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學:靜電現象及導體與絕緣體

2021-01-13 蝸牛談原理

一、靜電現象

1.概念

①.靜電感應

把金屬導體放在外電場E中,導體內的自由電子由於受電場力作用而重新分布的現象叫作靜電感應。

②.靜電平衡

靜電平衡發生靜電感應的導體在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停止時的狀態稱為靜電平衡狀態。

摩擦起電

③.靜電屏蔽

a.外屏蔽:一個不接地的空腔導體可以屏蔽外電場。

b.全屏蔽:一個接地的空腔導體可以同時屏蔽內、外電場。

2.導體處於靜止平衡時的特徵

①.導體內部場強處處為零,沒有電場線(疊加後的);

②.整個導體是個等勢體,導體表面是個等勢面;

電感線疏密能很好的描述電場強弱

③.導體外表面處場強方向必跟該點的表面垂直,表面場強不一定為零;

④.對孤立導體,靜電荷分布在外表面,且表面曲率(1R)越大,電荷密度越大,電場越強。

3.靜電的應用、危害及防止

①.應用:靜電除塵、靜電噴塗、靜電複印等。

②.危害:靜電吸引造成危害,火花放電引起火災。

③.防止方法:把靜電荷導走中和、防止靜電荷積累。

二、導體與絕緣體

絕緣體是不易導電的物體。

1.概念

①.導體

a.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

b.導體容易導電的原因:導體內存在著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在金屬導體內部存在著大量的自由電荷——自由電子;在酸、鹼、鹽的水溶液中存在著大量的自由電荷——正、負離子。

②.絕緣體

a.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作絕緣體(也叫電介質)。

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在絕緣體內部能自由移動的電荷很少或幾乎沒有。

③.半導體

電導體是當下最重要的電子原件

定義: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叫作半導體。鍺、矽、砷化鎵等都是半導體。a.性能半導體的電阻比導體的電阻大得多,但又比絕緣體的電阻小得多。

b.半導體有許多特殊的電學性能,因而在電子技術和無線電技術中有廣泛的應用。

c.半導體的導電性能隨雜質的含量和外界條件改變而發生顯著的變化。例如:有的半導體受熱或受光照時,電阻大大減小,導電性能顯著增強。

④.超導體

超導體

a.定義:當溫度降低到絕對零度附近時,有些材料的電阻會突然減小到零,這種現象叫超導現象。處於這種狀態的物質叫超導體。

b.超導現象:超導現象是1911年荷蘭科學家昂尼斯測定水銀在低溫下的電阻時發現的,當溫度降低到4.2K(-269℃)時,水銀的電阻突然消失,也就是電阻變為零。

c.主導臨界溫度:物質的電阻變為零時的溫度叫作這種物質的超導轉變溫度或超導臨界溫度,用Tc表示。物質溫度低於Tc時具有超導性,高於Tc時失去超導性。

2.導體與絕緣體的關係

實驗證明,導體和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絕緣體和導體可以相互轉化。例如:通常情況下,玻璃是相當好的絕緣體,當加熱玻璃,使它達到熾熱狀態時,它就會變成導體,當其溫度降到正常時,玻璃又變成了絕緣體。

3.導體與絕緣體的對比

①.導體:容易導電,因為有大量的自由電荷;常用材料有金屬、人體、大地、石墨、酸、鹼、鹽的水溶液等;用途於輸電線等。

②.絕緣體:不容易導電,因為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的範圍內;常用材料有玻璃、橡膠、陶瓷、塑料、油等;用途於電器外殼等。

