備,劉備依靠徐州開始徵戰天下。
  • 劉備如果得了天下,很有可能殺的就是這幾人,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
    ,雖然鑽了空子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皇帝也承認了,但這是因為當時的皇帝是傀儡需要個幫手,所以不少人都懷疑他的身份,而劉備若是得了天下,估計也會將刀對準這幾個人,諸葛亮知道卻沒有說破。如劉備初識關羽張飛時,就看出二人絕非庸才,便毅然決然與二人義結金蘭。之後更是有怒摔阿鬥做法,成功收買趙雲等眾將士的心。如果一旦稱帝,他必定會與朱元璋一樣,殺掉功臣,來鞏固自己的基業,這一點諸葛亮早就心知肚明!
  • 追隨過周瑜的龐統 在《九州劫》中也對劉備入主西川有大用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三國時諸葛亮對於劉備陣營的意義重大是旁人都替代不了的,諸葛亮不僅在劉備尚處顛沛流離時期時,就幫助其確立了如何立足天下的方針,還在劉備死後竭力輔助劉禪治理蜀國,並且多次北上完成既定的北伐中原匡扶漢室的理想
  • 劉備的心機有多深?看他臨終前對諸葛亮說的話就知道了
    如果他真的不稱職,那麼這位紳士就會自己掌權。」許君天下是多麼真誠,多麼有魅力。諸葛亮的回答是什麼?」我一定盡力幫助少爺,永遠做個好大臣,從頭到尾,直到死!」 諸葛亮作為一個智者足智多謀的智者,怎麼能不看到劉禪的「扶不起來」呢?我們怎麼看不到蜀漢的衰落趨勢呢?劉備雖有知己知彼之恩,東漢名士也關心自己的正氣,但諸葛亮的智慧決定了他是一個崇尚時代的人。
  • 劉備拜訪的高人 諸葛亮的老師 水鏡莊隱士——三國名士司馬徽
    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僕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這段話的大意是:南郡龐統聽說司馬徽在潁川,特地從兩千裡之外趕來看望他。
  • 謀臣龐統如果沒早早去世,劉備最終能夠統一三國嗎?
    後來劉備得到了諸葛亮的幫助下吞併荊州,龐統又幫助劉備拿下益州,但在攻略成都的時候龐統被流箭射中陣亡,有不少網友覺得可惜,不然蜀漢就能一統天下了。但實際上,不論龐統有沒有戰死,蜀漢終究還是完不成這件事。先來看下龐統的死因,214年劉璋邀請劉備入蜀一起攻打位於漢中的張魯,承諾為劉備提供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