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期間,曾出現過一場很特別的攻城戰鬥:某營負責主攻,由於戰況異常激烈,該營營長所帶的6個通信全部非傷即亡,營長幹起了連長的活,親自帶一個連打突擊,而他手下一個班長卻火線直升為排長。在這樣的情況下,該營卻成為全旅唯一突擊成功的部隊,並取得了殲敵六百餘人的戰績,為部隊奪取最終勝利立下大功,並獲得縱隊首長的通令嘉獎。
這個打不垮的英雄連隊就是二野一縱隊二旅四團二營,營長名叫梁廷佐。
1946年12底至1月初,解放軍二野部隊主力大踏步前進,相繼解放了聊城、巨野、嘉祥,又強攻金鄉。原駐菏澤的國民黨整編68師劉汝珍部向金鄉增援,途中聽說同樣前去增援的方先覺、張嵐峰部均全軍覆沒。劉汝珍見勢不妙,慌忙率部向西回竄。
解放軍不顧疲勞跟蹤猛追,除劉汝珍及乘汽車的數百人逃至定陶外,其餘三個團六千餘人均於1月14日黃昏,被解放軍包圍於定陶城以東二十裡的西臺集。
西臺集是個有三百多戶人家的圍寨。早年間,為防匪盜,修築了七米多高、三米多寬的寨牆,寨牆外,挖掘了近三米深、四米多寬的外壕,易守難攻。六千多名敵人龜縮在這彈丸之地,利用寨牆、壕溝為屏障,布置陣地,固守待援。
1月15日晚,二野一縱隊按縱隊司令員楊得志的命令,以2旅三個團實行邊擊,其他部隊為二梯隊,向敵可能逃跑的方向潛伏。
21時,戰鬥打響,三個團同時向西臺集發起攻擊,早已防備好的敵人立即開火,幾百挺輕重機槍、上千支卡賓槍一起開火,織成縱橫交錯的火網,阻止解放軍攻擊。
四團二營擔任打開東北角突破口的主攻任務,為縮短衝擊距離,增大突然性,一舉突破敵陣地,減少傷亡,二營長梁廷佐令擔任突擊任務的六連先期匍匐迫近外壕;將全營二十多挺輕重機槍組成火力隊,配置在距離敵陣地150米左右,抵近射擊,支援突擊;全營以梯次隊形配置,進行前僕後繼的攻擊。
槍炮聲中,司號員吹號命令六連衝,不料,只聽號聲響,不見六連衝,梁廷佐當即果斷下令:「通信員,衝上去命令六連衝!」
一名通信員應聲衝了上去。
「再去一個!」
「再去一個!」
為防半路傷亡,命令傳達不到,梁廷佐連續派出三名通信員後,仍不放心,又帶著通信班速躍到衝擊出發地。
先派出的三名通信員已相繼在半路上負傷或犧牲了,突擊連也不見了。梁廷佐躍進外壕一看,突擊連被敵人兇猛的火力壓在壕溝內。連長卻找不到了,無人指揮。
時間就是勝利,戰機豈能延誤,關鍵時刻,指揮員不上,戰士也不會上,梁廷佐當即宣布,他親自帶領突擊連,任命通信班班長王傑任突擊排排長,帶領突擊排攻擊,又令六連投彈組往寨牆猛扔手榴彈,轟隆轟隆響聲過後,煙霧中梯子組迅速架好幾架梯子。
梁廷佐一馬當先,帶領突擊排登上梯子攀上寨牆,向敵人猛撲過去,很快佔領了寨牆的兩所房屋,強行楔入敵陣地,打開了突破口。
五連、七連迅速跟著突入,迅速佔領了敵人的一個機槍陣地。
打開突破口,也就打破了敵固守待援的美夢。敵人像輸光了老本的賭徒拼命反撲,集中各種火器壓制突破口,阻止梁廷佐後續部隊進入。同時,連續發起大規模的反衝擊,妄圖驅逐或消滅突破口上的二營,封閉突破口。
突破口內外,炮彈尖嘯著成排落地炸開,子彈颳風似地呼嘯著掃來,步兵從三面拳起猛烈的反衝擊,其中最兇的是中間的一股,五十多個手持卡賓槍的傢伙,邊掃邊衝,轉眼間就逼到六連的面前。
梁廷佐急了,大喊道:「同志們,不要怕,靠上去打。和敵拼刺刀呀!」順手抓起一支步槍衝入敵群,戰士們緊跟而上。
拼刺刀,敵人的卡賓槍不好使了,前面的敵人被刺倒了,後面的敵人嚇得扭頭就跑。
打退了敵人的反衝擊後,梁廷佐令五連向南發展進攻,六連向西南發展進攻,7連向西發展進攻,與敵展開了激烈的逐街逐屋的爭奪戰,攻擊佔領了二十多個院落,還俘敵一百餘人,繳獲機槍四挺,鞏固和擴大了突破口。但全營的傷亡很大,跟梁廷佐的六個通信員全部非傷即亡。
這時,副旅長鄭統一上來對梁廷佐說:「廷佐同志,七團、八團攻擊受挫,三營也未突破,目前就你們二營突了進來,三營十一連暫歸你指揮,你必須在天明前保障一營、三營和八團從你們營突破口進入後展開。你的擔子可不輕啊!」
「沒說的,堅決完成任務!」梁廷佐斬釘截鐵地回答。
東方現出了魚肚白,解放軍各部隊從突破口進入寨內,擴大突破口,向敵縱深展開。旅、團指揮所也先後進入寨內。
天亮後,敵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撲,飛機出動了,成串的炸彈丟到突破口上,三十餘門火炮、迫擊炮也猛烈轟擊,但二營就像釘子一樣釘在突破口上。
從打開突破口到現在已十多個小時,全營官兵水米未進,忍受著飢餓、寒冷和疲勞,頑強地抗擊著敵人的反衝擊。全營傷亡已達二百餘人飛但傷員們仍堅持戰鬥;彈藥打完了,戰士們就冒著彈雨甸甸到敵人屍體上撿彈藥,一次次地將敵人扔過來的冒煙手榴彈又扔回去;以一當十地多次與數倍於我的敵人拼刺刀。
在縱隊炮火的支援下,連續打退了敵人包括火攻在內的十多次大反撲。16日下午17時,敵人徹底崩潰了,倉惶退出西臺集間曠野逃竄,全營即發起衝鋒,同兄弟部隊一道跟蹤追擊;替伏在野外的部隊也四處出擊,兜捕、圍殲敵人。
此戰,共斃傷敵一千餘人,俘敵五千餘人。僅二營就俘敵六百餘人,繳獲輕重機槍二十多挺,炮兩門,其他槍二百八十多支。
戰後,縱隊司令員楊得志、政委蘇振華籤發命令,通令嘉獎二營全體官兵,授予六連「攻似猛虎,守如泰山」的錦旗。晉冀魯豫軍區《戰友報》也登載了二營的英勇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