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逆轉、鉗形運動 《信條》裡的燒腦科學你懂了嗎

2020-12-01 南報網

2020-09-09 09:50圖文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熵增熵減、時空逆轉、鉗形運動……

《信條》裡的燒腦科學你懂了嗎

「你去電影院考試了嗎?」這是這些天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給上班族製造的社交話題。記者粗略算了一下,電影裡出現了「熵增熵減、時空逆轉、鉗形運動、多維宇宙、冰山理論」等科學術語,從而引發了理工科VS文科生各種「掐架」。不過電影中傳遞出的「時間倒流」的概念,讓不少觀眾覺得妙趣橫生:假如生活中的一切真的能像膠片「倒放」一般,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冷闢理論一上線

智商就著急了

熵增熵減

諾蘭的前作中,《盜夢空間》圍繞潛意識和多層夢境展開,《星際穿越》講到了蟲洞和黑洞,而《信條》則用到了這個更加冷門的物理學知識——熵(shāng),來建構電影的核心概念「時間逆轉」。「熵」代表著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理論上說,每個物理定律都是對稱的,能夠沿著時間前行和後退,但熵卻是單向的:正常情況下,世界是一個從有序走向無序的單向過程,也就是「熵增」。但在《信條》裡,未來的人類通過某種黑科技達成了「熵減」狀態,從而實現「時間逆轉」。

鉗形運動

片中還出現「時間鉗形運動」,鉗形是軍事術語,本來指一方從兩個方向同時進攻,而電影從兩個不同的時間方向進行夾擊,正向時間和逆向時間同時作戰。片尾高潮部分的「時間鉗形大戰」堪稱精彩,紅色代表正向,藍色代表逆向,這部分呈現了大量的逆時間奇觀——看著大銀幕上,大樓從爆破回歸完好,一部分戰士是倒著走,一部分車是倒著開的……

祖父悖論

電影中還探討了著名的「祖父悖論」,這是法國科幻小說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1943年的作品《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的理論:「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殺死,但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從而延伸為人在穿越時不能改變任何已發生的事件,後來也成為科幻影視作品的準則之一。所以電影中,正向時間的你和逆向時間的你是不能接觸的,一旦接觸就會灰飛煙滅。

電影呈現:沒有時間機器,不要緊,時間只能朝著一個方向?但可以「轉身向後」,不要熵增,而是熵減,不違反定律,只是顛倒一下順序。

時空逆轉有可能實現嗎?

理論上是真有可能

看過《信條》的觀眾,一定對出膛的子彈飛回槍內的畫面印象深刻。這樣的「時空逆轉」理論上可能實現嗎?是否符合科學?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謝懿教授表示,認識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懂一個概念,就是人類是如何感知到時間的。

「實際上,人類是感知不到時間的。所謂的時間感知,是由運動帶來的,都會有一個運動現象作為參照。如果眼前你看到的一切是靜止的,那你是無法感知到時間的『流逝』的。」謝懿介紹,還有另一種物理學觀點甚至認為,時間是不存在的,是一個「柏拉圖的世界」。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時間是有方向的,我們只能見到一個杯子從完整到摔碎的過程,無法實現從碎片「拼」回完整的杯子的場景。如果讓我們看兩張靜止照片,一張是桌子上的酒杯,另一張是地板上的玻璃碎塊,我們也能毫無困難地指出,在時間上哪一張照片先拍,哪一張後拍。這在物理學上被稱作「時間之箭」。

「雖然現實生活中的「時間之箭」有方向,但在理論上,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方程已經證明,時間完全存在『負向演化』的可能。」謝懿說,時間正向演化或是負向演化的改變,科學家設立了一個專屬的名詞「熵」作為衡量標準。現實生活中的「時間之箭」,是一個「熵增」的過程,它指一個沒有能量輸入的封閉系統會傾向於從有序變為無序,過程不可逆。而電影中的時間逆轉,就是一個「熵減」的變化,電影裡把時間逆轉的子彈和武器就叫做逆熵武器。

「熵增與熵減也不是完全獨立存在的,舉個例子,節假日的高速公路,因為車流量大而堵車,但卻有司機淡定地在車裡聽起了音樂,一點都不著急,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狀態。這裡的熵增和熵減就是並存的。」

電影呈現:時間「不動」,人「動」。而傳統科幻電影中的時空穿越,無論是回到過去還是前往未來,就是人不動,而時間動。

在平行的時間裡可穿來穿去?

