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去世後,蘇軾遇見了妻弟,寫了一首詞,訴說心中悽涼

2020-12-05 歷史微藍

蘇軾,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對於詩詞方面的造詣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詩詞創作中有著獨到的見解,有寫大美河山的壯麗詩詞,也有寄託自己感情與相思的婉約之作,作為詩人。往往有著不同常人的細膩心思。對待感情往往更加的認真和有所感觸。甚至對待樂妓也心存傷懷。

蘇軾的一生崎嶇坎坷,種種磨難,使得他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豁達蘇軾通過著一系列的詩詞創作,向世人一次次表達著自己的所見所想。通過都他的作品,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詩詞歌賦的魅力。

一千年前,蘇軾的仕途之路並不平坦,而這一年,她不斷地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挫敗,自己的妻子也已經離世多年,剩下自己在這世上苦苦奔波。

這些年來,雖然身邊的女性友人絡繹不絕,但始終都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取代自己的妻子,心裡總是有一塊淨土留給自己的愛妻甚至愛屋及烏,愛妻的家人在心裡也佔有一定的位置。

在自己愛妻去世的第十年裡,妻子的弟弟去往蘇東坡為任官職的地方。愛一個人或許是深沉的,雖然痛苦但也甜蜜,或許時間是治癒傷痛的良藥,在這十年裡,可能已經淡忘了許多事,但愛你,一輩子都不會忘。

弟弟王緘的到來,勾起了蘇東坡的回憶,決堤的感情一湧而出。見到熟悉的人,難免想起熟悉的事,可是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了,已經永遠地跟自己的愛人別離了。這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天人永隔。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殤。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這首詩詞名為《臨江仙送王緘》。都這首詩詞,我們能感受到蘇軾對於前塵往事的懷念和追憶,心裡萬般感慨。

想念以前的日子,去世的妻子,以及自己的故鄉,感嘆自己漂泊無依,孤苦無助。失去了愛妻就已經成為沒有家的人了。

01豪放詩人,用細膩的筆觸訴說溫柔

多數蘇軾的詩詞都已豪邁粗狂為主,但歷經了無數世事無常,各種動蕩和變遷之後,內心也漸漸發生了改變,心思變得柔軟細膩,對待感情也更加的真誠質樸。

雖然是一個粗糙的大男子,卻也有著柔情的一面。對待身邊的事和物,已經有了改變,內心最柔弱容易觸動的地方更加的敏感。因此這樣委婉浪漫的詩詞才得以呈現。

02觸景生情,悽涼的風景總能觸發思念

詞的上闋說雖然時間過去的已經很久遠了,但有些事情,事需要一生去治癒的,何況這是一輩子的摯愛呀。用情極深,只得將難過悲傷的感情倚著欄杆淚灑江河。人生的處處不如意。

大概也只能流淚寫詩以記哀思,希望這江河能把我的眼淚帶回家鄉,希望王緘能把我的思念帶回我思念的故鄉。我因為為官被迫離開家鄉,何等悽涼與孤獨啊。

03難以名狀的孤獨,升華了自己的生命

詞的下闕,將自己的感情更深層次表達出來,一無所有,隻身一人的孤獨,難以名狀的眼淚。沒錯,人必須要經歷的這些離別生死,人都會衰老,都會死亡。

這是所有人都沒辦法迴避的,無論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成就,都沒辦法躲避,包括文學成就如此高的蘇東坡也無法倖免。

所以詩人,就坦然地把這些情感寄托在自己的詩詞裡,把心裡的憂愁哀怨一股腦地傾注在詩詞裡。

最後寫到自己身居他鄉,心情十分難過,在這樣的情況境地下,也只有保持好心情,發發牢騷而已。

《蘇軾詞傳》寫盡蘇軾一生沉浮,一路坎坷,而他卻說「也無風雨也無晴」。翻一翻陳年舊詩,了解他的人生,明白他的豁達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歷史微藍結語:

