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這個精緻的男人,寫詩卻唯美悲涼,經典絕句,你讀過幾首?

2020-12-16 六不和尚

今天這組詩,寫得細膩唯美,讓人沉醉其中,又讓人回味不絕。

秦觀,北宋最出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詞幽靜清麗,歷來傳唱不絕。但是他的詩怎麼樣呢?為何有人說他的詩是「女郎詩」呢?

他是蘇軾最得意的弟子,秦觀早逝後,蘇軾痛哭「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

這樣一個才子的詩作,不可不讀。

特別是他詩的手法之精煉,寫情之細膩,感慨之深沉,讓人驚嘆,也讓人感動。

今天,這四首詩,一首比一首絕妙,值得有心人細細品讀。

王和尚讀詩:秦觀最經典絕句,細膩憂傷

1.泗州東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環,舳艫人語夕霏間。

林梢一抹青如畫,應是淮流轉處山。

秦觀是蘇軾最得意的弟子,他字少遊,號淮海居士,是北宋著名詞人,被稱為「婉約詞一代詞宗」。但是,秦觀卻是個多方面的大家,他的文章磅礴犀利,章法謹嚴,氣度高華;他尤其精於兵法,是宋代「文人論兵」的突出代表。並且,秦觀對儒學也深有研究,被稱為「儒客大家」。

在文學方面,秦觀的詩詞均有獨到之處,他的詩精緻流麗,細膩纖巧,在修辭及立意上均有獨到之處。特別是他的詞,更是幽冷清寂,婉轉多情,他的詞多寄託身世,抒寫孤獨寂寞之感,含蓄精緻,存詞一百多首哦,均屬上佳之作。

這首詩的筆法與意境,很能代表他詩精緻流麗的特點。

△王和尚讀詩:秦觀如何寫詩如畫?

泗州在淮河之畔,作者站在城樓遠眺景色,以如畫之筆將晚景刻畫出來。

先寫城,孤城渺渺,在水光蕩漾之中,矗立在大地上,四周白水環繞,淮水東流,綿長如帶,孤城矗立,安靜如恆,動靜結合特別有味。遠望則寫帆船點點,舟人在晚霞中架船回來。

「舳艫」即前後首尾相接的船;夕霏,即傍晚的霧靄。在一片霧氣朦朧中,依稀聽到舟人談話之聲,以聲寫靜,則更顯得幽靜蒼茫

接下來,作者的視角由下轉為平視,目光更加長遠。他看到林梢盡頭一片青蒼之色,就猜測這是淮河轉彎處的山巒。這一聯寫得蒼茫闊大,更使得整個畫面顯得綿延不絕,詩韻悠長。

這首詩句句寫「望望」,層次分明,點染如畫,故而讀來美景如在目前,讓人不得不佩服秦觀構思的巧妙和用筆的精緻老練。

△王和尚讀詩:秦觀筆下的春光含情脈脈

2.春日五首 其二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這首詩是秦觀最著名的絕句,寫得纖弱精緻,細膩多情。因此這首詩多被人稱為「詩似小詞」,更有人譏諷他的詩是「婦人語」,「女郎詩」。

這首詩點染暮春之景,用字「勻淨細密」,寫情也溫柔傷感,讀來別有趣味。

「一夕」,即一陣之意。雷也用「輕」形容,顯得含情脈脈,輕柔可愛。一陣輕雷滾過,落下綿綿細雨,「萬絲」就寫出春雨綿柔的感覺,刻畫得非常形象。

雨下過即晴,「霽光」,就是雨後的陽光,雷輕柔,雨綿柔,就連陽光也顯得輕盈,故而用「浮」。「浮」字非常神妙,將陽光與溼氣一齊寫出,故而陽光照射在琉璃瓦上,顯得輕柔可愛。

「碧參差」寫出房上綠瓦層疊之感,好像陽光在上面舞蹈,煙氣繚繞,朦朧如夢境。

△王和尚讀詩:秦觀經典四絕句

雨過之後,花朵是什麼樣呢?作者以對仗寫出,顯得工整且巧妙細膩。芍藥花上沾滿雨點,猶如美人面上的眼淚一樣讓人憐惜,而「有情」則是擬人手法,寫出芍藥花的風姿綽約,且有淡淡的哀愁縈繞。

薔薇花則斜臥在牆角,猶如出浴的美人一樣嬌弱無力,這也寫出花朵慵懶的姿態之美了。而且「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寫得有情有景,讓人愛憐不已,而作者的惜花惜春之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首詩寫雨、寫陽光、寫花朵,寫得形神備至,充滿情趣,也寫出作者的愛戀之情和淡淡的憂愁之感。稱為佳作絕不為過。

