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動物一年挖土4.8噸,被譽為「生態工程師」,如今瀕臨滅絕

2020-12-15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東南方向有個邱吉爾島,那裡的草地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圓錐形的淺洞。新挖的洞旁邊通常會有一個小土堆,舊的洞裡面通常滿是樹葉、草、蜘蛛、甲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這些洞的挖掘者,是一種腦袋尖尖的有袋小動物——袋狸。

袋狸這種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類動物,分布較廣泛,從澳洲大陸到印尼東部的一些島嶼,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長得有點像老鼠,但是吻部比老鼠要尖要長,耳朵也比老鼠的大,體型比野兔稍小。別看它們這麼小,它們身上還有育兒袋,像袋熊的一樣是向後張開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袋狸的領土意識非常強,為了保衛家園,雄性袋狸經常會與狐狸、野貓這種體型比它們大兩倍以上的入侵者展開正面攻擊,殊死一戰,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然而事實是,袋狸的戰敗率遠遠高於勝率,袋狸經常成為食肉動物的盤中餐。這也是它們成為瀕危動物的原因之一。

袋狸挖洞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土壤中的昆蟲幼蟲或躲避天敵。然而科學家們發現,袋狸的挖掘能夠改善土壤的性質和健康,甚至還能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的風險。由於受到外來捕食者的威脅,它們在澳洲大陸已經被認定為野外滅絕。如今生物保護學家們將它們放到一個沒有狐狸的島嶼上,幫助它們建立新的種群,並確保這個物種得到長期保護。

喜好挖掘的哺乳動物,比如草原袋鼠、長鼻袋鼠和袋狸,曾經在澳大利亞分布非常廣泛。它們每天晚上都會用強壯的前腿翻起大量的土壤來挖掘食物或作為庇護所。它們的挖掘改善了土壤健康,增加了土壤水分和養分含量,減少了土壤的壓實和侵蝕。挖掘也為其他無脊椎動物提供棲息地,提高種子發芽率。

更重要的是,通過在土壤中挖掘燃料負載(乾燥、易燃的植物,如樹葉),它們可以幫助降低火災風險。當這些鋪在土壤表面的易燃物質被袋狸等小動物翻進土壤裡後,它們會加速腐爛。2016年的一項研究的模擬顯示,如果沒有這些小動物將枯枝敗葉翻進泥土裡,野火的蔓延速度和火焰高度都更快更高。

事實上,它們的所有功能都非常重要,生態學家稱這些強大的挖掘者為「生態系統工程師」

澳大利亞29種喜好挖掘的哺乳類小動物中,有23種體重在100克至5公斤之間,體型非常小。大多數都有被貓和狐狸捕食的危險,其中許多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正式列為瀕危物種。自澳洲大陸成為歐洲人的殖民地以來,已經有6種喜好挖掘的動物滅絕,其他種類的數量也減少了很多,主要原因是棲息地遭到破壞與狐狸和貓的引入。

可悲的是,許多喜好挖掘的哺乳動物的廣泛衰退和滅絕,意味著土壤和生態系統的健康也受到了影響。曾經質地柔軟、易破碎、肥沃的土壤現在變得很緊實,排斥水分和養分,阻礙種子萌發和植物生長。由於土壤中有機質的減少,現在的燃料負荷也可能比過去高得多,森林火災發生的風險也高了很多。

為了拯救袋狸這種小動物,在2015年,20隻袋狸被釋放到維多利亞州韋斯特恩波特灣的邱吉爾島。而在邱吉爾島引進袋狸,是研究它們在挖掘食物時如何影響土壤性質的絕佳機會。為此,當地的科學家們記錄了袋狸每晚挖掘的次數,並測量了它們通過挖掘而移動的土壤體積,比較了土壤在被挖掘前後的溼度和壓實度,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在邱吉爾島的一個晚上,一隻袋狸一小時能挖41個洞,這相當於每晚挖掘近500個坑,相當於每晚翻土13公斤左右,如果按年算,一隻袋狸挖掘的土壤的重量達到了驚人的4.8噸!這幾乎相當於非洲公象的平均體重。

如果你把這個數字乘以邱吉爾島上的袋狸的數量(從2015年的20隻增加到現在的130隻),每天晚上都有1690公斤的土壤被挖掘出來。所有這些挖掘都能促進邱吉爾島的土壤健康。這就意味著,袋狸的存在不僅可以在生態系統健康和再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且還可能通過幫助牧草生長和改善條件、減少表土徑流、減輕牲畜踐踏和土壤壓實的影響,在農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考慮到袋狸這樣的「生態系統工程師」所扮演的重要生態角色,科學家們在其他兩個島嶼釋放了多隻袋狸,那裡的土壤的健康狀況和生態環境同樣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生態系統工程師」只是我們人類給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的頭銜而已,它們原本就有它們自己的棲息地,自己的龐大種群,挖著著自己該挖的洞而已。生態系統中的一切原本就被大自然安排得很好了,只不過其中的平衡都被人類活動破壞了。

