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家銀行發5500億永續債,3家國有大行佔比超四成

2020-12-27 澎湃新聞

今年以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以及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紛紛通過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永續債)的方式補充銀行的一級資本。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發行永續債的銀行有31家,發行金額總共不超過5500億元。

所謂的永續債,是指沒有明確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長的債券,即理論上永久存續。在我國,非金融企業發行永續債已有多年經驗,銀行業發行永續債則始於2019年初,中國銀行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31家發行永續債的銀行中有19家為城商行

從統計結果來看,今年以來發行永續債的31家銀行中,城商行所佔比例最高,有19家;股份行次之,有5家;國有大行和農商行各3家;民營銀行1家。

今年以來,銀行永續債發行情況。

今年來,19家發行永續債的城商行分別為:泉州銀行、綿陽市商業銀行、廣東華興銀行、成都銀行(601838.SH)、平頂山銀行、東營銀行、泰安銀行、廊坊銀行、齊魯銀行、萊商銀行、日照銀行、濰坊銀行、重慶三峽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桂林銀行、湖州銀行、江蘇銀行(600919.SH)、東莞銀行、華融湘江銀行。

19家城商行中,江蘇銀行永續債發行金額最高,為不超過200億元;泰安銀行永續債發行金額最低,為不超過15億元。

從地域來看,今年以來,山東省發行永續債的城商行最多,有6家;四川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各2家;福建省、河南省、河北省、重慶市、浙江省、江蘇省、湖南省各1家。

農業銀行永續債發行金額最高

從今年銀行永續債發行金額來看,國有大行和股份行的發行金額遠遠高於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

國有大行中,農業銀行(601288.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1200億元的永續債排第一、郵儲銀行(601658.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800億元的永續債、中國銀行(601988.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的永續債。三家國有大行的發行規模佔到31家銀行發行總規模的四成以上。

股份制行中,浦發銀行(600000.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500億元的永續債、恆豐銀行被批准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的永續債、招商銀行(600036.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500億元的永續債、光大銀行(601818.SH)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的永續債、興業銀行(601166.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300億的永續債。5家股份行的發行規模佔到31家發行總規模的近四成。

網商銀行是第一家發行永續債的民營銀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網商銀行是第一家發行永續債的民營銀行。今年5月19日,浙江銀保監局發布的批覆顯示,同意網商銀行發行不超過50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並按照有關規定計入網商銀行其他一級資本。

網商銀行是我國首批試點的民營銀行之一,於2015年6月25日正式開業。根據網商銀行2019年年報,截至2019年末,網商銀行資產總額1395.5億元,負債總額1290.3億元,所有者權益105.2億元,年末資本充足率16.4%。

截至2019年末,網商銀行的股東共有6名。股東持股情況為: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0%,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6.78%,寧波市金潤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9.48%,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5.22%,杭州禾博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87%,金字食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65%。

永續債拓寬資本補充來源

2019年1月17日,銀保監會批准中國銀行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是我國商業銀行發行的首單此類新的資本工具。

當時銀保監會方面指出,此次批准中國銀行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是我國商業銀行獲批發行的首單此類新的資本工具,有利於進一步充實資本,優化資本結構,擴大信貸投放空間,提升風險抵禦能力。同時也有利於豐富債券市場投資品種,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需求。