△王和尚讀詩:秦觀夜行船的意外之喜

3.秋日三首 其一

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傍船明。

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

這首詩寫得淡雅而有詩趣。

邗溝,即淮陽運河。霜落,扣緊題目「秋日」。而「清」則寫出秋天河水特有的感覺,王勃有句說「潦水盡而寒潭清」,秋天的河水沉靜而清澈,特別是在落霜之後,空氣顯得清爽冷冽,而河水也更顯清澈沉碧。

在這安靜冷冽的夜,作者乘船在河水中滑行,天空閃爍點點星光,水中倒影星光點點,他的船被上下的星光包圍,猶如仙境一般。「傍船明」三字刻畫非常形象,也點出作者的心情是悠然而愜意的。

△秦觀如何以詩寄託身世之悲

菰蒲,音:gū pú,即水草。作者的小船行進在茫茫水草之中,前途一片茫茫,四周水草縱橫,作者以為路已經走到了盡頭,突然生出一種茫然和孤獨之感。但是船頭不遠處,聽到有人家笑語之聲,這就打破了他的孤獨與茫然,反而有一種「意外之喜」。

這首詩寫景細膩如畫,寫情跌宕起伏,讀來很有趣味,特別是「疑」與「忽」的搭配,更將意外之喜,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感寫得躍然紙上。

「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與陸遊《遊山西村》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兩句的優劣如何評價呢?

以和尚看來,有以下幾點不同。

其一,從詩意來看。兩人的表達很類似,秦觀是北宋人,陸遊是南宋大家,從傳承來說,陸遊此聯有化用秦觀詩意的嫌疑。只是,秦觀詩句乃是「散行」句法,而陸遊之句乃是「工整對仗」,從筆力來看,陸遊之句似更勝一籌。

△陸遊與秦觀詩句的對比,各有其妙

其二,從手法來看。秦觀寫「菰蒲深處」,其著眼點更細膩,眼界卻略狹小,而陸遊之句「山重水複」,描寫更大氣,視角更開闊;但是描寫卻不如「菰蒲深處」更有畫面感。

秦觀接著以「人家笑語聲」以聲音打破迷茫與孤獨,從寫法上,聲音比視覺更有衝擊力,也更吸引人。陸遊以「柳暗花明」來點打破旅途厭倦之感,「柳暗花明」屬於視覺,色彩上更明麗,而激動欣喜之情也更充沛。反觀秦觀之句,「笑語聲」未必屬於自己,作者只是欣喜脫離了孤獨,但是未必會與「人家」交談或者一起歡樂。而陸遊之句,則明顯有進村遊覽之意。

秦觀的詩句與人事尚有隔膜,略顯拘謹,而陸遊之句的更熱烈,也更灑脫。

其三、從內涵上來看,二者也略有不同。秦觀之句更有身世孤獨之感,而陸遊之句則緊扣「遊」之意,從深度上,秦觀更深一些。不過陸遊之句,如今也演化成「俗語」,含有哲理,如此來看,秦觀之詩只屬於他自己,而陸遊之句,則更加大眾化,更加適合表達「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人生體驗。

△秦觀為何對滿地落花流露無限哀傷?

4.春詞絕句 五首 其四

風驅白雨洗園林,蔽地飛花一寸深。

狂紫浪紅俱已矣,老春雖在亦何心。

這首詩寫「惜春」感慨,細讀卻有深意。

先看用字:「雨」以「白」形容,是著色,與後文「飛花」,「紫紅」做映襯,顏色上更加明麗鮮豔。

「蔽地」,「一寸」乃是誇張手法,形容落花之多,也反襯「風」與「白雨」之狂驟。

「紫紅」乃是春花之色,作者卻用「狂、浪」來形容。狂,張狂肆意;浪:輕浮淺薄之意。但是「狂浪」卻是反用,乃是形容春花開得繁盛熱烈。

△王和尚讀詩:秦觀絕句的言外之意

這首詩從字面看,乃是寫暮春寥落之感。風雨吹打園林,落花堆積,爭相綻放,熱鬧繁盛的花朵已經都凋謝了,這時雖然春天還剩一個「尾巴」,但又有什麼可看的呢?春天為何不悄悄逝去,在此逗留還有什麼意義呢?

作者喜歡春天的熱烈和繁華,雖然春花開得狂放輕薄,並不符合作者的心境,但即便如此,有花朵開放尚屬於春天應有之景,一旦花朵凋零,滿地堆積,不更讓人傷感麼?

作者故意貶低「紫紅」,其實是為「老春雖在亦何心」做鋪墊,這就寫出作者寧願喜歡張狂輕浮的爛漫花開之春,也不喜歡寥落凋零的暮春,這就把暮春之蕭瑟寥落寫得更深了。這可稱為「兩害相權取其輕」之意。

但是如果聯繫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這首詩則更有深意。

△秦觀為何顯得如此孤獨寥落?

