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摻合亞、阿衝突,它與亞美尼亞歷史上有什麼仇什麼怨?

2020-12-25 笑語千年

10月1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的新一輪衝突進入第五天,雙方部隊進行激烈炮擊,傷亡人數進一步上升。兩國衝突引發國際關注,國際社會紛紛呼籲兩國立即停火,恢復談判對話。

在這次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中,土耳其完全一邊倒的站在了亞塞拜然一方。9月29日,亞美尼亞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斯捷潘尼揚表示,土耳其空軍一架F-16戰鬥機當天在亞美尼亞領空擊落一架亞空軍蘇-25戰機;9月30日,亞美尼亞國防部代表奧瓦尼相表示,亞塞拜然已向土耳其空軍轉交了進攻納卡地區的行動指揮權。

土耳其為什麼要站隊?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土耳其為什麼要站隊亞塞拜然?這與歷史上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的統治有關,兩國可以說是世仇。一百年前,土耳其曾屠殺了上百萬亞美尼亞平民,這也是人類歷史上三次著名的種族滅絕事件之一。

20世紀人類史上,出現過三次大的種族滅絕事件,它們分別是1915-1917年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二戰時的納粹屠殺猶太人和九十年代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在這三起種族滅絕事件中,納粹屠殺猶太人和盧安達種族大屠殺已廣為人知,但發生在1915-1917年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卻知者甚少。

亞美尼亞人

亞美尼亞大屠殺指的是從1915年4月到1917年,土耳其軍隊屠殺和驅逐了生活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境內的上百萬亞美尼亞人,給亞美尼亞民族造成了永遠的傷痛。而且時至今日,土耳其官方始終沒有承認它在世紀之初的種族屠殺中所扮演的角色,甚至堅決否認大屠殺事件,認為這是奧斯曼帝國崩潰過程中出現的正常死亡;而亞美尼亞共和國則堅持認為當時的土耳其政府對亞美尼亞人實行了殘酷的種族滅絕,並將每年的4月24日定為亞美尼亞大屠殺紀念日,要求土耳其向亞美尼亞人進行道歉和賠償。

亞美尼亞大屠殺是阻礙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兩國關係的主要原因。亞美尼亞表示,兩國要想實現關係正常化,土耳其就不能迴避「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雖然歐盟希望土耳其政府能與亞美尼亞達成和解,但土耳其態度強硬態,威脅說如果再有國家將亞美尼亞大屠殺認定為「種族滅絕」,對土耳其說三道四的話,土耳其就把居住在其境內的10萬亞美尼亞人全部驅逐出境。

亞美尼亞問題

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是靠武力擴張建立起來的帝國。為了進行有效統治,奧斯曼帝國政府採用了米勒特製度對國家進行管理。這種制度對待被徵服的非穆斯林比較寬容,那些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在奧斯曼帝國可以充分享有信仰自由和文化自由,這有利於那些非穆斯林們都心甘情願地接受奧斯曼土耳其人的統治。

當然,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內部,穆斯林在政治、經濟和社會上的地位要比非穆斯林高一些,受到的限制要少一些。但相比其他國家,非穆斯林的命運要好得多。這其中也包括信仰格裡高裡教派的亞美尼亞人。

18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開始衰落,受到正在崛起的沙俄帝國擴張的威脅。由於奧斯曼帝國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西歐各國開始幹涉俄國,這就產生了所謂的「東方問題」,國際衝突和戰爭時有發生。歐洲列強都明白,誰能徵服奧斯曼帝國,誰就將成為地中海、黑海和紅海的主人,大大增強勢力。

18世紀7、80年代,俄國先後發動了兩次俄土戰爭,佔領了黑海北岸,獲得了在黑海自由航行的權利。不願看到俄國獨霸奧斯曼帝國的英法兩國與奧斯曼帝國籤訂了《巴黎條約》,將奧斯曼帝國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

作為交換條件,英法兩國要求奧斯曼政府保障國內各民族宗教信仰,其實就是想在奧斯曼帝國內部推行「去伊斯蘭」化的宗教政策。經過各方力量博弈,1878年,奧斯曼帝國被迫在所屬的巴爾幹地區建立不受奧斯曼帝國統治的信仰基督教的獨立國家,奧斯曼帝國勢力從巴爾幹地區撤出。而這一地區,也是亞美尼亞人的主要聚居地。

沙俄當然不願意受到英法的掣肘,就此退出巴爾幹地區的爭奪。所以,他們不斷煽動亞美尼亞人,以發動叛亂等方式蠶食著土耳其的東方領土。

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中的格列高利教派,在奧斯曼帝國,他們一直和穆斯林和平相處。但是在奧斯曼帝國國力開始衰落後,亞美尼亞人受到了同一地區庫德人的欺壓。很多亞美尼亞男人被庫德人殺死,女人被庫德人擄走,他們的牲口也被掠奪。這時腐敗的奧斯曼帝國已沒有能力向亞美尼亞人提供保護,亞美尼亞人逐漸產生了民族主義意識,開始了獨立運動。