相關焦點

  • 2020年黑龍江省國企招聘備考資料:常見的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
    導體   B. 絕緣體   C. 半導體   D. 超導體   此題的考點就是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的類型和應用,而題目中的鍺、矽、硒都屬於半導體。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梳理一下生活中常見的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 世界計量日
    該定律也是電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定量規律,它使電學的研究從定性進入定量階段,是電學史中的一塊重要的裡程碑。18世界初,雖然人們對靜電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如英國人格雷(Stephen Gray 1666-1736)在1720年研究了靜電的傳導現象,發現了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美國的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提出了正、負電荷的概念和電荷守恆原理,但都基本都只限於定性認識,很難開展定量研究。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世界計量日
    該定律也是電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定量規律,它使電學的研究從定性進入定量階段,是電學史中的一塊重要的裡程碑。18世界初,雖然人們對靜電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如英國人格雷(Stephen Gray 1666-1736)在1720年研究了靜電的傳導現象,發現了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美國的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提出了正、負電荷的概念和電荷守恆原理,但都基本都只限於定性認識,很難開展定量研究。
  • 為什麼——導體能導電,卻不容易帶電
    為什麼導體能導電,卻不容易帶電同學們學導體絕緣體時,常常有「導體容易導電,但不容易帶電,絕緣體容易帶電,但不容易導電」的疑問,今天給大家解讀一下其中的原因:先打個比方,管道(相當於導體)和海綿(相當於絕緣體),水相當電荷,管道可以流水,但是你把水放在一端,它就會流走;海綿加水時,水被吸在了海綿裡,不易流走
  • 靜電是如何產生的?
    其實這是一種物質上的觸電,被稱為靜電。那麼,為什麼人的身體可以自己產生靜電?靜電其實並不複雜。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物質的組成。物質幾乎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裡有帶著負電荷的電子以及帶著正電荷的質子,在通常的情況下一個原子裡面會有同樣數量的電子和質子,可以平衡裡面的正負電荷,從而形成中性原子。這種情況下人是不會產生靜電的。
  • 電學基本概念——掃盲篇
    在初、高中物理中涉及到電學基本概念相對簡單。如果已經具備比較清楚的電學概念,本篇完全可以略過,敬請關注本號後續內容。如果沒有學過或時間太久已沒有太多印象,要想深入學習可通過網絡搜索,有較多的資源可以學習。
  • 熱賣的防靜電手鍊真能防靜電嗎?
    冬天一到,到處噼裡啪啦作響的靜電真是惹人不快,一種據說能防靜電的手鍊在淘寶上賣得很火。  這種防靜電手鍊,產地不是韓國,就是日本,全都號稱高科技。價格便宜的幾十塊,貴的要三四百。  防靜電手鍊到底防不防靜電?口說無憑,實驗為證!《好奇實驗室》為你揭曉答案。我們從淘寶上買來三款賣得最好的防靜電手鍊,作為本次的實驗對象。
  • 絕緣體發生量子振蕩現象,科學家:可能出現一種全新量子粒子
    有一個全新的量子世界,就隱藏在絕緣體中。最近科學家意外在絕緣體內發現了量子振蕩,這原本是屬於金屬的獨有現象,可能暗指其中有新的量子粒子存在。金屬與絕緣體的差異相當明顯,基本來講,金屬導電,絕緣體則不導電,從分子角度來看,這取決於電子在材料中的自由移動方式:由於金屬原子容易失去外層電子,因此晶體外面有一層電子云,這也是金屬作為電與熱良導體的原因;絕緣體則是種能阻礙電荷流動的材料,玻璃、紙、聚四氟乙烯等材料都是非常好的電絕緣體。長期以來,科學家都認為量子振蕩是點出金屬與絕緣體之間差異的指標。
  • 如何去除人體靜電 靜電多這樣做讓你不再觸電
    和人握手時,突然被電一下,只能尷尬的說太有緣分了,都來電了,這種情況其實是人體靜電所導致的,人體靜電的危害很多,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才可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如何去除人體靜電,人體靜電的原因有哪些。希望幫助大家遠離這種情況哦。如何去除人體靜電我們在生活中發現身體帶有靜電時,可以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去除靜電,相信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 《自然》:量子絕緣體為電子創造了多道高速公路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重要論文,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了一種量子現象,即所謂的高陳氏數量子異常霍爾效應(high Chern number quantum anomalous Hall)。論文作者中絕大多數為中國學者。