秦觀是蘇軾最得意的弟子,蘇軾被貶謫之後,圍繞在蘇軾周圍的門人弟子都遭到貶斥和打壓,他們或被貶官,或被外調,故而秦觀此時倍感寥落和悽涼。

而以蘇門「四學士」「六君子」為首的才子們,他們多比較狂放灑脫,與拘泥刻板的其他「儒生」大有不同,故而在別人眼中,他們既「狂」且「浪」,雖然經常遭受攻擊和鄙薄,但他們才華橫溢,張揚個性,屬於「園林」中最惹人注目的花朵。

而他們一旦被貶斥「俱已矣」,這暮春園林又有什麼可看的呢?作者的堅守和孤獨又有什麼意義呢?

因此這首詩,看似因暮春寥落而感傷,其實寄託了深沉的哀怨與無奈,更有對往昔年華的緬懷與傷情。而其中飽含的壓抑、不滿和諷刺,也在所難免了。

△王和尚講詩:細讀古人經典

相關焦點

  • 秦觀一首很唯美的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現在提起秦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他詞人的身份,其實除了詞寫得好之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以他這首《春日》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在家學寫詩|淺析詩話《木天禁語》之絕句篇法
    作為只有4句,至多28字的絕句,自第2句或到第3句切入主題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因為很可能到最後你所表現的,還沒有完全表現就已經收尾了。因此,對於次句起句,我的建議是:首句以景入、或以情入,次句緊隨前句,以10個字或14字完成整個人、事、物的總體說明。來看一下王昌齡的七絕作品。
  • 秦觀很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
    秦觀與蘇軾妹妹的愛情故事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很顯然這只是後人一種美好的想像,現實的世界裡蘇軾並沒有妹妹;民間之所以會流傳這樣的故事,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由於兩人是好朋友,而且在文學上才華相當,彼此可謂是惺惺相惜,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民間會一直流傳這麼美好的愛情故事,硬生生要編造出一個蘇小妹來
  • 範成大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通篇寫得很唯美,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不過我個人還是偏愛範成大,雖然他的作品名氣不如前兩位,但是有一些經典的作品同樣膾炙人口,譬如這首《喜晴》,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情感細膩,生動有趣,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令人驚豔,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自然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杜甫最美5首絕句,讀完拍案叫絕,字字有真情,有境界,讓人佩服
    因此,王和尚特地選取杜甫經典五絕,加以解析,敬獻諸君。藉此可體味杜甫思想之深沉,愛國之熱情,生活之熱愛以及他純粹真摯的性情。有評論者認為,杜甫詩諸體皆備,各臻其妙,唯絕句稍弱,你怎麼看?請讀完這五首絕句,發表您的看法。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詩,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現在可能一說起秦觀,大家更多的是會想到他的詞,譬如他的那首《鵲橋仙·纖雲弄巧》,更是宋詞裡的經典之作,裡面最後的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那是宋詞裡的愛情經典名言,相信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會都聽過這兩句話,並且在寫作中,也會時常引用。
  • 秦觀一首《春日》詩讓人怦然心動,詩作背後的猜想也很有趣
    正是因為秦觀詞作名頭太響,讓很多人忽略了他的詩文方面的功力。秦觀的詩作同樣自成一家,而他在為文方面的功底就完全傳承自蘇軾,就連秦觀都認為自己以詩文見長。秦觀的策論頗有蘇軾的氣勢,文筆極為犀利,常常一針見血,「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而他的詩作存世有400多首,遠超詞作數量,可見秦觀對於詩的創作也是極為在意的。
  • 每日詩話:擅長寫詞的秦觀,其詩也充滿詞的情調
    釋惠洪《冷齋夜話》中,以貶謫詩為切入點,來分析秦觀、黃庭堅、蘇軾三人的處世風格,非常的精到。秦觀被貶雷州,內心悽愴不已,寫詩道「南土四時都熱,愁人日夜俱長。安得此身如石,一時忘了家鄉。」意思是說,自己不適應南方這種酷熱的天氣,所以日夜憂愁。
  • 李清照很大膽的一首詩,短短幾字霸氣沖天,令多少男人無地自容
    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李清照這位大才女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更多的是偏向於柔弱婉約的風格。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 秦觀最有趣的一首詩,這種比喻只有他能想得出來,令人拍案叫絕
