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生錯過的三大將領:勝過五虎將,可輔佐他一統三國

2020-12-15 顛覆歷史

劉備一生錯過的三大將領:勝過五虎將,可輔佐他一統三國!

《三國演義》中,劉備比起多疑的曹操和孫權來說,他最擅長的事情便是拉攏人心,也因此,他以織草鞋的貧民身份,招攬到了不少文臣武將,最終成為一方諸侯。儘管劉備招攬人才的手段如此高明,但仍然錯過了三大將領,這三大將領雖然不比諸葛亮名氣大,但他們都是實打實的能臣。

第一人:陳登

陳登原本是徐州牧陶謙的屬下,他在管理徐州的期間,負責農業生產工作,讓原本被曹操屠城兩次的徐州漸漸恢復了元氣。陶謙去世後,他寫信給袁紹,讓劉備擔任徐州牧,還帶著百姓擁護劉備。然而呂布一來,不僅霸佔徐州,還將劉備趕走,也將陳登幫助劉備以此地為根基拓寬勢力的想法破滅。

陳登不僅善於治理一方,還是一個全能型的軍師。他用反間計,讓呂布和袁術斷了姻親關係,將呂布逼到沒有幫手的境地。擔任廣陵太守期間,他曾經率兵擊敗了數十倍的東吳軍隊,讓孫權不敢覬覦。他與劉備的關係非常好,劉備評價他:「像元龍這樣文武足備、膽志超群的俊傑,只能在古代尋求。當今芸芸眾生,恐怕很難有人及其項背了。」只可惜這樣一個人才,病死時才三十七歲,華佗醫治也無效。

第二人:田豫

田豫是三國時期少有的拒絕劉備之人,他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因為能力出眾,劉備將他挖到自己牆角下,但他以母親年老為理由辭別了劉備,去曹魏做事。曹操能夠一統北方,曹魏能夠拿下蜀漢、東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能夠壓制住北疆的胡人。田豫身為持節護烏丸校尉,他對上北疆的胡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挑撥不同的部落,讓他們陷於內鬥,沒心思和曹魏打仗。田豫不僅對付胡人有好計謀,他還因為胡人首領骨進對朝廷不恭敬,便率領數百人衝進胡人的營帳,將骨進斬殺,導致那些胡人聽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第三人:牽招

