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生中看錯三人:其中一人武力三國第一,一人謀略比肩諸葛亮

2020-12-15 騰訊網

劉備祖上是中山靖王算得上是漢朝皇族血統,但經過幾百年實際上已經不被承認。劉備成年後一直想恢復祖上榮光,黃巾起義爆發後參加官軍殺敵,戰後成為一個縣令。適逢天下大亂,劉備跟著上司公孫瓚一起參加反董聯軍,因為表現優異得到各路諸侯賞識,徐州牧陶謙臨終前將徐州託付給劉備,劉備依靠徐州開始徵戰天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再加上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馬良、法正等人的同心協力,終於在西南地區建立蜀漢,成功和曹操、孫權一起三分天下。

劉備的經歷雖然很勵志,但實際上也跌宕起伏,幾十年間數次經歷生死,本次也出現過多次錯誤。曾經就因為看走眼,令自己損失慘重十年奮鬥結果付之一炬。

用錯靡芳

第一個看走眼的人是靡芳,他是徐州富商靡家的二公子,從小到大過著錦衣玉食欺男霸女的日子。儘管不學無術,但因為家裡實力太雄厚,連徐州牧陶謙都不敢動靡芳,只能給他一個閒差讓他最大限度安分守己。

曹操攻略徐州時在徐州境內大肆屠城,目的不過是為了徵糧、搶錢,把靡家這樣豪門富商弄得膽戰心驚。陶謙曾經向周邊諸侯求救但只有劉備帶著2000兵馬支援,不巧此時呂布在曹操後方搗亂,曹操只能退兵回去救火。陶謙、靡芳等等徐州軍民不知道其中原因,還以為是曹操被劉備嚇跑,一時間劉備成為了徐州的英雄,陶謙甚至要把徐州交給劉備打理。

靡家為了拉攏劉備,特意把靡芳的妹妹靡氏嫁給劉備做夫人,不久後又資助劉備大筆錢糧,為他招募、武裝十萬兵馬。作為回報,劉備把糜竺、靡芳兩兄弟收入集團內,承諾每進軍一個地方將幫助靡家在當地開設產業。一段時間後才發現靡芳的本性,但礙於情面不好指責靡芳,只是儘可能讓他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最大限度降低他搗亂地風險。

劉備稱王后把荊州交給關羽打理,同時任命靡芳為荊州後勤主官,負責軍隊糧草買賣、補給。這是一份美差,也和靡芳專業對口。可當關羽領兵北上和曹仁白熱化作戰時東吳突然偷襲荊州,靡芳為了保命不僅投降東吳,而且洩露關羽的作戰計劃和糧草運輸時間等核心機密,直接導致關羽被殺、徹底失去荊州。

不該接納呂布

第二個看走眼的人是呂布,他是那個時代戰力最強的武將。虎牢關之戰時董卓派遣呂布鎮守虎牢關,呂布以區區2萬兵馬就把關東聯軍10萬兵馬擋在虎牢關前。後來聯軍秉承著擒賊先擒王的策略,接二連三派遣猛將想通過車輪戰斬殺呂布,沒想到這些猛將都被呂布斬於馬下。直到劉關張三兄弟合力擊退呂布,聯軍才順利拿下虎牢關,劉備也在那個時候欣賞並想招募呂布。

當劉備掌握徐州之後呂布在兗州和曹操交戰,因為不得民心也徵不到糧,戰敗後只能前往徐州投奔劉備。關羽張飛不建議劉備接納呂布,畢竟呂布的黑歷史太多。當年他還是并州牧丁原的義子,丁原對他恩重如山,呂布竟然為了一匹赤兔馬和董卓許諾的高官厚祿殺死丁原,隨後又帶著丁原的部將投奔董卓。到了董卓這裡沒兩年,又被王允用貂蟬策反,又一次殺死董卓。現在收留他,難保他以後不會再次背叛我們。

劉備認為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而且呂布也非常落魄,呂布肯定不會背叛我們,於是讓呂布屯兵小沛。果不其然,當劉備和關羽領兵南下徵討袁術時,呂布聽聞徐州防守空虛,趁著夜色領兵攻佔徐州。事後還假惺惺地幫助劉備調解和袁術的恩怨,把小沛交給劉備打理,兩人身份來了個大互換。可憐劉備三兄弟辛辛苦苦奮鬥了十幾年時間才有了徐州這塊地盤,因為看走了眼,白忙活了。