背井離鄉,有家難回,希望在事業上大展宏圖,卻屢遭挫敗,身邊連一個體己說知心話的人都沒有,沒有人理解心疼自己的難處,就更加想念自己的去世的妻子

蘇軾的詩詞是有性格的,更是有骨氣的,有著樂觀向上開朗的人生態度,更有著對世事無常的感嘆。

我們讚佩蘇東坡的志氣,欣賞他的文學創作。放在一千年之後的今天,細細品味出來,每一首詩仍然是人間百態,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好的作品是不過時的,古人東坡或許是今天我們的知心人,把你的辛酸苦楚敘述一遍,才是真正能流傳強大的作品。

相關焦點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是什麼樣的作品,能得到蘇軾的青睞呢?這一次貶謫,對秦觀影響很大,他被削去了所有的官爵、俸祿,心中的悲苦悽涼可想而知。這首詞名為「郴州旅舍」,就是被貶郴州時所作。秦觀此時的悽苦與悲涼,在這首《踏莎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 蘇軾的詞千百年來無人能夠超越,一首經典的愛情詞,成為壓卷之作
    而他的詞也是最受大家歡迎,尤其是他的悼亡詞,寫得情深意重,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也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是宋詞裡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可以說是壓卷之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夢到了亡妻,寫了一首詞,是悼亡詞的開端,盡顯夫妻情深
    他娶了個「河東獅」一般的老婆,被管得服服帖帖,聽到妻子叫他,能嚇得拐杖落地。蘇軾還專門寫詩取笑過他,這也是「河東獅吼」這一成語的由來。而蘇軾本人的擇偶觀,首先肯定就不能與陳季常相似,否則豈不是和這位好友一般悽慘。
  • 夜雨聲中,蘇軾寫給弟弟一首詞,訴盡悽涼,開篇令人潸然淚下
    無法睡眠,索性躺在竹蓆上,聽窗外風雨,感受到身下枕席的微涼,心中知道秋天已經來到。明明是如此悽涼的處境,詞人還聽到窗外院落,不知何處的草叢裡,有尚存的寒蛩不知疲倦地聒噪叫著。宴會那時,酒盞前,一定有來向你問好的故人,是為了訴說自從離別之後,到再次相見時,心中別樣的情緒。蘇軾在江邊亭廊種,與異鄉相逢的友人話兄弟情、說未竟業,想必到最後,勾起心事,淚沾滿襟。這句話,其實是作者出世思想的進一步升華。
  • 蘇軾的「千古第一悼亡詞」悽婉哀傷,一字一淚!
    蘇軾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八年正月恰是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 趙明誠擅自納妾,傷心悲痛的李清照,寫了一首詞,訴說心中哀怨
    因此,在他們分別後的一天,趙明誠私自娶了一個小妾,讓李清照悲痛不已。一首《念奴嬌 蕭條庭院》誕生於寒食節,春寒之日,本身就充滿悽清之氣。這首詞產生時,李清照身居青州,趙明誠遠在萊州。「遠處飛過的鴻雁排成一行,可心中的千言萬語都沒有地方訴說。」這句話是虛寫,實際上運用了「鴻雁傳書」的典故,暗表與丈夫離別之後。
  •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道盡相思之苦,前兩句就已感動無數人
    雙方因「喚魚池」結緣,未見其人,先聞其才,後兩情相悅,喜結良緣。他叫蘇軾,她叫王弗。婚姻美滿,生活順遂,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王弗27歲那年不幸去世,留下蘇軾痛徹心扉,哪怕過了多年,依舊無法忘懷。10年後的一個夜晚,蘇軾在夢中見到了亡妻,悲慟不已,醒來寫下了著名的《江城子》:《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 蘇軾新婚之夜寫了一首詩,全篇把妻子誇上了天,如今再讀仍然肉麻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是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所作,這一年,他四十歲,擔任密州知州。正月二十日的晚上,他夢見了自己的原配妻子,當年那個站在初春綠草叢中的少女。如同生前一般明豔動人,他很想她,其實回望他曾經的愛情故事,便能知道他為何淚千行了。
  • 蘇軾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7位詩人名言,句句離不開妻子的好