亞美尼亞人的獨立運動,被奧斯曼帝國政府認為是勾結西方勢力,破壞國家的團結和統一的舉動,政府把對英法等歐洲強國的憤怒轉移到亞美尼亞人的頭上。土耳其人相信,亞美尼亞人已和英法等國相勾結,試圖顛覆政府,並配合歐洲列強,以亞美尼亞問題為藉口,削弱、分裂奧斯曼帝國。

相比之下,土耳其最擔心 是沙皇俄國。早在俄土戰爭時,俄國人便煽動亞美尼亞人叛亂,從而佔領了大片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使俄國獲得了亞美尼亞人居住的黑海重要港口巴統。可憐的亞美尼亞人,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西方勢力在奧斯曼帝國境內博弈的棋子。

亞美尼亞人的獨立鬥爭

1887年,亞美尼亞在瑞士日內瓦成立達什納克黨,該黨的目標是喚起亞美尼亞人的獨立意識,建立一個亞美尼亞人領導的政府,最後取得完全獨立。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亞美尼亞人組建了志願軍,通過武裝鬥爭與政府對抗。在奧斯曼帝國看來,這個正常是破壞帝國領土完整的反叛組織,於是採取了極其嚴厲的鎮壓措施,甚至引發了一系列的報復行為。

亞美尼亞獨立運動的力量較小,英法等國雖然在口頭上對亞美尼亞獨立運動進行了聲援,但都只停留在口頭,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行動。所以,亞美尼亞獨立運動遭到了土耳其人的殘酷鎮壓,以至爆發了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

1915年2月,土耳其通過了《特西爾法》,允許政府和軍隊驅逐可能威脅整個帝國安全的亞美尼亞人,所有亞美尼亞人被迫遷往敘利亞的荒漠地區。在驅逐過程中亞美尼亞人得不到任何補給,成千上萬的亞美尼亞人在遷徙過程中,死於疾病和飢餓。土耳其政府建立了一支秘密部隊,專門屠殺那些不願意遷徙或者敢於反抗的亞美尼亞平民。從1915年到1917年,生活在奧斯曼的近200萬亞美尼亞人中,約有100萬人在遇害,其餘的亞美尼亞人則被迫逃出土耳其。

誰為亞美尼亞大屠殺負責?

英、法等西方列強一直口頭上支持亞美尼亞人的獨立運動,但在這次大屠殺中,卻袖手旁觀,視而不見。因為在大屠殺發生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激戰正酣,英、法等國自顧不暇,他們認為幹涉迫害亞美尼亞人,會使奧斯曼帝國徹底倒向德國,對一戰的戰局不利。

此時的美國,正處於威爾遜總統執政時期,美國政府此時奉行非幹涉主義政策,且此時美國與奧斯曼帝國的貿易往來頻繁,美國人絕對不會因為死了多少亞美尼亞人,使自己的利益受損。

一戰結束後,奧斯曼戰敗,英、法等國這才想起發生在1915-1917年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儘管戰後國際軍事法庭也對大屠殺進行了審判,但大屠殺制定者卻逍遙法外。

亞美尼亞種族滅絕事件給亞美尼亞人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在屠殺發生後的十年間,亞美尼亞高原西部地區己經完全沒有了亞美尼亞人。土耳其的東安納託利亞地區,原本是亞美尼亞人世代生活的家園,現在這一地區已經很少有亞美尼亞人了。

土耳其人心中,一直有一個泛突厥主義思想,認為土耳其人應該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應該優越於其他民族。只要被統治民族威脅自己的統治地位,就會毫不留情的予以鎮壓。

為什麼土耳其人要置亞美尼亞人於死地?因為亞美尼亞人擁有很高的商業天賦。他們是天生的商人,在土耳其,有一句諺語:「兩個希臘人等於一個亞美尼亞人,一個亞美尼亞人等於兩個魔鬼」。很明顯,亞美尼亞人是斯曼帝國統治者眼中的代表外國利益集團的具有顛覆性的危險力量,當然不能容忍這樣的狀況出現。

在亞美尼亞大屠殺的問題上,土耳其政府無論是面對它的仇敵亞美尼亞,還是它的鐵桿盟友美國,都一概不予承認。因為土耳其一旦承認亞美尼亞大屠殺,就會承受來自各國和各地區的道義上的譴責,將會背負沉重的壓力,民族情感將會遭到嚴重傷害,它的國際形象將會大打折扣。土耳其在地緣政治上的戰略價值,使得它有足夠的底氣進行回擊。所以,國際社會雖然譴責土耳其,但這種譴責對土耳其來說,不傷筋,不動骨。

