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促教展風彩 同研促學共提升」——高碼頭鎮葛口小學
為落實高碼頭中心校關於「開展小學教師全員賽課活動的通知」精神,深入推進學校教學教研工作,學校決定舉辦教師全員賽課活動。此次活動旨在為教師搭建施展才華的平臺,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模式,激勵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牛春楠老師的《可能性》這節課,這一部分的教學,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是一個全新的內容,由於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牛老師在教學本節課時,主要是以遊戲的形式,即直觀的內容為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充滿信心,充滿激情地學習數學。
趙倩老師講的《角》這節課敢於放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了讓學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徵,組織學生找一找、摸一摸、辯一辯,畫一畫的活動。先讓學生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解釋生活。讓學生摸一摸活動角,並說一說有什麼感受。總結出角的特徵: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這樣為學生學習畫角找到了依據。畫角這一環節,趙老師先讓學生嘗試畫一畫,引一引的方法,解決了畫角這一重點。整個過程真正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王燕麗老師的《My friends》 整個活動設計為了複習He’s…She’s…來展開,並引入新的句型This is…在教學過程中,王老師摒棄了傳統的英語教學所採取的你教我學的教學方法,千方百計地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寬鬆愉悅,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上課開始,用一些簡短的對話進行熱身,讓學生們能很好地融入學習英語的氛圍中去
趙曉波老師的《獵人海力布》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梁,引導學生去體驗、感受海力布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學過程中,趙老師善於以問題的質疑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熱情,整節課讀、感、悟順序清晰,調動學生進行生命的感悟和思考,給學生以情感的薰陶,精神的滋潤。
高章月老師《秒的認識》在教學設計中,抓住了如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高老師利用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聯繫實際探索。高老師讓學生從身邊找一找在哪裡見過「秒」?使學生對各種鐘錶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實踐表明,如果所學的新知識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找到原型的話,那麼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新知識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和理解。
程玉民老師講的《aieiui》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複韻母,本身枯燥乏味的拼音如何上的生動有趣是一大難點。本節課,程老師結合一年級新生的特點為我們展示了完整的「ai ei ui」第一課時拼音教學課。
因學生第一次接觸複韻母,程老師用了a e u i交朋友的小故事引出複韻母ai ei ui的教學,形象有趣,不僅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記住ai ei ui。
黃景華老師的課《蝴蝶的家》教學過程中,以讀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將讀與品詞相結合,讀與想像相結合,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通過反覆誦讀,齊讀、領讀、師生配合讀、分讀,去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並抓住重點詞句去品讀悟情。讓學生圍繞「你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為蝴蝶擔心的急切心情」這一問題,讓他們交流討論自己的認識和感受。並畫出重點詞句結合上下文理解,寫寫自己的感受。利用各種方法讓學生體會文章的主旨,孩子們猜想著,朗讀著,用他們的理解的、同情的感情為蝴蝶暢想著他們可以躲藏的家的地方,這是多麼無私的、善良的想法呀。情感得到了升華。
牛校長講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教學理念。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不同的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了一種寬鬆的環境。
本次賽課,聽課,評課活動圓滿結束,老師們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本次活動中,課前都認真鑽研教材,備課,積極探索教法,精心設計教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聽課結束,老師們共同討論,取長補短,得到了一次提升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