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回顧與展望報告》顯示,上市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整體呈下降趨勢。今年以來,國有大行和股份行通過發行優先股、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方式,用以補充銀行一級資本及二級資本。此外,城農商行資本補充形式逐漸多樣化。除通過定增和公開配售等形式持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外,也積極發行永續債、可轉債、二級資本債等多種資本工具。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對銀行而言,發行永續債的突出作用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對上市銀行來說,永續債可以增加其他一級資本,改變其他一級資本較少、二級資本較多等問題,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對非上市銀行來說,永續債拓寬資本補充來源,增加一級資本補充工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國有大行新一輪審計輪換收官,四家銀行明年審計費省下1億元
    截至12月24日,年內已有四家國有大行公告稱將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各行公告發現,四大行2021年合計審計費用擬超3億元,且審計費同比集體降低,合計較2020年「節省」約1.05億元。銀行與審計機構紛紛「解綁」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有大行陸續發布公告,與此前長期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解綁」。
  • 二級資本債、永續債半年時間漸次發行 泰隆銀行資本補充力度持續提速
    根據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綜合評定,泰隆銀行主體評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本期永續債的信用評級為AA。發行永續債將有助於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提升資本充足率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支持業務穩健、可持續發展。
  • 首地專項債注資銀行細節曝光!廣東發行100億專項債 4家銀行受益
    來源:東方財富網時隔小半年,首地公開地方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細節!12月1日,廣東省披露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細節。根據中國債券網,12月7日,廣東省將招標發行100億元支持4家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
  • 快訊|一日9家銀行網點獲批終止營業 年內銀行網點關閉已超1400家
    財經網金融訊  7月1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北京銀保監局一日內披露了6份銀行網點終止營業的批覆,涉及1家國有大行及3家股份行。除此之外,還有另外3條各級銀保監局終止銀行網點營業的批覆。其中2條指向股份行,1條指向農商行。截止發稿時,今日已有9家銀行網點獲批終止營業。
  • 大行資管產品清理將再獲延期 或為防範信用債風險進一步加劇
    今日,有消息稱,監管此前與部分銀行以窗口指導形式溝通過部分難消化老資產的解決期限問題,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該消息屬實。」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這主要是為了防範銀行老資管產品壓降過猛,導致明年信用債風險進一步上升。
  • 國有大行首入戰局:郵儲銀行獨資50億發起直銷銀行 三足鼎立格局初現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陳風國內第三家直銷銀行來了。10天前,招商銀行(600036.SH)公告稱,獲準在上海市與京東數科旗下子公司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籌建招商拓撲銀行。招商銀行和網銀商務分別持有招商拓撲銀行70%、30%的股權。郵惠萬家銀行是繼百信銀行、招商拓樸銀行之後,國內設立的第三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也是國內首家國有大行的直銷銀行。
  • 銀行家發布2020全球銀行1000強,中國143家銀行上榜
    近日,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了「2020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行榜,其中,中國商業銀行入榜家數達143家,較2019年增長7家,在總排名中僅少於美國的184家。這143家國內銀行合計擁有24萬億美元的存款和18萬億美元的貸款,我國入圍1000強的銀行資產規模總額佔全球銀行業的24.6%,稅前利潤佔比為28.5%。中國工商銀行以3802億美元的一級資本蟬聯榜單榜首,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霸佔榜單第2-4的位置,榜單前四名銀行皆來自中國。 除了國有大行與股份行外,還有著眾多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型地方銀行也均入選此份榜單。
  • 銀行理財"硬骨頭"資產清理最終紅線劃定 老產品最晚放寬至2025年...
    「大行基本都有2021年底的豁免額度,部分股份制銀行也有。這確實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的,比如老產品中有投向久期為十幾年的PPP項目、產業基金,還有一些問題資產,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塊就是銀行的永續債。」一位銀行資管人士坦言。
  • 德勤2020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分析
