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ucker Punch工作室製作的《對馬島之鬼》如今已經上線半月有餘了,這是一款由發生在公元13世紀的真實事件「元日戰爭」改編的遊戲作品。
對於日本武士題材遊戲的愛好者而言,毫無疑問這是今年最棒的遊戲之一,精緻的畫面、鮮明的人物形象刻畫、以及仿佛夢回當年的場景設置,種種和風味兒十足的元素都讓人無法相信這竟然是由一個美國遊戲公司打造的日式RPG。
在故事設計上,《對馬島之鬼》以日本武士「境井仁」為主角,講述了世代守衛對馬島的武士家族面對蒙古大軍的大舉進攻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和一般傳統的日式RPG不同的是,在《對馬島之鬼》中,Sucker Punch公開地將「日本武士文化」拿到了檯面上進行討論,遊戲主角境井仁因為遭遇戰敗而對自己的武士身份產生困惑,繼而更是捨棄信仰化身戰鬼,只為了保護對馬島與民眾。
從歐美價值觀來看,境井仁的行為無疑是一個為了捍衛和平不惜捨棄信仰的義舉,是英雄的象徵。但要知道這個故事並不是發生在遙遠的美利堅,而是13世紀的日本。
對於信奉武士道精神的古代日本而言,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武士捨棄掉作為武士的尊嚴都是一個很嚴重的罪過,理論上而言需要武士切腹謝罪以洗刷恥辱。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能玩家們在遊戲中還不清楚,但如果遊戲所講述的故事是真實的,那麼捨棄了武士信仰的境井仁在一開始便走上了一條漫長的道路,路的盡頭不是歸途,而是早已預定好的死亡。
當然了對此可能有玩家會有異議,覺得境井仁之所以捨棄掉武士的尊嚴是為了守護對馬島,嚴格意義上來說正是恪守了武士保家衛國的職責,因此並不應該為了自己做出的選擇而死。
對此我們或許可以從日本歷史中曾真實發生過的,名為「元祿赤穗浪士」的著名歷史事件中來尋找出答案。
所謂「元祿赤穗浪士」事件又被稱為「忠臣藏」,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
這是一場預謀已久的暗殺行動,故事以赤穗藩之主淺野長矩被吉良義央陷害而死作為開端,在淺野長矩被迫切腹後,原本隸屬於他的以大石內蔵助為首的赤穗武士們也開始謀劃為淺野長矩報仇,最終在經過了一年的準備之後,以大石內蔵助為首的47名赤穗武士終於成功攻下了吉良義央的宅邸,並將吉良義央的頭顱供在淺野長矩的墓前以祭奠主君。
這件事後來被稱為江戶時代三大復仇事件之一,同時也在當時的日本上層間掀起了一場關於「武士道精神」的討論,在這場討論中,有人認為以大石內藏助為首的武士的復仇之舉恰好是日本所崇尚的「忠、勇、義」的寫照,因此希望天皇能夠寬恕為淺野長矩復仇的大石內蔵助等人的罪行。但同時也有人認為大石內蔵助等人雖然初衷是為淺野長矩復仇,但其行為並不符合武士之舉,因此不應該寬恕武士們的罪行。
而最終,在經過了多方斟酌之後,幕府仍然判處了大石內蔵助等人切腹自盡的懲罰,但這並不是說大石內蔵助幾人的行為不被認可,而是恰恰相反其事跡以「忠臣藏」之名對日本文化影響深遠,美名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從這個故事上來看,雖然說《對馬島之鬼》的故事中境井仁違背武士道精神的行為是處於恪守武士的職責,但因為他違背武士信仰的行為是存在的,雖然事出有因,但在故事的最後境井仁很可能還是逃脫不了切腹自盡的結局。不過說境井仁之死也並不是帶著恥辱的,而是其作為忠義之士的豐碑。
當然了,對馬島上最大的官是境井仁的叔叔,在這層關係下,境井仁可以逃離必死的結局也說不定,畢竟誰讓人家上面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