因為相貌嫌棄龐統

最後一個看走眼的人是龐統。龐統和諸葛亮一樣都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弟子,司馬徽授予諸葛亮"臥龍"這個稱呼,授予龐統"鳳雛"這個稱呼,可見龐統的謀略可以比肩諸葛亮。但龐統有一個特點就是樣貌醜陋,歷史上描述他長得矮黑而且尖嘴猴腮,怎麼看都和智者沒有太大關係,或許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龐統一直被人嫌棄、輕視。

曾經龐統想投奔孫權,孫權見到了龐統的樣子一臉嫌棄,連談話的機會都沒給龐統,逼得龐統投奔劉備。而劉備第一次見到龐統的時候和孫權一樣對龐統各種嫌棄,但礙於諸葛亮的情面,只是和龐統簡單交談了一番後就隨便給了龐統一個縣令的職務。龐統對劉備這種態度很寒心,但還是願意給劉備機會。因為在任上無所事事導致龐統被很多人投訴,劉備終於忍無可忍,特意帶著諸葛亮質問龐統。這時候只看見龐統花了2個時辰的時間就做完了一個月的工作,劉備這才發現龐統是一個治國賢才,啟用他做主官,負責政務。

其實就龐統的能力而言,他更善於謀略,甚至本身已經制定好了未來蜀漢的發展、作戰任務。但劉備從來沒有諮詢龐統,甚至也不相信龐統除了治國之外還能出計謀。最終龐統殞命落鳳坡,劉備損失了蜀漢最好的發展機會。

小結

從現代的眼光來看,劉備確實是看走眼,但假如從劉備的角度來看,其實對於他來說都是最好的安排。靡芳有優越的家庭條件,可以幫助劉備武裝軍隊,對於當時劉備正在創業階段,自然不會因為靡芳這種人品而捨棄那麼豐富的資源。而呂布儘管有黑歷史,但他的武力的確很吸引人,況且兩人還有曹操這個共同的對手,對於劉備來說兩家人聯手才是最好的選擇,自然不會放走呂布。

至於龐統,只能說他太過隱士了。一個正常的人都是拼了命展示自己的能力,龐統卻沒有這麼做。試問他自己都不用心展示自己,別人怎麼會通過他醜陋的外表發現他豐富的內心呢?