    在補 充資本方面,銀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發行規模持續 增加,多項措施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央行連續開展 了票據(CBS)互換操作,支持一級交易商將銀行永續債替 換為央行票據,用於增加永續債流動性;1-7月份,監管 審批了陝西、江蘇、福建、廣東等地十多家地方銀行定 向增發計劃;並且國務院批准地方政府專項債募集資金 向地方銀行注資。
  • 國有四大銀行哪家銀行利率較高,存錢選擇哪一家比較好?
    傳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指工商,建設,農業和中國銀行(如今已經是6大國有商業銀行時代),在全國40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存款利率確實處於最低水平,至於說哪一家銀行利率較高,其實也沒太大區別。就定期存款而言,4大國有銀行簡直就是神同步,1年期利率1.75%,2年期利率2.25%,3年期利率2.75%,5年期利率2.75%,其中3、5年利率實際執行了央行基準利率,沒有一點上浮,1年期利率上浮16%,2年期利率上浮7%。而其他地方性銀行一般上浮30-50%,網絡版智能存款5年期最高利率達到5.1%,上浮比例高達85%。
  • 萬億新基建成「風口」 銀行貸款置換隱性債務「升溫」
    國金證券預計,對於新基建的規模,從專項債資金用途和 PPP 項目行業分布來看,新基建佔全部基建的比重在7%~12%,保守估計2020年規模超1萬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在新基建包含的領域中,5G被認為是重中之重,也是今年的重要投資主線。據中國信通院預測,預計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未來5年工業企業開展網絡化改造投資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元。5G網絡建設將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3.5萬億元。
  • 銀行圈大事件!萬億銀行IPO過會,這些業務備受關注
    據此前招股書,上海農商行擬發行不超過28.93億股,募資淨額全部補充資本金。剛剛闖關成功的上海農商行,也是今年第3家A股過會銀行。在這之前,廈門銀行、重慶銀行A股IPO分別於7月16日、8月27日成功過會。今年6月份以來,銀行A/H股上市、發行永續債、可轉債、配股等多種資本補充方式均有動態進展。
  • 銀行網點「關停潮」下外資行生態:東亞、滙豐關停25家 佔近70%
    導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經近有3000個網點(包括外資)被裁撤。外資行方面,據銀保監會信息統計,截至12月20日,今年已有3家外資行分行、33家外資行支行退出,同時有7家外資行分行、6家外資行支行開業,即退出數量多於新開業數量。
  • 【fintech每周播報】銀行布局金融科技;國有大行實現與微信二維碼...
    而北京陽光消費金融有望成為第25家持牌消金機構。眾所周知,對於消費金融公司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資金來源和資金成本,而銀行系既擁有很強的資金來源能力,又有很強的控制資金來源成本的能力,這是它最大的優勢。央行主導!
  • 遭多家銀行「炮轟」,河南最大國有糧食集團及母公司陷入債務危機
    多家銀行訴訟母子公司累計凍結資產超100億元據12月8日裁判文書網披露信息顯示,光大銀行鄭州南陽路支行於2020年10月27日對河南省豫糧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豫糧集團」)、河南省國有資產控股運營集團有限公司
  • 世界500銀行排位賽:內地銀行10家上榜,招行排名上升最快!
    其中,從銀行企業上榜情況看,今年仍然有10家內地銀行上榜,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和光大集團,上榜家數與去年持平。
  • 年內套現910億 這一家公司就佔超3成
    年內套現910億 這一家公司就佔超3成】今年以來,A股除了年初有所表現之外,其後一直「跌跌不休」,在如此「慘」的市場行情中,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明顯「不淡定」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年內共計有2297家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增減持,較去年同期多327家,其中1178家公司的重要股東年內為淨減持,1059家公司為淨增持,其餘的60家公司增減持持平。
  • 又有3家銀行資產破10萬億,用戶卻還是不敢存
    又有3家銀行資產破10萬億,用戶卻還是不敢存銀行歷來都是大眾十分信賴的儲蓄場所,但是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銀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衝擊。大量的金融理財APP成為了不少朋友的首選,大家更加享受自我理財的快感,相反對於銀行繁冗的手續嗤之以鼻。
  • 擬投50億元建郵惠萬家銀行,首家國有大行獨資直銷銀行屬於郵儲銀行
    12月22日消息,郵儲銀行擬全資成立子公司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郵惠萬家銀行」。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擬為50億元,註冊地擬為上海。郵惠萬家銀行是繼百信銀行、招商拓撲銀行之後,我國第三家官宣獲準籌建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也是首家由銀行獨資的直銷銀行。12月11日晚,招商銀行公告稱,獲銀保監會批准與京東旗下科技公司網銀在線共同籌建直銷銀行「招商拓撲銀行」。而第一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則是在三年前中信銀行與百度合資成立首家直銷銀行「百信銀行」。
  • 深交所:截至三季度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比超兩成
    據微信號「深交所」3日消息,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深市上市公司總數的22%。深交所表示,近日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集中力量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做優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