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一首《春日》詩讓人怦然心動,詩作背後的猜想也很有趣

2020-12-16 十日讀書閒話

秦觀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很多人都對他的詞作讚嘆不已。與其他蘇門學士學蘇軾詞風不同,秦觀的詞作風格自成一家,並且有很多作品讓蘇軾都極為讚賞,甚至將其詞句題在自己的摺扇之上。秦觀突然離世讓蘇軾悲痛難抑,說出「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這樣的悽涼話語,可見其在蘇軾心中的地位。

「山抹微雲秦學士」之名傳遍天下,連秦觀自己都頗為自得。哲宗紹聖元年,多名「舊黨」人士遭罷黜,秦觀亦未能倖免,在被貶往杭州通判任上時,途徑泗州,在給泗州太守的一首詩中說,「而今雖是江湖吏,猶有當時七字尊」,意思是說雖然我現在混得比較慘,被貶到杭州2把手的位置了,不過我這「山抹微雲秦學士」的名頭可還在呢。

正是因為秦觀詞作名頭太響,讓很多人忽略了他的詩文方面的功力。秦觀的詩作同樣自成一家,而他在為文方面的功底就完全傳承自蘇軾,就連秦觀都認為自己以詩文見長。秦觀的策論頗有蘇軾的氣勢,文筆極為犀利,常常一針見血,「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而他的詩作存世有400多首,遠超詞作數量,可見秦觀對於詩的創作也是極為在意的。

今天就來介紹一首秦觀描繪春天的詩,從這首詩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秦觀詞中的溫婉,還能從中讀到與詞的表現手法不一樣的地方。有些景與物詞可以表現,但在有些情況下,以詩來表現可能更具張力。

宋·秦觀·春日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這是一首首句起韻的律絕,首句仄起平收,算是中規中矩依正格律句完成的作品,只在相應可平可仄的位置作了簡單變動。韻腳字「絲」、「差」、「枝」都在上平四支部,同時本詩的後一聯還使用了對仗,這一點我們隨後再提。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春雷來襲,下了一夜的春雨,詩人在早晨看到了一個仿佛被滌蕩的新生世界,陽光將那琉璃瓦映照得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碧綠色。這種景象讓人心情愉悅而又輕鬆,莫非詩人正是想要用詩來表現這歡欣?

詩的表現力在於張力十足,而且即便是詞中的小令,字數同樣不多,想要呈現一種明快的節奏與歡欣的氛圍,除了蘇軾之外,很難見到有一位作家達到那種境界。此前曾經介紹過秦觀的《詞笑令》,前有詩後有詞,詞就明顯要更為「纏綿」一些了。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雨後的花園中,芍藥上有著昨夜雨水,就像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女子,眼中有著時時想要滴落的淚水;薔薇卻像一位閨房之中嬌慵無力的女子,懶懶地側臥在那枝頭。只這2句,就讓人們仿佛跟隨詩人的實現,映入眼帘的是活脫脫的春色滿園圖,真真讓人怦然心動。

宋詩向來為人所詬病,正是因為少了唐詩的「氣質」,又如同宋詞般纖巧,若是回到眼前這一首秦觀作品,無法否認同樣是詩人在追求纖巧,包括尾聯本身可有可無的對仗,同時對仗中還用了「芍藥」對「薔薇」,這在很多人眼裡就更是過於纖巧的證據了。

一般來說,對仗這種事,對於用正對是比較避諱的,如劉勰《文心雕龍·麗辭》所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這裡用了兩種花相對明顯有正對的嫌疑,但我想,秦觀寫下這首詩,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覓得了這一聯,此後才有的這整首詩。他用這一聯對仗,至少解決了絕句常常出現的2個需要避諱的問題。

1是本身花園中就只有花與樹,而且除了「芍藥」和「薔薇」,另外分別對應的詞是「有情」與「無力」,「含」與「臥」,「春淚」對「曉枝」,纖巧確實是纖巧,但卻不再會有同義相對的問題,這個情形很明顯與杜甫《絕句》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是秦觀這首詩題為《春日》,前2句寫景,後2句又融情於景,他將花園中的花比作女子,更是將花兒經雨之後的模樣,用女子的情態極為靈動地描繪了出來,這種尾聯對仗常常讓人感覺意猶未盡的弊端被完美地處理了,反而是運用對仗的技巧讓這首詩成為一首令人稱道的作品。