    一個男人,能把情詞寫得如此唯美,令世人驚嘆不已,也理解了當年蘇軾對他的器重。秦觀的詞,雖委婉綺麗,卻因為他一生的坎坷經歷,更多了一分高古沉重、真摯感人。他現存的詞作並不多,只有百首,卻篇篇經典。無論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中的細雨柔情,還是「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傷春之愁,亦或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無奈,都是驚豔世人之作。
  • 被鵲橋仙騙了,秦觀其實是渣男,撩妹技術一流,沒有愛過妻子
    秦觀最出名的詩莫過於《鵲橋仙》了,每每說到愛情,這首詞總會被刷屏。大家似乎都覺得,能寫出這麼深情的詩的人一定是個痴情種,然而沒料到秦觀的確是「痴情」,但這「痴情」過的女人未免也太多了。秦觀一生寫了400多首詞,與愛情相關的有四分之一,但是沒有一首詩是跟妻子有關係的。相比起給原配富察皇后寫了一百多首詩的乾隆,真的是有點渣。而且富察逝世後,乾隆還給她寫了48年的詩,不可謂不念情。
  • 李清照埋怨丈夫「無能」,寫詩諷刺,這首詩卻成經典流傳至今
    李清照有一首詩是為丈夫趙明誠寫的,不過不是讚美丈夫的,而是諷刺他的「無能」,這首詩後來名垂千古,就是著名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什麼意思呢?從夫妻矛盾成為千古經典名句,她們夫妻中間又遇到了什麼「難言之隱」?其實李清照雖然是女子,卻在大是大非上有著男子氣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就是她骨子裡執著不是男人的一面,但是這種時候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卻表現的懦弱無能,讓李清照非常的氣憤。
  • 你這一生,可為某人付出過真心?品讀秦觀的《滿庭芳》
    這首詞,是秦觀從會稽被貶謫時所作,當時的他,在會稽城中,和一位歌姬相戀,兩人的身份地位懸殊,這份感情怎麼都不可能有結果,但當時的歌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情高絕,和秦觀相互欣賞,相互憐惜,只可惜,這份明明不會有結果的感情,隨著秦觀被貶謫離開,而畫上了終究會到來的句號。而這首《滿庭芳》,便是秦觀離別之際,最後一次和這歌姬相會後,填詞作別。
  • 秦觀=情冠?曹雪芹如此欣賞秦觀,蓋因二人皆為情而生
    偉大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用了他的字「太虛」,構造了一個夢幻般的太虛幻境,並且多次提到秦觀或者借用他的詩詞。曹雪芹與秦觀之間,必定有著某些相通的東西,筆者不揣淺陋,試著探析這個問題。《紅樓夢》與秦觀《紅樓夢》中,有兩次直接提到秦觀。
  • 秦觀這首詞句句經典,開篇就充滿了憂愁,最後一句更是直擊人心
    提起宋朝的詞人,你會想到誰呢?桀驁不馴的蘇軾?還是才華橫溢的柳永?又或者是一代文宗歐陽修呢?這些大文豪那都是宋朝最了不起的詞人,每個人都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不過我個人更偏愛秦觀,這位詞也是才華溢,同樣在現實生活中處處不如意,還一度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這一點與蘇軾有幾分相似,巧合的是他們還是好朋友,也是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此人僅6首詩傳世,一首「絕句之最」,一首「五絕之最」
    王之渙是盛唐的著名詩人,早年精於文章,並善於寫詩,多引為歌詞。他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大氣磅礴,意境開闊,熱情洋溢,韻調優美,朗朗上口,廣為傳頌。是浪漫主義詩人。靳能在墓志銘中稱王之渙"孝聞於家,義聞於友,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女人一旦豪邁起來,就沒男人什麼事
    有一次和朋友談到這首詩,朋友感慨說,主要是古時候是男權社會,沒女人什麼事,但女人一旦豪邁起來,就沒男人什麼事。我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就把自己豪邁地一塌糊塗。那時年少,好想回到抗日戰爭或者木蘭從軍的年代,馳騁沙場,上陣殺敵,浴血奮戰。
  • 呂洞賓一首經典的七言絕句,通篇生動有趣,寫出了活靈活現的牧童
    現實生活中的呂洞賓不僅是一位道士,還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同樣有很多經典的名篇佳作流傳於世。唐朝本身就是一個詩的國度,誕生了無數偉大的詩人,呂洞賓作為生活在那個時代的道士,自然是會寫詩,而且他的詩也是非常貼合生活,尤其是這首經典的《牧童》,那就是一首難得的經典之作,通篇描寫得如詩如畫,又充滿了生活情趣。
  • 「只今唯有賀方回」,黃庭堅寫給賀鑄的這首詩,字字真情
    賀鑄雖然和蘇軾交集甚少,但是和蘇軾的學生秦觀、黃庭堅等人卻是交情不淺。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賀方回的,賀方回就是賀鑄,比黃庭堅小七歲。詩雖然是黃庭堅寫給賀鑄的,但是這裡面還提到了一個人,秦觀。首句「少遊醉臥古藤下」的「少遊」就是秦觀,此一句的意思秦少遊醉倒在那古藤花下,只是這一醉就是永遠,就醒不來了。因為此前,秦觀、蘇軾、範純仁等好友已經相繼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