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這些即將面臨著瀕危或滅絕的珍稀可愛小動物,快來看看吧

2020-12-24 淡茶隨記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面臨著瀕危或滅絕的境地。

因棲息地的被破壞或喪失是導致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還有人類的亂砍濫伐、亂捕濫殺;環境的汙染;以及外來生物的入侵等。如果物種一旦滅絕,便不可再生了。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快面臨著瀕危或滅絕的可愛小動物吧。

指猴

指猴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哺乳動物之一,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列為瀕危物種。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

耳廓狐

耳廓狐,又稱大耳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動物之一,生活在非洲北部和西亞沙漠地帶,其皮毛、耳和腎的功能都適應了高溫缺水的乾燥環境。一般是在夜間覓食

長鼻猴

長鼻猴,是東南亞加裡曼丹的特有動物,是唯一發現的不屬於反芻亞目,卻能夠反芻的物種。喜歡活動在沿海地區至內陸地區。主要以種子、紅樹林的芽及嫩葉以及少量水果為食,有時也會吃一些無脊椎動物如毛蟲和幼蟲。

海豹

豎琴海豹,也稱格陵蘭海豹,是種相當耐寒的海洋哺乳動物,棲息氣溫-40攝氏度的北極圈,廣泛分布於整個北大西洋和北冰洋。豎琴海豹的聽覺和視覺非常敏感,生活於極地的開闊海洋和海岸線邊緣地帶。以香魚、鯡魚、和鱈魚等為食。

眼鏡猴

眼鏡猴的獨特之處在於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隻圓圓的大眼睛。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叢中,原始林中也有分布。其聽覺敏銳,頸部幾乎可旋轉360°。白天睡覺,夜間活動,能在樹枝間跳動,距離可達幾米,但它們卻從不下到地面上活動。主要捕食昆蟲,也吃小型蜥蜴。

大熊貓

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現主要棲息地為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是一種喜溼性動物。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大熊貓善於爬樹,也愛嬉戲。大熊貓的食性是其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因為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也嗜愛飲水。

二趾樹獺

二趾樹獺是屬哺乳動物的一種。形狀略似猴,產於熱帶森林中。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生活棲息於潮溼的樹林中。分布在南美洲北部的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蘇利南、法屬蓋亞那,直到巴西北部以及秘魯等地。對於樹懶來說最好的食物是低熱量的樹葉,吃上一點要用好幾個小時來消化。

海獅

海獅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海獅無固定生活空間,多生存在食物充足的地方。它們主要聚集在餌料豐富的地區,食物主要以魚類、烏賊、海蜇和蚌為食,也愛吃磷蝦,有時在飢餓的時候甚至會吃企鵝。多為整吞,不加咀嚼。海獅對人類幫助最大的是替人潛至海底打撈沉入海中的東西。

土豚

土豚,又叫非洲食蟻獸,是南非和非洲中部哺乳動物。主要棲息在丘陵和半草原地區。獨自生活在較深的洞穴中,極善於挖土。夜間活動,屬於雜食性動物,食物包括各種昆蟲、小型嚙齒類以及鳥卵子等,但最主要的食物是白蟻,一夜可以吃掉50000隻白蟻。

文須雀

文須雀,小型鳥類。主要棲息於湖泊及河流沿岸蘆葦沼澤中。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有時集成數十隻的大群。性活潑,行動敏捷,飛行低、兩翅扇動慢而弱。食物主要為昆蟲、蜘蛛和蘆葦種子與草子等。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產物,如果大規模野生動物滅絕會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為了保護這些稀有的小動物,我們國家出臺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維護生態平衡。我們應該禁止獵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要保護生態環境,儘量給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提供棲息、生存的自然環境。