我們同樣拿上面所說杜甫《絕句》來說,詩人不光上2句用對仗,尾聯也使用了對仗,「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絕句用2聯對仗讓人嘆為觀止,但卻似乎意猶未盡,並未有融情於景的處理。

讀詩品詞有時候是件極為有趣的事,我們能夠從文人的作品中回溯他創作時的情形,至少可以發現其中的一些蛛絲馬跡,同時還可以管中窺豹,了解一絲文人創作時的心境與動機。對於秦觀這首《春日》詩,用詞作就很難有這麼獨具張力的句子;而讀這4句的時候,又很明顯發現首聯2句不夠順暢,簡直有點「配不上」尾聯這麼讓人怦然心動的句子,可以猜想一定是秦觀先是偶得這令人驚豔的佳句,隨後才有了這首詩。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上方關注,與我共同解讀純美古詩詞。

相關焦點

  • 秦觀最有趣的一首詩,這種比喻只有他能想得出來,令人拍案叫絕
    秦觀的詞,雖委婉綺麗,卻因為他一生的坎坷經歷,更多了一分高古沉重、真摯感人。他現存的詞作並不多,只有百首,卻篇篇經典。無論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中的細雨柔情,還是「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傷春之愁,亦或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無奈,都是驚豔世人之作。但世人只知道秦觀寫得一手好詞,卻不知道他現存的更多的是詩作,他的詩也從來不乏經典。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詩,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雖然大家比較熟悉秦觀的詞,其實秦觀除了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之外,他同樣的寫過很多非常優秀的詩作,並且他的詩作,同樣的寫得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優美,例如他的這首《春日》,那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所以這樣的詩作,那也是同樣的值得我們一讀。《春日》宋代:秦觀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 秦觀很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
    其實他的詩歌同樣很精彩,特別是一首《春日》,更是寫盡了春色美景,雖然通篇只有那麼幾句,卻是美得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春日》宋代:秦觀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宋朝的詩歌自然是無法唐詩相比,不過秦觀的這首詩很顯然是繼承了唐詩的風格,無論是行文,還是用詞,那都是極為講究,正是這種細膩的描寫,以及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都令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最終成為了一首經典之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所以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體現出秦觀過人的才華。
  • 秦觀一首很唯美的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現在提起秦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他詞人的身份,其實除了詞寫得好之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以他這首《春日》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秦觀水平高超的一首詩,短短的28字,卻讓人感到雅趣盎然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以及性格差異,都會對其情緒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但一個人有了高度的修養,也可以用自己的心去改變環境。當一個人身心放鬆,情緒歡暢,也會感覺大自然美麗夢幻,仿佛一切都如此迷人,並可從中收穫無窮快樂。
  • 關於秦觀詩作欣賞
    秦觀,初字太虛,改字少遊。號邗溝居士,學者稱淮海先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生於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卒於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年52歲。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蘇軾薦之於朝除太學博士,後任國史院兼修。
  • 每日詩話:擅長寫詞的秦觀,其詩也充滿詞的情調
    釋惠洪《冷齋夜話》中,以貶謫詩為切入點,來分析秦觀、黃庭堅、蘇軾三人的處世風格,非常的精到。秦觀被貶雷州,內心悽愴不已,寫詩道「南土四時都熱,愁人日夜俱長。安得此身如石,一時忘了家鄉。」意思是說,自己不適應南方這種酷熱的天氣,所以日夜憂愁。
  • 秦觀的這首芍藥詩,為何遭到元好問的譏諷
    它和那薔薇比也是不一樣的,宋朝詞人秦觀就對比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下了一場雨之後,他看到這兩種花的動人之處,於是寫了一首詩。《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詩題叫做春日,因為是在春夏之交,叫春日夏日都可以的。
