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2020-12-19 歷史國學智慧

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也就是蘇軾的學生,同時也是蘇軾的妹夫,關於秦觀和蘇小妹的成親之事,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相傳蘇軾有一個同樣非常有才華的妹妹叫蘇小妹,因為自己的才華吸引了大批才子,但沒有一個能入的了她的眼。

所以,蘇軾便給這個已經到了婚假年紀的妹妹介紹了自己的學生秦少遊。秦少遊不僅寫的一首讓蘇軾讚嘆不已的詩文,還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所以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準備起了婚事。

可誰料,蘇小妹在洞房時偏要考一考自己的丈夫。於是她準備了三個對子,秦少遊對自己的才華也是非常自信,輕輕鬆鬆的答上了前兩道題。

但就在他得意洋洋之時,卻被這第三道題給難住了,蘇小妹出了"閉門推出窗前月"這一上聯,但這個準新郎官一時之間想不起來下聯,想要見自己的新娘,卻被攔在了門外,所以只能在外面干著急,著急的在門口走來走去,一會拍拍腦袋,一會搓搓手。

這時蘇軾在一邊也是急得不行,又不能直接告訴新郎官答案,很快蘇軾便靈機一動,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扔進了池塘裡。

秦少遊看著池塘水的波紋漸漸退卻,恍然大悟,思考了一會,便自信吟出"投石衝開水底天。"蘇小妹聽到後,非常滿意,讓有丫鬟給開了門,兩人才得以共度良宵。

由此可見,秦少遊的文學水平雖在蘇軾之下,但也是非常有才華的,曾將他寫過一首詞,詞的最後兩句簡直驚豔到了蘇軾,蘇軾對此讚賞有加,在他死後還把最後兩句詞寫到了自己的扇子上,每天愛不釋手地拿著。

這首詞就是秦觀被貶於郴州時所作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句說的就是,望著郴江的山水,在絕望悽涼中的秦觀吟出最後兩句:郴江啊,你本來是圍繞著郴山而流的,為什麼卻要老遠地北流向瀟湘而去呢?

這是所有悲情的集中爆發。人生的某些境遇,如同洪流,它總是把人帶到深不可測的遠方。蘇軾最鍾愛這兩句。秦觀去世了,蘇軾聽聞他的死訊,悲傷不已。他將這兩句寫在扇子上,時時撫看,以表示對秦觀的懷念。

秦觀的身上多多少會有蘇軾的影子,我說的是在文學造詣上,但在心態上,他卻和蘇軾相差甚遠,要不然也不會英年早逝。中國歷史上從來不乏天才,可是能夠如蘇軾那樣富有才華,有著樂觀心態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我們從蘇軾的身上感受到更我的還是他的那種樂觀的心態,以及他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精神。

他不光時常自嘲,同時也調侃自己的朋友,如果沒有那種樂觀的心態,在那樣被打擊的環境下,他也不可能寫出那種令人感動的詩作來。

蘇軾是文學大家,讀他的詩真的可以治癒自己的心。細細品味他坎坷的人生之後,你更能感受到他的豁達與上進,著實讓人奮發。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只有等我們真正走進他的詩詞才能走進他的人生,進而學會他的心境。

《蘇軾詞傳》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僅如此,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當然與之一起的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六本書現在搞活動,一共只需79元。

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品讀到這麼多文學經典,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還不趕緊點擊下方購買:

相關焦點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 秦觀這首《江城子》寫給愛情,比起寫給蘇軾的詞要哀婉纏綿
    宋哲宗元符3年,蘇軾得以自儋州北歸,途中與身在雷州的秦觀見了最後一面。此時的秦觀似乎早已遇見到自己的結局,在前一年就給自己寫下了輓詞,而亦師亦友的蘇軾前來探望,自然不希望他馬不停蹄背上,招待他喝了酒之後再走。
  • 秦觀1首詞引起詞壇轟動,蘇軾等人爭相應和,卻無人能超越
    宋哲宗紹聖元年,秦觀因為監察御史劉拯讒言「秦觀浮薄小人,影附於軾」,被認定為跟蘇軾一夥,從此開始了他的一再被貶謫的政治生涯,當年便被貶往處州,監酒稅。次年春天,秦觀「遊府治南園」,寫下一首悲涼傷感的懷舊詞。宋·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 七夕夜,秦觀思念愛人,寫下一首名作,詞絕美卻讓人想哭
    這一年的七夕,夜涼如水,48歲的秦觀一個人抬頭望月,內心孤獨,一時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詞。詞句是真美啊,但旁人看了卻忍不住想哭。本來寫的明明是他自己,卻不巧又剛好寫出了世間許許多多和他一樣相愛不能相見的情人的心情。七夕夜良辰美景,本該是有情人歡喜相聚的時刻。若是老天作弄,偏讓相愛的人不能相見,那這滿腔無處安放的思念啊,就只能是變成對牛郎織女相逢的羨慕了。而秦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的這首詞。
  • 蘇軾弟子寫得最美一首詞:細雨清寒,獨上小樓,下闕堪稱神來之筆
    而在宋詞當中,最為厲害的詞人,當屬蘇軾、辛棄疾等人。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首詩,便是蘇軾的弟子秦觀所寫的。雖然秦觀的名氣,比不上他的師父蘇軾。作為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秦觀一生仕途坎坷。他年輕的時候,就跟隨著蘇軾,後來還曾經得到過王安石的誇獎。但是不久,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他作為蘇軾的親近之人,自然也免不了被牽連。
  • 秦觀名落孫山後,寫下一首千古名詞,開頭驚豔,結尾更是神來之筆
    秦觀是婉約派詞宗之一,文採極佳,深受蘇軾的賞識,是著名的蘇門四學士之一。秦觀善於寫詞,詞中內容多寫男女愛情,當然不乏將其身世隱喻其中的佳作,風格含蓄淡雅,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佳句,比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等等。
  •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詩人。
  • 蘇軾難度最大的一首詞,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
    而這種體裁的詩詞,在蘇軾以及學生秦觀的筆下,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賞花》蘇軾的學生秦觀曾經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迴文詩,名叫《賞花》「靜思伊久阻歸期當時蘇軾被貶姬妾遣散,只有朝雲執意相隨,蘇軾到惠州後寫下《朝雲詩》,引子中記述了朝雲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堅貞感情但是事不隨人願,王朝雲本想一直陪伴著蘇軾,卻在34歲時染病去世,朝雲死後,蘇軾非常傷心,先後為她寫下了《朝雲墓志銘》、《惠州薦朝雲疏》、《雨中花慢》和《題棲禪院》等許多詩詞文賦,來悼念他在世間唯一的知心人
  • 蘇軾在寺院寫下一首詞,他因何而作,詞的上片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蘇軾在去汝州赴任前,告別黃州父老鄉親,還寫下了一首《滿庭芳》的詞作,詞中小序記載這樣寫道:「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裡二三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蘇軾曾在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寫下過一首《卜算子》的詞作,是他在寓居黃州定惠院時寫下的。這首詞中也有一條小序「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光芒耀眼的詞,似曾相識的名字:秦觀與風花雪月
    而被牽連的徒弟秦觀,自己的命運也不好,常常無辜貶官,他稍微比師父好一點,貶到了廣西。現在的電視劇黃金檔常常致敬秦觀的詩詞,像那種描寫男歡女愛、不得長久的分分合合;男女主分離時的環境氣氛,很多時候都能找到秦觀詩詞的影子。秦觀擅長於寫風花雪月的東西,他很喜歡用"飛花"、"絲雨"、等具備朦朧的憂愁、朦朧的傷感的詞,會讓人不由自主進入綿綿的憂傷。
  • 秦觀這首詞句句經典,開篇就充滿了憂愁,最後一句更是直擊人心