因此,與其說袋狸能改善生態環境,不如說是彌補。我們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得還不夠糟糕嗎?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保護這些技能絕佳的小動物。

相關焦點

  • 南美大陸的淡水「霸主」,捕食鱷魚為食,如今卻被吃到瀕臨滅絕
    在眾多的可食用動植物中,有些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撈,數量急劇減少,甚至出現了瀕臨滅絕的情況,作為南美大陸最大的淡水魚——巨骨舌魚就是其中之一。01南美大陸的淡水「霸主」巨骨舌魚是巨骨舌魚屬的物種,也被稱為海象魚,主要棲息在南美洲的河流中,多數分布在天然的澙湖和 亞馬遜河流水流緩慢的河段裡,這種淡水魚身體巨大,最長的可生長至四米,體重能達到幾百千克,因為巨大的體型,這種魚類也因此被譽為南美大陸的淡水「霸主
  • 巴西一年有3299種動植物瀕臨滅絕
    華輿訊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IBGE)5日公布的「2014年巴西瀕危物種」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3299種動植物瀕臨滅絕,約相當於所評估物種總數的20%。 巴西國家通訊社報導,報告稱,目前巴西共識別出49168種植物和117096種動物。
  • 中國最大蝙蝠群瀕臨滅絕境地,旅遊開發6年後|它們瀕臨滅絕!(CBCGDF...
    ,正面臨滅絕的境地。【它們瀕臨滅絕!4、新冠疫情後,被譽為「毒王」蝙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更是引來「生態滅殺」的無妄之災。不管如何,其實錯不在蝙蝠,錯在人類需要自律、不要過多的幹擾它們的棲息地、以防病毒外溢(spillover)。綠會小編關注到一則來自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信息,「像西峽雲華蝙蝠洞景區初定今年暫不開園。」
  • 最令人矛盾的動物,曾瀕臨滅絕如今卻開始泛濫,該捕殺還是保護?
    在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奇特的動物,但有些動物因為環境原因,或是人類的過度捕殺導致其瀕臨滅絕。但今天要說的,是一種最令人矛盾的動物,曾經瀕臨滅絕如今卻開始泛濫,到底該捕殺還是保護它們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被吃到瀕臨滅絕,活血炒飯最受歡迎
    從曾經遍布世界,到如今被認為瀕臨滅絕,中華穿山甲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究竟經歷了什麼?如今退出《中國藥典》,對於穿山甲來說又意味著什麼?1禁止入藥動畫片《葫蘆兄弟》裡那隻淘氣的小穿山甲。挖洞的能力,讓人們對這種動物有了一個清奇的想像。《中華藥典》記載,中華穿山甲有活血、下乳、消腫、排膿等功效。於是,穿山甲成了人類眼中的藥引,尤其在古代被用於婦人催乳,這種風俗一直延續至今。在上海,其需求就十分龐大,每年都以10%至15%的速度遞增。
  • 穿山甲的悲慘命運,已經被吃到瀕臨滅絕
    穿山甲共有8個種類,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叢林中,其中4種生活在非洲,另外4種生活在亞洲,現在所有種類的穿山甲已經處於滅絕的危險。穿山甲其實名不符實,沒有一隻穿山甲能夠「穿山」,穿山甲在覓食白蟻或者螞蟻的時候,僅僅能在一些鬆軟的土層上挖洞而已。而樹穿山甲甚至連下地都很少,他們以樹洞中的螞蟻為食,長長的尾巴可以幫助他們幫助樹枝。
  • 瀕臨滅絕的一種生物,生活環境高度惡劣,如今只剩38條!
    瀕臨滅絕的一種生物,生活環境高度惡劣,如今只剩38條!在漫長的演變歷程中,地球上誕生無數的生命,很多生命在惡劣的環境下,頑強的生存下來,可有些生命卻沒有抵擋住環境的壓力,最終無法繁衍下來,只能走向滅絕。
  • 日本秋田犬瀕臨滅絕
    日本秋田犬瀕臨滅絕#日本秋田犬面臨滅絕#?「只因不如小狗可愛且飼養不便」據新聞報導,日本養犬人近年來更特別青睞進口的小型狗,例如吉娃娃、迷你貴賓等。秋田犬是日本最大的狐狸犬種,這一大型狐狸犬就算在歐洲和美國這種狐狸犬種眾多的國家也頗為引人矚目。在日本,秋田犬是具有國家歷史文物意義的犬,屬國犬,也因「忠犬八公」聞名於世,是日本指定的國家天然紀念物中唯一的大型犬。該犬十分勇猛、感覺銳敏、忠誠且聰明,有關其忠誠的故事很多。秋田縣是秋田犬發祥地,該地區北部多山,而且冬季十分寒冷了。
  • 呂宋島拍到世界最兇禽類,被譽為「鷹中之虎」,如今卻瀕臨滅絕
    這種禽類被譽為「鷹中之虎」,那就是食猿雕,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這種禽類的名頭,而它最出名的點也正是它的名字由來。 而另外一點,這種動物被譽為「鷹中之虎」則是因為它的外觀,給人的感覺確實像一頭兇猛的老虎。
  • 《給我翅膀》:守護自然生態,愛護小動物人人有責
    這位熱衷於保護大自然的氣象學家在20多年來不遺餘力地堅守在保護瀕臨滅絕的鳥類第一線,他曾先後數次駕駛飛機幫助脆弱的候鳥群踏上安全的遷徙之旅,往返在歐洲的藍天白雲之上,翱翔於千山萬水之間,堅定地盡己所能守護好那些需要他幫助的雁群,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候鳥「爸爸」。