相關焦點

  • 地球上哪些植物瀕危,快來看看這個油畫展
    1日,「地球的花房」瀕危植物油畫展在解放公園美術館開展,展期20天。本次展覽由湖北省青年聯合會指導、武漢文化創新產業促進會承辦。展覽的主題是「瀕危植物」,寓意作者用雙眼去發現、用巧手去記錄自然界中的瀕危植物。走進展廳,一幅幅線條流暢的繪畫作品,通過多種色彩的搭配,將各種特色植物定格在畫框裡。仔細觀察,會看到植物的一莖一葉都清晰地呈現了出來。
  • 這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你知道幾個?
    大熊貓被稱為「國寶」,活潑可愛,憨態可掬,一直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和喜愛。它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一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與大熊貓一樣被稱為中國的「國寶」。
  • 評選活動開始啦,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小可愛
    評選活動開始啦,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小可愛 hello 屏幕前的你 有來過海洋館的小夥伴嗎 海洋館內300多種生物 是不是總有一個深得你心
  • 【藍幼•親子課堂】保護動物、敬畏自然——4月8日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今天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對這些動物有更多的認識,並參與到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行列中。    大熊貓被稱為「國寶」,活潑可愛,憨態可掬,一直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和喜愛。它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
  • 珍惜,因為珍稀!讓我們一起守護巴中這些美麗的生靈
    豹貓——山間夜色下的獨行俠金錢豹——形似虎,食物鏈的頂點獼猴——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大鯢——音如嬰兒啼哭,俗稱娃娃魚錦雞——羽毛顏色互相襯託,光彩奪目野豬——合群的社會性動物以上這些珍稀動物你認識幾種呢?
  • 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不要讓這些動物只活在科幻片裡
    在那裡排列著近300年來已經滅絕的各種動物的名單,每一塊墓碑都代表著一種曾經在這個地球上存在過的動物。這些墓碑有些已經倒下,代表著一個物種的滅絕,有些半躺著,代表著這個物種已極度瀕危,半隻腳已經踏入了墓地。
  •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隨著小灰豚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進入瀕危類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種都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該保護組織的數據,截至12月,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名單中包括的128918個物種中,有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而31種動植物已經滅絕,包括主要在菲律賓拉瑙湖及其出海口發現的全部17種淡水魚。本周的報告中至少有一些積極的消息。歐洲最大的原生食草動物--歐洲野牛,已經從易危物種轉為近危物種。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文:花木君蒙古高原自然資源豐裕,礦藏豐富,其中不少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介紹一種荒漠特有的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是古老的孑遺物種,是優良的畜牧飼料和固沙植物,然而由於植被破壞嚴重,自然種群面臨滅絕,這就是——綿刺。
  • 世界上最大的蛙類,體長1米,卻被人類端上餐桌,如今面臨滅絕
    世界上最大的蛙類,體長1米,卻被人類端上餐桌,如今面臨滅絕在夏天的河邊上,經常會見到青蛙,晚上聽到青蛙不停地叫聲,但是你有沒有見過一米長的青蛙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對於當地的昆蟲來說,非洲巨蛙簡直是一個噩夢,由於它的肉質鮮美,經常被人們當作餐桌上的美食,是非洲富人聚餐的必備之菜,然而目前,它已經被吃成瀕危動物。這種青蛙可以活到15年,它不僅僅是美食,更是非洲窮人的經濟收入,它的價格竟然可以達到每公斤七到八元人民幣左右,如果特別大的還可以賣到更好的價格。
  • 全球最瀕危珍稀的10種魚類
    世界上最稀有的10種魚!它們通常都是由於人類的貪吃丶商業性捕撈和侵犯其生活領地而造成瀕臨滅絕,這其中包括世界瀕危魚類中體型最大、價值最昂貴的魚。如果,這些魚能與人類溝通交流,它們一定會拼命疾呼: 放過我們吧,我們是人類的朋友!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蘭花中的「熊貓」——火焰蘭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蘭花中的「熊貓」——火焰蘭文:花木君蘭花是我國最著名的傳統花卉,有「國蘭」美譽。在傳統蘭花鑑賞文化中,以素雅端莊為上品;而近些年頗受關注的「洋蘭」,雖然我國也有很多分布,然而由於不甚符合傳統審美觀念,歷史上受關注較少。我們前面介紹過,很多流行的「洋蘭」種類,比如蝴蝶蘭、大花蕙蘭、萬代蘭、石斛蘭等等,不少是我國原產,被盜採到國外後經過培育雜交,從而成為世界流行的美麗花卉。