  • 高中物理教師II三步教你如何正確處理靜電平衡問題,百分百有用
    學生們這麼怕靜電平衡問題,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真正地理解什麼叫靜電平衡;更加不懂得判斷什麼是靜電平衡問題,腦中常常記得的僅僅就是:靜電平衡導體內部處處場強為零……第一步:知道什麼叫靜電平衡,懂得判斷什麼是靜電平衡問題①靜電平衡:處於靜電場中的導體,當導體內部(包括表面)的自由電荷不再發生定向移動時,我們就說導體達到了靜電平衡狀態。
  • 市消防救援支隊:支招對付惱人靜電
    近期天氣乾燥,擾人的靜電現象頻頻出現,不僅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不適,甚至還會引發火災等事故。對此,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地支招,幫助市民有效防「電」。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前天她給家裡換一套床單,結果一扯被套,「噼裡啪啦」,靜電刺得她很難受。
  • 衣服靜電怎麼消除 消除靜電最常見最簡單的方法都在這
    靜電來自哪裡靜電來自於衣服上的什麼地方?簡而言之,就是兩種布料在摩擦的過程中,一種布料會奪走另一種布料表面的電子。如果將兩種纖維分開,其中一種帶負電,而另一種帶等量的正電,它們各自帶的電荷屬於靜電。要達到電荷平衡,它們又會向周圍的織物、身體等釋放或奪走電荷,這是一個電子流動的過程,即「啪」一下電,讓人生痛的靜電放電現象。為何起靜電的總是化纖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化纖製衣是靜電的發源地,而棉麻織物則不會有靜電困擾,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初中物理」熱學、電學、電磁學、力學、光學實驗匯總
    電磁學一《研究磁場的方向》【初中物理】實驗——電磁學三《研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分布》【初中物理】實驗——電磁學四《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什麼因素有關》【初中物理】實驗——光學一《探究光的反射時的規律》【初中物理】實驗——光學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初中物理】實驗——光學三《探究光折射時的特點》【初中物理】實驗——電學一
  • 冬季該如何防靜電
    靜電可以說是冬天裡,除了寒冷之外最讓我們感到困擾的一種自然現象了。早上起床洗漱被水龍頭電、出門時被門把手電、開車門的時候被車門電、與他人出現肢體接觸也會被電。可以說一天沒給靜電電上幾次都不好意思說。可以說防靜電,便是大家在冬天除了防寒保暖之外的另一個重要需求了。
  • 裝機時如何防靜電?英特爾官方科普
    IT之家10月16日消息 英特爾中國官微今天又為大家科普了一個知識點,那就是裝機時如何防止靜電。有小夥伴問:裝機沒接電源,怎麼感覺被電了?英特爾中國官微稱:「都是靜電惹的禍,人體在乾燥的環境和衣物摩擦就會產生靜電,觸摸零電位導體時就會「放電」。
  • 你還覺得冬天靜電是件小事?醫生:對特殊群體還有更大危害!
    平日裡大家對靜電雖是恨之入骨卻也不怎麼放在心上,Dr.X告訴你,靜電其實沒那麼簡單。靜電到底怎麼來的?其實無論什麼季節人和別的物體接觸、摩擦都會帶靜電電荷,這是正常的物理現象。但是一旦靜電電荷持續在人體內積累,那就有點麻煩了,人體的靜電電位超過300V就會開始放電。
  • 冬天靜電煩惱多小編來幫你 摸牆放電各有妙招
    冬天氣候乾燥,容易滋生靜電,不小心就會被電到,雖然傷不了人,但也讓人膽驚受怕。其實對付靜電,我們可以採用「防」與「放」的辦法,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防靜電的方法:1.保持溼度,不滋生靜電。在室內防靜電的最好辦法就是增加空氣的溼度,一般要求相對溼度在45%-65%。
  • 身上靜電特別多,對人身體有危害嗎?靜電怎麼樣才能消除呢?
    如今現在春天比較乾燥,有很多人身上可能就會產生一種靜電,我相信大家可能都會經歷到這一點,無論是接觸哪一些事物或者是兩個人相互摩擦都會有靜電的產生,就連我們用手開門的時候都會不盡人意的把自己電著。那麼為什麼會在乾燥的天氣當中會產生靜電呢?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現在所穿的外套多半都喝衣服的品質有關係,大部分都是以化纖成分為基礎的,如果兩個物體相互摩擦就會產生靜電靜電的熔點也會非常的低。那麼有很多人就會問到為什麼乾燥的天氣和產生靜電有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