先把「蟲洞」撐開再說

電影裡的神奇畫面,還包括自由港裡主人公推開就能進入平行世界的「任意門」。「理論上的『任意門』有一個概念叫『蟲洞』,它可以視作是連接兩個宇宙的管道。兩個平行的空間可利用蟲洞來連接,穿過去之後實現真正的『時空轉移』。」謝懿介紹,目前,蟲洞依然是一種充滿潛力的天文學理論研究,「在科學家的假設和演算裡,利用蟲洞實現時空轉移需要一個前提,那便是利用一種力量或是物質,將蟲洞撐開。」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基普·索恩曾做過聯想,人類到2050年的時候或許能夠預測更多的東西,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以及整個宇宙中發生的現象,包括黑洞碰撞以及其他彎曲面的現狀。而當人類真的進行時間旅行的時候,可能每個人穿越高速移動的蟲洞途徑都不一樣,或許返回時會變得更老或更年輕,當然直到現在人類對此還是沒有答案。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信條》:時空逆轉燒腦來襲,這些地方你都看懂了嗎?
    諾蘭的電影一向以燒腦著稱,很少有觀眾第一次看就把所有情節、細節看透。相信此次《信條》觀影,很多朋友還是一頭霧水。別擔心,連演員們也是這種感覺。為了防止劇本洩密, 每個演員只拿到了自己飾演部分的劇本。原本多重時間線穿插的複雜情節,再加上殘缺的劇本,演員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演的是個什麼故事。
  • 信條裡時間鉗形戰術是什麼意思 電影信條裡的時間鉗形部隊表現如何
    《信條》裡時間鉗形戰術是什麼意思除了那場奪取時間武器的戰鬥使用了「時間鉗形戰術」(10分鐘)之外,整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場歷經幾十年的「時間鉗形戰術」。只不過一個是正面戰鬥,而另一個是諜戰。如果你是一位紅隊的士兵,在你開始戰鬥的時候,你會發現藍色小隊正在「倒退著撤退」。所以在黑人男主的主觀時間線中,他先發現了Neil的屍體,而後發現Neil倒退著替自己擋下子彈,打開門倒退著跑了出去。但是在Neil的主觀時間線中,由於他是逆時間而上,所以他是在逆流時間的世界中,跑到鐵門處打開門,並成功替黑人男主擋下逆流子彈而死。
  • 2020科幻燒腦大片《信條》有多少人沒看懂?其實並不是你智商問題
    《信條》的影片簡介非常簡單,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武器與線索,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件超越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 深度解析電影《信條》裡的基礎理論,讓您秒懂逆轉世界的奧秘
    男主和尼爾都是信條的成員,他們都來自於未來時空,是行走在時間裡的守護者,影片結尾,男主問尼爾,「是否認識他很多年了?」,尼爾則告訴他,「你在過去有個未來,對我來說是多年前,對你來說是多年後」,並未明確的告訴他具體的時間。
  • 電影《信條》 最燒腦大片,關鍵知識點你了解嗎?
    看過的觀眾幾乎無一例外同一觀感,兩個字——燒腦。如果說觀眾的理解在第一層面,那麼導演傳達的信息量絕對在第三層以上。甚至有網友戲稱,導演諾蘭發話:能有人一遍完全看懂,算我輸。這當然是玩笑之言,但也間接表明這次的新電影的確不好理解。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諾蘭為這個任務取名為【時空逆轉】。 看這讓人一頭霧水的名詞你就知道,諾蘭這次玩得更大了。 又或者,你以為的現實,其實也在夢中呢? 在刺激的動作戲和燒腦的多重反轉之外,《盜夢空間》又能通過對多重空間的探索引發觀眾對時空概念的深度思考。 諾蘭真·哲學家·天才導演了。
  • 諾蘭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看特工如何「時間逆轉」拯救世界
    《TENET》是諾蘭今年的新片,譯為「天神」、「信條」,tenet含義很多,宗旨、信條、原則,屬於來回文正反順序的單詞都一樣,這也暗示了影片中會有時間的正反序錯亂,使得特工利用時間逆轉回到之前進行一些事件的轉變從而改變由此引發的結果。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電影《信條》海報截圖。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主角在使用「時空逆轉」的儀器。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主角」。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這部電影有多誇張?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
  • 電影《信條》太燒腦看傻了,1億票房裡有9500萬都是沒看懂的