  • 世界上這些即將面臨著瀕危或滅絕的珍稀可愛小動物,快來看看吧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面臨著瀕危或滅絕的境地。因棲息地的被破壞或喪失是導致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還有人類的亂砍濫伐、亂捕濫殺;環境的汙染;以及外來生物的入侵等。如果物種一旦滅絕,便不可再生了。指猴指猴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哺乳動物之一,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列為瀕危物種。
  •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以前世界上有很多的生物,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好像都沒有了蹤影。人類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很多的生物的生還是死就掌握在了我們的手裡。動物滅絕的新聞我們也是很經常的聽到,但是報導的再多也不及人們的適可而止。這下面4種動物曾經因為吃過的人覺得它們太美味而被吃到瀕臨滅絕,這個感覺也是很恐怖的哦。本來這世界上的生態很平均的,但是現在好像人類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生物的數量。斑驢這個驢以前還是很常見的,現在在中國可以看見的還真的很少了。驢肉的味道是不錯的,所以很多的人就會打它的主意。
  • 獵奇:五十種海馬,瀕臨滅絕?一夫一妻制的海馬生存舉步維艱
    並且沒有被列入的保護的海馬,甚至可能已經滅絕,有幾種海馬,生物學家通過尋找採樣都無法確切的估算它們的大致數量。雖然大多數海馬已經瀕臨滅絕,但是還有一部分人,還在大肆捕捉它們。海馬被捕捉後用來作為傳統的藥材和工藝製品。許多沿海國家每年可以捕捉數以百萬千萬計的海馬。在過去的6年中,全球每年約有1.6億隻海馬被人類捕捉。
  • 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瀏陽!
    從19日至22日,這隻白鶴已經在大圍山停留了4天。「白鶴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現存不到4000隻,這是首次在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觀測到白鶴。」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副所長黎尚林說,加上最新觀測到的白鶴,目前大圍山觀測到的鳥類已有148種。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鳥類來這裡生活棲息。
  •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穿山甲,世界上 一種身披鎧甲的哺乳動物。 穿在身上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鱗片鎧甲,卻成為滅絕種族的根源。與人無害的穿山甲,懷璧其罪。
  • 《山海經》記載的這種花,被稱為是「百草之王」,如今已經滅絕了
    《山海經》記載的這種花,被稱為是「百草之王」,如今已經滅絕了山海經這本書可以稱為是上古時期的百科全書了,因為書中記載了非常多的事物,這本書中就有很多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東西,特別是那些野獸,雖然說其中一部分的野獸已經被專家們證實還存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但是山海經之中也記載了很多的花花草草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2020-05-24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奇寶貝:三億年前就存在的寶可夢,如今瀕臨滅絕
    神奇寶貝:三億年前就存在的寶可夢,如今瀕臨滅絕相信很多90後都知道神奇寶貝這部動漫吧,甚至不僅僅是知道,而且還非常熟悉,不過,這部動漫是陪大部分90走過童年的動漫,這部動漫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神奇寶貝世界中各種各樣的寶可夢了吧,它們雖然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差不多
  • 性別隨時可變,產卵後就會死亡,因謠言遭瘋狂捕撈,如今瀕臨滅絕
    隨著養殖業越來越發達,無論是淡水魚還是海魚都能很容易的在市場上買到,讓很多人以為這些魚類不存在滅絕的危險,但實際上目前有很多養殖魚類都出現了瀕臨滅絕的危險,其中就有一種叫做「鰻魚」的魚類。
  • 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逃到俄羅斯,馬上就泛濫成災了!
    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逃到俄羅斯,馬上就泛濫成災了!大自然生態系統中都有它的特有物種,這些物種可以在生物鏈中穩定的生存,但是現在在來生態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嚴重影響到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幾年前,小龍蝦入侵我國開始泛濫成災,不過沒過多久就差點被人們吃到瀕臨滅絕,後來靠著人工養殖才得以延續,曾經還有一種動物也經常給我們帶來災難,經常鋪天蓋地傾巢出動,作到處處可為是無聲,讓各地農民叫苦連天,就是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