土耳其政府對亞美尼亞大屠殺的否認態度,嚴重影響了土耳其和亞美尼亞兩國關係的發展。亞美尼亞人對土耳其人的民族仇恨日益加劇,針對土耳其的恐怖主義活動頻繁出現;土耳其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領土爭端中,堅決支持亞塞拜然,都是大屠殺對土、亞兩國關係影響的具體表現。現在隨著兩國衝突的加劇,這一問題何時能得到解決,看樣子又了充滿變數。

相關焦點

  • 什麼仇什麼怨?細說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血海深仇
    如果你問一個土耳其人,這個世界上傷害土耳其最深的是哪個國家?他可能會思考許久,然後給出一份長長的清單。然而,如果你問亞美尼亞人同樣的問題,不到一秒鐘,他就會斬釘截鐵地告訴你答案——土耳其。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他會滔滔不絕地向您歷數土耳其的罪惡。除了猶太人,這個世界上恐怕找不到比亞美尼亞人更悲情的民族。
  • 歷史上的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有什麼深仇大恨?
    文/王凱迪 最近,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全面衝突(可以說是戰爭)引起世人矚目。兩個民族、宗教與領土糾紛混雜的老冤家為了納卡地區的歸屬大動幹戈。
  • 敘總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亞阿衝突的主要煽動者和發起者
    納卡地區領導人阿魯秋尼揚則在其臉書上表示,5日亞塞拜然武裝力量使用「龍捲風」(Smerch)多管火箭炮向納卡地區首府斯捷潘納克特發射了100多枚火箭彈。值得關注的是土耳其在納卡衝突中扮演的角色。自該地區爆發衝突以來,土耳其方面多次表示,無論在戰場還是談判桌上,土耳其都支持亞塞拜然,並要求亞美尼亞撤離納卡地區。
  • 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目前,亞美尼亞宣布實行軍事總動員,亞塞拜然則宣布進入戰爭狀態。 分析人士指出,圍繞納卡地區,亞阿兩國多年來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衝突演變成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❶ 衝突再起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28日繼續在兩國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交火。
  • 亞阿武裝衝突升級:亞宣布全國動員 阿進入戰時狀態
    (原標題:亞阿武裝衝突升級:亞美尼亞宣布全國動員,亞塞拜然進入戰時狀態)
  • 地圖上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最近,當地又傳來雙方衝突的消息,阿方又一次向亞方哨所發起進攻,導致三名亞美尼亞士兵受傷。人們普遍猜測,納卡協議很有可能又要失效,停火現狀即將告吹。那麼為何阿、亞雙方會如此仇視,衝突不斷?雙方到底有什麼難以解決的恩怨呢? 我們先來說說雙方衝突的納卡地區。地圖上看,納卡地區位於外高加索地區,又稱南高加索地區,因為它的北部就是高加索山脈。
  • 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專家分析可能性不大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國際觀察)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新華社記者孫萍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衝突,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  分析人士指出,圍繞納卡地區,亞阿兩國多年來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
  • 納卡衝突問題是怎樣形成的,是大國的影響還是亞阿兩國歷史遺留
    其實納卡地區並非是亞美尼亞的領土,是一個未被國際上認可的獨立國家。因為這個地方以亞美尼亞人為主,佔90%以上,但歷史上卻長期被亞塞拜然管轄,所以會造成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矛盾。那我們就來看看局面形成的歷史:亞美尼亞很早就生活在外高加索一帶外高加索地區,即高加索山脈的南麓地帶,這裡有高聳的山地作為屏障,地理位置重要,可以作為戰略屏障。自古以來外高加索地區就是大國爭奪的目標。
  • 亞阿兩國爆發新一輪交火:動用火箭彈大炮等重武器
    亞阿互指對方使用敘利亞武裝人員納卡地區的衝突仍在繼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28日又互相指責對方在戰鬥中使用敘利亞武裝人員,不過雙方都沒能拿出證據。近幾年雖然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但也不乏槍戰和炮擊,就在大伙兒被疫情搞得焦頭爛額的2020年,兩國在7月還在塔烏茲地區爆發了衝突,造成多人傷亡。如今又打了起來,根子還是「納卡問題」,但導火索是什麼?
  • 亞阿衝突下的大國博弈,美、法、土各懷鬼胎,處境最難的是俄羅斯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已經進行了數月,自9月27日以來,軍事衝突不斷升級,最近雙方開始直接對對方本土進行炮彈襲擊了,大有全面開戰之勢。軍事衝突發生的第二天,美法俄均表示願意出面調停,呼籲兩國領導人立即採取措施,在納卡地區實現停火。從表面看,各大國都迫不及待的要求和平,內心深處則是各懷鬼胎,各有打算。