    可惜天不遂人願,1065年,27歲的王弗去世。東坡喪失了摯愛,心中萬分沉痛、精神備受打擊,不言而喻。10年後,年近40的東坡被貶任密州知州,一天晚上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無法言說的悽涼!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7位詩人名言,將妻子誇上天,被認為是蘇軾最肉麻的一首詞,堪稱枕邊哄妻典範。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出了最深的思念,不愧為千古悼亡詞之首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千裡相距,天各一方,有話也無法敘說,這是深切思念的進一層揭示,也為後文作有力的鋪墊。「縱使相逢應不識"三句,以退為進,如果真有機會相逢見面,訴說衷腸,也因多年的遷徙奔波和失意哀傷而造成的衰老之態,使自己的妻子不能相認。三層推進,波瀾跌宕,把詞人別恨的感情波濤,淋漓盡致地傾訴出來。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思念之詞,開篇14個字,足以讓人淚目
    一首經典之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詞,當時的他被差往密州,中秋佳節,思念難解而作,讓人心痛,千年後仍然流傳。還有《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也是寫給弟弟蘇轍的詞,當時的蘇軾被貶謫至惠州,晚上夜宿造口,孤獨的心緒湧上心頭,雨夜驚夢之後,寫下這首扣人心弦的詞作。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秦少遊不僅寫的一首讓蘇軾讚嘆不已的詩文,還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所以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準備起了婚事。可誰料,蘇小妹在洞房時偏要考一考自己的丈夫。於是她準備了三個對子,秦少遊對自己的才華也是非常自信,輕輕鬆鬆的答上了前兩道題。
  •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不得不說,酒是個好東西,能讓人一醉解千愁,但是酒又是個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不止傷心,還傷神。像李白說"詩酒不分家",蘇軾說"詩酒趁年華"。其實,酒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對於辛棄疾來說自然也不例外。他寫出了"醉裡挑燈看劍"的豪邁,但是也因為貪杯鬧出過不少的笑話。他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者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
  • 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蘇軾是有名的情種,一生娶兩妻,納妾無數。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王弗的去世,讓蘇軾肝腸寸斷,他痛不欲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悼念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看到這裡,我們一定會以為蘇軾就此看破紅顏,終身不娶,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亡妻。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悼妻詞的深層寓意
    宋英宗治平二年﹙1605﹚五月二十八日,蘇軾的原配妻子王弗在開封﹙今屬河南﹚謝世,六月六日殯於京城外,次年葬於故鄉四川眉山﹙見《蘇東坡集·亡妻王氏墓志銘》﹚。十年之後,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太守,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他夢見妻子王氏。結髮夫妻,恩愛情深,一朝永別,十載縈心,積思成夢,於是寫下這首千古傳頌的悼亡詞。
  • 夜晚無心睡眠,蘇軾在院中寫了一首詞,最後5個字,盡顯孤獨寂寞
    01作詞背景整首詞只有四句,短小精煉,寥寥幾筆就描繪出一副孤獨寂寞滿腹悽涼的意境這首詞作於蘇軾被貶到偏遠貧瘠的黃州的之後,題目中的定慧院位於現在的湖北省黃岡市。雖然蘇軾也有官可做,但畢竟不像從前一樣手握實權,常常會衣食短缺。在如此艱難的境況中,蘇軾表現出了難得的豁達與樂觀,可心中也總是難免孤寂。
  • 辛棄疾新婚後給妻子寫的詞,96個字用了25種藥材名,太肉麻了
    ,聽取蛙聲一片"……就像小孩子的心思一樣,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單純地不得了。而辛棄疾這首奇文別具一格,不像別人那麼露骨,卻又浪漫至極,後世調侃這是辛棄疾最"肉麻"的一首詞:《滿庭芳·靜夜思》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鬱,金縷織硫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堂。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