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燕卓 文/圖
日前,東大街35號院的居民代表為城中區倉門街街道辦事處石坡街社區送去一面印有「為民解憂暖人心 至真至誠顯真情」的錦旗,感謝社區為居民解決了難題。
市民反映
東大街35號院的居民給《西海都市報》社區聯絡站反映,院子單元樓前樓梯陡、沒有臺階,如果遇到雨雪天氣,樓梯溼滑,居民們上下樓非常困難。居民還反映,院子沒有通天然氣,大家還是靠生煤爐取暖。居民希望能在單元樓入口處安裝防雨棚和扶手,院子能通上天然氣。
現狀調查
東大街35號院是建於上世紀60年代末的筒子樓,居住的老人多,無物業、無業主委員會,樓院基礎設施老化,問題多。記者看到在院子西側的單元樓前,樓梯沒有臺階,老人進出非常不方便。「我母親80歲了,樓梯沒有扶手,只要是下雨或是下雪,樓梯溼滑,根本不敢出門。」居民王先生說起這個問題連連搖頭。
城中區倉門街街道辦事處石坡街社區黨委書記張光輝告訴記者,去年,在社區陽光議事直通車居民議事會上,樓院代表提出了東大街35號院需要解決四大問題:一是居民希望能在單元樓前安裝扶手和防雨棚,解決居民上下樓難的問題;二是樓院臨街無大門,外來人員隨意出入,存在安全隱患;三是樓頂長年失修,住在頂樓居民家滲水情況嚴重;四是35號院不符合安裝天然氣條件,多年申請一直未安裝,用煤爐取暖給居民帶來極大不便。
如何解決
石坡街社區工作人員到現場逐一核實後,決定使用為民辦實事專項資金為東大街35號院儘快安裝大門、門禁,在單元門入口處修建防雨棚、安裝扶手,方便老人出入。針對屋頂滲漏、安裝天然氣困難問題,社區黨委積極想辦法,發揮轄區黨群聯盟作用,通過召開黨群聯盟聯席議事會,邀請轄區黨員、居民等共同參與、共同研究討論,拿出解決方案。最終,由轄區聯盟單位西寧照相公司黨支部出資1萬餘元用於修繕屋頂;由轄區人大代表、樓院居民代表、社區三方共同協調天然氣安裝事宜,四大難題逐一得到解決。
記者回訪
1月5日,記者再次走訪東大街35號院,一進院子就看到了嶄新的大門,單元樓入口處安裝了扶手和防雨棚,樓道也安裝上了照明燈。
去年12月下旬,院子通上了天然氣,居民們徹底告別了用煤爐取暖的日子。一名居民誇讚:「社區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
張光輝對記者說,接下來,社區會通過陽光議事直通車居民議事會、黨群聯盟聯席會議,繼續改善東大街35號院的居住環境,為轄區居民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