相關焦點

  • 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四大都督只有一人,荀彧諸葛亮不在其中
    漢末三國時期不僅湧現了很多名將,比如入選武廟的多達九人,也出現了不少謀略出眾的謀士,不過大多數人對於謀士的定位可能有些誤解,把不少人也歸入到謀士之類,比如曹操五大謀士真正算得上謀士的只有賈詡、荀攸和郭嘉三人,其餘兩人程昱文武全才首先是名將然後才是謀士,荀彧真正厲害的是內政,他們都算不上是純粹的謀士,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
  • 諸葛亮兄弟三人,為何分居三國?原來是諸葛家下的一盤棋
    三國時期最具有權勢的三個人想必所有人都耳熟能詳,那就是曹操、孫權以及劉備。劉備剛開始碌碌無為,雖然有一些兵勇,但卻屢戰屢敗,而劉備也明白,自己手下的戰將雖然驍勇善戰,但在謀略方面還是略有不足,如果自己能夠得到一位才華超群的軍師,那自己就這樣的亂世中無異於如虎添翼,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也印證了自己的這個猜想,諸葛亮也很快幫助劉備在亂世中立足,並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 三國演義武力明顯被高估的三大猛將,其中一人正史中活不過第一集
    和正史相比,《三國演義》不僅虛構了不少情節和不少人物,比如三英戰呂布,比如冀州上將潘鳳和零陵上將邢道榮等等,也低估了不少人的武力,比如關羽是正史中當之無愧的三國武力第一人,演義中卻只能位居第四,甚至斬殺個顏良還要特意強調「赤兔馬快」;再比如曹操麾下最為勇猛的先鋒悍將樂進在演義中的武力連第一流甚至第二流都算不上等等
  • 諸葛亮郭嘉魯肅田豐賈詡,這五人誰是名副其實的三國第一謀士?
    三國武將民間有個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力排名尚存疑慮,那謀略的排名更加複雜。縱觀歷史進展,東漢末年確實湧現出了很多名臣謀士,這些謀臣為不同的諸侯縱橫捭闔,如果從不同的軍閥中找出最強的謀士,那誰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呢?
  • 三國正史除了關羽和張飛,還有一人也有資格被稱為萬人敵
    萬人敵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能敵萬人的兵法或謀略,比如《史記-項羽本紀》:「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二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武藝超群,不過無論哪種說法,歷史上能被稱為萬人敵的卻不多,比如三國時期雖然猛將眾多,但是明確被提及的只有關羽和張飛。
  • 三國張姓八大名將,張飛僅排第二,有一人比張飛都厲害
    三國中,除了曹姓、孫姓、劉家這幾個大姓,還有一個姓氏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名將,這就是張姓,其中張飛更是大名鼎鼎。然而,其實在這些名將中,張飛僅能排第二,有一人比張飛都厲害,此人是誰?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三國張姓八大名將,看看大家都認識哪些?
  • 三國官職最高的六位降將:東吳一人,蜀漢兩人,曹魏三人
    漢末三國時期投降是常有的事,降將混得風生水起的也大有人在,不過投和降其實是不同的,投多指戰爭形勢明朗之前主動變節到對立陣營的行為,比如投誠、投靠;降則指戰爭形勢明朗之後或者戰敗之後向對手屈服,所以甘寧投孫權、馬超投劉備、夏侯霸投蜀漢嚴格來說不算投降,只能算投誠。
  • 三國排名前五的謀士,諸葛亮排第三,第一無可爭議!
    三國之中最出名就是武將,三國亂世,戰亂時期,天下諸侯紛紛起兵,很多武藝高強的人便紛紛出山去為國家效力,其中最出名的武將有呂布,關羽,典韋,張飛,許褚等等,每一個人在三國演義裡被羅貫中的刻畫都變得栩栩如生,如同神明,而其中除了武將,那麼能左右三國亂世的就必屬三國之中的謀士。
  • 劉備一生真正錯過的名將只有這三人,其中一位能力和劉備不相上下
    劉備一生真正錯過的名將只有這三人,其中一位能力和劉備不相上下三國中,劉備有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曹操也有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和徐晃。可是熟悉戰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一生真正錯過的名將還有這三人,其中一位能力和劉備不相上下,他們分別是龐德,田豫,張任。這三位才華和智慧都非常高,可是劉備卻錯過他們。龐德在三國演義中,龐德的下場是很慘的,雖然名義上龐德是戰敗所殺,其實是被人暗算的,才造成龐德在戰場上被人殺害。龐德一開始和關羽交戰,箭射關羽,龐德正要取勝,于禁下令收兵,擋住了龐德立功。
  • 用戰績排名三國十大武力高強武將,關羽排第八、第一眾望所歸
    三國十大武力高強武將 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 七黃八許九姜維 十張遼 註明全部按照評話來,別和我說正史演義,戰績以書中主要戰績為主 第一,呂布 評話裡肯定了他天下第一武將的地位,雖然後後來一幫變態男沒有正面交手過