  •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 2020年11月8日,在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全球瀕危珍稀鳥類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下)在灘涂上歇息覓食。(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人工繁育種群「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
  • 國內5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你都知道哪幾個呢?
    如今,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走上了瀕危這一條道路。這讓我們人類不得不引起重視。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盤點國內5種瀕危的珍稀動物。NO.2 野駱駝歷史上曾經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存在著野駱駝,但是由於人們對於環境的破壞,到了21世紀以後,全世界仍在野外生存的野駱駝,僅在我國西北一帶和內蒙古西部阿塔山有分布。如今,全世界野駱駝的數量已不足一千隻,成為了比大熊貓還珍貴的動物。
  • 原是我國特有珍稀動物,結果在國內滅絕,現只能從國外引進
    近期,有關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鱘已經滅絕的消息上了熱搜,這是近十年來宣布滅絕的第一個物種。 長江白鱘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曾經是長江的居民,人們認為它在2005年到2010年間的某個時候可能就已經滅絕了。直到近期我國專家發布聲明,人們才不甘心地承認,長江白鱘確實已經滅絕了。
  •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我們地球上存在著很多生物,有些動物從遠古時期就一直存在了,但是有的生物的存在時間又是十分短的,這主要是因為時代的變遷,我們的大自然也是時刻都在發生變化的,很多動物因為承受不了這自然的變化,也適應不過來就會滅絕掉,像渡渡鳥,但是有些生物能夠很快地適應自然就很容易在這大自然中一直存活下去,有些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他們卻是很難適應著變化的,像恐龍就是,在那個時候,誰還敢跟他們叫板?
  • 珍稀植物你認識多少,中國這十大瀕臨滅絕植株了解下
    由於環境的破壞、汙染,野外植株棲息地越來越少,很多珍貴植物都處於瀕危狀態。那麼在中國有哪些植物是珍稀類型呢?小花整理了幾種,我們一起來認識一番。 一、普陀鵝耳櫪 作為國家一級瀕危保護物種的普陀鵝耳櫪,主要生長在浙江地區,株形是比較高大的,樹冠也很壯大。
  • 這種小動物一年挖土4.8噸,被譽為「生態工程師」,如今瀕臨滅絕
    這也是它們成為瀕危動物的原因之一。袋狸挖洞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土壤中的昆蟲幼蟲或躲避天敵。然而科學家們發現,袋狸的挖掘能夠改善土壤的性質和健康,甚至還能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的風險。由於受到外來捕食者的威脅,它們在澳洲大陸已經被認定為野外滅絕。如今生物保護學家們將它們放到一個沒有狐狸的島嶼上,幫助它們建立新的種群,並確保這個物種得到長期保護。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在哪一天?
    11月18日的問題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在哪一天?給出的選項有4月12日、5月8日、4月8日。大家都知道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11月18日答案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森林驛站11月18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在哪一天?
  • 中國歷史上十大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排行榜
    東北豹是全球極度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據國際最新的統計數據其種群一直未超過100隻,中國約有10隻左右,在俄羅斯大概有30多隻,僅分布於中國和俄羅斯,其瀕危狀況已經引起全球的關注。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受到俄羅斯、朝鮮和中國政府的嚴格保護。2、華南虎華南虎(廈門虎,南中國虎)僅在中國分布,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
  • 鴨嘴獸面臨生存危機 可能會在50年內滅絕
    鴨嘴獸面臨生存危機 可能會在50年內滅絕 作為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鴨嘴獸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這種生物目前正面臨著滅絕危機。該研究的首席作者Gilad Bino也表示,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會影響鴨嘴獸的繁殖能力,並指出它們可能面臨滅絕。 鴨嘴獸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近危物種」。研究人員稱,為了防止鴨嘴獸滅絕,需要對其生存環境進行管理。維多利亞州的環境部門表示,他們正在與政府商討是否需要將鴨嘴獸改為「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