牽招與田豫一樣,都是北疆大臣。如果說田豫對待胡人的態度,是強硬派,那麼牽招對待胡人的態度,則是將其安撫分化。他在北疆建立書院,將這些人慢慢漢化,最後再將這些人放回他們家鄉。田豫出塞,曾經被鮮卑族圍困過,牽招率軍突襲,直接將鮮卑軍擊潰。正是有他在,鮮卑族與北伐諸葛亮的勾結,一直未能成功。這三人,雖然在《三國演義》中不是主角,但他們的能力不亞於劉備的「五虎」。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2位將領!無論誰活下來,一統三國有機會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前後五次北伐中原,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壯志未酬身先死」,成了諸葛亮一生的最佳寫照;然而,諸葛亮的智謀在當時雖堪稱天下無雙,但在他死後,許多史學家認為,諸葛亮在用人上略有偏頗,尤其他生前下令斬殺兩員大將,間接導致了蜀漢最後的失敗,若不殺此二人,或許蜀漢有機會一統三國也說不定
  • 劉備招攬了天下最強的五大名將,唯獨錯過了能幫他成就帝業的一人
    亂世出英雄,這句話放在刀光劍影的三國時期非常的恰當。在三國時期群雄割據都在為爭奪勢微的漢室天下而招兵買馬,各路諸侯勢力都在不斷爭鬥,於是有的被吞併有的則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三國中蜀國劉備以求賢若渴著稱,手下猛將名謀數不勝數。
  • 他是三國最窩囊謀士:輔佐關羽關羽逝,輔佐劉備劉備亡
    馬良三國謀士眾多。成功的謀士如耀眼的明星,其神機妙算、豐功偉績令人拍案叫絕;但也有很多失敗的謀士,這些謀土並非沒有才幹,只因其計謀不被主人採納,而明珠暗投,窩囊一生。今天要說的這位謀士就是這樣,其眼光和謀略都很出眾,可是他輔佐關羽,關羽不聽,他輔佐劉備,劉備也不聽,結果關羽慘死,劉備慘敗,蜀國元氣大喪。自己也死在了亂軍之中。此人姓馬名良,湖北襄陽人氏,因為眉毛中有白毛,又稱「白眉馬良」。他是馬謖的哥哥,諸葛亮的同鄉,諸葛亮與他關係很好,也很看重他。
  • 呂布典韋許褚顏良文丑五人,能打敗劉備麾下的五虎將嗎?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是對三國時期最好的概括,那個時代雖然很短暫,但是值得我們去回味的地方很多。他就像一顆耀眼的流星,划過天際,雖然短暫但卻耀眼。三國看點的地方莫過於各大將領之間的爭鬥。三國時期有名氣的武將有很多,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這些都是劉備手底下武藝高強的將領。
  • 如果劉備沒錯過這兩位大才:三國歷史會改變!五虎將成「七虎將」
    劉備能從一個賣鞋的小販,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在於其手裡有兩大法寶。第一,就是劉皇叔這個虛名。東漢時代的社會講究個門第。如果劉備沒有皇叔這個頭銜,估計這輩子就是賣鞋的命,指望搞出後來的成就那是萬萬不能。第二大法寶就是其麾下的武將團隊:關羽、張飛等五虎將,為蜀漢打開了局面。
  • 《三國演義》裡,魏延深受劉備器重,那麼他打得過五虎將嗎?
    魏延跟黃忠一樣,本是劉璋的部下,可惜都沒有受到重用,後來劉備入川,他們就棄暗投明跟隨了劉備。魏延雖然沒有像黃忠一樣被封為五虎將,但他絕對是劉備隊伍中升遷最快的一個。本來所有的人都以為劉備要用張飛來鎮守漢中,誰曉得最後卻提拔了魏延為漢中太守,並封鎮遠將軍,一時間全軍驚奇。
  • 劉備的五虎上將威震天下,那麼諸葛亮最欣賞五虎上將中的哪位將領
    雖然大家都在一個陣營中,都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可是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是有遠有近的。那麼,就拿諸葛亮來說,他和五虎上將之間的關係怎麼樣?他最喜歡的人是誰呢?在下面,就讓我們來逐個考證一下。首先看看五虎上將之首的前將軍關羽。我們可以看到,關羽和諸葛亮的關係一直是處在面和心不和的層面。這是因為,諸葛亮的定位是文臣之首,他的出場就是一副士大夫的做派。
  • 劉備一生真正錯過的名將只有這三人,其中一位能力和劉備不相上下
    劉備一生真正錯過的名將只有這三人,其中一位能力和劉備不相上下三國中,劉備有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曹操也有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和徐晃。可是熟悉戰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一生真正錯過的名將還有這三人,其中一位能力和劉備不相上下,他們分別是龐德,田豫,張任。這三位才華和智慧都非常高,可是劉備卻錯過他們。龐德在三國演義中,龐德的下場是很慘的,雖然名義上龐德是戰敗所殺,其實是被人暗算的,才造成龐德在戰場上被人殺害。龐德一開始和關羽交戰,箭射關羽,龐德正要取勝,于禁下令收兵,擋住了龐德立功。
  • 劉備的五虎將中有一個菜鳥,名聲很高,實力是真不行
    導語:劉備的五虎將中有一個菜鳥,名聲很高,實力是真不行三國中的蜀漢政權,可謂是作者羅貫中非常偏好的一股力量,不僅給了劉備幾位智謀無雙的謀士,還給了劉備一群一流的武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這三人中關羽張飛是他的結義兄弟
  • 三國時期的長壽五虎將之先鋒廖化寫傳奇
    作者:魏冬林(一)山賊出身要說三國時期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將領,那麼就非廖化莫屬了。廖化是三國時期蜀漢大將。他出場時間比較早,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後,離開曹營前往袁紹軍中尋找劉備的途中,遇上了廖化。廖化一心想追隨關羽,可關羽嫌棄他是山賊出身,沒有同意。廖化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後來,他輾轉追隨了劉備。投奔劉備以後,廖化先在關羽帳下聽命。
  • 三國志老玩家試驗新套路:五虎將換成這五人,蜀國能否一統三國?