  • 秦觀=情冠?曹雪芹如此欣賞秦觀,蓋因二人皆為情而生
    秦觀《春日五首》中說:「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句詩不免讓人聯想到《紅樓夢》中的兩個美麗的場景:一是湘雲醉臥芍藥煙,二是齡官在薔薇花下畫「薔」字。秦觀與蘇小妹的故事眾人皆知,但這只是一個杜撰的傳說。他的一生,創作了大量描寫愛情的詩詞,他流傳下來的400多首詩詞中,有超過1/4與愛情有關。秦觀以詞作著稱,但實際上他的詩作更多,其中不少都作「閨音」,描寫男女戀情。
  • 秦觀詩太美,被後世誤認是女人所寫,這首寫春的詩更美得令人心醉
    秦觀一首《滿庭歡》,讓大文豪蘇軾驚嘆不已,直稱他「山抹微雲君」;而一首《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改七夕詩詞哀嘆聚少別多的感情基調,道出愛情真諦,令人耳目一新、振聾發聵。始知婉約派一代詞宗實不虛爾!
  • 朱熹極唯美的一首詩,完全可與他那名篇《春日》相媲美
    朱熹的詩很多都充滿了哲理,因為朱熹不僅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家。這種雙重的身份,也令他的作品不僅抒情,裡面更是充滿了哲理。例如他的《春日》表面上是寫遊春觀感,但實際上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哲理詩。但他的這首《秋月》,則又是不一樣,全詩雖然少了那一份哲理,但整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意境高遠。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秦少遊不僅寫的一首讓蘇軾讚嘆不已的詩文,還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所以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準備起了婚事。可誰料,蘇小妹在洞房時偏要考一考自己的丈夫。於是她準備了三個對子,秦少遊對自己的才華也是非常自信,輕輕鬆鬆的答上了前兩道題。
  • 揭秘秦觀的 傳奇《鵲橋仙》
    秦觀的一首《鵲橋仙》打動了多少痴男怨女,以至於讓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首浪漫的《鵲橋仙》的確讓人充滿無限的遐想與浪漫,更讓世人好奇秦觀究竟是怎樣才能寫出這傳奇的詩篇呢?當時秦觀就正好路過此地,在這裡他遇到了讓他一生都難忘的經歷。一日,秦觀在路上看見一位臉上帶有淡淡憂傷的一位女子,似乎是在感嘆什麼,並且這個女子穿著樸素,也未曾有什麼華麗的打扮。於是秦觀走上去詢問此女子為何?只見那黃衣女子正在誦讀秦觀的詩篇,秦觀見狀便問了一句:「大唐十分眾多,才子更是數不勝數,敢問姑娘你最喜歡哪一位的詩作呢?」
  • 65.春日-宋.朱熹:理學大家朱老師把一首哲理詩糊弄成詠春詩
    注釋 春日:春天。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尋芳:遊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濱:水邊,河邊。 光景:風光風景。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所以說陶淵明選擇隱居,無疑是準備的選擇,至少世上多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讓我們讀到了那些優美的詩作。
  • 隋煬帝有一首詩,句句驚豔可惜鮮為人知,馬致遠仿寫版卻登上課本
    《全隋書》中收錄了一首隋煬帝楊廣的驚豔詩作,題曰《野望》,其詩曰: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這首《野望》,寫於隋煬帝登基之前,是一首典型的秋思詩,描寫的是南方鄉村的晚景,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孤獨、惆悵的心情。
  • 七夕夜,秦觀思念愛人,寫下一首名作,詞絕美卻讓人想哭
    這一年的七夕,夜涼如水,48歲的秦觀一個人抬頭望月,內心孤獨,一時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詞。詞句是真美啊,但旁人看了卻忍不住想哭。這樣的一首詞,寫透人心,自然更是深入人心。很多時候,最深的情感,往往藏在最淺的文字裡。究竟是誰、是怎樣的女子,可以讓秦觀如此深情,而牽腸掛肚?
  • 秦觀,這個精緻的男人,寫詩卻唯美悲涼,經典絕句,你讀過幾首?
    今天這組詩,寫得細膩唯美,讓人沉醉其中,又讓人回味不絕。秦觀,北宋最出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詞幽靜清麗,歷來傳唱不絕。但是他的詩怎麼樣呢?為何有人說他的詩是「女郎詩」呢?他是蘇軾最得意的弟子,秦觀早逝後,蘇軾痛哭「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
  • 因詩獲愛、因詩喪命,一首《白頭吟》背後的命運沉思
    《白頭吟》算得上是一首「分手詩」。據晉人葛洪《西京雜記》記載,司馬相如發跡以後,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毛病,沉於女色,要納茂陵女子為妾。卓文君忍無可忍,給司馬相如寫了一首《白頭吟》,準備跟他分手。不過,這婚,肯定是沒有離成功。
  • 程顥很經典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誰曾經還不是個少年了
    雖然其成就多為理學主張,即「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但實際上其詩歌風格並不像「理」學那樣呆滯無趣,反而多了一些不同於蘇東坡、王安石等人的別樣味道。今天我們就來品讀一首理學大家程顥的《春日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