    影迷們都喜歡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中所建構的全新世界,因此解讀他的電影裡的劇情也成為觀影之後的一種思考。那麼這部《信條》究竟有多難懂,據說連電影的主演們都看不懂劇本裡的故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電影《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又一部懸疑燒腦巨製,該劇並非單純的在電影世界裡玩結構與技術,並不是簡單的描述時空穿越,而是在一個構造的電影畫面裡把」順「和」逆「向時間同時呈現出來,起點終點都在同一時間段裡。克里斯多福·諾蘭能在時間和空間的想像中還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來,想必當下的導演之中也就只有他了!
  • 比《盜夢空間》還燒腦,豆瓣8.4分的《信條》是諾蘭最好的電影嗎?
    接下來,我又問了自己兩個問題: 這是諾蘭最燒腦的電影嗎?我覺得是。 這是諾蘭最好的電影嗎? 任務失敗,凱特被安德烈重傷,尼爾才告訴主人公,反派利用了「時間鉗形運動」。
  • 《信條》燒腦?看看這篇解謎降溫|信條|薩特|無名氏|尼爾|凱特|...
    《信條》海報。9月4日上映的《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編劇的第11部長片,他的作品以非線性敘事、鏡頭充滿隱喻、時空變幻莫測等「燒腦」手法著稱。與他執導的影片《記憶碎片》《盜夢空間》相比,今日上映的《信條》故事主線相對簡單,講述一個特工為了逆轉未來拯救全世界,他在探索「信條」之謎的同時,將要不斷面對「時空逆轉」的巨大危機。
  • 燒腦程度十級的電影,諾獎得主都參與製作,不看三遍以上看不懂
    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燒腦程度十級。即便是把劇情給透漏了,有的網友也還是說,沒搞懂電影的故事線。因為電影裡太多硬核的知識了。科幻燒腦電影《信條》。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世界存亡危在旦夕,只有一個詞「信條」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
  • 諾蘭時空三部曲壓軸之作《信條》來了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好萊塢科幻動作大片《信條》在今日正式上映,宣告逆轉時空的救世大戰正式打響。 《信條》中的時間逆轉 劇情簡介: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 中國科技網:有點燒腦?盤點電影《信條》裡的那些科學知識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近日電影《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影迷們全被淹沒在知識的海洋裡不知所措。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在電影《信條》當中,出現了兩個時間表述,分別是正向的時間和逆向的時間。
  • 《信條》燒腦到反人類嗎?也許是未來的諾蘭回到過去,寫了一個流水...
    「字文的放倒讀閱法無類人像就,我們看不懂諾蘭的《信條》」。寫這篇影評之前,我原本想了這樣一個標題,因為擔心影響讀者閱讀而放棄了,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顯然不擔心這樣的表述方式會影響觀眾觀影。這句話的正常表述順序是「我們看不懂諾蘭的《信條》,就像人類無法閱讀倒放的文字」。
  • 【信條】定檔9月4日,逆轉時空!
    因為,《信條》定檔了! 定檔:2020年9月4日內陸上映 定檔消息一出,影迷們也是炸翻了天:而其中一位影迷的感嘆,小編也表示很贊同: 「希望這次能憑自己一己之力看懂這部電影」 喜歡諾蘭電影的「諾迷」們都很清楚,諾蘭電影的代名詞就是「腦洞」「難懂」「燒腦
  • 時間逆轉,拯救世界?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文章開始前先借用一句大神的臺詞,你不要試圖理解它,你只能感覺它。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
  • 《信條》上映時間確定,燒腦的「時空逆轉」有多好看
    《信條》發布12張新海報,重要角色紛紛登場,主打「時間快用完了」。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信條》將於8月26日起首先在美國之外的全球70個市場上映,9月3日起在美國一些選定城市上映,9月4日中國內地上映。主演:羅伯特·帕丁森。主演:伊莉莎白·德比茨基。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據說諾蘭闊別三年又帶著新片回歸了,就在昨天,《信條》在內地正式上映。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   原標題:來了來了!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