  • 張郃:三國武力計算器,一生都在追趕張遼的路上
    五子之中有一人較為特殊,被稱為「三國名將的武力計算器」,前期誰也打不過,後期照樣誰也打不過,他就是張郃。說張郃是武力計算器似乎也比較合理,在袁紹手下和曹操帳下的武將鬥過,在曹操手下又和劉備手下的武將鬥過,基本上漢末諸侯拿得出手的武將,都和張郃又過交集。除此之外,羅貫中在描寫武將單挑場面時,特備喜歡用回合來反應戰鬥力,通常都是趙雲幾回合將對方武將挑下馬,關羽幾回合斬殺華雄。
  • 三國二十四名將,有兩人武力被嚴重低估,其中一人排名坐三望二
    袁紹麾下兵強馬壯,猛將屬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人並稱的河北四庭柱武力最為強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個三國二十四名將榜中,除了高覽未能上榜之外,其餘三人榜上有名,其中張郃排名第十四,文丑和顏良分別位居第二十一和二十二,其實這個排名相當不合理,顏良和文丑的武力絕對被嚴重低估
  • 三國十大頂級軍事天才,有一人觀眾定想不到
    甘寧治軍有方,深的軍心,又懷謀略,懂用兵之道,因而功勳卓著。 第四: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諸葛亮的建樹,不用我多講了,演義雖然多有虛構,但是正史上諸葛亮也是很牛逼的存在。
  • 三國有哪些名將來自并州?五子良將有一人,還有兩人是一方諸侯
    東漢末期天下劃分為十三州,其中并州比較複雜,境內多遊牧民族,比如匈奴、烏桓、鮮卑、羌人在并州都各有勢力範圍,因為需要經常和遊牧民族作戰,所以并州多精兵強將,比如并州狼騎是和西涼鐵騎齊名的漢末戰鬥力最強的兩支邊軍,當然出自并州的名將也不少,那麼三國有哪些名將來自并州?
  • 當年水鏡先生為何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兒司馬懿?
    那麼身處亂世的諸葛亮,又為何會選擇原本並不強大的「劉氏集團」呢?這要歸功於一人。 謀略遠在諸葛亮之上的水鏡先生 此人便是水鏡先生。 其實所說的水鏡先生,是三國時期一位十分低調的能人——司馬徽。 司馬徽,乃是東漢末年的名士,字德操,是潁川陽翟人。他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等,亦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劉表臨終前擁有三大虎將,個個能抗能打,曹操劉備孫權各得一人
    其中就有一個著名細節。 那就是劉表手底下的三大武將。劉表生前的三大虎將各個都是十分的厲害,足以媲美劉備的五虎上將。都知道在劉備徵討巴蜀之地時,魏延歸順了劉備。不過可惜的是在前期的時候因為魏延主動背叛了自己的主公,投降劉備, 這也讓身為劉備軍師的諸葛亮很是不滿,認為魏延這個人賊眉鼠眼,沒有忠誠度可言,因此魏延在前期也是被諸葛亮雪藏,沒有發揮的空間。
  • 湖南省永州籍三國四大名人:永州市一人,零陵區三人
    三國時期的湖南省永州市籍名人共有四位,曹魏與蜀漢各一人,東吳集團有一對父子。其中,三人來自於永州市的零陵區,一人具體地點不詳。第一位:黃蓋。黃蓋是東吳集團中的永州市零陵區籍名將。提及黃蓋,他可謂是一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三國名人。
  • 劉備一生錯過的三大將領:勝過五虎將,可輔佐他一統三國
    劉備一生錯過的三大將領:勝過五虎將,可輔佐他一統三國!《三國演義》中,劉備比起多疑的曹操和孫權來說,他最擅長的事情便是拉攏人心,也因此,他以織草鞋的貧民身份,招攬到了不少文臣武將,最終成為一方諸侯。儘管劉備招攬人才的手段如此高明,但仍然錯過了三大將領,這三大將領雖然不比諸葛亮名氣大,但他們都是實打實的能臣。第一人:陳登陳登原本是徐州牧陶謙的屬下,他在管理徐州的期間,負責農業生產工作,讓原本被曹操屠城兩次的徐州漸漸恢復了元氣。陶謙去世後,他寫信給袁紹,讓劉備擔任徐州牧,還帶著百姓擁護劉備。
  • 悲劇:劉備生平看錯5人,3人毀他江山,其中2人還是劉備的親戚
    徵袁術,領徐州,破呂布,反目曹操,附劉表,這些種種大經歷,徹底讓劉備成長,後來劉備引進,諸葛亮,龐統,進而赤壁聯吳破曹,佔荊州,取益州,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至此,離劉備打口號的時間也只不過30年!30年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其實並不算長。但為何劉備傾其一生,卻只佔到了三分天下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劉備的團隊之中,有幾個攪局的。
  • 劉備其實不應該錯過這兩位猛將,他們一人可定天下,一人可救國
    劉備的成功,離不開他那些武功高強、足智多謀的部下,劉備為了找到自己心儀的部下,可謂是費盡了心思,比如說劉備為了讓諸葛亮為他效力,三顧茅廬,才將諸葛亮請出了山。雖然劉備在生前有過許多得力的將領,但是還是有些將領是留不住的,在劉備的一生中,就錯過兩位猛將,一人可以定天下,另一人可以拯救國家,那麼這兩人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吧。一、「愛哭」的劉備一講到劉備,也許很多人的腦海裡會浮現出三個字,那就是「愛哭鬼」,歷史上的劉備,是一個愛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