    說到三國中最為知名的武將組合,那蜀國的五虎上將絕對當仁不讓。 除了以上兩位原五虎外,其他三位就得換一換了,輸出不足的趙雲改由大軍師諸葛亮來代替,雖然諸葛亮不善衝鋒陷陣,但極高的統率也證明他是一位出色的將領
  • 劉備一生真正錯過的名將只有這三人,沒有太史慈也沒有張遼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了解在魏蜀吳三方勢力中,劉備的人才積累最為薄弱,就拿麾下名將來說劉備時期除了五虎上將和魏延之外,還真沒幾個拿得出手的名將,這方面不要說和曹操比,就是和孫權相比也頗有不如。當然劉備一生也錯過了幾位日後名震一時的名將,之所以錯過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原因,今天就說說劉備錯過的這三大名將。龐德說劉備錯過龐德指的並不是襄樊之戰關羽不應該在勸降不成的情形下斬殺了龐德,戰前龐德放言說:「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已存必死之心,戰敗後關羽勸降時又怒罵關羽:「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震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
  • 劉備手下的五位大將,被稱為「五虎上將」他們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這五人是劉備的大將軍,並追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他們在一開始時並不被稱為「五虎」,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逐漸被塑造為五虎將,因此才有了「五虎上將」的說法。五位上將排名不分前後。
  • 三國五虎將,關、張、趙、黃、馬,五人是怎麼死的?誰的結局最好
    眾所周知,五虎上將,三國時期跟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將軍。分別為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其實陳壽最早作《三國志》時,並未提出五虎上將的概念。而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將,並在文學作品、歷史書籍、個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記錄,在民間更是以藝術的形式被廣為流傳。關羽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
  • 孫權珍愛的「五虎上將」,可以和劉備的「五虎將」抗衡,個個強悍
    我們都知道劉備手下的文臣武將和曹操比數量就差了一大截,但是劉備手下個個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中劉備的五虎將可以說是三國武將組合之最,為了抗衡五虎將,其實曹操手下也有五子良將,也可謂英勇無比,那麼孫權有嗎?
  • 為什麼三國時期,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而不是其他人
    在三國時期,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的諸葛亮,最後諸葛亮一直在劉備身邊輔佐他,幫助他拿下了很多戰績,諸葛亮的聰明過人,神機妙算也是很多人都羨慕的。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曹操是居住在皇宮的,而且是一位丞相,對外面的事情知道的不是特別多,所以不知道諸葛亮的存在,而劉備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基本是失敗了所有的事情,確實是需要一個能幫助自己的人在自己的身邊,也一直在尋找一個這樣的人物,後來就聽說了諸葛亮這個人,都說他是聰明過人的,最後劉備就去尋找諸葛亮了,經過自己的三顧茅廬,最後把諸葛亮請出山並且跟在自己的身邊輔佐自己的。
  • 三國第一箭靶子!為何同為五虎將,趙雲從未中箭,而他卻被亂射?
    說起三國,我們總是能浮現出許多英雄豪傑雄姿英發的身影,像是曹操臨江賦詩、呂布力戰群雄、陸遜火燒連營,尤其是最為出名的五虎上將,更是在三國時期留下了數不清的傳說事跡。
  • 三國一位奇才想效忠劉備,劉備卻看走眼了,不然早就一統三國了
    曾有一位奇才想效忠劉備,可劉備卻沒有重視他。無奈之下,這位奇才只得改投他人門下,最後發光發熱。若是劉備當時對這位奇才多重視一點,蜀漢說不定才是最後的王者。那麼這位厲害的奇才到底是誰呢?劉備錯過陳群這位奇才就是陳群。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陳群家世淵源深厚,是名人的後代。
  • 劉備錯過的三國猛將,酣鬥小霸王堪稱三國江東最強戰神
    在三國時候,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的孫策,因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 平定六郡一統江東,但是就是這樣的人物在三國中有人酣鬥小霸王堪稱三國江東最強戰神。
  • 劉備的「五虎上將」和曹操的「五子良將」,究竟誰更厲害些?
    因為他知道這本書只能讀一次。——保羅《三國志》中把三國時期蜀漢陣營湧現出的五位傑出將領,即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等五人並列在一傳之中,後世將他們稱之為「五虎上將」。五虎上將驍勇善戰,名聲撂在地上都能聽見響聲。同樣,在曹魏陣營,也有「五子良將」。《三國志》中,把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並列一傳,並評價道:「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後世稱之為「五子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