    桀驁不馴的蘇軾?還是才華橫溢的柳永?又或者是一代文宗歐陽修呢?這些大文豪那都是宋朝最了不起的詞人,每個人都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不過我個人更偏愛秦觀,這位詞也是才華溢,同樣在現實生活中處處不如意,還一度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這一點與蘇軾有幾分相似,巧合的是他們還是好朋友,也是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友人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故意刁難問個問題,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太多的不公平,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公平,讓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蘇軾把這些感悟都寫在了詩詞上,蘇軾的詩詞,更深刻地展現了他對人生的見解。在蘇軾43歲這一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一職位十分低微,並沒有什麼實權,此時他心灰意冷。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秦觀是北宋著名詞人,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讀者都喜歡他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是少遊卻也是一位悲劇人物,因為受東坡先生的牽連,加上自己柔弱的性格,很早既離開人世。與其相比,另一位北宋詞人柳永的身世也非常坎坷。他18歲就外出闖蕩,還創立了長調慢詞,為宋詞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 42歲蘇軾緬懷恩師歐陽修,悲痛寫下一首詞,改自白居易卻更勝一籌
    42歲蘇軾緬懷恩師歐陽修,悲痛寫下一首詞,改自白居易卻更勝一籌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他的《自詠》詩中寫道:「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彼時,那位顯赫一時,寫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炳耀北宋文壇的大文豪歐陽修已離世八年。在平山堂牆壁上,蘇東坡看到他曾親書的詞《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 或許是受門生秦觀影響,蘇軾此詞也悽惻哀婉得令人心碎!
    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可以說是「古今傷心之人」,他寫的詞就好像是在淚水裡浸泡過一樣,處處都是令人心碎的憂愁和離恨。正如他在《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寫地那樣」便作春江多少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詞作裡的愁緒和恨是從心底裡源源不斷地流出來的。蘇軾與秦觀即是師生,又是詩友與知己。
  • 蘇軾「洞房」時寫下的一首詩,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從夢中驚醒之後,他仍然難掩悲傷,揮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亡詩。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要嫁,就嫁蘇軾這樣的男人!"
  • 秦觀一首《春日》詩讓人怦然心動,詩作背後的猜想也很有趣
    秦觀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很多人都對他的詞作讚嘆不已。與其他蘇門學士學蘇軾詞風不同,秦觀的詞作風格自成一家,並且有很多作品讓蘇軾都極為讚賞,甚至將其詞句題在自己的摺扇之上。秦觀突然離世讓蘇軾悲痛難抑,說出「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這樣的悽涼話語,可見其在蘇軾心中的地位。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太多的不公平,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公平,讓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蘇軾把這些感悟都寫在了詩詞上,蘇軾的詩詞,更深刻的展現了他對人生的見解。說起蘇軾,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豁達,他的人生態度,人們都說,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句話說得真沒錯!
  • 每日詩話:擅長寫詞的秦觀,其詩也充滿詞的情調
    有學者在分析詩與詞的區別時說,除了形式上的區別,表現在內容上,則詞之情深,詩之境闊。就拿秦觀和蘇軾作比。秦觀是情之所聚,所以感情細膩,描摹事物細緻入微,遣詞造句精雕細琢,擅長表現細微複雜的情緒,所以適合寫詞。
  • 蘇軾喝醉酒回家,門也進不去,隨手寫下一首詞,差點成了逃犯
    在無數的文人墨客中,最為著名的無疑是李白跟蘇軾,他們身上有著許多相同的品質,比如豪放,比如灑脫,都是無酒不歡,沒有酒就寫不出好詩的奇才怪胎。今天我們說的就是一篇與蘇軾喝酒有關的千古名篇。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那著名的「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中。蘇軾在黃州經歷了思想上的涅磐,從此,山光水影,月色清流,在他的詩文中都那麼妙趣橫生,有了真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