  • 亞阿衝突中,亞塞拜然境內,F-16戰鬥機的最新動向
    雙方地面部隊還沒有正式接觸,亞塞拜然動用無人機摧毀對方的軍事陣地,亞美尼亞採取陣地戰與對方周旋,在一些高地,呈現拉鋸戰,而在接觸線附近爆發的戰鬥中,還有不少炮彈和飛彈飛入對方陣地,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等多個居民點遭到炮擊,亞阿兩國及不被承認的納卡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傷亡。
  • 校場:十分鐘看懂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的根源
    可以說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邊境衝突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邊境衝突之一,衝突的根源可以回溯至20世紀初的俄羅斯革命時期,距今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此次衝突的雙方,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均位於亞洲西部,高加索山脈以南,一般被稱為外高加索地區。這一地區東臨裏海,西接黑海,是連接歐亞的天然要隘。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會爆發戰爭,土耳其因歷史原因捲入其中
    兩國獨立建國之後,先後被沙俄吞併後,雖說二者還是有矛盾,但都被沙俄壓了下來。一戰爆發後,因為沙俄是敵對陣營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害怕自己境內的亞美尼亞人充當二五仔。所開展了慘無人道的種族大屠殺,這期間一共屠殺了一百多萬亞美尼亞人,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土耳其與亞美尼亞是世仇的原因。
  • 繼土耳其之後,又一大國要參戰!亞美尼亞迎來強力外援
    隨著戰事的持續進行,亞阿兩國圍繞著納卡地區的衝突,已經成為了大國角力的「鬥獸場」。就在此前一天,據阿拉伯電視臺10月4日的報導,亞美尼亞政府公開宣布,俄羅斯將「軍事幹預」亞阿兩國的戰爭,「確保雙邊協議的安全」。 這並非是亞美尼亞「一廂情願」,事實上俄軍出兵納卡地區並非空穴來風。
  • 亞美尼亞請求俄羅斯劃分納卡邊界,土耳其要求繼續割讓領土抵債|...
    局勢依然比較敏感時,亞美尼亞請求俄羅斯劃分納卡邊界,避免爭端繼續爆發,而土耳其則要求亞美尼亞繼續割讓領土抵債,引發外界譴責。據亞美尼亞新聞網報導,12月10日,亞美尼亞國防部一位官員表示,根據納卡問題協議,亞美尼亞已經將大部分領土歸還給亞塞拜然,雙方也按照協議中的條款進行了戰俘交換、踐行人道主義精神幫助衝突區的難民。
  • 亞阿衝突現違禁武器?白磷彈為何能被使用?阿軍隊:不違反國際法
    眾所周知,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常年為爭奪納卡地區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由於雙方火力的不斷增強和大量人員傷亡,許多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和其他國家都要求亞阿雙方保持停火,而土耳其則卻在另一邊對亞阿衝突進行挑撥。
  • 這是一個明顯信號,亞阿戰爭的天平正發生偏轉
    不過,位於高加索山脈的兩個山區小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卻爆發了自1994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邊境衝突。這也是1999年印巴卡吉爾衝突以來,全球兩個鄰國之間最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目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已經進入全國動員階段,邊境衝突很有可能會演變為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到底有什麼恩怨?
    人們普遍猜測,納卡協議很有可能又要失效,停火現狀即將告吹。那麼為何阿、亞雙方會如此仇視,衝突不斷?雙方到底有什麼難以解決的恩怨呢?我們先來說說雙方衝突的納卡地區。地圖上看,納卡地區位於外高加索地區,又稱南高加索地區,因為它的北部就是高加索山脈。整體面積與我國河北省的面積差不多,而其中約3/5的土地都是山地。
  • 土耳其威脅直接參戰,亞美尼亞身陷絕境!俄羅斯為何拒絕出兵?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3日的報導,自行宣布獨立的納卡國防軍對媒體表示,目前整個納卡的所有接觸線都發生了戰鬥,"所有方向的戰線均有戰鬥在進行"。這意味著,亞美尼亞軍隊和亞塞拜然武裝部隊的戰線已經全面鋪開,納卡地區的衝突進入了非常關鍵的階段。
  • 白磷彈現身亞阿衝突,1000度高溫燒穿皮肉骨骼,哀嚎聲接連不斷
    ,其中就包括白磷彈武器,白磷彈現身亞阿衝突,納卡地區遭到重創。亞塞拜然軍方使用"白磷彈"兩國戰爭越來越激烈,亞美尼亞鬥爭意志也愈發強烈,利用納卡地區特殊地形,對亞塞拜然展開行動。亞美尼亞軍方表示,自從阿亞爆發衝突以來,亞美尼亞已經擊落了敵國200架軍機,摧毀了敵國多種戰備物資。兩國之間爭鬥激烈,雙方交戰手段層出不窮,這也讓兩國居民受到了影響。